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9 September 2022

《法華經》十種如是

此段經文所舉的十種如是,乃為《法華經》對於「諸法」的深入分析說明,其實一切諸法的每一法,無一不備十如是,而唯有佛能夠通達每一法的十種如是。

「如是」梵文翳鍐(eva?),在佛教聖典中有五種用法:1.在每一部佛經開頭多會有「如是我聞」一語,以表證信。2.表示所說之法,義理正確,如雲「如是如是」。3.表示能信之心印信順受,亦雲「如是如是」。4.印可之用辭亦謂「如是」。5.《法華經》的十如是,則為表示每一法的全體大用,含有十項。

如是,一定屬於親自的體驗實證,一定是在明確的理解其實情實況的狀態下所作判斷與認可。例如我在喝水,我說「這杯水是暖的。」如果有人不信,我可以把杯子遞給他,讓他親自喝一口,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就是這樣子地暖啊!」如果還有人懷疑,就也讓他喝一口,他也會說:「真是暖的。」至於暖到什麼程度,只有喝到了這杯水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因此,「如是」一定就是如此這般的事實,這是大家都明白的例子,稱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很主觀的。如果是每一個人都可能親自體驗到的,便可以成為超越於主客觀的事實,那就是諸法的實相,總名共有十個,名為十如是。

「十如是」在《法華經》里非常有名。「諸法實相」要用「十如是」來說明。對凡夫來說,光是某個法的一個如是就弄不太清楚了,何況萬法的法皆有十個如是。看了「十如是」後,會令人驚嘆連連,自知不足。不過這「十如是」在《法華經》中,並未申論,而只舉出十個名目。依據天台宗的解釋,此十如是乃攝迷悟、收依止、顯權實於一「如」字。

十如是分別解釋如下:

* (一)如是相:乃指諸法之相貌或形相,例如法界中,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住法位,外顯種種差別相貌。

* (二)如是性:乃指諸法之本性,在內而不改不變者,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各具十法界之性分,終始無變。

* (三)如是體:乃指諸法相性所依之心法及色法,即是體質,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各具十法界自體的身心。

* (四)如是力:乃指諸法之體所具的功能,如十法界的眾生,各各法界皆自具備力用功能。

* (五)如是作:乃指十法界眾生均有各自的造作,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運動,造作諸有無漏業。

* (六)如是因:乃指十法界眾生由於各以因中熏習而招善惡業果。

* (七)如是緣:乃指緣助業之形成,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各依善惡業之緣助,如法而得苦樂之報。苦樂之性分,名為習因,使之感果者,乃是善惡之業緣。

* (八)如是果:乃指習果,即是從習因及緣所成之結果。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習成善因而生善果,習成惡因而生惡果,任何一法,無非各各習成自因而生自果,各如其法。

* (九)如是報:乃指酬因之果報,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各各皆如其法,依過去所作善惡之習因及緣,而得現生所受苦樂之果報,復依今生善惡之習因及緣,而得來生苦樂之果報。

* (十)如是本末究竟:乃指初以「如是相」為「本」,終以「如是報」為「末」,十法界的各各法界,均以如是相為本為始,亦均以如是報為末為終,都是平等的一如實相,故稱為「究竟」。

十法界的每一法界,乃至每一法界的每一法,都有它的根本和枝末。「末」當然不是究竟,「本」也不一定是究竟,不可只抓住「本」而去掉「末」。也不可以末為本,應當攝末歸本,而本末全收,才是「究竟」的全體大用。這種境界,絕非凡夫二乘所能探其源而盡其妙的。所以世尊一連三度制止舍利弗尊者,不要再問這樣的大法了。「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等千二百人,及發聲聞辟支佛心」的四眾弟子,「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稱嘆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一些羅漢弟子聽了上面的話之後,都覺得相當難得,所以殷切勤懇地稱嘆佛有大方便力,而且還說:「佛所證得的法義法味,難懂難解,實在太深奧了。佛的言說,意趣玄妙難知,那是所有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比不上的呢!」

因為這一班人之中有一千二百位都已證阿羅漢果,該修已修,該斷已斷,該證的也已經全部都證到了,而且他們自以為所證所斷所修的層次與程度,應該跟佛不相上下,是相等的才對,為何尚有難解難懂的呢?所以產生疑問。

「聲聞」和「辟支佛」有什麼不同?聽到佛法的道理──四聖諦、八正道之後如法修行,速則三生,慢則六十劫,由初、二、三果,最後證得阿羅漢果,超越三界苦海的叫作「聲聞」。「辟支佛」則在無佛之世及無佛法可聞之地,有利根眾生,經由觀察人生現象的十二因緣,世間物質現象的花開花謝,自己覺悟到一切諸法都是無常,即空,進而證入涅槃,得到解脫,因為是自悟自證,所以又叫作「獨覺」,亦名「緣覺」。

下面他們之中又有人問:「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這段意思是說:佛得解脫,阿羅漢也得解脫,解脫之義應該都是相同的,親到涅槃地,即名解脫。如今的世尊,為什麼要說漏盡而住最後身的一切大阿羅漢皆如舍利弗尊者,都不能獲知佛所得法的義趣呢?

這裡的「佛說一解脫義」是指從生死得解脫,不論是佛及佛弟子,凡得解脫,即離生死,故說解脫之義,唯有一種,應該是佛與弟子平等無二的,所以佛得阿羅漢,辟支佛亦同得。

解脫梵文毗木叉(vimok?a),亦名毘木底(vimukti),乃離系縛得自在,即是遠三界之煩惱,離生死之系縛,也就是實證涅槃之義。不過若從大乘佛法的立場而言,二乘聖者所得解脫,乃是實證五蘊非我的層次。大乘所得解脫,則是雖不離五蘊四大的身心世界,亦不被五蘊四大的身心世界所困擾污染。

二乘的解脫是遠離五蘊身心的系縛,故於一旦進入無余涅槃的肉體物化之後,便不欲再來三界五趣受身捨身了,因此而被大乘菩薩譏為「灰身泯智」的焦芽敗種。大乘的解脫是既不貪戀五蘊四大的身心世界,也不厭惡、懼怕五蘊四大的身心世界。

