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March 2015

1963年如果砂拉越和沙巴曾与新加坡组成联邦国家?

· Edgar Ong

去年九月电子爱心(e-Kasih)政府消除贫困项目的数据显示,砂拉越已经超越沙巴作为在马来西亚拥有最多穷人的州属,当月有超过10万名的穷人在该项目下注册!

这也意味着,沙巴州是14个州属中排名第二的最贫穷州属。

这实际上意味着,当年曾经属于英国殖民下两个享有相对充裕的财富、相对独立性和英联邦范围内自治形式的州属,在经历了52年马来联邦联盟的时间后,我们现在几乎已经退居到生存贫困的状态。

如果在那个决定命运时刻的1963年,无论是砂拉越和沙巴的婆罗洲州属决定与新加坡联合组成国家呢?

新加坡自己脱离, 一个小小的岛屿只有180万人口;砂拉越90万人口和沙巴60万人口,东马总和是150万;再加上新加坡一共有330万,总体是大多数的华裔;还有达雅族、卡达山族和马来族所平衡。

当时新加坡小岛没有 “腹地”、没有天然资源,一个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工业、没有农业的小岛,婆罗洲却是拥有肥沃的土地和耕地,人口少,没有人力资源和资本可言。

在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成功地领导和指导下,拥有高瞻远瞩和规划指挥辛勤工作的劳动力成功建立一个岛国,成为今日世界上第三富有的国家。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无需要讨好无论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任何世界大国。它一直自我定位为“一个想讨好所有人的人,会落得一个朋友也没有 ”以及亚洲瑞士!

今日,新加坡人口已蓬勃发展至547万,砂拉越人口(143万)和沙巴人口(248万)。

2013年199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总值比较表显示 ,新加坡排名第4,7万6860美元(约27万9885令吉)以及马来西亚排名第53名,2万2530美元(约8万2042令吉)。

以事后回顾和检讨目前的情况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马来西亚的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一直被困扰的是巫统不满意新加坡再加上砂拉越和沙巴的华裔数量,当大选来临时权力平衡可以很容易倾斜向华裔或巫裔;最终的权力可能取决于马来半岛的印度人或者是婆罗洲土著伊班人、比达友人和卡达山人的土著组合的第三票力量。

这是一些早期的巫统政客无法接受的事实。

因此,选择冒这个险,或者在萌芽状态之前铲除掉,东姑选择了后者,决定让新加坡“脱离”联邦。

如果当时在砂拉越和沙巴的先辈对于国家的未来曾采取更长远,更深入的思虑......东姑不会永远掌权,西马新巫统主义者会表现得越来越沙文主义并且变得更加种族主义和更多的极端宗教主义者......终究会有更多的不和谐和管理不善......但所有这些都只是“如果”。

我们的领导人史帝芬加隆宁刚、王其辉和史蒂芬(Donald Stephens)随后坐下来与年轻和刚烈的李光耀和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杜进才进行谈判 ;但愿他们可以,如果他们,他们很可能已经达成了一项协议...但同样这一切都过去 ,所有这些都只是“如果”。

但是如果组成新加坡、砂拉越和沙巴联邦 ;无论他们可能帮它命名为什么,但在发现、勘探和出口石油、天然气,有些(控制)的木材开采和巨大的农产品出口外销多年后,它有可能变成很繁荣和富裕。

嗯,是的,是在做梦!我们只能做梦!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5020#sthash.rfNoDjrD.dpuf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6185

Friday 20 March 2015

死亡與腐敗

關於死亡: 

能活着很好,但是人终有一死。年轻的时候,谁愿意去考虑死亡?但是,我已经89岁了,我必须要直面这个话题。我一直在想的是,我如何死去。我生命的终结是伴随着心脏突然停跳,还是长期卧床不起,慢慢耗尽?我当然希望来快的。

不久前,我提前做了一份预先医疗指示(Advanced Medical Directive),意思就是如果我有一天陷入那种必须插管维持生命而又不可能再恢复健康的情况,那么我的这份预先指示就授权医生为我拔管不再继续维持,让我能死得利索点儿。我和我的律师还有医生一同在这份档上签了名字。

如果我不签这个东西,那么将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医生会尽一切努力留着我一口气,这事儿我以前就见过太多。我小舅子当年就是在家插着管,他老婆身体也不好卧病在床,他靠着这个维持了几年之久。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

