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9 December 2017

操心不表示關心

「他都『沒要沒緊』,一點都不關心他的孩子,以後孩子出去混黑道、殺人,道歉就來不及了!」

她責怪她先生不夠盡責,孩子在學校打架也只是講一講就過去。她先生則說她大驚小怪,玩遊戲難免出意外,孩子知道錯就好了。

可想而知,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事,都不敢跟他媽多講什麼。因為一講就會被念,念到他受不了,但也因此她更緊張,更是操心煩惱,惡性循環。

傳統上,一個媽媽要表現得夠盡責,似乎要對孩子永遠有放不下的心。可是,我們將心比心,某個人總是對我們放不下心,是有被在乎的感覺沒錯,可是同時也會有壓力,某種程度也像是不信任我們。講得嚴重一點,好像我們的能力被否定了那樣,好像是我們故意犯錯,我們總是不夠注意、不夠小心。

喜歡操心的家長,常會覺得另一半不對,因為操心的強度不同,這又更是讓人操心。這種邏輯,好像光是操心,就能解決問題,或者預防問題發生那樣。

事實上,操心跟關心有相當大的不同。當一個人操心的時候,情感常會淤積在特定的狹窄範圍,把小錯、小瑕疵放大到不合理的程度,然後自己嚇自己,又怪別人沒有一起驚嚇。

操心很明顯表達著焦慮,那是一種自我中心的焦慮。簡單來說,操心的人,表面上是為了另一個人,事實上有某部分,是一直想要透過他人,來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

但是關心不同,那是表達支持,是想要跟對方站在一起,傾聽對方的心情。因為內在夠冷靜,所以比較敏感,比較能感知對方目前的困境,而不是一直陷在自己的情緒裡面。

因為夠冷靜,頭腦也會比較靈光,看事情也比較清楚透徹一點,角度比較全面。真要談解決什麼,這些都是好的基礎。


我們在關心他人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會變得比較柔軟安詳。表達善意與喜愛,就會很自然而然,這能使人堅強,使人想靠近,而不是遠離。

如果我們真的是想要幫助對方,關心比操心有效多了。可惜,有時候一個人的情緒問題藉此歷程被包裝了,變成了某種控制,「如果不照我的話做,我就會一直操心」,讓對方承擔情緒,又能從外界獲得某種正面的觀感,強化了那放不下的憂慮。

其實我也不見得是對的,說不定強大的憂慮,真的讓事情變得更好,讓大家因為這樣的憂慮獲益也說不定。

■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hc_ref=ARRQnn2hzrQi2ZTNTsRAfZUMuZtwBoK3CBj_lUto7G_XrzJt3xBzLmYYceYyE9uqRnM&fref=nf&pnref=story

Thursday 28 December 2017

時日

一個人年紀大了,也許是到七八十歲吧,或是有重病絕症,便會感到自己時日無多。其實,沒有人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即使是身體健康、如日中天的人,也可以隨時意外死亡;這個事實,除了孩童人人皆知,只是因為年青時突然死去的機會不高,便安心相信自己還有很多個十年,毋須擔憂時日無多。

感到時日無多又如何呢?有些人會恐懼,那是由於怕死,著眼點是生命的終結,而不是距離那終結還有多遠。有些人會焦急,他們未必怕死,甚至完全不怕,那「時日無多」的憂心,並不在於生命終點的臨近,而是在於餘下能走的路已非常短。當然,有些人雖然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但沒有甚麼感受,還是日復一日刻板地過活便是了。

年過五十,我已開始感到時日無多。假如是父母輩的長者聽到我這樣說,會立刻高聲說:「大吉利是!」我則百無禁忌,只是講出心中所想。我父母俱不長壽,我沒有很大信心自己會活過六十五歲。我不怕死,但想長命 (「不怕死,想長命」沒有矛盾),不只是多活一二十年,而是長命兼有腦力和活力去做不同的事。這個願望,在生活豐裕和醫藥進步的社會,不算是奢想吧!

一開始感到時日無多,便強烈意識到時間寶貴。我喜歡南音,昨天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是香港電台製作的《香港故事-修復時刻:說唱南音》,專訪人物是音樂奇人唐健垣先生 (為甚麼是曾俊華主持?) ,他在訪問中有一段說話,令我特別感動:

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書未看,有很多琴未修理好,還有很多文章未寫,有些琴曲想熟練但未練好。每樣事情都要時間,所以我不會跟人上茶樓吃一盅兩件,花三小時坐在茶樓,或吃頓中餐雲吞麵都談了四十分鐘,這不須要;雲吞麵,一個人下去吃,吃完立即回來繼續工作。

唐先生的一連幾個「很多」,我感同身受:我也是有太多事想做了,餘下的日子肯定不夠去完成這些事,惟有珍惜時間,趕快多做一些。不過,唐先生已年逾七十,那「時日無多」的焦急應該比我的強得多。

我的一些朋友或者會問:「你感到時日無多,強烈意識到時間寶貴,為甚麼還經常用臉書和寫文章罵人?那不是浪費時間嗎?」我的答案很簡單:「用臉書和寫網誌 (包括罵人的文章) 都是我想做的事啊!」當然,我還有很多其他想做的事,而且是更重要的;可是,對我來說,生命的豐盈在於多變化、多姿采,如果只許我看書、做研究、寫論文,不許我用臉書、寫網誌、彈鋼琴、鍛鍊肌肉,我那「時日無多」的感覺反而不會那麼強烈。假如唐先生認為花三小時坐在茶樓跟五湖四海的人閒聊是值得做的事,能豐富自己的生命,他應該會減少一個人去吃雲吞麵,午飯不必匆匆而去、匆匆而回了。

■ 魚之樂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sg/2017/12/blog-post_26.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NePqPd2tQ

Monday 18 December 2017

現在修行人多,卻守戒的人少

尋常不授記聲聞是門未開,
聲聞驚疑怖畏菩提心未開,
是新發意菩薩真實相未示,
今至菩提實道向至真正覺。


佛陀向來沒向聲聞授記,那是因為門還沒開。佛陀觀機,眾生的根機還未成熟,所以還沒辦法體會佛的本懷所護念的菩薩道,因為大家機緣未到。

那聲聞呢?佛陀能推測這些聲聞人,他們若聽,聽到人人要發大心行菩薩道,大家的心會怕、會怖畏,心會起疑,就是因為這些聲聞者大心未開,求大乘法的心未啟動,所以說菩提心未開。

因為聲聞對入人群度眾生還是很怖畏,萬一自己好不容易已能體會法,苦,苦難人間來自起心動念,集種種無明煩惱;好不容易現在了解了,了解之後已經將自己的煩惱無明斷了,擔心自己若再走入人群,想要去度眾生,本欲度眾生,恐怕會再被眾生感染過去。所以聲聞雖然聽法,但要他們發這分心,他對自己還沒有信心。所以說「聲聞驚疑怖畏菩提心未開」,是因為他們的覺道之心,要走入大菩提道這個心門還沒開。

所以「是新發意菩薩真實相未示」。在這群修行者不是人人都這樣,還是有部份的人也知道,有意願要發心.但對自己的信心還不夠,所以雖然發心,但「真實相未示」,還未很堅定表達出來。

「今至菩提實道向至真正覺」,就是在佛陀開始暢本懷,說《法華經》這個時候,就是今至。佛陀也為舍利弗授記了,也開始向已經到達菩提實道的聲聞人授記了,這些新發意菩薩,就是學佛沒多久,但有心要行菩薩道,信心還沒很具足,叫「新發意菩薩」。他們已經體會到了,這條是真實道,是一乘,學佛者唯一的一條路,能成佛,他們現在相信了。「今至菩提實道」,向著「至真正覺」這條路。其實,佛法指導我們,無不都是希望我們能到究竟,雖然我們還是在中途起步在走,但方向不能偏差。

20171211《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摩訶迦葉:「佛陀啊!想當初,年輕時來跟隨佛陀,佛陀度眾生,人人一進來到佛的僧團裡,人人守規戒,人人依教奉行,佛陀立戒法很少,但人人都守規矩,在修行。

時光漸過,經過幾十年來,僧團比丘增加,佛陀慢慢制戒,但僧團守戒的人;聽話、依教奉行的人,好像慢慢減少了。那時候,佛制戒少,修行人多,為什麼現在修行人多,卻是守戒的人少呢?這對佛法有什麼樣的傷害沒有?」

這是迦葉尊者的憂心。佛陀在世時,在幾十年間開始領眾來修行,佛陀制戒甚少,卻是如規律、守規矩,真修行的人很多。為什麼經過了幾十年後,佛陀制戒慢慢開始增加,卻是能去履行,接受規戒去實行的人會較少呢?

佛陀如何回答?「迦葉,如是,如是!」確實如此,「僧眾越來越多了,就是因為他不懂規矩,人的習氣偏差,有錯誤觀念的人越來越多,人的習氣不同,各如其面,不同的人全都集中過來,越來就會發現,將這種不同習氣,這樣薰習的習氣帶入僧團來,所以慢慢錯誤增加,我就要不斷制戒。戒是由錯誤而制戒,因為錯誤的人多,就開始制戒的戒條就越多,這就是眾生命濁。」

各位來薰習,到底薰習多少法香呢?到底學多少規矩呢?迦葉尊者擔心,佛陀更擔心啊!各位菩薩要用心,若希望我們能常常正法住世,正法住在人心,唯有人心建立了正法,身體力行,讓人看得到、讓人感覺得到,我們說話人家聽得進去,我們帶人人家會感動會改變,自己若不改變習氣,要如何去度化眾生呢?有什麼行好修呢?我們只要改習氣。習氣是不是能改?就要看我們自己,是不是平時法有入心?很期待人人要負責任,為天下眾生荷擔如來家業,要靠我們修行,時時要多用心啊!

20171011《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Friday 15 December 2017

余光中:再一次渡河

一首《乡愁》,因为海峡两岸的分离与纠葛,让这首柔肠百结的诗作承载千回百转的复杂意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简单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沉重哀伤、苦闷的乡愁情怀。而今,这株“文学常青树”溘然湮灭,而海峡两岸依然隔海相望,时间的悠长依然打不破空间的阻隔。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青年时于四川就学,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修读外文。1946年,余光中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0年九月以插班生考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两年后毕业。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生逢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个人命运只能随动荡不安的时代浪潮起起伏伏。诗人的敏感天性则帮助他一路捕捉灵魂的受难与愉悦,在历史洪流中沉浮的七情六欲与千姿万态。普罗大众所熟知的余光中,是那位《乡愁》中漂泊的游子。可他自己却说:“在1971年的一个晚上,我用20分钟就写完了《乡愁》,可是在这之前,我用了整整20年来构思。”

1945年余光中加盟覃子豪、钟鼎文等创办“蓝星诗社”,主编《蓝星诗页》。蓝星诗群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有余光中、覃子豪、钟鼎文、罗门、蓉子、夐虹等一大批激情四溢的诗人。

“蓝星”是一个具有沙龙气质的现代派诗社,它与“现代派”相抗衡。入盟“蓝星”的诗人们虽没有固定的理论和绝对的信条,也没有现代派那么激进前卫的创作主张,但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标榜创作纯粹的自由诗。他们反对过分强调的“横的移植”,力主诗要“注视人生”,“重视实质”,强调个性和民族精神,认为风格是诗人自我创造的完成;“自我创造”是民族的气质、性格、精神等等在作品中无形的呈现。“蓝星”社诗人的作品大都既接受西方技巧,有现代气息,又尊重传统,其艺术取向也较为稳健、持重。余光中的诗歌中有很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表达方式,这大概就是“蓝星诗社”的诗人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所在。