未發大乘菩提心的凡夫眾生,在三界內受身捨身,是由於造業受報的因果流轉,大乘菩薩則以發菩提心的弘誓願力,以眾生為菩薩道的福田,以行菩薩道饒益眾生為成就無上菩提佛果的正因,故能自由自在於生死中來回,這才是第一解脫、最上解脫。

有一個比喻可以說明這種情形:一般人是不能任意進出監獄的,但是有一些法師、居士為了教化的工作,到監獄里為受刑人說法,也有一些法師到監獄里主持佛七、禪七,他們不是受刑人,所以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可以在裡面多待一些時間,也可以打完佛七以後馬上離開,甚至不再進去;也可以從這個監獄到那個監獄,進去之後又能自由地出來,不受監獄的系縛;但是,被關進監獄的受刑人,便不能隨時離開,要等到刑期滿了,或者至少要等獲得假釋時,才可以離開監獄。

以此比喻可知,二乘人的解脫如出離監獄後不願再進監獄,大乘菩薩的解脫,如同擔任教化工作的宗教師,可以自由自在的出入監獄。

絕妙說法 法華經講(4)/ 聖嚴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70277510153341/?hoisted_section_header_type=recently_seen&multi_permalinks=1479263222588094

Monday 26 September 2022

高達終斷了氣

/ 林沛理


法國新浪潮電影《斷了氣》導演高達離世,享年九十一歲,比他的傳奇活得長。

上世紀下半葉的重要文化符號、法國導演高達(Jean-Luc Godard,台海兩岸譯戈達爾)離世,西方媒體以顯著的篇幅報道。美國《紐約時報》的標題是「敢於創新的法國新浪潮大將壽終,享年九十一歲」(Daring Director Who Shaped the French New Wave Dies at 91)。英國《衛報》的標題是「法國新浪潮巨匠仙逝,享年九十一歲」(Giant of the French New Wave Dies at 91)。這樣說不算不靠譜,也符合「不說死人壞話」的美德(Never speak ill of the dead)。問題是法國電影的新浪潮(Nouvelle Vogue)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已經灰飛煙滅,但高達幾乎在死前一刻還在拍電影,說他是新浪潮大將和巨匠是以偏概全多於蓋棺論定。我覺得配得上高達的標題是「他比他的傳奇活得長」(The Man who Outlives his Myth)。

這話怎說?人死不一定如燈滅,也可以像星星一樣最後一次燃燒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光更亮。關鍵在於死法是否「配得上」死者。以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為例,他到今日還被視為「酷派青少年叛逆偶像」,不是因為他拍過《伊甸園之東》(East of Eden)、《無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和《巨人》(Giant),而是因為六十七年前,二十四歲、如日中天的迪恩超速駕駛,與一輛福特車相撞之後車毀人亡,以自己的死向世界示範那套美國人歌頌的生活方式——"Live fast and Die young"(揮霍青春,英年早逝)。

同樣道理,為什麼三十二歲就「死於非命」的李小龍到今日仍然是速度、力量和強壯的代名詞,而不是令人聯想到「外強中乾」?因為他從來沒有在世人面前老去。明星跟美人和名將一樣,都是「不許人間見白頭」。文化符號也可作如是觀。徐志摩的浪漫傳奇生生不息,是因為「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的《再別康橋》,還是因為令他死得離奇而轟烈的濟南號空難?

高達在法國的地位近乎國寶,總統馬克龍在悼文中說他在新浪潮影人中「最敢於倒行逆施、破舊立新」(most iconoclastic)。其實何止是法國新浪潮,全盛時期的高達是全球影壇的驚世之才(enfant terrible)。"Enfant Terrible"一詞是法文,但在英語世界廣泛應用,指特立獨行、標新立異的早熟天才。年輕的高達是"Enfant Terrible"的教科書例子,堪稱典範。這不單指他的電影,還有他的言行。

他二十九歲以極低成本完成處女作《斷了氣》(Breathless),因菲林不足要先把鏡頭拍得很零碎,然後用剪接把不同時空的場景連接起來。這本來是對現實的妥協,卻誤打誤撞成為打破常規的革命性技巧「跳接」(jump cut),高達一片成名。在一眾新浪潮導演中,論才華,高達未必勝過後來與他交惡的杜魯福(Francois Truffaut,台譯楚浮,大陸譯特呂弗);論深度,不一定能夠超越雷乃(Alain Resnais)或盧馬(Eric Rohmer);但他能言善辯,有一種把自己變成戲劇甚至傳奇的天才(talent for self-dramatization),同儕無一能及。

在鎂光燈下以至日常生活中,沒有人比他把導演這個角色演得更酷、更活靈活現和形神合一。他永遠架著太陽鏡接受訪問和出席公眾場合,彷彿要將大千世界變成一座巨大、漆黑的戲院。所有東西對他來說都是電影題材(Everything to him is a potential movie),所以他總是用擺出「構圖」(framing)的手勢,好像隨時隨地準備好通過鏡頭看世界。熱愛電影的人視電影如生命,高達卻視生命如電影(seeing life as cinema)。這種態度啟發了幾代的電影人,沒有他,也就沒有好萊塢的塔倫蒂洛(Quentin Tarantino)和香港的王家衛。永遠戴著墨鏡的王家衛是高達的追隨者甚至模仿者,雖然他本人從未承認。

高達未必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那隻「羊」(GOAT,即 Greatest of All Time,史上最佳的意思),但若論影響力,大概只有《大國民》(Citizen Kane)的導演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s)可以與之相提並論。即使在六十三年後的今天,看《斷了氣》仍然令人有想拍電影的衝動。《大國民》也是無數電影人的啟蒙,但它的電影藝術太高不可攀(包括Gregg Toland的攝影、Bernard Herrmann的配樂與Robert Wise的剪接)。反觀《斷了氣》,由第一場戲尚保羅.貝蒙多對著鏡頭說話開始,都在告訴觀眾「這樣拍電影,任何人都可以做到」(Look, anyone can do this)。

當然,我們今日記得高達,還因為他的機智和妙語,他是電影人之中的王爾德。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句話:「電影也有起承轉合,但出現的先後次序未必如此。」(A film consists of a beginning, a middle and an end, though not necessarily in that order.)