医生和家属总是认为病人只要还有口气,能维持就尽量维持。对此我不同意。如果人总有一死,那么在我已经不行的时候,我希望我的死来得快一点;而不是弄了根管子从鼻孔里插到胃里,人神志不清的像半植物人一样只剩下一口气。这样活着,无异于一具能喘气的尸体。
我来到这个世上,并不是为了探索什么生命的意义,更不会对这个深奥的问题发表长篇大论,我的生命的意义就是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一直是尽力而为,所以我很满足,没有遗憾。

不同的文化对人生和后世有不同的说法。美国,尤其是它广阔的南部,都是基督教热忱的信仰者。中国虽然经历了毛泽东几十年的统治,并且讲马克思主义讲了几十年,但是老百姓骨子里信佛通道的还是为数众多;而在印度,太多人相信人死了还能来生转世。

我不能说自己就是个无神论者,只是我对神的存在,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科学家们说,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类经过了2万年进化到现在,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可以思考很大的问题,我们的思维可以检视我们自身。你说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造化?还是有一个万能神创造了这一切?我不知道。所以,我不会嘲笑那些信神的人们。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我有个很要好的朋友叫韩瑞生,他是个非常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他68岁就走了,很可惜,他还不老啊,但是他走的时候,真的没有一丝恐惧;他咽气的时候,他的牧师也在旁边陪他。作为虔诚的天主教信徒,他相信即使先死去也会最终和夫人在另一个世界重新在一起。我多么希望我也能和我夫人在另一个世界重新团聚,但是我不信会有这样的事。

死亡对我来说,就是我不存在了,就像夫人过世后,我知道她已经不存在了(译者按:李光耀与夫人相伴63年,他夫人在2010年6月2日因病去世。原作书中,附有他在夫人灵柩闭合前向棺内献玫瑰和飞吻的插图,众人搀扶下他一袭黑衣,银发稀疏,俯身下探,神色悲怆,令人动容);没有所谓的另一个世界,要不然那里早就人口爆炸了吧,呵呵。

天堂有那么大,能装下全世界几千年过世的所有人?我完全不相信。但这是瑞生的信仰,这也让临走时的他在他的牧师陪伴下,内心安静而祥和。他的夫人2012年11月也过世了,她也相信她能见到自己的丈夫。

我身边那些曾经百般尝试让我信仰基督教的人后来都放弃了。我夫人也不信,她曾经有个学生时代就很要好的女同学,这个人信教信得不行,每次都劝我夫人也成为基督教徒。我夫人后来不理这个同学了,她说,这个人每次找我都是劝我信教,就没别的话题,真是太荒诞了。我想,即便真的没有来世,但是你得承认,特别相信有来世的人可能心里更有安全感。

现在的我一天不如一天了。我现在已经不能下午两点顶着新加坡的大太阳出去见选民,和大家握手聊天,亲亲抱抱那些小娃娃了。20、30年前这些事我还都能干,现在我彻底不行了。得尊重自然规律,人老了,身体每况愈下。

有时候我的秘书得趁我会见间隙来问我,要不要取消下一场的安排,给自己点时间休息一下。有时候我会说,没关系,我休息个15分钟闭闭眼睛就好。可是有时候,我会说,好吧,取消了吧,我累得不行了。即便我严格自律,健康饮食,坚持锻炼,我都是个走下坡路的老头子了,没有办法。

關於腐敗:


回头看,我今生最大的满足就是我年轻的时候没有虚度时光,我一直在团结各方面力量,说到做到,让新加坡变成一个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没有贪污,各种族拥有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而且这个社会没有了我一样还能保持这些基本的东西,不会因某一个人在或不在而改变。

我当总理之前,新加坡可不是这个样子。之前的Lim Yew Hock 政府里已经有腐败了,年轻的新加坡人都不知道那届政府里有个人Mak Pak Shee, 他是印度、广东混血,嘴唇上两撇胡子,他就是典型的政府里那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人。

纵观整个东南亚所有国家,只有地图上看就一个点那么大的新加坡是没有腐败的,其他国家无一例外都是贪腐横行。在新加坡,我们的国家反腐败局守卫着这个清洁的系统。不管你来自什么民族,说什么母语或者信仰不信仰什么宗教,只要你德才兼备,你就会得到重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新加坡能够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功。

【 李光耀 】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21588718136112&id=100008549926278

Thursday 19 March 2015

圍剿慈濟 雞蛋里挑骨頭

聯合報 王建煊/監察院前院長(台北市)