自此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诗坛,以纪弦为代表的“现代诗社”、以覃子豪为代表的“蓝星诗社”和以痖弦为代表的“创世纪诗社”,成为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主力军。不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蓝星”的诗人或封笔、或远行,终致“蓝星”不复存在。

“用了20年来构思”《乡愁》的余光中,无论在社会理想的选择与艺术风格的拿捏上,都有一段漫长而苦闷的心理历程。西渡美国求学之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他独处于西方文化氛围中,孤寂的抑郁,探求的迷茫,在《我之固体化》中,他诚恳地向读者道出了自己这一生命阶段所面对的抉择与困境:“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硬度。/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很爱玩虹的滑梯。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我结晶了,透明且硬,/且无法自动还原。”

而在《西螺大桥》中他宣誓一般言说:“我必将渡河。面临通向另一个世界的/走廊,我微微地颤抖。”东西方文化的尖锐冲突,在诗人的灵魂深处引起的震动与思索;东西方文化如何在诗歌艺术中找到融合和互补,找到彼此容纳的空间,起始于“必将渡河”的开放心态。

诗歌是一项关于灵魂的事业。《四个四重奏》中,艾略特套用圣约翰的诗行,描述心灵通过自我涤罪达到与上帝沟通的过程。玄奥的悖论叙述传达的是诗人对自己灵魂的观照,也颇似佛家的自省:黑暗就是光明,光明就是黑暗;黑暗是指灵魂的黑夜,灵魂的黑夜则是灵魂排空一切知觉和自我,一步一步地走向上帝的光明;灵魂越是进入黑暗的状态,深入黑暗的程度越深,越有可能通向上帝的光明,也越有可能获得光明与愉悦的极乐境界。走向黑暗是向下之路,通向光明是向上之路,如圣约翰在《灵魂的黑夜》中说,“在这条路上,向上的路就是向下的路,向下的路也就是向上的路”。在黑暗中,一丝微弱的光亮却更加摄人心魄,更加明亮动人。追逐黑夜,是为了追逐光。

1960年9月,台湾政府开始了对文学界的大整肃。1961年,余光中发表组诗《天狼星》。宁鸣而生,不甘沉默而死。在压力下,在同侪间不断倾向于逃避现实,转向虚无主义之时,余光中的《天狼星》,便是在黑暗中撕开一道缝隙,让光留存:“诗的悲哀能征服生命的悲哀?/那人的眸中有春天的青睐?/铁树啊,铁树即繁华千簇/一阵秋风,过眼成一梦/满肩落红都化蝶飞去。”他的新古典主义诗歌蓬勃而发,穿透时空的隔离和羁绊,化蝶飞翔。

“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笔下的李白狂放恣肆,也是他自己心向往之的理想和形塑的模样。其诗歌作品中散发出的中国古典情韵,更是让很多的“余光中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

余光中不写自传,他自认“非立德立功之人”。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情感,都在他的文字里,文如其人。他的一生,就是一种纯朴而深邃、清新而凝重的文学的力量。

在其随笔《逍遥游》中,余光中写道:“当我死时,老人星该垂下白髯,战火烧不掉的白髯,为我守坟。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当我物化,当我归彼大荒,我必归彼大荒,我必归彼芥子归彼须弥归彼地下之水空中之云。但在那前,我必须塑造历史,塑造自己的花岗石面,让时间在我的呼吸中燃烧。”

诗人不死。他,只是渡过一条轮回之河。我们在他的诗中一次次重逢。

http://news.sina.com.cn/o/2017-12-15/doc-ifypsvkp3255207.shtml

Tuesday 12 December 2017

没有法脈,宗門會偏

修行障礙來自內心,真誠行道得龍天護法

只要言行態度有一點點偏差,「行」就不圓滿了;行不圓滿,即無法證果。所以要用心修習教、理、行、果,做到諸事圓滿、行為公正,於人於己都無所虧欠,心就能安,也不會受周圍的境界困擾與阻礙。困難與阻礙不是來自他人,而是自己的心沒有調整好,才會覺得自己總是遭遇諸多難以跨越的困境。

要在菩薩道上安樂行,須謹慎守護自己的身、口、意不偏差,以大誓願力入群度眾生。上人教大家開闊胸襟、廣納一切,時時審視己心,不要嫉賢妒能;接引人、成就人,其實是成就自己➖合大眾的心力,才能達成自己救度眾生的心願。嫉恚、懈怠、諂曲,都是要不得的心態。「我們用嫉妒的心理,去批評別人有缺點,這是不對的。常常說有缺角的杯子,我們不要只看到缺角,只要轉一個角度,整個杯口看來還是圓的。哪個人沒有缺點呢?若總是放大去看、去批評別人的缺點,其實只是突顯自己的嫉度心而已。」

「懈怠也會障礙道心,讓我們無法走入法門、接近如來室;諂曲,在人前讚許、背後毀謗,實在是很可怕!這些都是修行者不能犯的過失。」上人叮嚀,無論在家、出家,在菩薩道上修行,要「念茲在茲」,時刻不離學法行道的大慈大悲、大誓願與道心,自然能得到諸佛菩薩、龍天護法。

衲履足跡 2017年【夏之卷】第502~503頁

没有法脈,宗門會偏

上人談到,想讓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實非易事,就如《論語》中提到:「孔子的文章,大家要能看得懂,比較容易;但孔子說的話,若要能充分理解,就不簡單了。」

此語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談及老師的文章,可以聽得到、聽得懂;老師有關本性和天道的言論,就少能聽聞,或者老師也有說起,但大家卻聽不懂罷了。

文章,指詩書禮樂等知識學問,是經世致用的經典,是世間法;性與天道則是出世間法,不容易融會貫通,所以孔子少講或不講,因為眾生根機有限,只怕講了也聽不懂,甚至愈聽愈模糊。

上人強調,若沒有静思法脈,豈有慈濟宗門?没有法,宗就會偏。遇事時,為人師者深心教誨弟子,若弟子只是一味辯護,如何能真正聽進或聽懂師父的話呢?一直不斷説來談去都是同樣的話,實在很累!

衲履足跡 2013年【春之卷】第184~185頁

Monday 11 December 2017

層次愈低的人,愈喜歡花時間在這三件事上

人都有三六九等之分,我們無法改變身邊人的品性和素質,但慶幸的是,我們有選擇遠離他們的權利,不與他們作過多無謂的爭辯和糾纏,這就是對於自己最大的保護。

一、層次愈低的人,愈愛發脾氣

人發脾氣時,智商將被情緒所俘虜,就會變成別人眼中愚蠢的人。

《荀子》中曾曰:「怒不過奪,喜不過予。」高層次的人並不是沒有情緒,他們只是不被情緒所左右,有沉穩的內心,喜怒不形於色。他們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更懂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個叫愛地巴的人。他一生氣就跑回家去,然後繞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後來,他的房子愈來愈大,土地也愈來愈多,而一生氣時,他仍要繞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孫子問:「阿公!你生氣時就繞着房子和土地跑,這裏面有什麼秘密?」

愛地巴對孫子說:「年輕時,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時,我就繞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邊跑邊想——自己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跟別人生氣呢?一想到這裏,我的氣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工作和學習了。」

孫子又問:「阿公!成了富人後,您為什麼還要繞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愛地巴笑着說:「邊跑我就邊想啊──我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又何必和人計較呢?一想到這裏我的氣也就消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看愛地巴的處事方法,就會知道他這麼富有不是沒道理的。因為他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情緒,也能很好地調節和調整自己的心態。層次低的人面對這一問題,可能就不一定處理得當了,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就是最大的成功。

去年,內地曾經發生了一場悲劇,一位28歲的女演員,帶未婚夫去醫院看望家人。

在住院部樓下遇到一名醉漢,只因不小心碰了一下,醉漢就罵罵咧咧,隨即這對情侶和醉漢理論起來。

結果醉漢二話不說,抽出刀子沖着女演員連捅兩刀,一刀心臟、一刀脾臟……

但醉漢仍不甘休,追着她的未婚夫一路砍殺,導致其未婚夫在逃命中腿部被砍三刀。

原本挺幸福美滿的倆口子,就因為一場無謂的爭執而變得家破人亡……

世界之大,人都有三六九等之分,我們無法改變身邊人的品性和素質,但慶幸的是,就像愛地巴一樣,我們有選擇遠離他們的權利,不與他們作過多無謂的爭辯和糾纏,這就是對於自己最大的保護。這並不意味着軟弱或退讓,而是當你耗盡了精力,卻難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距。你終會明白,最好的發聲方式,莫過於少說話,做好自己。

現實中,愈是層次低的人,脾氣愈是大得驚人。

杜月笙說過:「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說的就是此類人。

二、層次愈低的人,愈喜歡八卦

八卦,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可以讓個人更好的融入到一個團隊,八卦本身是一件好事,最初「八卦」一詞的本質其實是資訊的交流與探討。

比如說你是混科技圈的,你會和圈裏人討論最近國家研發出來4000km/h的高鐵的構想到底可不可行,到底多久能實現。

比如說你是混體育圈的,你一定會和志同道合的圈內好友討論誰誰誰又奪冠啦。

一個公司也是一個圈,在那個圈裏你就會關注公司同事與老闆的一舉一動,誰誰又升職啦,誰誰在做哪個專案。

然而隨着「八卦」的目光持續走偏,開始從成就變成了談論私生活。

「某某院士私生活混亂,老不正經,娶那麼年輕的媳婦。」

「某某明星炫富,開豪車,帶妙齡少女去開房,出軌被抓正着。」

「聽說某某又和某某在一起了。」

「某某劈腿了,再也不相信愛情……」

人們開始只關心明星又出了哪些醜聞,出軌隊誰又得一分,家暴隊誰迎頭趕上。各類娛樂新聞佔據了人們大部分時間與注意力,所有嚴肅的話題、思考都被用娛樂化的方式對待。

蔣方舟曾說過:「在這個時代,文化變成了一個看似非常喧囂,但其實非常沉默的事情。」

看上去人人都在發表着意見,朋友圈和微博永遠不缺熱門話題,但你會發現:大家關注的資訊愈來愈膚淺、愈來愈趨向統一,沒有人關心真相是什麼,人們只願意相信他們希望的真相。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裏這樣寫過這樣的一段話:「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今天,愈來愈多的人患上了網路依存症,對各類娛樂新聞上癮、產生依賴,人云亦云,附和跟風,沉溺在虛擬的世界中不能自拔。長久以往,人會變成一個透明的軀殼,腦袋空空、沉浸於感官娛樂。

層次愈低的人,愈喜歡花時間在娛樂八卦上。

有人說,你的時間花在哪,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格局高的人,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娛樂上。

楊絳曾給一個向她請求解惑的年輕人寫信說:你的問題就在於讀書太少,想得太多。而有些人的問題則在於,關注自身太少,關注他人太多。

這個時代,我們通過各種社交軟體,去窺探別人的生活、別人的思想、別人的當下,然後與自己作比較。

你回到狹小擁擠的出租屋,想起了公司經理,滿心惆悵:「我要是能當上經理就好了,每個月工資比現在翻一倍呢。」躺在床上刷朋友圈,看到了老同學的旅遊照片,羡慕至極:「嫁個好老公就是命好,不用工作到處旅遊。」你沉浸在怨天尤人的情緒裏,滿眼都是自身與他人的差距,總是無法感到快樂。

層次愈低的人,比起關注自己,愈喜歡花更多的時間在關注他人上。

然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人生何其有限。比起時刻注視着他人,多關注自身的成長,盡自己的一切努力讓生活少點遺憾,才能過上快意人生。

當一個人把他的精力和時間從關注外界轉向關注自身的成長時,才能擁有更高的格局。

三、層次愈低的人,愈不懂得寬容與大度

周末晚上散步,經過一家飯館,發現門口圍着一群人。一個30多歲的男子,正對着一位老人謾罵。

原來,老人不小心踫了這個男子一下。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一般人接受一個道歉也就過了,再苛刻點的人也無非就是埋怨幾句。

但這個男子卻不依不撓,也沒說要怎麼處理,就是在那不停地謾駡。時不時還會和圍觀的人群說幾句,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受害者。

老人屬於那種比較木訥憨厚的人,站在那裏手足無措,漲紅着臉不停地道歉,就差給那男人跪下了。

最後有人看不下去了,說就這麼點事,你又沒有受傷,一個大男人為難一個老人家算什麼?