問題是高達縱有驚世之才,也無法追上世界改變的步伐。當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在手,就可以當導演,還有什麼成規可以打破?高達自一九九八年拍完片長二百六十六分鐘的《世界電影史》之後,對電影這個媒體已近乎無話可說。關於這一點,電影史學家兼評論家湯姆遜(David Thomson)可謂一語中的。他說:「那個早熟的天才少年逐漸老去,發現世界已經變得無法辨認」(The enfant terrible grew up to find the world changed beyond recognition)。對天才來說,長壽未必是福氣。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新思維及其他專欄%2F2022-39%2F1663817361103%2F高達終斷了氣

Saturday 24 September 2022

人家無理取鬧,你也無須認真

/ 午堂登紀雄


不可理喻的人非但不會察覺自己說的話不可理喻,還會一心認定自己是對的。因為自以為是對的,他們常會將想法強加於人、企圖控制對方,而且在心裡認為「不聽話的人都是錯的」。倘若你反駁他們,還可能遭受另一波攻擊。

遇到這種情形,好人往往會嚇一跳,然後噤若寒蟬。即便對方說話再難聽,也無法立刻反駁。就算被刁難、辱罵,或被大聲呵叱、說三道四,也只能傻傻愣在那裡。好人會茫然以對,任人宰割、無法反擊,等到對方拍拍屁股走人,回到家才開始暴怒,不斷責怪自己「為什麼我就是說不出口」、「真不甘心」,結果鬱鬱寡歡──—任人宰割實在是一件令人反胃的事情。

比較簡單、不會過度刺激對方,而且能收拾場面的踢鐵板說詞,就是「所以呢?」這個問句。若你遇到不可理喻的狀況,只要回以此句即可。

例如,對方說:「都是你的錯!」你就回:「所以呢?」對方說:「給我負責!」你也回:「所以呢?」只要這樣一直重複就好。就算對方嗆:「你在說什麼『所以呢』?」你也只要回:「所以呢?」即使遇到對方說:「你就只會說『所以呢』!」還是只回:「所以呢?」就好。

這個「所以呢?」連發策略,帶有「那又怎樣」、「所以你要怎麼辦」、「所以你到底想說什麼」的意味,能夠將對方話中無理取鬧的部分被凸顯出來。幾次之後,對方就會自討沒趣地走人。

但想要把這招做到那麼徹底,對「好人」來說是很困難的,好人容易在途中認真反駁對方的言論,結果自掘墳墓。為了避免這個狀況,你必須毫不猶豫地這麼想:「你可以把我當白痴,反正我只要你別再煩我就好。」一旦認真回應,就是正中對方下懷。

/ 午堂登紀雄《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
https://medium.com/@raphee121/iihitowo-12498d6831b7

Thursday 22 September 2022

看穿抱怨的動機,讓抱怨遠離你

/ 劉軒


我在開車去上班的路上,聽到廣播電臺的DJ放了一首蠻有趣的歌!

這首歌是根據很多美國小朋友從小會聽到大的一首歌曲改編的—迪士尼的《米奇俱樂部》(The Mickey Mouse Club)的主題曲,大致上是用英文拼音把Mickey Mouse拼出來,所以,就是“M-I-C-K-E-Y-M-O-U-S-E”。但DJ放的版本是改編版本:“M-O-N-D-A-Y-S-U-C-K-S”。這個念出來就變成了Monday sucks(週一是非常糟糕的)。對很多朋友來說,禮拜一到了辦公室,和同事們一起交換一個疲倦的眼神,然後說:“週一啊,又到了這個時候……”這個可能是一種集體的抱怨,有時候也算是挺開心的。

不過,不是每個抱怨都是一樣的,抱怨的背後也有不同的動機。

這就是我今天想要跟你來聊的「抱怨」。

最近,我在一個心理學網站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心理學者寫的有關不同的抱怨的動機。除了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我自己也觀察出了兩種不同的動機,加上文章中的,大概是五種不同的抱怨風格。或許你可以聽一下,看看你身邊「愛抱怨」的親朋好友們是屬於哪一種風格的抱怨人。

先從最嚴重的一種開始。這種人英文叫“chronic complainers”(慢性抱怨者)。

這種人的「抱怨」已經像慢性疾病一樣,他們總是在抱怨。簡單來說,這種人是為了抱怨而抱怨。

我想我們可能都會認識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或許是年紀比較大,或許是因為生活中一些不幸的遭遇,但同時他們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只不過每次問到他們最近怎麼樣的時候,他們都會長長歎一口氣:「我還能多好?最近下雨,你看整天在下雨,每次下雨我就偏頭疼,我種的那些花全死了,鄰居的狗晚上總是叫不停,我睡不著……我跟你說,我這個人整天腰酸背痛,渾身是病。我想有人打電話過來問候,也沒有人打過來。我想我如果孤單單的死了,也許都沒有人會發現……」

碰到這樣子的人,哪怕你只是問候他們,可能自己都必須要打一個強心針。當然這也有點可憐,從腦神經或是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的話,他們的腦神經連接已經被優化成為過度的負面。

怎麼樣跟這種「抱怨人」相處呢?我們不能用「負面」去對抗他們的「負面」,那樣做只會把我們或是他們搞得更「負面」。我們需要做的是不斷提醒自己儘量幫助他們去扭轉看法,幫助他們用正面的視角來看事情。

第二種抱怨的風格是為了發洩而抱怨。

最近我出差的時候,坐飛機,飛機降落了,可是在跑道上呆了很久都沒有讓乘客下飛機,機長解釋說是因為安排不出一個空橋。所有人就坐著,等過15分鐘20分鐘,等到半個小時的時候,有些乘客受不了開始嚷嚷了,而且一些人就非常大聲:「莫名其妙呀!怎麼還不讓我們下飛機!」聽他這樣一直罵,我也不知道他針對誰,只是看他一直大聲嚷嚷。空乘人員滿臉尷尬的笑著安撫乘客。不過他們越是安撫乘客,乘客就越是生氣。

我想那些抱怨的乘客或許是真的在趕時間,或許他不喜歡被困在一個飛機上,(說實在我自己在飛機上呆久了也會覺得很不舒服)。但是這種不舒服的負面感覺在那些乘客那裏就變成了一種爆發。這種「抱怨」通常是為了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洩出來,並不一定針對於某一種人,但是他的宣洩過程也是要讓其他人看到,注意到從而安慰他。

第三種抱怨的動機是為了某一種控制感而抱怨。

我有個朋友最近跟我訴苦,他說老婆最近出門一個多禮拜,然而他就自己要照顧小孩,既當爹又當媽,要管家裏,還要打掃,他覺得自己相當的努力了,認為還做的不錯,結果沒想到老婆一回家就開始看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孩子怎麼衣服那麼髒?家裏怎麼有一股臭味?這什麼東西已經擺在這邊那麼久了?冰箱裏面這什麼東西都還不丟掉?一連串這樣抱怨下來,本來這個朋友還希望老婆回到家給他一些表揚,結果沒想到竟然是這麼多的抱怨。

為什麼太太會抱怨這麼多呢?