這個月初在緬甸做公益,聽台灣訪客說,台灣正在圍剿慈濟,返台後媒體仍在大幅報導慈濟的不是,但仔細看看這些批判,多少有些雞蛋挑骨頭之嫌,批判者似在以聖人或法官自居。

例如慈濟買股票理財,使基金壯大,可做更多公益之事,作法上於法並無不合,目的在公益,而非個人謀利,有何不可?有謂慈濟曾投資一些被歸類在「邪惡產業」的股票,請問誰來定義邪惡產業?慈濟美國總會承認過去曾投資波音公司,但已在二○○九年停止投資,媒體對此報導的標題居然是「痛改前非」,似乎非要慈濟好看不可的樣子。

有人投書媒體說慈濟做資源回收,壓縮了拾荒人討生活的機會。這與幾十年前台灣引進便利商店時,輿論責難,便利商店將使經營小雜貨店、賣饅頭包子的人,失去養家活口的能力相仿。但現在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商店,不是人人稱便嗎?經營小雜貨店的人,都走投無路了嗎?

我是一個基督徒,信仰雖不同,但對慈濟幾十年來的業績與貢獻,仍是欽佩有加。慈濟在海內外的慈善工作,世人皆有目共睹。台灣每有災難,慈濟總是最早抵達現場,效率之高,政府亦不能及。慈濟在國際上的救災助貧,更使世人看到了台灣人民的大愛。

這樣一個有組織,有效率,有愛心的團體,說財務上有黑洞不夠透明,我是不會相信的。即使有,也了不起是在表達上有不夠清楚的地方而已。

一個人,一個組織,信譽的建立,十分不易,毀之則旦夕之間。台灣現在流行,凡事小題大作,先潑人一臉糞,讓你一輩子也洗不乾淨。

當我們毀人信譽時,輕鬆簡單,若發生在自己身上,則痛苦終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希望台灣是個講公平正義的地方。

http://udn.com/news/story/7339/774638

Tuesday 10 March 2015

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

聖嚴法師語錄

得意時沾沾自喜,失意時就消沉頹喪。如果能洞燭這些喜怒哀樂的來源,不過是一種粗糙的、表面的心理反應,我們的情緒,就不容易被這些外在的現象所牽動。《人行道》
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

自我成長的最終目的,在於自我消融,如此才能達到智慧無邊、慈悲無邊,完全沒煩惱的境界。可是這樣的境界似乎只有佛菩薩才能達到,凡夫能做得到嗎?

的確,要做到「自我肯定」或「自我成長」,改變自己的觀念,發揮優點,改善缺點,就可以做到。但是「自我消融」就很不容易,因為自我是與生俱來、根深柢固的,怎麼消融得了呢?

而且一般人常常動不動就是「我」、「我」、「我」的,根本不知道何謂「無我」,而且還誤以為自我消融以後,就不用吃飯、不用睡覺、不需要賺錢、也不需要工作了,其實,這種想法與感受都是錯誤的。

另外,也有人認為:「無我或是自我消融之後,就是菩薩,就是佛,我們普通人怎麼可能成佛,那個層次太高了,我不想達到,我也達不到,想要成佛還早呢!」

一般人要成佛,當然要花很久的時間。凡夫做初發心菩薩還容易,要做大菩薩就很難了。大菩薩是證得無生法忍,且「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煩惱永遠靜止,慈悲和智慧永遠在運作。而這樣的境界,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請教一位長老:「佛的境界或大菩薩的境界,能不能夠解釋?能不能夠說明?能不能夠讓我們學習?」他回答說:「你不要做夢!」

想以凡夫的層次來瞭解佛的境界、佛菩薩的修行,這當然是在做夢!但是我們也知道「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話,也許現在我們還達不到,但是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目標,一步一步前進,而且既然曾經有人能達到那個境地,那麼誰說我們做不到呢?

當然,要達到那個境地,需要預備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可以根據經典裡釋迦牟尼佛所提出的幾種方法,讓自己慢慢從「自我成長」過渡到「自我消融」。而方法原則其實很簡單,就是少一些自私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煩惱心,多一些智慧心。當有情緒出現時,就要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疏導以及化解,而這個過程就是在「自我消融」了。

自我肯定的同時,一定也要自我消融。有的人常常不經意會表現出驕傲、自負的態度,但是聽聞佛法以後,懂得觀察和反省自己的缺點,就會有慚愧心,也會變得謙虛;而且想到自己些微的成果和貢獻,是由許多人共同促成的,有時是因為「時勢造英雄」,靠環境造成的,有時是因為有貴人幫忙才完成的,不全然是因為自己的因素。能夠這樣想,漸漸就會轉變自己的觀念,而不再老是覺得自己了不起,傲慢的態度和習氣,慢慢地就會轉變為謙虛和慚愧。如此,自我就能夠減少一點,自我也就消融一點了。

