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6 January 2014

有制度已等於無制度

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人們相信所謂的“理性主義”,認為一個現代社會和政府只要根據理性的原則,形成份工的體制和層級官僚,整個社會及政治的運作就會合理。雖然奸商和貪官的髒手還是會亂伸,但也可透過法律和制度的合理化而加以拘束。

但到了今天,如果學術界的人還講“理性主義”或“官僚機構的合理性”,大概只會令人啞然失笑。因為現代社會和政治日益複雜,在合理的假象下,其實已產生了許多新的不合理;有制度已等於無制度。

一個體制要公平合理,它的前提是要透明公開,大家都可以看得見。但現代的工商活動及政府運作,有太多事都在機密的名下被躲藏,於是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法律和行政裁量的偏袒等遂告滋長,而且成了新的慣例和體制,貪腐的體制化乃是當代最大的問題。

人們說官僚體制會產生合理的調控,它的前提是管理應當例行化。但現在的官僚體系對例行的工作日益荒廢,它沒有每天檢驗水的污染,空氣的污染,食品是否安全或假冒,久而久之,官僚體系就會鬆懈,以及產生不想惹事的習性。最近幾個月,台灣發生多起弊案,它的揭發者幾乎都不是政府機關,就是官僚無能的證明。

再例如,人們都知道,採購量愈大的愈有議價條件,可以買到最便宜的東西。由於政府是最大的買者,政府應該可以買到最好最便宜的工程及用品,但現實上卻不然,政府的採購反而是花最多錢,卻買到最差的東西。

以台灣為例,每年採購的浪費就多達百億元以上。為甚麼人們在花自己錢時都會精打細算,花公家錢就會浪費無比?這是一種文化?或是集體式的貪腐?或是政治上豢養派系的操作手段?卻從來沒有人去做過研究。

又例如,現在的學者已發現,由於政府分工,一件事都會由好多個單位去執行,於是政府的手太多,最後就等於沒有手。最近的清境事件,三隻手各管各的,遂將清境的民宿管成了一個爛攤子,國土保育徒然空言。這是“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現代版。

當一個政策缺少了執行的整合,管的手愈多,離政策目標也愈遠。“日月光”的污染案,環保署、高雄市環保局和經濟部各說各話,道理亦然。對於官僚無能的現象,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湯普遜(Dennis Thompson)指出,現在已到了一個極度失去責任的時代,國家似乎甚麼制度都有,甚麼事都有人在管,但縫隙太多、甚麼事都管不好。因此,從體制到個人,的確需要重建責任了!

(星洲日報/指南針‧作者:南方朔‧台灣評論人)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1320?tid=5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