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8 December 2023

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

/ 南懷瑾

有位山东老朋友跟我讲笑话,谈到山东的孔孟文化,他说一个人要好事坏事全懂了,才能够通达。这话不错。做人就是要通达,通达人性,通达人情,才能够谈学问,谈治事。

孔子说:“小人不耻不仁”,“小人”是普通一般人,“耻”就是难堪,如果他没有碰到钉子,你没有给他难堪,他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也难改正自己的过错。你给了他难堪,羞辱了他或者使他见不得人,他才能够改得过来。

“小人不畏不义”,你研究一般人的心理,纯用教化、用仁义之道让他学好是做不到的,认为那些仁义之道都是假的。一般人因为怕法律,怕社会不齿,因为有个“怕”在那里,所以才讲仁义。

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要有个可怕的东西在心里,在背后,才可以使他上进向善。宗教也是这个作用。有个上帝,有个菩萨管着你,你就会乖一点。如果没有所畏,永远不会做好人,不会做好事。所以如要一般普通人做好事,一定要有个促使他向善的力量在后边才可以。

“不见利不劝”,普通一般人没有好处、没有利益可图,他不会干的。“劝”就是劝导他,教导他的方式。

“不威不惩”,没有鞭子打下来,没有威武在他面前,没有惩戒,不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不会改过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不见棺材不掉泪。人很难有生而向善的,除非是菩萨,是圣人。

以上这四句话,古今中外一般人的心理都是如此。我们不要自以为自己是君子,不在其列,其实我们也包括在内。除了得道的、真正成就了的人以外,一般人的心理都是如此。所以这四句话在后世的老庄、《易经》中,大家都认为是帝王之学,统治的道理。一个社会承平久了,不用严刑重法那就不得了。

所以今天所谓的民主自由,是不是对人民有利益,这个制度是不是对,到现在还很难下定论。历史进入这个阶段,到处都在叫自由、民主,这个名词叫得声音很大,浪头也高得很,将来是不是走得通,会不会毛病更大,还作不了结论。 易經、老莊,被人用得偏的時候,就是法治的思想;用得寬大的時候,就是儒家的仁治思想。教育的原理也是這樣。我經常說,我是主張用體罰的。體罰有什麼不對?差不多該用的時候就用。

有一次亞力山大問他的老師亞力斯多德說:當皇帝真正的辦法在哪裡?這個大哲學家就告訴他說:你不是看到前面田裡的麥子長得很好嗎?你看那幾棵長得特別高的,把它砍平就好啦!這句話一點都不錯。一片田地,稻子麥子都長得一般高,有幾棵很特別突出的,長得特別高,那很討厭,把那幾棵砍掉就平啦。這個道理很對,不過亞力斯多德嘴巴裡講出來的,沒有我們東方的說法高明。

【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孔子這四句話的道理說得更清楚;換句話說,這句話就是群眾心裡學,用人之道也是這樣。小人不恥就不仁,不畏就不義,不見利就驅策不動,不懲就不誡,所以他說有時候是小懲而大誡。譬如教育,有時候打兩下手心,罰個站,打幾下沒有什麼了不起。小懲而大誡,受一點小小的懲罰,他一輩子都記得要去作好人。所以人生的道理,太得意的時候,碰到一點倒楣挫折,如果你懂得易經,反而應該是好運氣。

假設一個人永遠在好運中,這個人就完了,他永遠沒有大的出息。所以小小的懲罰他,便不會做大的壞事,這反而是小人的福氣。一個人沒有倒過楣,便永遠沒有出息。

一個領導人,像有些帝王,把自己最心愛的大臣一下子革去,不讓他幹了;或者把宰相一下子派去當縣長,或者鄉鎮長,就是這個道理。這些都是高明的帝王,希望這部下將來能有更大的擔待。這就是「小懲而大誡,小人之福也」的道理。