所以,自我消融是要可以用慚愧的心、謙虛的心,而一點一滴地完成。一開始從消融百分之零點零就好,只要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等到消融到百分之九九點九九九的時候,不就是大菩薩了嗎?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0期》

■ 聖嚴法師

http://blog.udn.com/arongshu9/21376786

Friday 6 March 2015

從佛法看慈濟

我想寫這篇文想很久了,卻久久沒有下筆,原因不外乎是覺得自己修行不夠怕說錯了,而且就像BBS鄉民的正義電影所說的,當群眾惡意時,跟鄉民唱反調的人通常沒有好下場。

不過基於自己是佛弟子的立場,我想以一個客觀的立場來說慈濟這整件事,而不是陷在仇恨敵對裡頭,另外我並沒有替慈濟開脫的意思,我也不是慈濟人,而是想用佛法的角度來看今天的慈濟。

有網友說證嚴法師創立慈濟的目的是斂財,我認為這不是真的,至少根據可靠資料,證嚴法師創立慈濟一開始不是斂財,證嚴法師一開始創立慈濟時,自己做蠟燭來賣,並且收小額善款來弘法,經查證這些事情都是真的,若說證嚴法師一開始就要斂財,那採用其他神棍的方式斂財,要比這種方式快得多,所以證嚴法師發願弘法救渡眾生應該是真的,但是慈濟今天遭人詬病是事實,所以慈濟發展到今天一定有環節出錯了。

首先要釐清的是,慈濟是佛教團體,他所依循的行事準則應是佛法,所以一般人用世間法來度量慈濟的作為是錯的;就像基督徒的行事準則必定依循聖經。有些網友用基督教的教義來看慈濟,這也是錯的,如同拿籃球規則來打棒球一樣,這是必須先有的概念。

佛法是所謂的「內明學」,翻成白話就是「內省的學問」,佛教徒遇到事情會先檢討自己,而不是指責別人,所以我們講學佛的人叫「修行人」,修正自己行為的人,因為指責別人反而會激起對方的防備心,更糟的是對方會起嗔心,這樣反而達不到讓對方改過的目的,所以佛教在指正對方錯誤時,常常用私下規勸的方式,希望對方能反省自己的行為,所以不公開指責,也不切割犯錯的人,甚至有所謂的「隱惡揚善」的作法,佛教相信,多多宣揚善良的那一面,不去指責惡的那一面,社會風氣就會變好,這個社會所有人都先檢討自己,不指責他人,社會就會和諧,更何況我們世間人指責對方時,心裡想的大多是希望對方獲得懲罰與報應,並不是懷著慈悲心。

依照這個道理來看,慈濟不在大愛台播頂新毒油事件,不切割魏應充,是符合佛法教義的,就像基督教會不切割殺人魔鄭捷一樣,證嚴法師曾說「世間沒有我不愛的人」,所以用世間人的概念,指責慈濟不切割頂新,不譴責魏應充是所謂的是非不分,在佛法看來是不成立的。真正的問題是說,慈濟不公開譴責魏應充,但是有沒有善盡教化魏應充的責任?魏應充到現在仍然不認錯,顯然慈濟教化人心的功能並沒有發揮預期效果。

佛法講「教富濟貧」的觀念,佛教對於富有的人希望能夠教化他,對於貧窮的人能夠救濟他,最終都能夠學佛,走上菩提道,這個不難懂,但是接受富有居士的供養,興建豪華的精舍就代表慈濟走偏了嗎?這個倒未必,因為佛教講方便善巧,就是要有智慧的運用一些方便法,來引領一般人來學佛,假設有一個富人堅持要供養才要學佛,那麼如果你是法師,你是收他的供養還是不收他的供養?