圍觀者也開始陸續幫老人說話,男子眼看風向不對,又謾駡了幾句後嘟囔着離開了。

男子走後,有人言語輕蔑地打趣說:他啊,一天到晚地遊手好閒,被女方家百般嫌棄,老婆也從來沒正眼瞧過他一眼,就連自己的孩子都對他要理不理,老頭碰到他也是倒了八輩子的楣。

一語道出了其中真相。

有人說,生活中愈弱勢的人,可能就愈不懂得寬容與大度。這句話顯得有些絕對。但反過來看,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寬容與大度,習慣性得理不饒人。那麼毫無疑問,他的層次肯定高不到哪裏去。

其實層次無關於貧富,也無關於學歷,只關乎於一個人的修養與格局。層次高的人,哪怕一無所有,心靈邊界寬廣無疆,對待外物自有其胸襟。

層次低下的人,哪怕全身珠光寶氣,但言行舉止卻無比粗俗,總需要尋求一些略顯畸形的存在感去填補內心的缺失。

什麼情況下,一個人的表現會讓別人覺得是得理不饒人?

就是在某些無傷大雅,亦無多大損失的非原則問題上,佔據着規則或者道德上的主動,死死抓住人家的過失不放,最後將小問題演變成一場大鬧劇。

而生活中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

餐廳吃個飯,對着稍有疏忽的服務員大喊大叫,得理不饒人;

外賣小哥稍微遲了點,立馬指着人家的鼻子破口大駡,罵完還要投訴;

出門無論坐個飛機還是高鐵,總是把自己當上帝,完全容不下乘務人員的疏忽,稍有不滿便惡語相向……

有一句話說,對待服務員或者弱者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

同樣,在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上,展現給旁人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層次。

精神層次愈低下的人,心靈邊界愈褊狹,愈喜歡得理不饒人。愈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將眼界與格局壓縮到無限狹小。

子貢曾經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當做終身準則。

孔子說:恕。

通俗解釋就是寬容二字。

一個內心豐盛的人,內心自成汪洋大海,絕不會因為天空掉下一顆砂礫而改變其應有的格局。

很多人都知道得理不饒人這句話,但其實後面還有一句,無理狡三分。

習慣性得理不饒人,處處表現得盛氣淩人的人,通常有理的時候會將小問題無限放大,但在無理的時候也會垂死狡辯。

中國自古就有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傳統共識。

一個人,如果僅是因為滿足虛幻的自我「存在感」和「表現慾」,而不懂得設身處地,凡事都習慣咄咄逼人,不但會暴露自己層次低下的事實,更會給自己的未來設置各種障礙。

曾國藩有一句話說的好:今日我以盛氣淩人,預想他日人以盛氣淩我。

淨空法師

釋淨空老教授,佛教僧人,俗名徐業鴻,1927年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六歲入傳統私塾就學,九歲隨父移居福建建甌,就讀當地小學;13歲就讀建甌初級中學。逢第二次世界大戰,顛沛流離之間,求學於貴州國立第三中學。戰後,就讀於南京市立第一中學。1949年旅居台灣。1952年起,先後追隨一代大哲方東美教授、內蒙藏傳佛教領袖章嘉呼圖克圖及儒佛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學習哲學、佛法與傳統文化13年。1959年於台北圓山臨濟寺剃度,法名覺淨,字淨空。出家即開始於台灣和世界各地講經教學,未曾間斷,至2014年,已歷56年。曾受聘為台北十普寺三藏學院教師、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內學院院長等職;現任澳洲淨宗學院院長,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董事主席。

Monday 4 December 2017

一个人的修行

:叶鹏飞

在熙熙攘攘的逐利江湖,仁人志士本就凤毛麟角,维持一些“近乎勇”的基本尊严,或许还不无一点意义与价值在。

“我该张口还是保持沉默?”老朋友的这一问,让我无语良久,虽然彼此隐约都知道答案。

在江湖打滚多年的伤痕累累,并没有把他磨成成八面玲珑的老油条。这一问所闪露的,还是多年来一直对他很欣赏的赤子之心。这或许也是为何毕业后虽然各奔东西,难得碰头,有机会见面,还是能快速地重建默契。

世故地说,老朋友的这一问,属于初出茅庐级别的天真。得罪人又没有功劳好处的事,当然是三缄其口为好。但我说不出这样的话,也知道他听不进去。同任何组织一样,他所服务的跨国企业,牛鬼蛇神混杂,认真做事之外,更要多几分心眼做人。他几十年来因为大致同样的理由跳槽几次,但江山易改,始终还是得面对相似的拷问。

同他业务有关联的另一个部门资深主管,对分内事务缺乏应有的知识,也没有专业热情,可是却人缘不错,也获得大老板的肯定。虽然部门不同,朋友的业务却和该主管的工作时有交集。每次开会,围桌的人都在看无能主管的笑话;况且竞争对手的业绩明显可比,要仿效也并不是非常困难,可大家都闷不作声。只有在没外人时的茶水间,才会偶尔听到熟人之间无奈的揶揄。

他坦承一开始时也加入这种私底下的冷嘲热讽,但是这无助于解决问题,业务上的失误一再发生,却没有人愿意当那只给猫挂铃铛的老鼠。老朋友一度闷出病来,但意识到大老板并没有要处理的意愿,因而始终提不起勇气说破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皇帝新衣。“为人谋而不忠乎?”“但是忠言逆耳啊!”他挣扎了许久,一直没有答案;毕竟人到中年,家庭的担子不轻,已经不敢像年轻时那样任性,拂袖而去。

“我后来停止在背后议论这事了”,朋友叹了口气。发牢骚固然能发泄一时之气,终究还是于事无补。更重要的是,朋友为此觉得羞愧。问题明摆着,却不敢当面戳破,只顾在背后议论,感觉非常犬儒。我搜肠刮肚,尝试回忆所读过的书本里,有什么知识能拿出来参考,突然脱口说出了“知耻近乎勇”,既安慰他,更安慰自己。

如果用“现代”的知识,我们可能会用行为经济学为自己的怯懦开脱:奋斗了半辈子,累积了稍微像样的江湖地位和年资收入,任何“愚蠢”的“机会成本”都越来越成为难以承受之重,轻则声名受损,重则被扫地出门。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要选择的无疑如同教科书标准答案那样的简单清楚。可是内心深处,我们也都知道标准答案不一定是对的答案。

彼此都读过“见义不为,无勇也”这句话,生活的经历也多少见识了“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的道德判断,对于唯唯诺诺的处事态度深不以为然;可是临事久了,也更知道勇敢之不易。怕得罪人,树敌太多,让自己的日子难过,工作上得不到配合,上司怪罪不合群……尽管“义者,宜也”,正确合宜的事情,道理其实大家都懂,但要真去身体力行,没有一定的修为,还真没几个能做到“勇者不惧”。

既然没有勇敢的勇气,就唯有退而求其次,至少要“知耻”。孔子很明白地指出这并不是“勇”,但肯定它是“近乎勇”。没有勇气当面说,背地里也就别风言风语,不然只是显得自己窝囊而已。朋友的羞愧之心,体现的正是这种“近乎勇”的品德。在熙熙攘攘的逐利江湖,仁人志士本就凤毛麟角,维持一些“近乎勇”的基本尊严,或许还不无一点意义与价值在。

说与不说,存乎一心,这种日常的抉择,原本就是一个人的修行。龚自珍“著书都为稻粱谋”,一语道尽了多少的辛酸和无奈;就算可以不顾年底的花红、加薪、升级,周围同事的肯定与接纳,依然是见义勇为的心理障碍。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要痛骂“乡愿”是“德之贼”,一个全村都喜欢的人,非常可能是谁都不去得罪,因而也没有是非坚持的伪君子;最起码也要做到“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能坚持道德勇气,先决条件或许是去掉得失心吧,所谓的“无欲则刚”。历史上最出名的例子,却是个无名氏。《新唐书·卢承庆传》记载,卢承庆代表朝廷对官员做考绩评估,一个监督运粮的官员,由于翻船把不少粮食掉进河里,卢承庆就给他评了一个“中下”,但这个运粮官并没垂头丧气。卢承庆觉得这个人有认错的责任心,把考评改成“中中”,这个运粮官也没因此而手舞足蹈。卢承庆很欣赏他能坦然面对,最终改成了“中上”。成语“宠辱不惊”就是形容这种不患得患失的修养境界。

就因为现实生活里少见,这样的例子才会被记录下来流芳百世。但它也毕竟证明这样的境界并非遥不可及,后人愿意努力,至少还能参考前贤的榜样。归根究底,这仍然是一个人的修行,“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要不要做正确的事,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老朋友听到“知耻近乎勇”,先是楞了一下,继而相视而笑。或许他本来就不准备从我们的闲聊里找答案,因为心里早就一片雪亮。自那一次聚会,我们还没有机会再碰头,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张口了,还是继续保持沉默。或许,我应该也不必问。

http://www.zaobao.com.sg/zopinions/opinions/story20171203-815790

Thursday 30 November 2017

小有成就比一事無成更可怕

■ 老占

Mark 2017哈佛演講:小馬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JFK訪問美國Nasa太空中心時,看到了一個拿著掃把的看門人。於是他走過去問這人在幹什麼。

看門人回答說:Mr President,我正在幫助把一個人送往月球。目標是我們意識到我們是比自己更大的東西的一部分,是我們被需要的、我們需要更為之努力的東西。

沒有人從一開始就知道,如何變得偉大。目標才能創造妳真正的快樂

千禧一代,會出於直覺和本能發現目標。僅僅發現目標還不夠。光有目標是不夠的。你必須擁有心繫他人的目標。

意識到這點非常難。我從來沒想過創造一個公司,我想要的是創造影響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我假設他們跟我關心的是同樣的東西,所以我從來沒解釋過我到底希望建立什麼。

多年以後的今天,我明白了,那是因為沒有更高的目標。是否創造它取決於我們,所以我們能一起前進。

讓我們做一些偉大的事情,不僅要創造進步,而是要創造Purpose。

有時候,小有成就比一事無成更可怕。

這些年,社會一直在爭論,上大學到底有沒有用。說沒用的人,總能舉出很多例子,證明不上大學也能成功。從Bill Gates到Steve Jobs、Mark,從愛因斯坦到愛迪生,社會這所大學好像更能培養出所謂成功的人。可諷刺的是,那些沒有讀過書卻成功了的人卻比任何人都重視教育。見識越多的人,越能看見差距,也就越明白讀書的重要。

經常有人問我,怎麼樣能成為一個努力的人。我會反問他們,對於不努力,你的感受是什麼?他們通常會說,沒感覺。

我想,這就是差距。真正優秀的人,是停不下來的,因為內心深處有一種對無知的恐慌。對於知識,他們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可是,生活裡,大部分人都是四十歲在吃三十歲的老本,三十歲吃二十歲的老本。

不是說,人必要勇往直前,一次次地勇攀高峰。而是說,人要有一種危機意識和一種謙卑的心態,對於這個世界,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還很多。

投行是怎樣面試的?