是因為平常在家裏,都是他太太在在掌控這些事情,通常也都做的蠻好的,所以或許她出遠門回來,還沒進家門,已經感覺到一些焦慮,因為她知道自己八成又要再做一些整理,八成有很多東西不是她自己想像的樣子。在這個時候,每一個她丟出來的抱怨,都好像是給她自己的一個提醒一樣,或者是說因為抱怨出來,她就把這個變成了自己一個待辦事項的清單。

這種人是為了控制感而抱怨。有時候一些主管好像總是抱怨這抱怨那,或許他們也是有同樣的動機,只是在念出各種他們覺得自己必須要控制的事情。

第四種抱怨就是為了拉攏關係而抱怨。

這個就有點像是Moday sucks的這首曲子,大家一起來抱怨星期一,在抱怨之中覺得好像有一種團結感。很多員工也會抱怨老闆,抱怨主管,會覺得好像大家都是站在同一條線上,有時候讓大家都有一種集體的安慰,但也必須要小心,因為如果抱怨的是某一個人,然後開始在背後說他各種的不是,這個合唱會變成一種職場的霸淩的,對不對?

第五種也是最後一種的抱怨風格,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抱怨。

這種真的是因為你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問題,所以你提出來一下提醒對方。像是那天我去到一個便利商店,通常便利商店都是非常快的走進走出,但那天看到很多人大排長龍,我大概已經是第八個人,我只想要買一個牛奶就離開,但是看到前面的人隊伍都一直沒動,這是因為在臺灣的便利店可以辦很多不同的業務,包括像是交水電費,甚至收包裹這些等等。或許剛好前面這幾個客人都有比較繁瑣的業務,兩個店員一個已經很忙了,另外一個不曉得在那放空個什麼,就在那邊晃來晃去,不知道他在做咖啡還是在幫別人。

後來就有其中一位正在排隊的客人說:「先生不好意思,我們在這邊真的很趕時間,你可不可以來幫我們也來結賬一下?」因為便利商店都有兩個收銀臺,所以店員突然就像是夢醒了似的。他站上另外一個收銀臺,我們原本可能有八個人在等,一下子就變成了4+4,當然動作就快了許多。非常感謝這位客人提出這個問題,但是也很有風度,並沒有謾罵。而他提出的時候,他直接就講幫我們來結賬一下,好不好?這個直接也就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

照理來說,我們每一次抱怨的時候,應該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是吧?但今天聽到了我分享著其他的四種風格,你可能會發現不是每個抱怨背後都是一個能夠被解決的問題,或者是抱怨的時候,希望這個問題被解決。

你會發現身邊的人有些真的是為了抱怨而抱怨,為了發洩而抱怨,為了控制感而抱怨,會是為了拉攏關係而抱怨。你自己在抱怨的時候也可以來反問一下自己,我的抱怨真的是可以讓問題被解決嗎?還是背後有其他的動機?

https://gvlf.gvm.com.tw/article/94219

Sunday 18 September 2022

匱乏經濟學: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 Sendhil Mullainathan


人在匱乏下,注意力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例如飢餓的人更容易聚焦於食物,工作忙碌趕「死線」的人滿腦子都是未完成的工作等,而於此同時就容易忽略掉其他的訊息,此即「隧道效應」。

匱乏也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感知,這是因為我們對事物的感知大多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而相對感知就很容易受到比較基準的影響,於是匱乏就會藉著影響比較基準來放大或縮小我們對外在刺激的敏感度。

人在有資源與時間等的餘裕下才有辦法做通盤與長遠的考量,反之缺乏餘裕則會讓人將心力耗在取捨上,且很容易因為一個錯誤的決策引發連鎖反應,讓人在眼前的危機下疲於奔命,完全不可能考慮長遠的事情。

所以要協助匱乏者,光補其不足而沒能讓其有餘裕是無法有長期效果的,因為不論是物質上還是時間上緊繃的人,其容錯率很低,很容易因為一個小小的意外就全面崩盤。

總之,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不論是做出好的決策、控制情緒與衝動、應對突發狀況等,耗用的都是同一個「心力帳戶」,所以匱乏者(如窮人)之所以做出錯誤的決策、衝動的行為,或一遇意外就慌亂,很可能是心力不足導致,而不是他們本來就比較愚蠢、衝動、情緒化--畢竟一般人處在匱乏的情境時也會出現同樣的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好有聽朋友的建議趕快來讀《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這本今人受益良多的行為經濟學好書!因為當我看到這本《匱乏經濟學》的中文書名是,心中不禁OS了一下說,這書名也太廢話了吧,經濟學不就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嗎?所以匱乏經濟學不就像是「有機體生物學」一樣重覆了嗎?結果一讀,發現原來我腦補了XD。

《匱乏經濟學》作者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森迪爾‧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與普林斯頓大學認知心理學家埃爾達‧夏菲爾(Eldar Shafir)聯手提出經濟學的基本命題:在資源有限的時候,人要如何根據需求與供給來做抉擇?他們一位是印度人,另一位是以色列人。和一般研究和管理物資、服務不同的,《匱乏經濟學》指的匱乏,是針對會讓我們的大腦認知出現隧道效應和認知頻寬稅負的匱乏,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覺得食物、朋友、時間和金錢不夠時,我們的行為模式會產生何種變化,《匱乏經濟學》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把理論深入淺出地解說,讓我們瞭解匱乏如何以種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了我們。