所以應該要看的是接受供養後,這些財物有沒有用在自己的享樂上面,據我觀察慈濟的比丘尼過得很清苦,並沒有因為慈濟擁有龐大資產而享樂。興建豪華的精舍,或是使用高級建材就是奢侈,這個很難說,因為有些體面的居士,沒有莊嚴的道場可是不來學佛的,用這個理由來說慈濟、中台禪寺、佛光山……就是奢侈斂財是不公平的。不過因為資料不足,我們也不能說興建輝煌道場就一定合乎佛法,因為這牽涉到主其事者的發心,因為主其事者通常不會特別說明他的發心,外人也無從得知他真正的發心是私心還是利益眾生,只能暫時用「無罪推論」

此外,有人說慈濟老是拿台灣的捐款濟助國外,對台灣人不公平,這個說法也有欠妥當。佛法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意思即是不管男女老少種族……,只要是有情眾生一率施救,不分他是不是台灣人,只要哪裡有難,一定是聞聲拔苦,這樣才符合佛教的精神,如同耶教不也到處傳教,不分膚色,只講博愛,難道他教可以這樣佛教就不可以?若是不認同教義可以不捐給慈濟,但是用這樣來說是慈濟的錯,是對佛法的不瞭解。況且如果一個人需要被救助,那表示他陷入大苦之中,需要他人救援,所謂施比受更有福,你希望台灣人遭逢大苦讓他人來救濟?還是因為福報很大,有多餘的力量可以救人。慈濟有權分配她的善款,你有權捐給你信賴的慈善機構,除此之外,並沒有值得爭議的部分,因為有人服膺佛法,有人服膺聖經,有人服膺可蘭經,這是單純的信仰問題。

慈濟鬧的最大的,包括慈濟園區的爭議,慈濟人很偽善,慈濟人死要錢……等傳聞,很遺憾的,這些事情大部分是真的,但是如同文章一開始所講的,我認為上人創立慈濟時真的是慈悲為懷,但是弔詭的是,既然是這樣,為何慈濟會變成眾人口中的萬惡財團?

佛教弘法利生講兩個重點,一個是要教化人心,一個是要勸人行善,這兩個缺一不可,假設一個人想要學佛,雖然他有幸聽聞佛法,增長智慧,但是福報太少,所以需要去忙三餐,無法清淨修行,這樣學佛也走不上去。反之一個人處處行善,累積福報,但是從不聽聞佛法,智慧不開,行善時只想著累積福報以享福,強迫他人接受,或是無善惡觀念,恣意而行,變成爛好人,這樣的人學佛也走不上去。

證嚴法師不常開示講經,只鼓勵行善布施,造成今日的困境,慈濟廣開佛法大門,海納百川,法師絕對有其感召力,倘若法師是神棍,那麼也不可能有今日海內外動輒百萬的會員,更何況很多慈濟人海內外賑災需要自掏腰包,貢獻自己的勞力,若上人修為很差,如何以德服眾?所以根本的原因可能是教化不足,一些人即使進了慈濟之後,努力行善累積福報,但是不常受到佛法薰陶,內心三毒很盛,所以行善時沒有以佛法的方式行善,沒有利他的心,雖行善卻強迫他人接受,造成很多人怨懟,恐怕才是今日問題的主因;魏應充曾經感嘆地說,為什麼自己落得這步田地,難道是自己善事做的不夠;光憑這番言論,便知道對佛法理解不足,行善的目的是為了利人利己,而不是為自己的罪行來解套,否則一如中世紀的贖罪券,罪人只要進入慈濟所做罪行便可一筆勾銷,這與佛理相違,我相信證嚴法師講經說法斷不會這樣開示,但是從以前觀察慈濟的核心精神,最常聽到的就是「做就對了」,但是如果做善事時沒有好好觀察好自己的內心動機,以為做善事是利它,追根究柢卻是利己,便衍生出這種弊端。

其實我不只聽聞一次慈濟人進入慈濟的動機,是因為可以累積福報改善下輩子的生活,或是自己累積一些福報,希望子孫可以改善物質生活,雖然這在業果的角度來看是成立的,但是動機卻仍是為了利己,不是利他,這樣是不究竟的,而且因為強迫別人接受自己所謂的「好意」,常常會損腦對方。

以業果的角度來看,今日的果可能來證嚴法師一開始是發了宏願沒錯,可惜他在發願創立慈濟志業時,他的願是不圓滿的,以至於佛法事業開始衰損。

我相信眾多慈濟人是良善的,但是也是平凡人,仍有貪嗔癡,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會不會太苛刻了一點,畢竟眾多災難現場,第一時間現身的就是慈濟人,他們幫助救災做了很多善事是你我都做不到的,不應該因為慈濟不依佛法的決策高層,而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認為慈濟的問題出在決策高層,而不是那些辛苦行善的基層志工。

若是以一個大企業的角度來看慈濟,證嚴法師遇到的應該是老臣的傲慢問題,證嚴法師到底知不知道底下這些核心所做的、引發民怨的事,老實說,不管他知不知道,他都陷入一個兩難的局面。