【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孔子怎么悟到了这个道理呢?断了脚趾学个乖,是孔夫子的因果观。“履校”就是我们台湾过去穿的木拖板。我们中国古人不穿鞋子,是穿木屐的。木屐外面加个边就叫“履校”,“灭趾”是穿着木屐走路,脚歪了一下,把脚指头碰伤、碰断的意思。也许要去做生意会倒楣,会赔本。不过没有关系,伤一个小脚指头而已。虽然有些不顺,但还是小灾。人已经伤了,脚指头也断了,怎么还说是无咎呢?无咎不算是很坏的运气,还算是不错的。

由此,孔子悟到了人生的道理,虽然指头伤啦,这是小伤呀!不然这个人走路永远不注意,不小心。如果跌倒,或者中风了,变成半身不遂,那麻烦就大啦,就更糟啦!所以说“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孔子引伸出来的人生哲理。

/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著作《#易經繫傳別講(下
傳)》第五章╱ p. 101
http://www.xinfajia.net/14813.html#:~:text=【小惩而大诫,小惩而大诫”。

Friday 22 December 2023

宗教不同愛相同 引人向善慈悲行

這本手抄《古蘭經》是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與父親所典藏,是他們在土耳其伊斯坦堡遍尋很久,所能找到目前歷史最悠久的一本《古蘭經》。2020年7月初,穆斯林信仰的胡光中師兄返臺參加慈濟全球幹部研習,將這本珍藏的《古蘭經》送給上人。

證嚴上人開示:「我接到這一本《古蘭經》,總是很細心地、很尊敬地捧著它,掀開來看已經是這樣的古老了,這樣古老是見證了是幾百年的,這經歷過了幾百年是多麼珍貴。裡面的線也已經腐掉了,把它掀開了,小心翼翼看到裡面的紙也有腐蝕掉的,也有破掉的。所以我就趕快想到要把它修復好,好好地讓這一部《古蘭經》,這樣(受人)尊重的宗教,讓它好好地傳承。」

上人看到這本五百年歷史的《古蘭經》,封面與內頁都有些許受損,於是將這本《古蘭經》送到國立臺灣圖書館進行修復;歷經三年的時間,終於修復完成,於2023年6月送回花蓮靜思精舍,交給上人。

「雖然名稱不同樣的宗教,但是在我的心中,這都是共同一體的宗教,只是名稱不同,精神理念是相同。佛教叫做慈悲,在《可蘭經》或者是伊斯蘭教,或是基督、天主,通通各不相同的稱呼,它是共同的是一個『愛』。愛心,都是付出,願意付出,要拯救天下的眾生,這都是共同的理念。這種愛都願意犧牲、貢獻,這叫做大愛、無私、博愛、仁愛、慈悲,共和起來的。」

每個宗教經典裡,各有不同的豐富內涵,也有深厚的道理,但無不都是引導人人要落實佛教所說的「慈、悲、喜、捨」,無所求且無私地為天下眾生付出。

「基督、天主同樣叫做博愛,擴大無限量的愛。伊斯蘭教也是一樣,阿拉也是一樣,他們總是要化天下的苦難為祥和,說盡了一切好話,用盡了一切心,無不都是引導人人向善、向愛去付出,這就是天下共同的道理。」

/ 慈濟基金會網站
/ 攝影 顏婉婷
https://tw.tzuchi.org/證嚴上人/法音宣流/志工早會開示/item/28494-愛跨藩離-普天大同

Wednesday 20 December 2023

減少遷怒的方法

找出正確的名字,也能讓我們搶在負面情緒變成「不競爭不行」的感受之前,從不好的情緒之中走出來。舉例來說,伴侶之間總有起衝突的時刻。某對伴侶當其中一人情緒不好時,另一個人會簡單問:「你在不高興嗎?」這對伴侶發現,給當下的狀況一個名字,就能化解壞情緒與緊張情勢。兩個人靠著把情境命名為「不高興」,重新從敵人變回朋友。