考上常青藤只是進入投行的萬里長征第一步,進入投行那天,JP Morgan的前任大佬告訴我,每年他們收到了近三萬份申請,而坐在最後一Round的只有二百人,不到1%的錄取率,三次面試。無論是大小投行,無論面試人的職位高低,每個人都要求你從講講你自己這個問題開始。

他們選擇的人是多麼千篇一律:優秀的Ivy League教育背景,在同屆中遙遙領先的成績,會與人打交道的性格,還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什麼樣的故事才能打動面試官,怎樣的成長故事才能體現出面試官想聽到品質?

人生很難編故事給別人聽,真實經歷講出來才更加動人。投行面試也是如此,人生也該如此。

面試官習慣了華麗人生,回歸初心,這些銀行家更想聽一個真誠的、來自心靈深處努力的故事。其實每個候選人都已經具有了這些品質。

曾經聽過一個資深投資人的講座,他洋洋灑灑說了三個小時的成功經驗,卻用了這樣一句話結尾:做投資的時間越長,越不敢投。大概因為這樣,巴菲特才會只買自己熟悉的行業、熟悉的公司的股票。

人有四種認知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

98%的人都處在第一層。他們通常會說,沒感覺。然而,是不是自知無知,正是優秀者和平庸者最大的區別。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他知道自己走了多遠。

所以,當越優秀的人越努力的時候,或許我們更應該問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不再努力了。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恰恰是無知的開始。越優秀的人,越能看見自己的無知。相反,平庸的人卻經常一知半解,就覺得天下無敵。

今天當我們在講價值投資的時候,妳們要想清楚,未來十年的世界會怎麼樣,你應該住在哪裡,做什麼事,在什麼時間。

Ziggie、Shojin、一萬元可以做發展商、一蚊基金、一人炒房、蛇吞象收購歐洲百年品牌,天時地利人和,這是做價值投資最根本的前提。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是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之中乾隆送給陳家洛的玉佩,這短短一十六個字,這也是金庸先生自己特別推崇的人生境界。

情深不壽。當一個人對一件感情投入的很深,深到無法自拔的時候。隨之而來的不是欣喜,而是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所以,用情太深的人,總是活的不夠長久。(投資,不用講感情)

強極則辱。一個人強到君臨天下,天下臣服,但是卻不會因此而受世人所尊敬。(阿里巴巴)

慧極必傷。一個人太聰明了,看待事物總是考慮的理所應當的周全,總是看的很深入,考慮事物的多方面可能性。從而避諱接踵而至,勞神,傷身。(50隻不能拈手的妖股)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至剛易折等等都是一樣的道理。人生在世,誰不想追求完美,但是修成正果談何容易。無欲無求,內心強大,才能磨去自稜角,收斂鋒芒,遇事才能夠從容不迫,安然自在。

社會心理學中講到,低端人口向高端人口經濟狀態轉型時,轉型者往往需要用高端人口定下的規則,才能取勝。要想進入華爾街銀行,只能用他們的標準提高自己,才能佔有一席之地。但站穩腳跟後,總會有一天,我們可以用底蘊深厚的低端人口東方思想,贏得最終的勝利。

我們越來接近這個境界,是為Disruptive,破壞性創新。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sg/2017/11/blog-post_27.html

Tuesday 28 November 2017

郭鹤年创办MISC又放手

创船务公司又放手,郭鹤年忆述政府介入历程

大马首富郭鹤年早年创办大马国际船务(MISC),进驻造船业,不过两度应第二任首相拉萨要求,为土著参与而发行新股份后,又与第三任首相胡仙翁的助手起冲突,最终心灰意冷,放手这家公司。

年过九旬的郭鹤年反思此事时揣测,政府或认为华裔掌舵国家船务是耻辱之事,因此多加刁难,导致他放弃这家公司。

郭鹤年在回忆录写道,听闻英国船业巨头蓝色烟囱集团(Blue Funnel Group)拟在1967年在马设厂后,即开始思考争取船业执照。

“我(对造船业)的兴趣,部分出于爱国主义。我想帮助马来西亚发展自身船业,摆脱前英殖民政府透过蓝色烟囱设下的束缚。”

他说,自己毫无船业经验,因此向时任香港万邦航运公司主席曹文锦要求合作,而大马政府同意大马国际船务的这项合伙关系。

董事局起初团结

起初,郭兄弟掌有20%股份,曹文锦15%,马华与各个华团掌握20至30%。

郭鹤年说,马华的股份是日本在二战后的战争赔款而来。日本向马华赔偿2艘船,并置放在大马国际船务底下。

“因此,从一开始,郭兄弟、曹文锦、马华掌握超过5成股份。起初,我们的董事会相当团结。”

拉萨曾两度传召

不过,郭鹤年指出,大马国际船务营运不到一年,拉萨即在1969年下旬传召他。

“拉萨说:‘我要你发行20%新股。由于没有足够马来人占股权,这让我承受压力’。”

“我说:‘拉萨,你是否认真提出这个要求?’。他回答:‘是的,Robert(郭鹤年英文名)’。因此,我就允诺会办到……我回去后,稍加施压,要求董事局通过议案,放下现有股东权利。拉萨把所有新股分配到政府机构。”

不过,郭鹤年说,拉萨2年后再度传召他。

“他说:‘我在内阁会议受到许多压力’。Robert,这是你成功的代价。大马国际船务表现很好,人们开始妒忌。不过,与其给那些人,我的决定如下:再发行20%股份,马来西亚4个城市港口各取5%。”

“资本从原有100%,扩大至140%,马来西亚政府成为最大股东,郭兄弟则跌为第2。而他还要股票以平价发行,也就是原价发行。”

“我说,拉萨,我一直与你合作,不过现在愈来愈不容易。(大马国际船务)创立了3至4年,我们是一家正在成长的公司,不想要求你优待。因此我会回去,再次要求董事局发行以平价向你发行股票。”

“不过拉萨,请问你可以答应我,这是最后一次吗?”

他说,拉萨当时只是微笑表示同意,但不发一语。

种族主义渐抬头

郭鹤年指出,与曹文锦在1987年决定让大马国际船务上市,期间向公司员工出售一些以平价发行的股份。

“同时,种族主义的丑陋面貌开始在马来西亚浮现。拉萨在1976年初于伦敦逝世,胡申翁成为首相。政府要求易名叫沙菲安(Saffian)的人担任大马国际船务的董事。”

“沙菲安是一名年轻人,也是首相秘书处的主任,说的话能让首相听进去。他是普通董事,但在会议非常好斗,而且愈来愈针对个人。”

华裔掌舵乃耻辱

郭鹤年当时是大马国际船务主席。他指出,在一场董事局会议中,沙菲安紧盯董事经理萊斯利余(Leslie Eu,音译),而郭鹤年也承认后者办事确有草率。

郭鹤年说,会议愈吵愈烈,遂告诉沙菲安大可提呈动议,要求革除萊斯利余。

“沙菲安坚称不是建议我们开除董事经理,我遂问:‘那你在说什么?’气氛十分炙热,他站起来,我们差点就起冲突了。”

“我自忖:‘天啊,这家公司的未来会是怎样?’从那天起,我发现无法掌管这家公司……我感觉,未来要好好经营这家公司,会十分困难,因为生意要成功,必须团结和谐。”

“或许,一些政府里头的人认为,大马华裔掌管国家船务,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当我意识到这是他们的态度,我准备到此为止。最终,郭兄弟出售所有大马国际船务股份,全然撤出国家船业。”

《郭鹤年回忆录》(Robert Kuok: A Memoir)于11月25日在香港和新加坡面市,预计在12月1日于大马发行。以上内容是《当今大马》翻阅原书后整理。


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403451#K2xkx9o4K28dvIpV.99

Monday 27 November 2017

土著特权政策,执行第二次就是打抢

马来西亚富豪,也是一代“大马糖王”的郭鹤年表示,大马政府在513种族冲突后,就开始狂热地推动土著特权政策,导致种族主义日益猖獗。

而眼见这种恶劣的趋势,他曾在1975年尝试进谏当时的副首相胡申翁,但最终无功而返。

郭鹤年在新书《郭鹤年回忆录》表示,在513事件之前,国父兼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所领导的政府理智地帮助马来人,但同时也会避免过度偏袒的问题。

“自从1969年5月13日,马来领袖只有一种哲学思想:马来人需要扶持。”

《郭鹤年回忆录》(Robert Kuok: A Memoir)今日起在香港上架,而部分内容获得香港《南华早报》转载。此书预计在12月1日在大马发行。

“执行第二次就是打抢”

郭鹤年举例说,为了达致30%土著股权的规定,政府甚至不惜“抢劫”,两次要求同一家企业达到这种股权分配。

他抱怨,马来股东拿到股权后,往往就把股权卖掉,以致30%马来股权规定落空,此后政府又来向企业施压。

“如果你改变一次规则,为了达致大家所同意的目标,即国家的和平与秩序,是一回事,但是如果你执行第二次,那就是打抢了。只是因为政府为之,为何它就不是打抢了?”

匆忙下选择有害捷径

“虽然身为华裔,但我在马来西亚出身和成长,跟马来人一起上学,看到马来人被如此误导,我感到伤心。我认为,他们匆忙地拉近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经济鸿沟,选择了有害的捷径。”

“他们狂热地拉近经济鸿沟的副作用就是,种族主义益发恶劣。”

郭鹤年抱怨,政府里没有人愿意聆听他的心声,毕竟在一个阶层分明的社会内,无人愿意否定权者,就如“国王新衣”的故事一样。

进谏促抛弃种族之分

郭鹤年透露,为了扭转这个国家的不良趋势,他在1975年9月进行了一次,也是他唯一的“强烈尝试”:找当时的副首相胡申翁,畅谈心声,力促他万一掌政,务必选贤与能,同时抛弃种族之分。

“我恳求他,‘求求你,胡申,任用最好的人才……不论种族、肤色和宗教,善用他们。反之,胡申,你的族人现在所走的方向,过度的扶持土著,(若)溺爱长子,(最终)你的长子将骄横不逊。’”

当时,第二任首相敦拉萨已经病重,因此胡申翁极可能很快就要接掌国家的执政权。胡申翁最终在1976年1月出任大马第三任首相。

胡申翁无法力挽狂澜

不过,郭鹤年表示,胡申翁给他的回应却让人失望。

“数分钟,他静静地坐着。然后他说,‘不,罗伯(郭鹤年英文名)。我不能那么做。依马来人如今的想法,他们无法接受之’。”

郭鹤年补充,虽然胡申翁了解其想法,但已无力阻止已“走得太远”的扶持马来人趋势。

“在胡申翁任相期间,他只能部分地阻止这种浪潮。国家的火车已走上错误的轨道。胡申翁的力量不足以把火车抬起来,再将之放在正确的轨道上。”

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403325

Friday 24 November 2017

津巴布韋浮沉錄

■ 區家麟

「津巴布韋」又成為新聞了,軍人政變,執政黨逼宮,總統穆加貝終於辭職。

非洲南部內陸小國,香港有人關心津巴布韋嗎?有的,曾有富商理直氣壯地用津巴布韋故事誣蔑民主政治,他說:你看津巴布韋的總統,民主選舉上場的,津巴布韋曾經是非洲糧倉,還不是搞到民不聊生,而家食都唔夠食?