《匱乏經濟學》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討論匱乏,可是裡頭的問題卻是很嚴肅的,例如貧困為何讓人難以脫身?組織企業為何陷入四處救火的困境?為錢發愁的人為何較難控制衝動?孤單的人為何不容易交到朋友?《匱乏經濟學》主張,雖然這些問題看似毫不相關,但是在背後都有著同樣的原因:人不斷處於匱乏之中。他們對以上我們習以為常的問題,提出了極為有趣且非常有啟發性的見解,甚實用範圍從個人到企業到政府都適用。

在這個社會,有誰的時間和金錢是夠用的啊?通常是兩者都不夠用,即使是有錢人,時間也不夠用,而時間較寬裕的人,錢卻不夠用,如果有人兩者都夠用,那他/她一定是幸運也是幸福的人吧。

在快節奏的社會,追趕「最後期限」(deadline) 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常見場景。從前年輕時,還能夠為許多事情慢慢做準備,可是年紀愈大卻反而愈來愈臨時抱佛腳。我很討厭這種總是在期限前趕進度的感覺,可是卻又常常一個期限交待完後,又趕另一個進度,沒幾件事可以悠閒地慢慢完成。

《匱乏經濟學》指出,「最後期限」能讓人集中精神,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大量的工作,獲得「專注紅利」,難怪在期限前,我們總能一個小時做平時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然後精疲力竭。。但是,因為人把心力都集中在眼前的工作 上,忽略了長遠來看更重要的事。匱乏不僅是一種現象與狀況,久而久之,它會改變心理機制,使得人進入「匱乏模式」,而以錯誤的方式回應,陷入惡性循環。

我去美國時,科學界都盛傳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笑話,就是美國宇航總署發射了火星探測船,結果卻沒到達目的地,因為有工程師把公制和美國常用的英制搞混了XD 當時我們都把它當笑話嘲諷美國死守英制,可是讀了《匱乏經濟學》才知道實情原來不簡單,因為當時一群工程師菁英已經為可能的延期而忙得焦頭爛額,沒有人有精力和時間去查證異常的小狀況,結果才釀成笑話。

另外一個發人深省的案例,是美國的一家醫院,外科手術室總是排得滿滿,可是手術一場接一場卻只有延誤的,搞得醫院大量醫護人員不斷加班人仰馬翻地趕手術。結果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排進更多手術把積欠的手術趕快開完嗎?如果是這麼簡單,就甭由《匱乏經濟學》來討論了。他們後來研究出的方法很反直覺,就是把一間手術室先空下來以因應突發的狀況。結果因為有了如此寬鬆的彈性,突發的狀況比較不會影響其他排好的排表,於是反而更能夠順利在預定行程中完成大部分手術,因此皆大歡喜,醫院增加了收入,醫護人員不需時常加班。

還有另一個有趣也很實際的例子是,當我們試圖透過節食而減重時,食物的匱乏反而讓我們腦袋更容易注意食物,除了消耗意志力,我們反而把注意力移到食物,更渴望食物,導致事倍功半、前功盡棄。他們認為,一些減重法例如高蛋白質的阿金減重法(Atkin diet)比較容易成功,不僅是其功效,而是簡單不需要分心在計算卡路里,不會產生認知頻寬稅負,也不需要挨餓而更想吃大餐。

最有趣的是,《匱乏經濟學》指出貧窮原來也有許多後遺症,讓陷入貧窮的人惡性循環,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認知能力。他們例用許多實驗一再驗證,甚至只要是暗示,就讓人陷入匱乏的陷阱,影響層面非常廣,從智力到無法按時服藥,還有以債養債,到教養子女的疏忽等等。他們指出,窮人缺的不僅是錢,還有認知頻寬。

因此,一個還有公義的國家,應該努力消彌貧窮,而非一味把窮人當作能力低下不值得關注的一群,尤其是在富裕國家如台灣,也有相對貧窮而窮忙的一大群人。他們陷入貧窮,很有可能只是因為運氣太背,如果國家無法實現社會正義,那麼就只是讓運氣而非努力和能力才決定個人財富,將永久埋沒有潛力且肯努力的一群,阻礙國家社會發展進步。

就像《匱乏經濟學》提出的,匱乏的感受會窄化眼界、扭曲判斷,所以只是管理時間還是不夠的,我們應當有效管理我們的認知頻寬,別把時間表排得太滿,允許一定的彈性和寬鬆是有益的。工作期限是一定會來臨的,我們也該善用有富足的資源的時候以因應匱乏的到來。《匱乏經濟學》的諸多研究對個人發展與公共政策應當極有啟發。例如他們提出當認識到窮人的認知頻寬不足時,應當改變社福系統,提供他們托育幫助、設計良好的金融產品幫助他們存錢而非以債養債、設計簡易負擔較少的短期實用課程等等。

《匱乏經濟學》對台灣社會應該也要有更重大的啟示,台灣勞工的高工時,是世界知名的,企業一向習慣一個人當兩個人用,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牲用。台灣對寬鬆的極不重視,從中小學塞滿的作業和補習,就可見一斑。當作業都塞得滿滿的,有多少學生還有時間去嘗試尋找真正的興趣?還有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

即使不談高調的人生、興趣之類的,就功利地來談,《匱乏經濟學》就很明確地指出,把班排得滿滿而缺乏寬鬆,是非常有害的。《匱乏經濟學》用紮實的理論和有趣的實例來說明,寬鬆為何是必須品。台灣近年雖然高工時、高生產力,可是卻陷入窮忙的危機中,因為絕大多數人在上班時,僅能忙著應付眼前的狀況,沒有時間、精力和心力去放眼未來,難怪台灣許多政策僅是為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少長遠的規劃。

《匱乏經濟學》很值得所有企業管理階層一讀,如果不是被漲不動的薪資、超高高工時和趕不完的進度而忙得出現隧道效應和認知頻寬稅負沒法讀書的話XD 不過先別管主管讀不讀了,自己的認知頻寬自己管理,先來讀《匱乏經濟學》吧!

https://www.facebook.com/reader314159
http://skygene.blogspot.com/2015/06/scarcity.html

