Thursday, 3 April 2025

马应加入《消除种族歧视公约》(ICERD)

/ 锺启章


每年的3月21日是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0年的这一天,在南非沙佩维尔,警察开枪杀害了69名参加反对种族隔离“通行证法”和平示威的人。

1965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标志着全球消除种族主义斗争的重大突破。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第一项核心人权公约,其制定和通过过程反映国际社会对种族歧视问题的关注和应对。

今年3月21日是该公约通过60周年,就在这一天,马来西亚公民组织社区传播中心(KOMAS)发布2024年马来西亚种族主义报告。根据该报告,自2015年以来,该中心一共录得516宗种族歧视事件。

去年大马一共有73宗种族歧视案件,相较于2023年的50宗有所增加,这是令人担心的趋势,其中28宗涉及国会议员在国会中的言行,其他的事件包括煽动(11宗)、商业和职场(8宗)、偏见和挑衅(7宗)、政策(6宗)、政治(6宗)、教育(5宗),以及仇外心理(2宗)。

国民团结部长拿督艾伦达干在2024年马来西亚种族主义报告发布会推介会上,呼吁全体国人共同拒绝种族偏见以及任何形式的种族或宗教不公平事件,因为任何形式的歧视都不应存在于我国社会,它只会破坏我国长久来所建立的团结基础。

他也提到庆祝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是全球努力维护社会公正原则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不仅仅是为纪念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更象征着国际社会坚定不移的承诺,以便消除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以及足以破坏社会和谐的偏见。

马来团体反对签署

然而,遗憾的是大马并不是该公约的缔约国。2018年希盟执政时期,大马政府曾表示有意签署公约,但这一计划在国内引发强烈争议,一些马来人团体认为,签署该公约将威胁马来人的特权地位,并损害大马的回教地位。由于民众的强烈反对,政府最终放弃签署公约的计划。

大马的宪法第153条保障马来人和土著在教育、经济和公务员职位等方面的特殊地位。而该公约要求各国消除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包括法律或政策上的族群优惠制度。如果政府批准公约,可能会被视为挑战宪法第153条,并引起马来人的担忧和反对。

此外,批准该公约可能意味着大马需要接受联合国监督并提交定期报告,这可能会被认为是国际社会对我国内部事务的干预,尤其是涉及马来人特权的议题。因此,一些政治人物和团体坚决抗拒。

自1965年通过以来,《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显著成就。作为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之一,该公约在推动种族平等、消除歧视和促进社会正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该公约已有180多个缔约国,几乎覆盖全球所有国家。这种广泛的认可表明国际社会对消除种族歧视的共识。

成为我国社会疙瘩

种族歧视问题一直都是大马社会的疙瘩,主要是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包括殖民时期和独立后的政策。“马来人优先”政策在过去几十年来对国家的种族关系更产生了深远影响。

多年来政府和一些民间组织都在努力促进种族和谐和消除歧视,然而,种族问题仍然是一项挑战,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对话。

诚如艾伦达干所说,政府已推出国家团结政策,以作为打造和谐与包容社会的主要指南,并推出两项新方针,也就是“多元和谐”及“建设进步的民族国家”。大马何不把握机会,趁着今年是《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60周年庆,加入该公约成为缔约国。

60周年既是一个回顾反种族歧视斗争成果的时刻,也是一个聚焦当前挑战的重要契机。政府应借此机会重申对平等的承诺,并继续为消除种族主义而努力,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对待。加入该公约不仅是国际社会的期盼,也是人民对团结政府的期望,因它是推动国内社会公平、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团结的重要举措。

尽管这一决定可能面临一些政治和社会阻力,但通过逐步实施和广泛宣传,以及政府与人民的决心,这些挑战应该是可以克服的,俾使大马迈向更加公平和包容的未来。

https://www.enanyang.my//灼见/【灼见】马应加入《消除种族歧视公约》锺启章

Tuesday, 1 April 2025

城市、民族及其神圣的宗教遗址

/ Dr. Tajuddin Rasdi


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国家?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就是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先给第二个问题一个满意的答案,然后再决定如何回答第一个问题。