嘿嘿,穆加貝是國家獨立英雄,自從津巴布韋1980年自英國獨立,穆加貝次次選舉都贏,連續做了三十七年國家領導人,你就知道此人手段非同小可。他收買司法、操控傳媒、打擊政敵、干預選舉;他循選舉上台,以獨裁管治,這叫做選舉專制,不叫民主。

我關心津巴布韋,只因好久以前流浪此地,闖了三數星期;九十年代初亂局之前,津巴布韋仍被稱為非洲糧倉,但農場多由白人地主經營。還記得,我們住進了一個由白人莊園改建的旅館,像走進時光隧道回到殖民地時代。這間數千呎大洋房,主人是白人,有酒吧、飛鏢靶、桌球枱、閱讀室,遊客無所事事,吃喝閒聊,黑人僕役在清潔做飯。屋外一望無際的田野,遠處隱隱看見幾排籬笆劃地為記,農田都是白人財產,在田裏幹活,為幾斗米糧折腰的,卻都是黑人,心想,這個津巴布韋不是已經獨立了嗎?

旅館的白人主管說,他家祖父一代已居於此地,白人來到非洲,圈地開墾,帶來農業技術,又懂得做生意,有門路出口農產品。津巴布韋獨立以後,這種經濟模式維持下來,所謂「非洲糧倉」,是白人資本與技術,加上黑人勞動力互利的結局。

極少數白人擁有最肥沃的土地,一大群黑人仍在幹粗活,誰被剝削,誰是剝削者,單看膚色已一目了然。活在同一農莊下,每天起床,都溫習一次現實的不公義。那農莊旅舍的工人,更是出奇地對旅客懷着敵意目光。早上起來,放在門邊的拖鞋不見了,問黑人雜役,他愛理不理,滿不在乎地說「拖鞋被狗吃掉了」。到了下午,放在後園晾曬的臉巾又失蹤,放在冰箱的牛奶也不見了,這是在其他廉價旅館沒發生過的事。

總統穆加貝後來為討民眾歡心,將白人農場國有化,分地予農民,結果觸發經濟危機、貨幣崩潰。超級通脹的經典圖像,正是津巴布韋的鈔票上的零,多到數不完,幾千億元,只夠買幾隻蛋。當地流行一個笑話,超級通脹令鈔票不值錢,到超市掃貨要用大背包運銀紙,勞師動眾才買到幾卷廁紙,不如用鈔票當廁紙算了。

後來,國際社會實施經濟制裁,獨裁者穆加貝一怒之下,拒絕大部分志願組織救援,結果人民棄國逃亡,醫院沒有醫生沒有藥物,城市供水排水系統失修,食水污水混一起,霍亂蔓延,九萬人感染。昔日的非洲楷模、旅客天堂,變成盜賊橫行的亂世。

長年亂局,但穆加貝死不放手,捱到今年93歲,終於沒有選擇下辭職。

沒多少大獨裁者肯讓權,他們集權一身,得罪人多,一旦放權,將不得好死。

最近,又聽到很多老掉牙的廢話:「民主不是萬能啊」。誰說過民主萬能?民主制度不單是選舉,也包括司法獨立、言論自由、程序公義、公民力量的參與,更要時刻維護,沒有一了百了。又有人說:專制有效率啊!習大大集大大權於一身,很多人渴望「明君」,拍手稱快,歌功頌德,興奮得不能自已。那麼,請看看津巴布韋的例子,專制集權,車毀人亡可以很有效率,萬劫不復的深淵可以死得很慘。

http://aukalun.blogspot.sg/2017/11/blog-post_23.html

Tuesday 21 November 2017

永遠不要從別人嘴裏去認識另一個人

當別人說過什麼詆毀你的話,你心裏就不舒服。其實根本不需要承受身外的因素,也不必在意。因為你活着不是只為討他人喜歡,也不是為了炫耀你擁有的,讓自己活得輕鬆些。

一、你永遠不知道在別人嘴中的你會有多少版本,也不會知道別人為了維護自己而說過什麼去詆毀你,更無法阻止那些不切實際的閒話。而你能做的就是置之不理,更沒必要去解釋澄清,懂你的人永遠相信你。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如果你沒瞎,就別從別人嘴裏認識我!

二、做人最好狀態是懂得尊重,不管他人閒事,不曬自己優越,也不秀恩愛。你愈成長愈懂得內斂自持,這世界並非你一人存在。做人靜默,不說人壞話,做好自己即可。不求深刻,只求簡單。你活着不是只為討他人喜歡,也不是為了炫耀你擁有的,沒人在乎,更多人在看笑話。你變得優秀,你身邊的環境也會優化。

三、從今天開始,幫自己一個忙,不再承受身外的目光,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為自己活着。從今天開始,幫自己一個忙,做喜歡的事情,愛最親近的人,想笑就大笑,想哭就痛哭,不再束縛情感的空間,讓自己活得輕鬆些。

四、很多你覺得天大的事情,當你急切地向別人傾訴時,在別人眼中也是個小事,他最多不痛不癢呵呵地應和着。因為他不是你,他無法感知你那種激烈的情緒。直到有一天,你覺得無需再向別人提起,你就已經挽救了你自己。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沒誰可以真正幫到你。

五、我們總是帶着面具走進愛情的,總想展示自己最優越的一面,你要接受一個人,不只是接受他的優越,而是看清了他的平凡普通卻仍然去深愛。事實經常是:我們走着走着,就感覺對方變了,其實我們並沒有變,我們只是走進對方最真實的地方,然後迷失了自己。

六、 我捧你,你就是杯子,我放手,你就是玻璃渣子。無論是戀人還是朋友,珍惜在你每一次難過、傷心時都陪伴在你身邊的人。珍惜經常和你開玩笑的人,說明你在這個人的心中肯定有一定的份量。 珍惜在你心情不好時第一個發現的人。

七、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來世就是傳說。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你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總是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說明你正在走上坡路;總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說明你正在走下坡路。與其埋怨,不如思變。

八、歸零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所有的成敗相對於前一秒都是一種過去。過去能支撐未來,卻代替不了明天。學會歸零,是一種積極面向未來的意識。把每一天的醒來都看作是一種新生,以嬰兒學步的態度,認真用好睡眠以前的時刻。歸零,讓壞的不影響未來,讓好的不迷惑現在。

九、總有一天,你會與那個對的人不期而遇:所謂的幸福,從來都是水到渠成的。它無法預估,更沒有辦法計算。唯一能做得是:在遇見之前保持相信,在相遇之後寂靜享用。寧可懷着有所期待的心等待下去,也不願去對歲月妥協,因為相信幸福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十、哭的時候沒人哄,我學會了堅強;怕的時候沒人陪,我學會了勇敢;煩的時候沒人問,我學會了承受;累的時候沒人可以依靠,我學會了自立。就這樣我找到了自己,原來我很優秀!更可貴的是,世界上,我只有一個,只有一個我!

淨空法師

釋淨空老教授,佛教僧人,俗名徐業鴻,1927年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六歲入傳統私塾就學,九歲隨父移居福建建甌,就讀當地小學;13歲就讀建甌初級中學。逢第二次世界大戰,顛沛流離之間,求學於貴州國立第三中學。戰後,就讀於南京市立第一中學。1949年旅居台灣。1952年起,先後追隨一代大哲方東美教授、內蒙藏傳佛教領袖章嘉呼圖克圖及儒佛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學習哲學、佛法與傳統文化13年。1959年於台北圓山臨濟寺剃度,法名覺淨,字淨空。出家即開始於台灣和世界各地講經教學,未曾間斷,至2014年,已歷56年。曾受聘為台北十普寺三藏學院教師、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內學院院長等職;現任澳洲淨宗學院院長,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董事主席。

http://www.master-insight.com/%E6%B0%B8%E9%81%A0%E4%B8%8D%E8%A6%81%E5%BE%9E%E5%88%A5%E4%BA%BA%E5%98%B4%E8%A3%8F%E5%8E%BB%E8%AA%8D%E8%AD%98%E5%8F%A6%E4%B8%80%E5%80%8B%E4%BA%BA/

Monday 20 November 2017

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

【證嚴上人11月15日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一場受證開示】

「我們今天受證,是一個圓的開頭,我們人人要向著很圓滿的道理方向前進。各位菩薩能體會這樣的道理嗎?我們人生的確都是有福人,同時也是有緣人,有福又有緣,這都是大有福的人生,最圓滿的人生。」

先愛他人得眾愛 大愛無礙通普世


11月15日,證嚴上人親赴慈濟花蓮靜思堂,主持「2017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圓緣暨歲末祝福典禮,為來自全球十個國家的新發意慈誠隊員與慈濟委員授證。

上人提醒每一位新受證的慈濟志工,大家都是克服許多困難才完成培訓課程,「用心就無障礙,因為各位菩薩共同一個字,那就是『愛』。這個愛的力量,讓我們圓了這個緣,有緣,這個力量是來自於一個『愛』字。」

許多在接受上人授證、給予祝福的同時,都會很親切地對著上人說:「上人,我很愛您喔!」曾經,有一位慈誠隊員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師父,為什麼我們大家都那麼愛您?」

上人回答這位慈誠隊員的提問:「『因為你們沒有愛我之前,我先愛你們。』已經在不知道累生累世跟大家都有經過了這個緣,所以我們現在在普天之下,人人共同一個字叫做『愛』,彼此的互愛,這樣的緣會合起來,我們也是一個方向,那就是,也是一個字叫什麼?也是『愛』。人世間就是一個『愛』字,從我的心裡出發。」

每個人的心中都持有一分愛,如果人人都能以愛作為起點,沒有計較,互相疼惜體諒,向著共同方向前進,上人說,「那就是大愛,這個愛的能量,可以普天之下都通行,沒有障礙,叫做通行無阻,有愛,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毫無障礙。」

有緣同道應珍惜 鋪路搭橋醒迷惘


人間菩薩,菩薩在人間。菩薩不是供奉在寺廟的大殿或家裡的佛堂,而是一位位走入人群中付出的行者,將佛陀的教示落實在生活中,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真正的菩薩現在坐在我面前,人人都是一尊尊的菩薩。因為我面前坐的都是菩薩,你們都是身體力行,你們真正的都是菩薩的精神,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上,也在身體力行、在付出。」

時常聽到有人說,要度化自己的家人一起走上菩薩道最為困難,但在此次歲末祝福暨受證典禮中,馬來西亞雪隆分會有一個家族,三代共有十八位接受上人授證慈誠隊員、慈濟委員。

「有緣人在一起,而且總是合和互協,共同的目標,共同開創一個菩薩道,同時共鋪起了菩薩的平坦道路,這都是要有大直鋪路走,這很不簡單。過去生,我們就是一個家對一個家,一對一對的菩薩伴侶都已經先結下好因緣。這一次,一個家庭連我們的家庭,這樣有愛的能量平鋪在一起,是很美、很真誠的愛,才能一家家凝聚起來,真是用大慈鋪路。」

一分真誠的愛,可以輔導顛倒迷茫的人生。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林煥南師兄,為了追尋醺醉的快感,讓他長達三十年都沉溺在不清醒的狀態中。接觸慈濟、參與志工活動後,他持守不喝酒的戒律,在社區志工的愛中醒悟過來。