眾所周知的,慈濟是一個很龐大的事業體,要靠很多各方面的專業人士參與,以一個比丘尼來說,他不可能所有事都懂,他也必須尊重專業,事業體才能推動,證嚴法師能做的也僅是教化這些人,遵循佛法來從事相關工作而已,畢竟法師不可能知道專業的房子應該怎麼蓋?醫院應該怎麼建?如同柯文哲要做決策之前,也必須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一樣。但是這些陪同證嚴打下天下的老臣因為沒有受到足夠佛法的薰陶,而用世間人強取豪奪的方式擴展佛法事業,進而引起民怨,這是極有可能的,更何況如果只是行善不修智慧,無法分辨自己所做的事夾雜很多私慾,還可能會理直氣壯的說,推廣志業有甚麼錯?佛法講求因緣俱足,時機成熟志業便會成,而不是一昧的強求。一昧的強求是世間企業的做法,夾雜不圓滿的因,會導致大樓傾倒。

慈濟龐大的事業體需要這些核心分子執掌,即使證嚴法師知道這些問題,她也不可能像一般公司那樣開除執掌的經理人,否則事業體馬上就分崩離析。以一個出家人可以選擇的處裡方式來說,可能就僅剩循循善誘,好言規勸而已。但是平時就不常講經開示,臨時要教化有成效,不免讓人從心理打上一個問號?

更糟的情況是,如果這些核心菁英,仗著自己有功於慈濟,對於自己違反佛法拓展志業的方式,提供錯誤的情報給證嚴法師,那麼法師更不可能會覺得問題出在自己人身上,因為一切文件都是合法的,證嚴法師可能還會朝因為是末法時代,眾人福報差,根器劣的方向去想。

很多跡象顯示現在的慈濟跟以前的慈濟真的不一樣,例如以前助念不需要錢、對窮苦的人給予免住院費、用一本記帳簿就可以收善款了(現在規定一定要用平板),變質的情況屢見不顯。

解鈴之人還需繫鈴人,外人也沒有足夠的智慧幫忙解決實際的問題,證嚴法師一日不改革,問題始終會存在。

作者/明德居士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304/473427.htm?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w&utm_campaign=content

Wednesday 4 March 2015

認識自己才能有所成長

聖嚴法師語錄

驕慢、自卑、猜忌、嫉妒、瞋恨、怨忿等,都是自我的一部分。此種自我的習性,除了用各種禪觀的方法來化解,尚得用慚愧或懺悔等的方法來輔助。《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從自我肯定、自我提昇,到自我消融,是從「自我」到「無我」的三個修行階段。事實上,在未肯定自我之前,是無法達到無我的境界,所以,我們必須先從「自我肯定」練習起。
自我肯定就是「肯定自己的所做所為」,不管是對於過去或現在的所做所為,都要負起責任;對於未來,也應該有一定的方向和規畫。

那麼,何謂自我?自我包括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所有的我,而以現在、當下的自己做為立足點。所以,過去是自我、現在是自我、未來的也是自我。而過去、現在和未來又是什麼?若從時間的範圍而言,「過去」可以是去年,也可以是前生,也可以是久遠以前的前生;「現在」可以說是這一生、今天,或這一秒鐘、這一剎那;而「未來」也是一樣,時間可長可短。

在整個以當下為基礎而無限延伸的過程中,自我一定要時時對自己負責。責任和義務是當「自己」和「他人」建立關係時才會產生,也才會有自我的存在和自我的價值;可是即使是自己單獨一個人,也應該為自己負起責任和義務。所以我們要站在自我當下的立足點上,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這樣就是對因果負責。接受自己造的因、自己種的果,就能明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努力為善去惡,就是負責的表現。

為自己負責需要練習著控制自己,要能夠不受環境的誘惑。譬如有人請我抽菸,因為我從來沒有抽過,所以不受誘惑;如果我曾經抽菸多年,大概就會心癢難耐的想抽,而這時就要學著練習控制自己。

世間五欲的歡樂,人人都喜歡,也很容易因此受誘惑而犯錯,所以要能自己判斷:「應不應該做?能不能夠做?」從而做到主宰自己。可是一般人總是不瞭解自己,往往做錯了事還不自知,說錯了話也不承認,自己的觀念、想法明明錯了,卻還要巧辯。這樣自我的固執和堅持,並不是自我肯定,因為你肯定了自己,卻否定了他人,你要把人家趕走,人家也會把你趕走,對立的結果,別人也同樣會否定你,到最後,自己反而被孤立,這非但不是肯定自我,而且還是自掘墳墓、自找倒楣。