清真寺取代兴都庙, 乃是爆炸性政治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人们停下来思考并理解吉隆坡这座拥有130年历史的老庙的搬迁问题,这座寺庙至今仍受到吉隆坡许多信徒的崇敬。雪上加霜的是,据说那里将建一座清真寺。换句话说,清真寺将取代寺庙。

如果我是个赌徒,我会说这绝对是爆炸性政治。吉隆坡市政局(DBKL)很幸运,因为我不是首相。同意这种工作方式的领导层既不了解大马政治,甚至也不了解这个国家的精神。

如果掌舵人不重视或不尊重这样的问题,比如用没有遗产地位的建筑取代建筑遗址,他们就不应该站在这个位置上为人民服务。

国家必须首先解决人民和谐相处问题

那什么是国家,我们的国家是什么?

它是所有种族和信仰的遗产及尊严。国家由地貌、建筑、水域、地下矿物质和地上的天空及空气组成。但是,国家的生命在于人民的精神。

那么,什么是人民的精神呢?首先,是它的历史。什么是我们民族的历史?

有人说,只有一个民族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是很久以前另一个国家的历史。那个国家已不复存在,但存在的是马来西亚、这个国家、我们民族的历史。

因此,在所有经济问题之前,在所有环境科学问题之前,必须先解决彼此和谐相处的问题。

和谐相处需要各族人民彼此互相尊重

什么是和谐相处?不是金钱,不是土地,也不是头衔。需要的是我们给予彼此的尊重和尊严。仅此而已。我们不需要一个部门来团结我们,也不需要一个宗教部来提醒我们。如果我们懂得尊重,那就足够了。

但是,我们了解尊重的含义吗?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明白。我们对尊重的理解是肤浅的。事实上,尊重是我们必须告诉自己,我们在社会、经济和精神生活中需要对方。

尊重就是我们告诉对方,没有对方,我们什么都不是。没有对方,我们就是零。

隆市政局是要按人民的意愿来办事的

如果按照上述说法,城市只是道路、建筑物和排水沟。仅此而已。建造和拆除什么是由吉隆坡市政局等特定“当局”决定的。

但是,是谁告诉吉隆坡市政局如何设计城市、拆掉什么、建造什么的?是我们。

我们都必须参与决定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以及生活在什么样的建筑物内。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国家都有保护和保存法令的原因。这些法令确保我们珍惜我们的历史。

无论是来自北大年、米南加保、爪哇、印度还是中国,我们的祖父母和曾祖父母都曾付出汗水与艰辛建设国家。

这些先贤们修建了道路、铺设了铁轨、开采了锡矿,为国家带来了生机。当这些移民到来时,他们被允许建造房屋、学校和宗教建筑,以便在新的土地上生活。

拆除或搬迁这座兴都庙是不合逻辑的

然而,当城市化伴随着新经济到来时,其中一些建筑需要迁移,但也有一些建筑需要保留在原地。

我认为,宗教建筑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地标,一直为我们的人民所使用。如果一座宗教建筑是坐落在其社区附近的中心,那么搬迁这座建筑是不合逻辑的。

我在许多地方和课堂上都发表过我的伊斯兰城市理论及原则,其中一条原则就是尊重所有宗教建筑。

我在演讲和文章中都说过,市政局必须制定法律和条例,确保这些神圣的遗产保留原地并凸显它们,因为它们构成了城市的心脏。

吉隆坡的心脏并不是耀眼的吉隆坡城中城(KLCC),吉隆坡的心脏在于那些曾作为国家的社会、宗教和政治粘合剂的遗产建筑。

掌舵者永远不要忘记国家建设的重点

如果铲平这些遗址,我们就无法向新一代讲述任何事情,而国家则会因种族和宗教仇恨而崩溃,却不知道是谁打造了这个让他们开始自相残杀的民族与国家。

吉隆坡市政局的角色是先建设国家,其次才是建设城市。掌舵者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50324/%e6%98%9f%e6%b4%b2%e4%ba%ba/6396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