「現在也就是回頭,而且把自己融入了人群,有大愛的人群,這都是需要有人開始接引他,他自己也開始發心,也在接引人,在人間也在付出,這都是用大悲搭拱橋。我們的人生要開道、要鋪路,還要搭起拱橋,一段接一段人生,互相彼此共度人生。」

群中見解未必同 合和互協去煩惱

佛陀是一位覺悟者,也是一位說法者,用人間的菩薩典範來教育我們,指引出一條清楚的方向,讓我們轉迷為悟,步上正確的道路。

「假如碰到什麼不如意,人與人之間互相的見解不相同,會讓我們煩惱,有了道理,人人清楚。人與人的因緣各不相同,果報也不相同,所以,自己的人生很有福緣,做什麼事都很順利,要起感恩心;或者是有人的人生,做什麼好像人與人之間都不大同,明白道理以後,就可以通達,可以知道人間有為法是怎麼樣的法。人人把見解開通,就可以化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觀念思想就不會彼此有成見、彼此有煩惱。」

上人舉例說明,馬來西亞慈濟國際學校能順利動土,就是因為大馬連心、愛鋪滿地,每一位慈濟人都能合和互協,匯聚大家點點滴滴的愛心,造福無量,為馬來西亞的教育投注更多的希望。

「我非常地開心,因為大家捐出來的錢都是同樣在一心,馬來西亞要蓋起這樣的學校,要蓋這學校不是說,『師父你點頭,我們才敢蓋。』假如要蓋,是要看學校雙方有沒有錢?我這一點頭,假如蓋不起來,我不就是要負責嗎?我就說,我要等待因緣,這學校要蓋,要人人來發心,人人發心才會關心,了解嗎?有發心,你才會關心這個學校。」

福田開闢大不易 齊耕同耘結碩果


人人發心,各出一分籌建馬來西亞慈濟國際學校,就如1979年上人立志要為醫療資源貧瘠的花蓮籌建慈濟醫院時,有一位日本人要捐二億美金作為花蓮慈院的建院基金,但上人婉拒了這筆捐款……

「臺灣人要人人有因緣來造福,我們好不容易爭取到這一塊土地,政府也是很用心釋放出這一塊土地,我們得來不易啊!這一塊田,福田,應該臺灣人自己來耕福田,我這樣輕易地接受這一位日本人這麼多錢,那你們什麼都不要做了,就看著醫院蓋好了。醫院蓋好了,是否就為了貧窮苦難人來付出?我們能不能很自由自在地發展這有愛、有人文的醫療?」

慈濟醫療是富有愛的人文醫療,慈濟醫院是一間有溫度的醫院,需要的是人人親身參與投入及付出。

「我寧願你們大家十塊錢、百塊錢匯聚起來,只要我們誠懇的愛,好好地去募款,人人就因緣、福緣凝聚來耕種福田。凝聚福緣,耕種福田,我們才能蓋醫院,所以我走出了東臺灣,到了新竹去呼籲人人發揮愛的能量,一百塊、五十塊、三十塊、二十塊,這樣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終於,(花蓮慈院)三十一周年慶過去了,現在是走入三十二年的時候,這三十二年來,光是東臺灣的醫療,慈濟的醫院已經成為東臺灣的重症醫院。」

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之後,東部醫療需才恐急,上人於是開始籌畫建設慈濟護理專科學校(後升格為慈濟科技大學)、慈濟醫學院(後改制為慈濟大學),就地培養人才,期待他們接受慈濟的人文教育之後,能留在慈濟醫療志業裡服務。

「從醫院自己的福田、自己的福緣,跟你自己的福業,這樣子可以從醫學系,到了整個(醫院),從醫院而到了教育。假如沒有人,我們不會有成就,這都是從蓋醫院(開始),委員才全體不斷、不斷地成長起來;有了委員,才會有會員,有會員,我們才有福緣,福緣才能耕福田。」

轉識成智化隔閡 平等性觀曉因緣

愛的能量匯聚在一起,構成圓滿的大愛,在這個大愛的福緣裡,每一個人、每一顆心都是平等的,不分彼此,共同成就。

「我最近才說『轉識成智』,我們的意識、智識彼此都有不平等,為什麼現在氣候不調、人心也跟著不調和?就是因為各有智識觀念,各有智識見解,都為人間不平等、分別心。我們佛法就要『平等』,佛陀也是為了眾生要提倡平等,才能和平,平等的人生合和互協,才能轉智識為智慧,有智慧才平等。」

佛陀強調「平等性觀」,人與人之間都能平等,才是成佛之道。我們與周遭的每一個人,都是在累生累世中結下一分好緣,大家要在大愛的好緣中,朝著共同的方向,一起勇敢地向前邁進。

「今年(的歲末祝福主題)叫做『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是啊!我們都是在天蓋之下、地載之上,我們是人間,我們要關心天下事,彼此之間雖然每一個人各有不同的福緣,有的很有福,有的來自偏遠的國家地方,可是看看非洲,他們雖然比較辛苦,可是他們心中有愛,也愛的很天地寬、很快樂,師父對他們的愛也是同樣的愛,彼此要平等。」

環視天下災難偏多,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提起虔誠的心念,用愛在人世間鋪出一條平坦的菩薩道,薰法修行,殷勤精進。

「期待菩薩是真實菩薩道,佛陀時代是理想中的菩薩,是一個我們的典範菩薩,我們才是真正的第一代落實在人間(的菩薩),我們代代相聚,這菩薩可以在人間受人尊重,因為你愛我,所以被尊重,有愛人生的好菩薩,這樣有聽懂嗎?(眾答:有。)感恩大家都是在精進中,也都在薰法、聽佛法,都是福慧雙修,祝福人人都步步精進,鋪路走過來的愛護大地有情人,祝福大家。」

http://tw.tzuch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1494%3A2017-11-19-03-41-03&catid=59%3Adaily-speech&Itemid=576&lang=zh

Friday 17 November 2017

時候一到 我便應該放手前行

編按:香港中文大學於2017年11月16日舉行第83屆大會(頒授學位典禮),以下為校長沈祖堯教授最後一次以中大校長身份致辭:

各位同學:

今天我和你們道別了。

你們當中有學士生,也有碩士生。從迎新活動、上莊補習、書院生活到論文考試,我相信你們每個人都度過精彩難忘的大學生活,在未圓湖和合一亭留下足印,載滿溫情揚溢的回憶。同時也在學業上付出過許多努力,因此今天能夠在這裏和家人一起,共享畢業的喜悅。

今天你們畢業了,今天也是我畢業了。因為這將是我最後一次,以中文大學校長的身分,站在這個講台和畢業生分享感受。從 2010 年上任至今,我經歷了各種挑戰,包括大學學制改革、人事更替、學術競爭、校園爭議,以至社會動盪,走到今天總算是一個段落。回想我們一起在百萬大道上觀看世界盃決賽,在烽火台烙下不少難忘片段,我感受良多。

你我學到些什麼?

臨別依依,來到這一天,你學到些什麼?我學到些什麼?

你應該學到:看問題的方法多於一種。站在森林裏,我們不應以偏概全,只著眼於一棵樹而忘記整片樹林。

我學到了:有許多意見和忠告我應該聽取。我應該集思廣益,憑良心下決定。

世事不能單看表面,科學範式、政治爭議、道德問題,以至人際關係等都可循多方面了解、詮釋。大家應該安坐、深呼吸、冷靜下來才下結論。

我也學懂了耐心聆聽,包容別人。身為校長,我常提醒自己,異見中也可以有真知,背後或有一段故事。縱使大家意見分歧,爭持不下,我總得下個決定。這就是良心、道德、操守發揮其力量的時刻。領袖下決定不能討好所有的人,只能撫躬自問無愧於心。

你可能學到:批評別人比改善自己來得輕易。

我學到了:話到口中留半句,理從是處讓三分。

埋怨別人愚蠢、自私、不公平是容易不過的事情。但我們自己是不是聰明、無私、公平?《聖經》訓誡我們:「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縱使我們做得對,別人做錯了,甚或背叛我們,我們也應該原諒他們,不要有理不饒人。中大前校董會主席利國偉爵士常道:「話到口中留半句,理從是處讓三分。」惡言惡語可燎原,乖戾妄為遺憾終身。

過得飽滿 活得結實

你可能學到:必須把握每個機會。

我學到了:時候一到,我便應該放手前行。

對你們這些年輕、熱心的朋友,這個世界充滿困難和機會。你們的前路絕非通衢大道,成功之路也非坦途,但走過險阻之後就是玫瑰園。你們有充裕的時間和力量實踐理想。每個難關都是機遇,是禍是福在乎你如何自處。馬克‧吐溫說:「20年後,使你失望的不是你做過的事情,而是你沒做過的事情。所以,解開帆索,從安全的港灣裏揚帆出海吧,乘着信風破浪去。」珍惜每個學習的機會,充實自己,達成理想。

我正在學習一旦離開崗位便不應戀棧,要放下向前走。我順應改變才可以有新作為。

我要在這裏衷心感謝我校所有的教職員和同事。過去七年,沒有你們的大力支持和衷誠合作,我將難以好好帶領本校;我也要感謝所有校友和支持中大的熱心人士,沒有你們的信任和幫助,中大不能取得今天的各種成就。我也衷心感謝所有同學,無論是本地生或外地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同意或不同意我的,你們都是我關心和在乎的學生。我衷心希望,今天,你們能以中大人為榮;他日,母校也必以你們為傲 。

謝謝你們,為我的校長生涯,留下那麼多美好難忘的回憶。過去七年,我學到許多,也活得很充實很有意義。能夠在這樣的時代,竭盡所能領導中大,並為所有中大人服務,是我畢生最大的榮耀。

最後,祝各位同學前途多姿多彩,每天過得飽飽滿滿,活得結結實實,不枉此生。

沈祖堯

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生命科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博士。2010年獲委任為香港中文大學第七任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1985年加入中大教學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擔任醫生。1992年加入中大醫學院擔任內科學系講師,其後獲晉升為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醫學院副院長(臨床)、醫學院副院長(常務)。2008至2010年出任逸夫書院院長。2007年獲委任為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以表揚他在預防及早期診斷與消化系統相關的癌症方面有傑出貢獻。 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症爆發期間,沈教授積極進行抗疫工作,與另外兩位香港醫生同被《時代》周刊譽為當年的「亞洲英雄」。

http://www.master-insight.com/%E6%99%82%E5%80%99%E4%B8%80%E5%88%B0-%E6%88%91%E4%BE%BF%E6%87%89%E8%A9%B2%E6%94%BE%E6%89%8B%E5%89%8D%E8%A1%8C/

Thursday 16 November 2017

「群育」新探

群本身是中性的,沒有故意遠離的需要。但一旦中性的群變成了有利益私心的黨,藉着群體力量去謀私,就要警惕了。…

教育內容中有群育一項,過去和德、智、體和美合稱五育,當然很強調其重要性。群育即是群體教育。人不能離群獨處,好好地發展群性,掌握群性的技巧和要義,當然是重要的。

但思考這個問題,不能單純附和,當中也需要一些批判思考。群性重要,但要面對怎麼樣的一個群,也不能忽略。宋朝歐陽修的《朋黨論》就把朋黨(即群體)分為「以同道為朋」的君子朋,和「以同利為朋」的小人朋。

據說英國哲學家羅素,在少年時一次生日中,他的祖母送了一本書給他作禮物,並在扉頁上寫上「毋從眾作惡」這樣的句子。

這是一種教導,當然也是一種期待。但邏輯分析,「從眾」就是和群體有好的團結關係。但「從眾」未必會為善,卻更可能會「作惡」。而且單獨「作惡」,其「威力」一定不及「從眾」。「眾」可以說是一個群了,會有作惡的可能,這便會深刻了群育的意義。