所以肯定自我,一定要從瞭解自己開始,知道自己的缺點有哪些?有什麼壞念頭?缺點和壞念頭並不可怕,只要把缺點改掉,壞念頭去掉,轉惡為善,就是自我肯定。

但是我們的念頭常常心猿意馬,不容易受控制,以至於很難讓自己該想的時候就想、不該想的時候就不想;要做就做、不做就不做。這是由於習慣使然,也是自己內在的煩惱自然而然不斷湧現的結果。

所以,我們平常一定要做修身養性的工夫,譬如念佛、誦經或禪坐。通常我們不修行的時候,不會知道自己的頭腦其實是在胡思亂想。譬如在誦經念佛時,才發現自己的腦袋常常有綺思遐想等妄念,這一類的念頭,特別容易在修行時浮現,也特別容易被發現。藉由修行,能夠培養我們的覺照力,在覺察缺點之後再進一步改正,這就是自我肯定的過程。

自我肯定必須是肯定自我的優點,也肯定自己是有缺點的,肯定了自己的優點跟缺點之後,就能夠獲得自我的成長。

■ 聖嚴法師

http://blog.udn.com/arongshu9/21219714

Tuesday 3 March 2015

如何不隨風起舞

問:最近有關慈濟的紛紛擾擾,實在讓人心煩,對慈濟人來說是很大的修行,我想投書報紙回應。 除了讓自己不瞋不恨、升起懺悔心,還有用「零極限」的方法以外,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答:不隨他人或媒體起舞。慈濟不屬於任何人,它有它自己的因緣。會感到痛苦和心煩是因為把慈濟當做是自己的,就像自己的孩子或父母被別人批評或冤枉就很心疼、痛苦、生氣。如果是別人的孩子或父母被批評或被冤枉,就沒有那麼的難受,所以私心和分別心都會讓我們感到痛苦。

在這個風波裡,自認為是慈濟人的,會覺得自己的團體那麼好怎麼被冤屈、被侮辱成那樣而感到萬分的傷心委屈和痛苦。而自認為不是慈濟人的會覺得慈濟財團怎麼可以那麼可惡,佔領和拿取那麼多的財務土地等,所以會感到生氣、怨恨和痛罵。

所以,從不同的角度、認知和心念,我們會升起不同的感受。其實,人生真的沒有所有權,我們不擁有任何人、物質、團體、或國家等,如同我曾經說過的:「人生只有體驗的權利,沒有擁有的權利」。任何團體(包括慈濟)能夠維持多久或如何改變不是只有看領導者或團體的參與者,也得要看社會整體共同的因緣。

媒體的需求是新聞,天下越亂越糟,新聞就越多和越驚悚,收看的觀眾也會越多。所以即使沒有新聞了,媒體也會努力製造新聞,最好大家彼此攻擊才會有新聞可發佈。君不見很多的新聞都不是真實的報導,當事人其實並不是如此說,但是為了下標題來譁眾取寵,會被斷章取義或扭曲。

媒體想要捧紅一個人當神,或貶低一個人成蟲都是輕而易舉的,馬總統就是一個好例子,同樣一個人,當初媒體捧他上天,大家就跟著崇拜和給予選票,那現在呢?他還是他,只是媒體報導方向不一樣了,所以大家的觀感和反應就跟著改了。這樣的例子真的比比皆是。

不管您自己自認為是慈濟人或非慈濟人,在這個風波裡,我們要更小心的維護我們的心和情緒。不隨意跟著媒體新聞或某些公眾人物叫罵、抱怨、生氣或傷心等等,這樣會污染我們自己的心。

很少人真的能夠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我們所獲得的知識或瞭解幾乎都是從媒體或他人口語相傳而得知,更何況,世間的因果關係很錯綜複雜,不是光從表面的認知就可以真正瞭解的。例如:為什麼在某些地方的某些時刻會發生天災?或者,即使很多人犯了類似的錯誤,但是為什麼一些人會因此出事,但不是其他人呢?有很多的事情我們可以嘗試追究原因,瞭解清楚,但世間事有更多的原因是來自一些看不到的因緣能量在運作,不光是表相的對錯而已。

所以對於不是真的知道的事情,最好不要輕易下判斷,更不要輕易跟隨他人批評指責。沒有真正認識和實際接觸過的人(包括政治人物或公眾人物等)、事、物我們最好不要妄加批評,人云亦云的跟著起哄。

可以問問自己(先撇開曾看到的網路文章、媒體、他人說法等等),自己所真正體驗到或瞭解的,慈濟的存在有曾經幫助到自己或自己的親友嗎?我真的實際上有這樣的親身經驗嗎?慈濟的存在有傷害到我或我的親友嗎?我真的實際上有這樣的親身經驗嗎?