如果想知道為什麼這樣的策略有效,可以看洛杉磯加州大學馬修.利伯曼(Matthew Lieberman)的研究。人在經歷某種情緒時,如果給那個情緒一個名字,就能減少杏仁核等大腦區域被啟動的程度。換句話說,找出自己的感受,並給一個名字,就能幫助我們處理與拋開負面情緒。

正確命名自己的情緒,其實是處理情緒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工作讓我們感到沮喪或憤怒,我們可能會把氣出在另一半與孩子身上。然而,我們和其他學者在許多實驗都發現,如果能辨認自己的情緒,找出是什麼原因觸發那些情緒(例如,我生氣是因為工作上發生的事),弄錯發洩對象的情形就會少很多。

要是能給情緒一個名字,並且找出原因,就比較不會讓敵人引發的憤怒無限擴張,傷害到朋友等無辜人士。

/ 摘自 亞當.賈林斯基, 莫里斯.史威瑟《#朋友與敵人
Galinsky, Adam/ Schweitzer, Maurice《Friend & Foe: When to Cooperate, When to Compete, and How to Succeed at Both》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27023408786189&set=a.283843669770836

Thursday 14 December 2023

執着佛法

/ 常霖法師


在互聯網上有個常見的現象,但凡有關佛法的地方,都有些人引用佛經的文字來互相批評,兩方各執其詞爭論不休,充分反映了《地藏經》中說「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的現象。

佛法教導我們要不落二邊,意思就是不要執着是非對錯,假如覺得對方在學佛知見上有進步的空間,以「愛語」柔和地給予意見,會讓對方比較容易接受。《六祖壇經》有說:「若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如果覺得自己對、別人錯,還擺出一副自己在佛學上懂得很多的樣子,就已經不是學佛的應有態度了。

佛陀在《金剛經》中也有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佛陀自己也不希望我們執着他說的法,何況我們是一介凡夫呢?

近年有些人會批評用生活化的世間法來接引大眾的出家人,甚至連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前總監衍空法師在大學教書,也竟然有人說他不務正業。這些人認為出家人應該完全不問世事,躲在深山修行,還引用小乘經典來證明自己的講法,卻忘記了佛陀一直以來都是希望我們行大乘菩薩道的。

佛法有84000種法門,不論是以什麼方式呈現,其背後的起心動念才是最重要的。學佛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若是用自己的標準去判斷他人,反而是劃地自限,執着在佛法的表面現象上了。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9f%b7%e7%9d%80%e4%bd%9b%e6%b3%95/

Tuesday 12 December 2023

親密恐懼

周慕姿


我們以為順從他,
是因為愛他,
但其實真正的感受,
是因為我們怕他。
​​⠀
我遇過許多帶有「不得不順從他人」恐懼的人,小時候,他們的經驗,不僅是「不順從會不被喜歡」,而是不順從的話,「會被傷害、被懲罰」。
​​⠀
這種「不順從會被找麻煩」甚至是「會被對方的情緒淹沒」的經驗,讓我們深深感到:「如果不順從別人,別人的情緒是會傷害我的。」
​⠀
因此,我們認為在關係中「我只能忍耐」,於是,我們選擇了「順從、討好」的這個生存策略。因為,只有順從別人才不會被討厭、被找麻煩,甚至被傷害;而這讓我們無法展現自己,甚至,不曉得自己真正的感受與需求是什麼。
​​⠀​⠀
於是,我只能依賴對方,繼續被對方的情緒困住,而我的存在意義與價值,則長期奠基在對方對我的肯定與評價中;即使長大之後,我仍然困於他人的眼光、情緒與評價中,無法動彈。
​​⠀
這使得我在愛情中,會盡可能注意對方的表情與感受,盡可能順從對方,以保護自己不被對方的情緒傷害、淹沒。
​​⠀​⠀
而有時候,我們會在這其中,誤以為:我們順從他,是因為我們愛他。
​​⠀
而沒有發現,其實真正的感受,是因為我們怕他。
​​⠀
怕那些號稱愛我們的人,會因為我們的不順從而傷害我們。
​​⠀
而「順從」,就是我們用來控制對方,讓對方不要傷害我們的「保命符」。
​​⠀
/ 摘自周慕姿《#親密恐懼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08369990646297&set=a.337274724422497

Sunday 10 December 2023

為什麼要生氣?