Tuesday 13 September 2022

出卖你的人,可能有病

/ 周若鹏

你有没有被“朋友”出卖过?你当然有点难过,但其实纳闷的感觉比较多,挖空心思在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更叫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他出卖你并没有什么好处。

所谓出卖,未必定是什么大事,总之是你信任的对象行为不如意料,伤害你的感情。比如说我曾有一个员工阿某,合作数年,尽管他开会时老在涂鸦,我也十分信任,后来却揭发他一直在偷取公司产品私卖。这故事到目前为止还是很容易明白的,就为了私利。

他道歉赔偿,我也不打算报警,但我心已碎,他必须离开。奇怪的是,千错万错在他,他居然能煽动其他同事为他声泪俱下地求情,还真让我万般纠结了一阵子。他离职后还敢恶言相向,也就是说之前的道歉是虚伪的。而且,明知我们掌握证据,发个社媒贴文就能断其前程,如此行径显然于他无益。

后来同事接手他的工作,跟进之下发现这些年来他挖的坑比原本想象中还大,怎么当初会相信他、为他求情呢?我的同事也感觉被出卖了。我们损失了很多金钱吗?其实不是大数目,不管怎么看,也不值得牺牲他宝贵的信誉和名声。当时,我真的想不通。

另一些叫我想不通的出卖事件,是所谓“朋友”把与我的私人谈话断章取义,转告他人,企图制造误会。这是小学生级的背叛事件了,非常小儿科,但还是会刺痛我的弱小心灵。此事对各方全无利益可言,我更想不通,唯一解释是他们从伤害他人而得到快乐。真有这样的人吗?

后来,我接触了保罗.巴比亚克的著作《穿西装的蛇》,知道“反社会人格者”这回事,原文的用词是psychopath,如果要直译则是“精神病患”,黐线。这些人没有道德观念,无羞愧感,完全只顾自己;且擅于话术,能唆使他人做利己的事,然无论你帮过他们多少次,需要把你除掉时他们眉头也不会皱一下。这是不是完美地解释了那吃里扒外还恶人先告状的前员工?还有那恶作剧伤害我感情的怪人?

反社会人格的成因有诸多争议,未必是因为悲惨童年或破碎家庭,也可能是遗传的,甚至是由于头部受创。总之,这样的人真实存在,而且正常人一定斗不过他们,因为正常人有理智、有良知,所以遇到黐线的家伙,唯一办法是躲得远远的。

阿某的故事有“大团圆结局”,听说他后来找到工作,到我竞争对手的公司上班去了。

https://zhouruopeng.com/2020/06/03/chumainiderenkenengyoubing/

Sunday 11 September 2022

伊利沙白 II

英國女王離世了。

在皇權時代,這叫駕崩;在君主立憲的英國,他們説:「我們的心碎了。」

11歲時,她的父親喬治六世登基。那一年1937年,離希特勒揮軍入侵波蘭還有兩年。那一年大英帝國尚未傾滅,若干搖搖欲墜的跡象已經出現。從非洲、波斯灣⋯⋯各地抗暴,英國海外龐大用來鎮壓的駐軍費用,正在抵消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那一年英國還是世界最大債權國,但總量GDP已經落後前殖民地美國42年。

父親喬治六世的口吃,很像大英帝國當時的處境。欲語還休,擁有世界最強大的國際影響力,但歷經一次大戰,帝國龐大的海外殖民地既是掠奪也是負擔。

伊利沙白14歲的時候,希特勒的攻擊所向無敵,自比利時、法國一路指向英國。英國原來求和的夢,瞬間碎了。歷史上最殘忍的戰爭,開始了。伊利沙白二世14歲已經第一次透過BBC對全國發表演說。16歲她加入軍隊,被父親任命為榮譽上校。17歳與妹妹一起練習為戰爭中的傷兵包紮折斷的手。

1945年,她與父親、首相丘吉爾一起出席英國戰勝二戰的慶典。但慶典結束後,英國在二戰期間堅守的代價包括:成為世界最大的負債國之一,海外駐軍付不出薪水,全國糧食短缺,食物仍然依賴配給。

三個月之後,工黨發動政爭,丘吉爾敗選。

兩年之後,美國拒絕贈予或是善意協助英國任何財務,但以嚴苛的貸款條件紓困英國。英鎊如自由落體下墜,貶值三分之一以上。

這裡沒有勝利者。只有假象的慶典。

1947年,再也發不出薪水,沒有足夠的油錢,大英帝國一夕之間海外撤軍,中東、非洲、印度、巴基斯坦、緬甸⋯⋯紛紛獨立。

僅有少數不抗爭的殖民地留下,包括香港。

也在那一年伊利沙白和菲利浦親王結婚。

那一年她才21歲。

在登上王位前,她已經知道自己必須守著王室成員角色,王位繼承人角色,國家有難,她必須上前缐 。她,不完全是「享福的公主」。

伊利沙白可能不是保守,而是目擊了大英帝國瓦解的歷史,除非「嚴謹自持」,她沒有理由只因王室的血統,即獲得民眾的擁戴。

私下的她呢?對柯基犬,此情不渝。小女孩時抱著牠們,登上王位時,柯基犬和她一起在白金漢宮奔跑。

那是她惟一可以自由奔放的角色。

1952年2月6日喬治六世病故,正在非洲出訪的伊麗莎白公主匆匆繼承王位,那一年才25歲,次年6月,她正式在倫敦加冕。

這一年,所謂的日不落帝國已經完全成了過去。東印度公司成為歷史名詞。

伊利沙白走上從此長達七十年的女王寶座人生。

她對英國衰落的理解,及她的一生自持忍辱負重維護王室形象,可能是鏡子的對照面。這樣的她當然不能接受戴安娜王妃率性的接受專訪,大談私人情感。這並非一個母后對媳婦的苛刻,而是伊利沙白比她的兒女及媳婦、孫子都了解王室存在的危機。只有榮耀及尊重,才能保護王室的存在,王室也才能成為民眾心靈的依託。

低調,直到最後一刻。

白金漢宮罕見以謹慎的措詞宣告女王陛下身體已經進入醫療監控,但「她很安詳」。直到各方兒女、孫女、孫子,連遠方的哈利皆搭乘飛機奔至蘇格蘭城堡時,人們終於明白在位七十年的女王,即將離世。