戒懼群眾


對群眾的戒懼,不單在西方,我國古代也是。孔子是出名的教育家,提倡有教無類,但他最憎惡兩種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陽貨》)、「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衛靈公》)

前一句指的當然不一定是群體。但一個人長期飽食終日,最終應該會找些志同道合的人才會感到暢快。所以「獨食」最終會演化成「群食」,應是合理期望。而且真要這樣,才容易「終日」加「無所用心」。至於後一句,「群居終日」要合群,應是沒有懸念了。這兩類人,孔子眼中是「冇得教」,所以擇群很重要,不是一句發展群育可以掩蓋一切。

此外,孔子對結黨行惡的行為也是很反感的。《論語.為政》:「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意思是說:君子要莊重自尊,不與人爭強鬥勝。要和群體相處,卻不應結黨營私。群本身是中性的,沒有故意遠離的需要。但一旦中性的群變成了有利益私心的黨,藉着群體力量去謀私,就要警惕了。慣常說黨同伐異,就是指一些沒有獨立思考而按着群體好惡去判斷是非的,這是一個貶詞,也是群體被利用作為謀私的器具。

眾人皆醉我獨醒


其實堅持原則,和流俗抗衡,古往今來,製造了不少優美生活篇章。就拿屈原做例子。《楚辭》中有一篇《漁父》,很早已被斷定不是屈原的作品。但《漁父》中卻出現一個很鮮活的屈原形象和他的處事原則的討論。屈原被流放,在湖邊躑躅,「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有這樣的結局,究其因,就是屈原自己說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就是離群的代價和結局。屈原好歹都是一個有理想的知識份子,但他的遭遇卻遭到可能是目不識丁的漁父奚落:「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既然世人都混濁,你為什麼不也順勢翻攪水底的污泥,掀起水面的波浪?既然大家都醉,你為什麼不也吃些酒糟,喝點薄酒?)先不要質疑為何漁父可以說出這「文縐縐」的說話,但他說話的內容,很顯然是很隨俗的——哪裏有利益就去哪裏啊,何必計較這麼多?但一個「從眾作惡」的群體,屈原既鄙視,也遠離,情願堅持理想。屈原的下場怎樣?不用多講,連小學生也不會不知道。但是,教學內容中,沒有人會把屈原確立為壞人、惡人,他的事蹟被傳頌,甚至流芳百世。但這又算是甚麼樣的群育呢?

當然,現代社會是被認為「識人好過識字」的社會。「識人」就要隨俗,就要合群,甚至有時要不講原則。但這些,都應是存諸個人腦海中的思緒,不能見諸教科書中的。

其實太倚重群體,或由群體帶動而做的各種勾當,眾所周知,好壞參半已很難得,嚴重的甚至會演化成各種欺凌。「不要集體欺凌同學」,由小學開始訓導主任都時常教導學生。但要「時常教導」,就知道事情是撲滅不絕的。

我不反對群體,也不反對群育。但一想到某種形式的群體,就有些驚恐的感覺。學校每天都示範着如何推動群育,但推動前最好也要做些「學術」分析啊!

鄭楚雄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從事多年文教工作,長期為報章撰寫政治、文化、教育等評論,亦從事書法創作。八十至九十年代出版過多種教材。作品有《困學集》、《過渡期香港政論文輯》、《在教改的前沿上》、《教場觀隅錄》、《那年那月,教育大事件》、《教學論爭,記錄在案》、《你不可不知的中國文化40問》、《你不可不知的文學的人生啟迪》等。

http://www.master-insight.com/%E3%80%8C%E7%BE%A4%E8%82%B2%E3%80%8D%E6%96%B0%E6%8E%A2/

Monday 16 October 2017

真正的臣服

臣服,沒有你以為的那麼簡單,它是一個痛苦,甚至它是一個選擇,它會是一個過程、掙扎,也是一個平衡。它會在你的一生當中,用各式各樣的形式持續發生,可是它背後的本質是善良的,因為你內在的聲音,神性的自己,它要開始說話了,它要你聽見它的聲音。

所以臣服並不容易,很多人一輩子甚至都還沒有到臣服的階段。你知道在你臣服之前,有多少的矛盾衝突與痛苦嗎?在臣服之前,是你內在的聲音覺得好像我這樣生活不對了,你開始痛苦、鬥爭,開始覺得我怎麼辦?雖然你好像生活都過得去,甚至名利雙收,可是卻似乎不感覺到喜悅,因為你離開心靈好遠了。
賽斯心法裡面沒有臣服,只有叛逆。所謂的臣服,是要經過一個很大的內在叛逆,沒有真正內在的叛逆,是沒有所謂的臣服。你們以為臣服者,是乖的、順從的,那就大錯特錯了。真正的臣服者,心中是有一把怒火的,以賽斯心法來講,那叫「神聖的不滿」,但他沒有要傷害任何人。

臣服並不是對任何外界的臣服,是回來見到你內在真正的自己。你敢忠於內在的聲音,縱使它違背了所有全世界一切外在的組織、框架和制度嗎?我們都做順民太久了,從小爸媽、老師、社會都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例如父母可能為了你好,希望你當牙醫或醫師,如此可以繼承衣缽與衣食無缺;可是你看到血就會昏倒啊!你只喜歡藝術跟音樂啊!你敢不敢聽你內心的聲音,而勇敢地告訴父母親,我不想走你們為我安排的道路,我想走我內心想走的道路。

人類的自我沒有辦法再走下去了,除非它開始回來面對自己,但這是一個未知的旅程,誰也不知道這件事情發生了會怎樣,可是它一定得發生。每一個人都要開始有一個心態,如果我內在的聲音想告訴我一些什麼,那它在跟我說什麼呢?如果我內在的神性的自己、內在的心靈想告訴我些什麼,那麼它要告訴我什麼?我寧願繼續聽自我的聲音,繼續讓社會的價值觀帶著我走。還是我開始要做一個選擇,我敢不敢開始偷偷地聽內心的聲音,我敢不敢大膽地去聽內心的聲音,如果內心的聲音跟人家告訴我的不一樣,我他媽的敢不敢!

你想過一個問題沒有,所有整個社會告訴我們怎麼做的,它跟我真正內心的聲音,是吻合的嗎?還是根本就是矛盾與衝突的!終其一生,你必須面對這個問題,因為有一天你總要醒過來,所以沒有臣服這回事。自我意識必須要傾聽潛意識與來自內我的聲音,人最後唯有忠於自己,才會身心靈的平衡,最後不能背叛的是自己,不是任何人。

一個人為什麼會得癌症,因為他都把重心放在外面,在乎的是外在,而不是怎麼樣愛自己,不是把重心放在你跟你的心靈之間。真正聽內心的聲音,就是坦白、面對,賽斯心法是讓你來誠實自我面對的。以前就是不敢真實面對,事情才越搞越大洞,病才越來越嚴重,就像賭徒一直想翻身,去借更多來繼續賭一把,結果死路一條。

為什麼人到了五六十歲得到白內障,因為過去你自我的意念、思維人生觀已經越來越框架,在習慣性模式待太久,以至於你的心靈之窗蒙塵了,需要去換人工水晶體。可是心靈想跟你說的是「請打開你的框架,開闊你的視野,除了殺人放火的事不要做之外,什麼都可以做。」因此我要發起一個世界性的運動,每個人開始願意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怎麼聽內心的聲音?很簡單,靜下來聽,喝咖啡、走路、在公園抓寶可夢的時候,問自己「我內心真正的感覺是什麼?如果我的心靈想告訴我,它想告訴我什麼?」

臣服,是從完全信任神性的自己開始,當內心這個聲音起來的時候,不要完全否定它,開始問為什麼不。但也不是立刻把自我完全放掉,而是慢慢地去認識有個內心更大的力量,試著傾聽、熟悉它。相信內在有個更大的智慧在帶領,願意與它合作,願意放下執著來聽聽看它要怎麼說。當自我與心靈和而為一時,就像你騎電動自行車一般,自我出一分力量,心靈則回饋給你十倍百倍的助力。

~戴禹鑌取材自許添盛醫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639623302743936&set=a.668114909894785.1073741827.100000888452808&type=3&theater

Thursday 12 October 2017

此生的意義,就是磨練魂魄

:稻盛和夫

話說,我們人類活著的意義或人生的目的又是什麼?對這個可以說是最根本的問題,我還是想從正面提出我的答案,也就是提升心志、磨練魂魄這件事。

人活著的時候會被欲望迷惑牽引,這也是生物活著的特性。一旦放下迷惑,我們就能夠追求無止境的財富、地位和名譽,成為被快樂淹沒的生命。

的確如此。只要活著,就不能沒有足夠的衣食,想要活得自由自在,也必須有金錢才行。由於出人頭地也可以成為生存所需的能量,因此,我們也不能否定,人活著就該擁有人生的目標。

問題是,以上所提的,都只限於眼前這一世。不論你擁有多少東西,往生時一點也無法帶到另一個世界。這一世的事物,都得在這一世做出清礎的結算。

在所有的事物當中,如果有一項是不滅的,那不就是所謂的「靈魂」嗎?當我們死亡時,不得不全數放下今生今世努力積累的地位、名譽、財富,只能用靈魂迎向嶄新的旅程。

因此,每當有人問我「這輩子你為什麼而來?」時,我就毫不遲疑地回答,因為我想成為「比剛出生時更好一點」的人,也就是說,我為了想帶著更美麗、高尚一點的靈魂離開這個世界而來。

在庸俗的世間誕生,嚐盡各種苦與樂、在幸運、與不幸的波浪沖洗下,直到最後的日子為止,還是絲毫不倦怠,努力地存活着。生存的過程有如磨亮自己的砂石,提升我們的人性、修養我們的精神,讓我們擁有比來到此生更高境界的靈魂,然後離開這個世界。我認為,這才是人類的生存目的。

今天比昨天更進步,明天比今天更進步,每天都老老實實地努力生存。我想,人類生存的目的與價值,就存在這種不鬆弛地工作、踏實地行事、謹慎地求道當中,不是嗎?

人類活著的時候總是受苦居多。多到有時候難免怨恨神佛,抱怨為何唯獨自己必須如此受苦?但是,我們有必要這樣考慮,世界就是為了提供靈魂的磨練機會,才會這般地苦啊!辛勞、痛苦正是鍛鍊人格的絕妙機緣。

能夠把考驗當成「機會」 的人──唯有這樣的人,能夠將有限的人生,變成自己的財產、存活於世間。

這一世是上蒼給我們提升心志的時間,也是我們修煉靈魂的道場。首先我想強調的是,人類存活的意義與價值,就是提升心志與磨練自己的靈魂。可以這麼說吧!