/ 聖嚴法師


佛法認為,「貪瞋癡」是我們人類的三種根本煩惱,稱為「三毒」。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過有一些人是瞋恨在心裡,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會把心中的瞋恨從身口的行為中發作出來,無論是表現在言語或身體上,都是既傷己又傷人。所以,我們通常會把瞋譬喻為火,又稱為瞋火,是因為它像火一樣會使我們失去清涼的智慧。

瞋恨會帶給人非常大的禍患,一定要適時化解瞋心。化解的方式有兩種:首先是觀念的化解,其次是方法的修行。

首先,要從觀念上來化解,仔細分析瞋恨發生的原因,並進一步思考:瞋恨對我們究竟有什麼影響?經過一番理性的分析之後,在觀念上就會知道無論是恨人或是恨己,都無濟於事,倒不如從改變自己、改善處境做起,這要比用恨或瞋的情緒面對問題要好得多了。

如果不管怎樣分析、解釋,都化解不開瞋恨心時,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拜佛、念佛、讀經或打坐,這些方法都能夠化解瞋恨的情緒,幫助人透過修行消業。但是如果我們面對問題沒有慚愧心和懺悔心的話,業還是不容易消解的。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修行方法,都是要我們學習慈悲,不僅對待眾生要慈悲,對自己也是一樣。對己慈悲,就是要用智慧來處理自己的事,凡事不要感情用事,那麼容易動氣、動情緒。而對人慈悲,就是不管他人有理或沒理,都應該原諒他,就像我們也希望別人能諒解我們一樣,要將心比心。如果我們能以身作則,或是設身處地諒解他人,瞋恨心就會慢慢地減少了。

/ 摘自: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

Friday 8 December 2023

人工內疚

洪培芸


在處理內疚的過程中,我們尤其需要分辨的是「人工的內疚」。

內疚涉及一個人內在的良知,也涉及能力及責任感,三者密不可分;而在更大的架構內,也與社會文化有關。

因為有良知、能自省,才會內疚;因為有能力,相信這件事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可以去做卻沒有做,才會內疚(例如發生大地震等天災,不在我們的能力掌控範圍;但是在天災發生後,去災區擔任志工,協助傷者及老弱;或者透過捐款幫助受災者重建家園,卻是我們力所能及)。因為有責任感,認為這件事並非事不關己,覺得沒有盡到屬於自己的責任,才會內疚。

社會文化的架構,涉及「人工的」內疚及罪惡感。可想而知,不同社會文化有不同的人為規範。隨之而來的是身為女性、男性、爸爸、媽媽、兒女等各種角色,必須符合哪些期待及標準。

如果不符所屬社會的期待及標準,「自己沒做到」、「自己不盡責」、「自己不夠好」的內疚就可能油然而生。

我們需要清楚明白自己的能力範圍,而不是過度要求自己追求神一般的標準,例如無止境地符合自古流傳,卻早已過時的「孝順」。

我們也需要分辨清楚,哪些是自己的責任,哪些則是共同的責任,哪些又是社會文化加諸的責任。

內疚可以讓一個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罪惡感、愧疚及自責,長年滯留及阻礙人生;但這種複雜感受卻也能呼喚我們去認識自己,去面對問題及洞察生命本質、從而引發改寫人生結局的創造性行動。

/ 摘自 #洪培芸#療癒內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20977742724089&set=a.283843669770836