著名的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茲曾經拍攝伊利沙白女王。(圖片1-3)看著窗外凝思,面對鏡頭溫柔莊重,身上披著皇室的衣袍,是權力更是責任。

晚年的她目睹英國脫歐,蘇格蘭準備再度公投脫英。

這個分裂的世界,這個分裂的英國,只有在伊利沙白女王的符號下,可以暫時停止爭吵。

一起緬懷,一起哀傷。

她獲得的榮耀,並非全部來自於頭頂上的皇冠,更多來自於她的風範。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20220909

Wednesday 7 September 2022

佛典譬喻 通往智慧的船筏

/ 釋演曉

佛陀善說譬喻,
巧說故事,
依眾生根機應病予藥。
讓聽聞者從善巧妙喻中契入事理,
領悟佛法真諦,
轉迷為悟,
趨向生命的究竟解脫。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外的樹林中為比丘說法,佛陀隨手從地上抓起一把葉子,對弟子們說︰「我所宣說的法,如掌中的樹葉這麼多,因為它們能增益清淨的修行,導向涅槃;我不說的法,有整個林中樹葉那麼多,因為它們對修行沒有幫助,不能向於涅槃。」(《雜阿含》卷十五404經)這個善巧的譬喻,讓聞法的弟子馬上清楚理解,所應勤習的是能增益正法修學、梵行、導向涅槃的法。

智者以譬喻得解

譬喻梵語avadāna,巴利語apadāna,音譯為阿波陀那,有時也義譯為「出曜」或「日出」,是佛說法常用的方式,被列為佛典十二分教之一。佛陀時代的婆羅門居士常讚歎佛陀是「善喻善證」者,當弟子們在生活或修行上遇到難以理解的疑惑時,有時會請求「可說譬乎?」希望佛陀以故事「說喻」來比況或闡述甚深微妙的佛法義理。

因此,經論中常可見佛說:「譬如……,如是……」、「我說所譬,今當說義……」、「猶如……」等譬喻情節。透過「借彼喻此」的修辭法,藉由事物間相類似性質作為橋樑,以淺喻深,以近譬遠;或運用故事寓言的題材,以具體形象、事例,表達一些艱澀抽象的佛理及修行方法,揭示甚深的「真實義」。

世尊也常說:「汝今復聽我說譬,其智者以譬喻得解。」意思是說,我現在就為你舉個具體說明的例子,現場有些知識豐富的人士能透過具體的例子明瞭剛講過的意思是什麼。

政大中文系退休教授丁敏在《佛教譬喻文學研究》中分析,譬喻具有漸進的三種層次作用:

一、能夠使人集中精神,引起學習動機:書中舉例世尊曾假設,若有人手持利刃,即使是大力士可否以手擘斷此刃?現場比丘大眾集中精神回答問題時,佛立即告訴比丘:「若修慈心則有如手有利刃,一切惡鬼神均不能侵犯。」這是以譬喻製造某一情境,讓聽法者集中精神於此境界中,進而啟發學習興趣,尤其是從日常生活取喻,更能達到此種效果。

二、以淺喻深,以具體喻抽象,來說明教理:丁敏指出,如「空」的觀念抽象,不易掌握,佛陀便以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乾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十種形象來譬喻空的境界;或藉芭蕉樹的特性,譬喻世間諸行,層層剝解後一無所有。

三、譬喻修行的境界:書中引《優婆塞戒經》中,以兔、馬、象等三獸渡河的情形比喻聲聞、緣覺、菩薩等修行深淺的境界。譬如三獸有強弱,河水有底岸,兔馬力弱,雖能至彼岸,但涉水未深:僅象之渡河得至其底。在此以水比喻因緣之理,聲聞所悟最淺,緣覺稍深,菩薩最深。

由此可見,譬喻能幫助聞法者易於聯想,對說法的內容及記憶更為深刻,達到「隨所應度,種種譬喻能斷疑」的效果。

日常取喻 應機說法

作為巧於譬喻的教育家,佛陀非常注重解決人生實際的問題。向佛請法的對象,除了出家弟子,還有在家居士、國王、大臣、婆羅門、外道梵志、諸天鬼神等,對於身分、階級,職業不同的聽法大眾,佛陀能針對眾生不同的根性與問題,開出不同的處方。

初期佛教經典《阿含經》就記錄了世尊和弟子們,詮解法義和修行方法的種種譬喻巧說。比方要鼓勵弟子精進修行,就會以種田、調琴、鑄金作喻;為弟子說明生死相續的因果,則以種樹、油燈、毒蛇來形容對繫著貪愛的滋養;顯示因緣流轉與還滅的現實;又以「如蜂集華,不擾色香,但取味去」的形象譬喻,提醒比丘入聚落只應乞食,勿以分別心四處觀望的態度。一則則生動的譬喻故事情節,不僅能看到當時生活的現場實況,從與請法者一問一答中,更能看到佛陀洞悉世間萬象,對日常事物及自然理則的深細縝密觀察。

佛典譬喻文學的普及與影響

根據銘傳大學中文系教授梁麗玲的研究,初期的阿波陀那,散見在四部阿含和律部諸書中,最根本的性質是記載佛陀及弟子、居士等聖賢之行誼風範,後又加入「業」的學說,強調因果業報、業習輪迴等。在佛法的流傳中,阿波陀那逐漸獨立形成專業。例如以經律的義理為主的《撰集百緣經》、《賢愚經》、《法句譬喻經》;以印度寓言及民間故事為主的《雜寶藏經》、《百喻經》、《舊雜譬喻經》等。

有一幅著名的佛畫《攀藤食蜜圖》,描述一名旅人被餓虎追逐至懸崖邊,腳下是萬丈深潭,深潭裡三條毒龍張著血盆大口,興風作浪。情急之下,旅人順著藤條攀下峭壁,暫時避開惡虎追捕,卻發現不知從哪爬來一白一黑兩隻老鼠,開始啃嚙那根救命的藤條。千鈞一髮之際,旅人看到蜜蜂在釀蜜,情不自禁地伸出舌頭、閉上眼睛,細細享受那一小滴蜂蜜的甜美,全然忘卻了自己身處的無邊險境……