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這裡,我們不是在討論慈濟的對錯或好壞,而是在檢視慈濟對自己和自己家人的真實影響。

遇到事情時,不要急著下判斷,我們得要學習反思自己是否人云亦云?自己是否有過失? 這樣我們才能藉事成長。更重要的是時時刻刻都要守護好自己的心念,不讓它跟著大環境或媒體染污或卡住,因為心卡住了,身體就會跟著卡住了。

如果每個人可以守護好自己的心,我們的家自然會幸福快樂,我們的社會自然會祥和安樂。

http://happy1013.blogspot.sg/2015/02/blog-post_25.html

Monday 2 March 2015

「誠正信實」看待「慈濟內湖案」的感動

這一陣子,慈濟內湖案鬧得沸沸揚揚之際,筆者一直在觀察擁有慈濟委員身份的師兄姊態度,這幾天觀察下來,有個現象值得提出論述,那就是慈濟人「應對中有誠、靜默中有正、解釋中有信、回應中有實」。

前文提及,慈濟內湖案真要攤開來講,慈濟是委屈了,現在終於聽到,園區內原本屬於北市公車處的地,是當時台北市都發局的副局長要求慈濟買下的!原來,興建東湖聯外道路,開挖「成功隧道」,鑽的是慈濟連帶買來休養山林的山地,慈濟產權的山都能被政府以開路需求破壞山林環境了。

政府為了開路,鑽了慈濟買下的山地,政府做的,就不叫破壞保護區,那周邊已高樓萬丈起的慈濟內湖平地園區,就因為民國50年代劃定的內湖、景美兩鄉鎮納入台北市暫時以保護區劃定的老舊資料,就說慈濟要利用這塊市政府拜託購置的平地要使用,就違反保護區規定。

那既是保護區,慈濟園區旁邊那一大區為了安置老立委、老國代而把河道填平變成大湖山莊的保護區,那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慈濟內湖園區旁那一棟棟可以蓋在山坡地旁、還不是平地區的高樓大廈,怎麼又能蓋得起來呢?難道碰到政治考量、碰到財團就不是保護區了,只有不與世俗爭論的慈濟被政府拜託買下的平地就是不能開發,就是保護區,那試問北市府,是不是該給個說法,當年北市都發局要求慈濟買下這塊地後,卻不讓慈濟善用,總該給個交代吧!

我想,對於慈濟內湖案,最近媒體也消費夠了,儘管包括名嘴及媒體常以不實資訊攻擊慈濟,甚至又扯出之前網路不實訊息內容,作為攻擊慈濟的資訊,但慈濟人對於這些紛爭的立場,秉持「慈悲為懷」不與外界爭論的因應之外,筆者認為,有個現象,值得供外界參考。

慈濟對於內湖案風波,綜觀從基金會友人、到師兄姊及會眾的態度,讓人感受到慈濟人不隨惡意攻擊的言論起舞,也不會製造更多的對立話題,且在接觸之中,不管是職工、師兄姊及會員,「誠正信實」,是慈濟人給我的印象。

對於慈濟內湖案,慈濟的朋友給我一份又一份的資料與說明,它們說,「坦誠佈公」就是他們的答案,此為「應對中有誠」!

對於慈濟內湖案造成外界紛紛擾擾時,心中是否對此案有疑惑?大多數的師兄姊說,慈濟是正信、正念的佛教團體,己身不正、無法正人,即使慈濟人對慈濟內湖案靜默,但上人行得正,弟子自然有「正念」在護持,此為「靜默中有正」!

對於慈濟內湖案的說明,慈濟始終如一,也經得起考驗,「正信」的理念,讓慈濟人在對外解釋中,心中有正信、言而有信,此為「解釋中有信」!

對於慈濟內湖案的回應,網友許多慈濟人都是幫忙貼慈濟新聞稿,未曾加工、也沒有多所評述,如實如質的透過傳達真實的訊息給外界知道,此為「回應中有實」!

上一次食安風暴,筆者看見慈濟正在教我們一堂「慈悲為懷」的課及慈濟是站在「理性」的一方!這一次內湖園區案,慈濟依舊是站在「理性」的一方,同時筆者也看見,慈濟正在教我們一堂用「誠正信實」來看待爭議的課!

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50228/bkntw-20150228000518373-0228_04411_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