Sunday 3 December 2023

巴菲特良師摰友查理芒格逝世 享耆壽99歲

芒格與巴菲特長期拍檔的關係,讓他成為華爾街家喻戶曉的大人物,但少人知道他加入巴郡成為巴菲特副手前,他通過他的法律專業早已在房地產投資賺取人生第一個百萬美元。


「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巴郡(Berkshire Hathaway) 副董事長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於周二(28/11)辭世,享耆壽99歲。芒格原本於明年1月1日迎來他百歲誕辰。

巴郡發布聲明稱,芒格於周二在美國加州一家醫院安祥去世,家人陪伴在側。巴菲特在聲明中寫道:「如果沒有查理的靈感、智慧和參與,巴郡不可能發展到現在的地位。」

巴菲特說芒格教他不要只買便宜貨

芒格與巴菲特長期拍檔的關係,讓他成為華爾街家喻戶曉的大人物,但少人知道他加入巴郡成為巴菲特副手前,他通過他的法律專業早已在房地產投資賺取人生第一個百萬美元。巴菲特曾多次形容,芒格在投資道路上給他很多指導意見,讓他獲益良多,例如芒格勸告他不要只買便宜貨。

芒格出生於1924年1月1日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Omaha),父親阿爾弗雷德(Alfred)是一名律師。他與巴菲特在同一城市長大,芒格年輕時更曾在巴菲特祖父的雜貨店工作,但這兩位未來的合夥人直到1959 年才相遇。

1959 年,巴菲特向一家人推銷他的投資合夥企業,但他發覺很難吸引這對夫婦太多的注意力。當他們最終遞給他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時,巴菲特最初感到困惑,但想起芒格可能是為交易穿針引線的幕後人。這對夫婦的孩子最終為這兩人組織了一頓晚餐。巧合的是,巴菲特的投資導師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剛剛退休,巴菲特需要一位新的「亦師亦友」拍擋與他討論投資想法。

各自獨立投資 巧合押注同一公司

巴菲特在芒格身上找到了一位機智且具有諷刺幽默感的同伴。起初,他們交換了股票訊息,但各自獨立投資,兩人的公司分別為巴菲特合夥公司和惠勒芒格公司(Wheeler, Munger & Co. )。他們的合夥關係是非正式的,各自獨立判斷如何投資,但他們最終往往會一起出現在同一家公司股東名冊上。

1977年,巴菲特在接受《奧馬哈世界先驅報》採訪時回憶道:「我們的想法如此相似,簡直令人毛骨悚然。他是我遇到過的最聰明、最有品味的人。」

作為傑出的投資者,芒格於1962年開始管理投資合夥企業。從那時起到1969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平均每年上漲 5.6%。巴菲特的合夥企業平均年回報率為24.3%。芒格的表現甚至更好,平均年化收益為24.4%。

芒格早期投資組合跑贏股神

1975年,芒格關閉了他的合夥企業。在14年的投資生涯中,其組合平均每年上漲19.8%,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每年僅增長5.2%。

巴菲特稱讚芒格擴大了他的投資策略,從以低價青睞陷入困境的公司以期獲得利潤,到專注於更高品質但價格被低估的公司。

1972年,芒格成功說服巴菲特收購巴郡,這就是這種轉變的早期例子。同年巴郡以2500萬美元高溢價收購時思糖果(See’s CANDIES),這家加州糖果製造商每年銷售額為3000萬美元,稅前利潤僅為400萬美元,稅後利潤為200萬美元,其後迄今時思糖果為巴郡帶來超過20億美元銷售額。1978 年,芒格正式加入巴郡成為董事會成員。

時思糖果為巴郡貢獻20億美元收入

收購時思糖果是巴郡當時最大筆的一宗收購,相當於該公司資產淨值的3倍,巴菲特後來回憶道,這是一個高價交易,遠遠高於他習慣為企業支付的價格。

儘管芒格從未完成本科學位,但他於1948年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法學院畢業,其後在加州從事房地產法工作,1962年他創立了Munger, Tolles & Olson律師事務所,並專注於管理他同年創立的惠勒芒格對沖基金的投資。