這是出自《佛說譬喻經》,世尊以猛虎喻死亡、毒龍喻貪瞋癡三毒、黑白老鼠喻白晝黑夜(亦即時間的流逝),蜂蜜喻世間的五欲六塵,再經過畫師的彩繪,構成一幅生動鮮明的圖像,喻示我們生命無常、煩惱熾盛和五欲過患,讓人生起存在是苦的悚懼感。唯有了知無常的本質,認清所有的人、事、物都非永恆不變,以正見向內降伏自心的種種煩惱,方能有自在平安的人生。

這類敘事性強的譬喻佛典,不僅是傳播佛教的宣教工具,其語言表現也饒富文學性。隨著譬喻佛典傳譯到中土,加上僧人與文人名士往來頻繁,寺院講經方式的普及,對中國古代文學產生了愈來愈大的影響力,在思想上提供更多寫作的題材和創作空間,有些取材於佛經,將佛教故事雜揉附益於其間,藉著高深義理深入人心,貼近市井生活,描寫社會現況,反映真實,發人深省思。

流行於唐五代時期的新興文體「俗講」(變文),即是佛教徒為宣講佛經故事所創作的通俗文體,提供僧人說唱佛教圖畫之用;明代章回古典小說《西遊記》有悟空入妖魔腹中威脅喫掉對方內臟的故事,其原型可見於《雜阿含經》卷47鼠子入腹攻擊、《中阿含經》30經《降魔經》、《幣魔試目連經》;孫悟空和牛魔王鬥法的情節,又與《增壹阿含經》卷14佛陀與毘沙惡鬼鬥法有相似的喻意。佛典譬喻故事的情節敘事對中國文學的影響,可見一斑。

得意須忘言 得魚當忘筌

丁敏教授說:「藉由『譬喻』,文學與宗教得以遇合,以豐沛的想像力,精心運用多回響、多豐韻的修飾語言,注入宗教的奧義中;使文字媒介和訊息深刻互動,映顯出直覺的形象,而開掘出內蘊的意旨。匯聚成瑰麗壯觀繁複多樣的佛教譬喻文學,直接觸動人的宗教情懷。」

以譬喻來說法,是為了因應眾生根器所施設的弘法方便,譬喻並非等於佛法論議或修證境界本身,譬喻如同上樓的梯子,只是藉此使眾生進入佛法的堂奧;又像苦藥外層包裹的蜂蜜或糖衣,僅提供患者方便服飲。

《大般涅槃經》云:「善男子!不可以喻,喻真解脫,為化眾生故作喻耳。」因此,當我們在經典中讀到種種精彩的譬喻,終究要由事入理,了解所說法的真諦,進而歡喜奉行,依教實踐。就像渡了河要放下舟筏往前走,得意須忘言,得魚當忘筌,才是佛陀譬喻教學的終極目的。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69期

Thursday 1 September 2022

謝謝提婆達多

果然是大師


佛陀說他很感恩提婆達多。

提婆達多曾經逼佛陀退位,讓出僧團的領導權。在《大方便報佛恩經》中,佛陀一一細數了提婆達多對他的傷害:包括串通阿闍世王放出醉象,欲害死他;也曾在指甲裡藏毒,趁著頂禮時,企圖抓傷佛陀使其中毒;不成之後,又在佛陀道行時,從山崖上推下大石,幸好結果只傷到佛足……種種加害佛陀的行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佛陀接著又回溯提婆達多在過去世曾對他的傷害,包括同為王子時為奪牟尼寶珠而刺瞎佛陀的雙眼、做為獵人獵殺佛陀的前世雁王等。佛陀表示,若要細說累生累劫以來提婆達多對他的傷害,怎麼說都說不盡。然而,佛陀卻說他並不怨恨提婆達多,反而感恩提婆達多的成就,令他快速成佛,所以他對提婆達多是充滿悲憫的。

佛陀說著,隨即請阿難立刻前去地獄探視提婆達多的情況。

阿難銜命來到地獄,對牛頭阿傍表示,是佛陀命他前來關懷提婆達多的,請求能讓他們見上一面。牛頭阿傍反問:「過去成佛的諸佛,身旁都有一位提婆達多,您要找的是哪一位佛陀的提婆達多?」阿難回答:「是釋迦牟尼佛的提婆達多。」

終於,這對兄弟見著面了。提婆達多見到阿難感動不已,說道:「謝謝你,阿難,看到你真好。不知道世尊還憐念我嗎?」阿難回道:「就是世尊要我來的,他很關心你是否能夠經得起地獄的苦刑。」提婆達多安然回他:「請轉告世尊,我很好,雖然身處地獄,但我感覺就像比丘入第三禪般自在安樂。」

阿難將提婆達多的現況回報給佛陀,佛陀也正式向諸弟子宣告:「提婆達多並非真是惡人,而是菩薩示現,甘願自身受無量苦,以成就如來成道,令眾生離苦得樂啊!」

在這部經典裡,從佛陀的宣說中,我們彷彿重新認識了提婆達多。而且,原來提婆達多不只一位,而是每一尊佛都有他的提婆達多。這些提婆達多們的存在是為了替佛陀「助攻」,不時出難題給佛陀,讓佛陀不能放逸、懈怠,更幫助佛陀學習慈悲與寬容,如此不計形象地幫助佛陀升級,自己則墮入地獄也甘之如飴,正是所謂的「大權示現」。

過去諸佛皆是如此。那麼我們呢?我們的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一個人,或者不只一個,如同冤家路窄般,處處跟我們作對、扯我們的後腿、不讓我們有好日子過、讓我們煩惱憤恨、或者難過痛苦?

這個人或者這些人,也是我們的提婆達多。

如聖嚴師父所說:「事事順利不見得好,處處荊棘磨練成器。」如果我們身旁沒有提婆達多,或許日子會舒服好過許多,但是,也或許我們將沒機會成器成材、不懂得待人處世、升不起逆勢增上的決心、不知道要將心比心,甚至體會不到什麼是苦,而沒有因緣遇到佛法、深刻地體驗佛法……

誰是我們的提婆達多?面對這個幫助我們成長的人,何不學習佛陀,慈悲他、謝謝他?

https://www.facebook.com/dd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