單純的原理原則,不可動搖的生活指針

所謂的魂(註:即靈魂)會因為「生存方式」的磨練而出現不同的光彩。隨著你想過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心志可能變得高尚、也可能趨於卑微。

世界上,有不少人同時擁有高超的能力,卻因為靈魂不在而誤入歧途。看看我身處的經營世界,就有人抱持著只要我賺錢就好的自私想法,因而發生所謂的醜聞。

每個都是富於經營才華的人才,為何會連考慮也不想?這就像自古流傳的日本諺語「才子易因才失足(譯註:意思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所示,才華洋溢的人,往往因為過於自信,反而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這種類型的人就算一時獲得成功,因為只仰賴才氣聰明,很快就會步入失敗的後塵。

才氣愈不如人,愈需要引導自己走入正途的羅盤(指南針)。能成為羅盤、指針的也就是所謂的理念、思想,或哲學。

以上提到的哲學,如果不足、導致人格不成熟,無論具有多少才能都會落於「有才無德」的境界,無法將身上所具有的高超能力,活用在正確的方向,因此誤入歧途。這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企業領導、經營方面,也會發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根據我的想法,這裡提到的人格,可以用「性格+哲學」 的公式呈現。由人類與生具來的性格,與後天生活過程中學到的哲學,兩者融合構成所謂的人格。總而言之,我們的人格──心與靈魂的品格──就是由先天的性格,加上後天的哲學,不斷陶冶、磨練出來的。

話說,個人根據何種哲學基礎、走向人生,也會決定當事人的人格。換句話說,如果哲學的基礎也就是根部沒有紮得很穩,日後人格這根樹幹,也無法長得很粗壯。

人究竟需要那種哲學呢?我認為就是「對人而為是否正確」這項重點。這是父母親傳承給子女的簡單、原始的家教,也是自古以來人類積累出來的倫理、道德觀念。

二十七歲時,就因為周遭的協助,設立京瓷公司。但是,當時的我是個經營的門外漢,既沒有知識,也沒有經驗,因此,對於要如何經營才能順利往前走,全然不解。我困惑到了極點,最後終於下定決心,貫徹去做「對人而言是正確」的事情。

換句話說,我將不可以說謊、不可以帶給他人困惑、正直行事、不可貪心、不可以只考慮到自己等,父母親從小就教導我──然後,長大就忘掉的──很單純的行事準則,一成不變地改成經營企業的方針,也就是判斷對錯的基準。

這樣做的理由,一方面是基於我對經營的無知;一方面也是我很單純地確信,做出違反已經廣泛為人接受的道德或規則,還能獲得成功,這種案例一個也不可能出現。

這是非常簡單的準則,卻具有可以通行世界的原理。只要沿著這種原理去做,人就不會迷路、能夠走上正途,最後將事業導向成功的方向。

若要為我的成功找尋理由,或許也就只有這些了。換句話說,或許就因為我才華不夠,才會找出追求對人類而言是正確的,這種單純而有力道的生存指針吧!

就人而言我是正確無誤的嗎?我有沒有違反根本的倫理或道德?──在我有生之年,我一直把這些問題當成至關重要的事,惦記在心,並且終生努力地守着它們。

在現代的日本社會中,一提及跟人類應有的言行相關的倫理、道德,或許會讓很多人,對你抱持思想落伍的印象。這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人對戰前的道德思想教育抱持反感,因此談論道德也變成禁忌。道德本來就是人類累積出來的智慧結晶,也是規範人類日常行為的軸心理念。

近代的日本人有項通病,喜歡用陳腐的理由排斥過去生活中整理出來的各種睿智,一味追求方便的結果,也因而失去許多不能失去的東西,我想倫理道德也是其中之一!

就在此刻,難道我們不該找回,對人而言最基本的原理原則,然後依據這些原則,切實地生存和生活嗎?我認為透過此行為,就有可能找回過去的寶貴智慧。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2138&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

Wednesday 11 October 2017

如何對付一意孤行的朋友

看見朋友一意孤行地做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時,以我醫生訓練,加上好心的個性,少不了苦口婆心一頓“預後評估”“病理分析”外加“鑒別診斷”以及種種處方。

年紀漸大,回顧起來發現:因為“坦誠相告”,導致漸行漸遠的朋友倒是不少。反過來,真的因而改變,得到好處的情況少之又少。更糟的是,不聽勸告落得失敗了,恍然大悟,回頭感謝我說:“早知道當初聽你的,就好了。”這樣的事,一次也沒有發生過。

三國演義寫袁紹在官渡大戰之前,首席顧問田豐直言相勸,舉出許多必敗的理由,希望能勸阻袁紹出兵,不想一番忠言逆耳惹來袁紹不高興,開戰前把田豐送進監獄去。官渡大戰打下來,如同田豐所預料,袁紹果然兵敗如山倒。

當前方敗仗的消息傳到監獄里,獄卒恭賀田豐說:

“你料事如神,袁紹大將軍回來了,一定會大悟前非,好好重用你。”

田豐聽了大哭說:”要是袁將軍打勝仗,心情好也許有可能開釋我。但他打了敗仗,看到我一定是欲除之而后快啊。“

袁紹回來之後田豐果然被殺了。

年輕時讀這故事,只覺得袁紹氣度狹窄,錯失這麼有識之能臣,導致了大好局勢與江山。不過過了這些年,多經歷了些事之後,慢慢發現:

首先,被勸告者的角度來看:不顧眾人反對,堅持自己理想,最後成就了大事業的英雄也不是沒有。所以,要用這個故事來當通則,教導被勸告這多聽從別人的意見,似乎一點也不可行。袁紹的失敗是他判斷錯誤,不是他不聽別人的話。

再來,從勸告者的角度來說:袁紹這樣的反應恐怕是一般人正常反應的平均值罷了,要說心胸特別狹窄倒也不至於。能像唐太宗容魏徵的君主,歷史上畢竟是少數。出征前殺掉逆言這祭旗也是大有人在的。把一般人都期望成有唐太宗這樣的雅量,恐怕是不符合人性常理的假設。

所以,一意孤行的朋友是不是就不勸了呢?倒也不至於。從前我說:“你這樣不行啦,你根本沒有考慮到A、考慮到B,怎麼可能成功?你這樣只是在浪費時間罷了。”

現在我會改成說:“這要成功可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噢,真佩服你的勇氣。特別是考慮到A、B,這麼多事都要克服,真是不簡單啊。”

這樣說,說法固然比較隱約,但聽的人感受的差別其實是很大的。

有人問:說得像從前那麼清楚都聽不懂了,換成這樣說,可以嗎?

至少我覺得被聽進的機會高些。

萬一還是不行呢?

我想那就真的是不行了。承認不行不是什麽壞事。畢竟這是他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在朋友的人生里,我們再怎麼重要,也不

過就像田豐一樣只是官渡之戰的配角啊。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4%BE%AF%E6%96%87%E8%A9%A0-houwenyong/%E5%A6%82%E4%BD%95%E5%B0%8D%E4%BB%98%E4%B8%80%E6%84%8F%E5%AD%A4%E8%A1%8C%E7%9A%84%E6%9C%8B%E5%8F%8B/445772847507/?pnref=story

Tuesday 10 October 2017

怎麼說,別人才會聽?

說話是門學問,話說得好能讓溝通更加順暢,也能改善你的生活和人際關係。從現在起,留心自己怎麼說話、說什麼話,學習 Julian Treasure 傳授的方法,讓你說的話更有力量,也為世界帶來更美妙的聲音。

這樣說,就錯了!

語音大師 Julian Treasure 說,所有的聲音之中,人類的說話的聲音最有影響力,透過人類聲音傳遞出的話語能展現愛,也能引發世界大戰。說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但要怎麼說,卻得經過學習才能說得好,並且確實達到溝通的效果。如果你發現自己說的話沒人聽、沒有影響力,很可能就是因為你犯了這七種錯誤:

1.八卦: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小道消息的主角,卻常擔任傳遞八卦的幫兇,在別人背後說三道四,或是不斷謠傳別人的秘密。要切記,告訴你別人八卦的人,也很可能去告訴別人你的八卦。改掉八卦的習慣,利人又利己。

2.批評:懂得將批評用合適的話語傳達是種藝術,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的習慣,不僅不公正,也顯得說話的人過於狹隘。每個人都會犯錯,但用高高在上的態度批評別人,反而會讓對方不想聽,沒能讓他改過之外,還可能直接被列為拒絕往來戶。

3.消極:每個人都想要快樂的生活,當你開心和別人分享的時候,如果被澆了桶冷水,八成會很錯愕,還會影響原來的好心情,也許還會考慮以後別自討沒趣。理性的提醒是好事,但事事唱衰就會讓別人退避三舍。

4.抱怨:有的人從芝麻小事到國家大事都能找到不順眼的點,然後抱怨個沒完沒了,底下的負面情緒就像傳染病,大家聽的當下不舒服,還會影響接下來的心情。吐苦水要適可而止,抱怨不僅沒有散播歡樂散播愛,還會散播壞情緒的病毒。

5.藉口:做錯事就道歉是天經地義的事,卻有人習慣搬出各種藉口不願認錯。說藉口的同時,就是把責任推給別人去擔,此舉不能顯示你無罪,反而露出這個人沒擔當,也沒有掌控全局的能力。找別人當替死鬼的人難以讓人同情。

6.誇張:言過其實就像欺騙,讓人信以為真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聽話的人感覺自己像蠢蛋,久了也不會想和這種人做朋友。

7.武斷:不願傾聽別人的意見、深入了解事實的全貌,認為只有自己說的話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會失去了解更寬廣世界的機會,也會顯得這種人拒絕和別人溝通、不相信別人,和這種人說話就像白費唇舌,那又何必和他說呢?

這樣說,最有效!

改掉「說錯話」的壞習慣之後,Julian Treasure 教你要怎麼說,能讓說出口的話發揮功效。

1.說話的內容:說話時要實話實說、真誠可靠、言行一致、出於善意。每個人都希望和人交談時不須勾心鬥角、句句提防,因此說出真話,不說違心之論,不惡意傷人,讓你的言行可靠、值得信賴,是第一步。

2.音區和音色:若是用胸腔發音,能讓聲音聽起來較專業、穩重,聽起來較舒服,也較容易讓人信賴。研究顯示,多數人偏好溫暖、平順像巧克力般的嗓音。音區與音色都可以透過訓練改變,讓你的聲音更加分。

3.說話的聲調:說話時也要注意抑揚頓挫,語音太平淡就像背書一樣,讓人難以抓到重點且容易分心。說話的時候適時依據說話的內容變化語調,能讓言語更加生動、容易理解。

4.說話的速度:語速能顯示你的情緒,說話太快會讓人覺得緊張,也容易讓人聽不清楚你要說的話。放慢速度、不急不徐地說話,刪掉一些不必要的語助詞,並且適時沉默,能讓你說的話更有力量。

5.說話的音量:控制音量也是重要的一環,保持適當的音量,輕聲細語能吸引聽者的注意力。說得太大聲會讓聽者不舒服,也會打擾不相干的人。

https://youtu.be/eKp2hFF3tho

Monday 9 October 2017

費斯汀格法則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出名法則,即被人們稱為的「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費斯汀格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台邊,妻子怕被水淋濕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疼愛手錶,就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然後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錶打濕。卡斯丁說他的手錶是防水的。

於是二人猛烈地鬥嘴起來。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轉回家。

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文包里,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妻子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待門打開拿到公文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

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這個事例中,手錶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都是由於當事人沒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試想,卡斯丁在那10%產生後,假如換一種反應。

比如,他撫慰兒子: 「不要緊,兒子,手錶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這樣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本身心情也好,那麼隨後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餘的90%。

在現實生活中,常聽人抱怨:我怎樣就這麼不走運呢,每天總有一些倒霉的事纏著我,怎樣就不讓我消停一下有個好心情呢,誰能幫幫我?這都是一個心態問題。

其實能幫助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倘若瞭解並能熟練運用「費斯汀格法則」處事,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http://wiki.mbalib.com/wiki/%E8%B4%B9%E6%96%AF%E6%B1%80%E6%A0%BC%E6%B3%95%E5%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