在加州,他與《洛杉磯時報》創始家族成員富蘭克林·奧蒂斯·布斯(Franklin Otis Booth)合作從事房地產業務。他們先在布斯祖父位於帕薩迪納的房產上開發公寓項目,獲得豐厚利潤,芒格曾透露,短短數年他旗下5個房地產項目為他帶來300萬至400萬美元的財富(布斯於 2008 年去世,1963 年由芒格介紹他給巴菲特,並成為巴郡最大的投資者之一)。

芒格稱錯誤決定源於拒絕現實

相比「股神」巴菲特擁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身家,福布斯估計芒格的身家為23億美元,雖然對一般大眾來說,這已是相當不錯的財富,但芒格最為人熟悉的,仍是他風趣但敢言的言論。過去數周,芒格依然關注全球的經濟動向,並持續對新科技發表尖刻的評論,而且絲毫不見他健康情況有異。

早前芒格在Podcast節目中接受ChatGPT提問,就是「如何在決策過程中克服成見,避免內心偏好對決策的影響。」芒格回應稱,「好吧,如果必須說一個主導人們做出錯誤決定的因素,我會稱之為『拒絕接受現實』…….如果事實讓人非常難受,那麼人們的內心就會自我欺騙,認為這並沒有真的發生。」

芒格指出,這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的影響,人們會繼續投入資金,依照過往的習慣做事,然而,實際上世界早已改變,他們的作法根本行不通。

對於人工智能AI的新浪潮,芒格抱著較為正面的態度,但對於加密貨幣時卻嗤之以鼻。芒格表示:「我為我的國家感到羞恥,有這麼多人相信這種廢物,而政府卻允許它存在,這是一場瘋狂又愚蠢的賭博。」他解釋,「如果有人說想創造什麼東西取代法幣,就好像我說要取代空氣一樣,這不只是有點蠢,而是非常蠢」。

新冠當季蝕近500億美元 隨即沽清航空股

在2020年初新冠病毒爆發期間,巴郡首季錄得近500億美元,芒格和巴菲特比大衰退期間更加保守,4月巴郡全數沽清手上的航空公司股份,包括美航、達美、西南及聯合航空,涉及投資額70億至80億美元,另其投資於美國銀行和高盛等亦因經濟衰退而遭受重創。

芒格向教育機構捐贈了數億美元,包括密西根大學、史丹佛大學和哈佛法學院,通常條件是學校接受他的資助建築設計,儘管他沒有接受過建築師的正式訓練。

芒格和他的妻子育有三個孩子,分別是女兒溫蒂和莫莉,以及兒子泰迪,泰迪9歲時死於白血病。芒格夫婦於1953年離婚。兩年後,他與南希·巴里結婚。這對夫婦有4個孩子:小查爾斯、艾米莉、巴里和菲利普。他也是她另外兩個兒子威廉·哈羅德·博思威克和大衛·博思威克的繼父。

芒格投資格言

.所有明智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獲得的比你付出的更多。

.釣魚的第一條守則就是去「有魚的地方」釣魚,第二條守則就是,永遠別忘記第一條。

.人工智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但並非無所不能,例如不會治療癌症。

.地球上幾乎沒有什麼比貨幣、法幣對人類貢獻更大了。他們將人類從猴子變成現代人

.什麼樣的白痴才會把男廁和女廁弄成一樣大小?答案是,一個普通的建築師。

.加密貨幣是「一種賭場優勢接近 100% 的賭博合約」。

.有人問股票的投機行為如何影響經濟時,芒格回應:「如果你把葡萄乾和糞便混合,它們仍然是糞便」

巴菲特說芒格教他:「忘記你所知道的以極好價格購買公平的企業;相反,以公平價格購買優秀的企業。」

.有人問芒格他一生最感激是誰?「我的第二任妻子的第一任丈夫」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巴菲特良師摰友查理芒格逝世-享耆壽9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