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December 2012

慈悲是宇宙最大的能量

走進台塑總部大樓,長庚生技的展示區牆面,掛著兩隻海豚悠游於深海的照片。

為何掛海豚照?長庚大學、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身穿黑色外衣搭配灰色T恤,簡樸素淨,他語帶禪意地回答:「牠們知道很多事。」

楊定一具有生化與醫學雙學位,二十七歲便升任美國洛克斐勒大學分子免疫與細胞生物學系主任,在免疫領域享有盛名。

但科學與醫學的背景,沒讓他捨忘身、心、靈合一的重要。從小就熱中哲學思考的他,持續修行追求快樂的境界,而且也付諸行動,對外分享。

早在一九九九年,楊定一、王瑞華夫婦就在美國推廣讀經活動,帶領孩子親近四書五經,學習古代聖哲的價值觀。

「對兒童的教育要有大的變更,不能光是考試,」楊定一說。

十多年來,讀經班從美國散播到各地,參與的學童累計超過一千五百萬人。

八年前,楊定一在台灣啟動另一項教育實驗,在全台多所校園推廣「感恩心」。

感恩的心 讓荒地變良田

長庚生技的志工,走入校園講解感恩的意義,發立願卡給學生,讓他們寫下要感謝的人;或是藉由好事壞事紀錄卡,讓孩子養成每日自我反省的好習慣。

更且,每年四月舉辦感恩創作活動,鼓勵學童以及受刑人等,以繪畫、寫作,表達心中的謝意。

楊定一也曾帶著子女在中南美洲為貧戶蓋平價住宅,以身作則,讓子女體會利他的精神。

幾年前,楊定一和神職人員合作,在瓜地馬拉一塊寸草不生之地,教導當地民眾,每日對土地表達愛與感恩,竟種出比手臂還長的紅蘿蔔、比頭還大的萵苣等有機作物,「好多人去參觀,覺得是神蹟,」楊定一分享。

近期,他還多了暢銷書作家的身份。他撰寫《真原醫》,分享身心靈平衡且健康的祕訣,熱銷二十幾萬本,啟發許多人思考新的生命態度。

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如何改變世界?一切都是從心開始。以下是楊定一獨到的見解:

談到改變世界的想法,是有邏輯順序的。

首先,一切回到心。以東方人的哲學來講,人的本性本來就很善良,就像小嬰兒,他不會做什麼壞事。回到本性看世界,其實就會解決掉很多煩惱、危機。

所以,我有機會在美國各地演講,會談到「實相」(reality)的概念。現象不是根本,只是種表相,跟著現象在跑,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心。

第二個重點,一切從心出發。了解一切都是大妄想,對外界的反應,只是神經、知覺上的反應,那麼做事的方法就不一樣,價值觀念也會徹底改變,並且影響到周邊的人。

第三點是慈悲。慈悲是宇宙最大的能量。由慈悲帶起行動,與人共生存(coexistence)、共演化(coevolution)。

人是平等的,也許因為家庭狀況、經濟條件等,有所差異,但從生命的角度來看,完全是平等的。

例如,也許有個人比較窮,但他可能有很好的抗壓力。有些人很富有,但我觀察,他們很少過得快樂。

宇宙造出一種平衡(balance),眾生共生存。共生存還可以延伸到與動物、植物、地球,甚至宇宙。

接著,自然會走到第四個要點,永續的觀念。

心胸一放大,人生價值觀就整個翻過來,完全改觀,生起平等心。

在生活中不斷說謝謝

第五個重點是,思想圓滿、做事踏實(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如同在《真原醫》書中強調的,要行感恩、懺悔、希望、回饋。活在服務中,才會讓人最快樂。

「服務」不是「得」,而是「給」。得到,永遠不會滿足,因為「得到」是無常。賺一百萬,就會想著賺五百萬還不夠,無法帶來滿足。

但服務、給予時,會帶來平靜祥和的滿足,這種平靜才是快樂。

一個人回到心,就沒有「我」了。要修練心性,有個最單純的方法,就是不斷說「謝謝」兩個字,謝謝到底。

從早上睜開眼睛,謝謝身體;到別人罵你,還講「謝謝」。在各種情境下道謝感恩,就能完成心的轉變。

心的轉變,是人生最大的工程,也是最大的禮物。

作者:採訪整理/黃惠鈴
天下雜誌513期

Friday 28 December 2012

忘記是風度,舍得是智慧

牢記是一種責任,淡忘是一種智慧

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獲得人生最大的收穫——快樂和幸福!學會忘記,讓身心輕鬆;懂得舍得,讓生活變得更加和諧美麗。

忘記是一種風度,舍得是一種智慧。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諦,懂得忘記的心靈昇華,讓精神得到提升,懂得舍得會活得很精彩。學會忘記,懂得舍得。

記得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牢記是一種責任,淡忘是一種智慧。

忘記是一種記憶的灑脫,一種胸懷的和境界的開闊,一種紳士的風度和勇氣的超脫,一種對過去和成功的淡然處之,一種對痛苦和憂愁的嘲諷和不屑,一種對人生輕輕鬆鬆處世之真諦。

其實,生活的本身就是在於不斷地吸取、積累和淘汰。生命是一種過程,一種吐故納新的過程。就是吸取有道理的,積累應該堆積的,淘汰那些個糟粕。正是因此,人生難免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學會忘記,也就不會記住;這是生活的辯證法,也是生活本身的規律所在。我認為在很多時候,人們不僅要學會忘記,更要學會懂得舍得。

忘記是一種風度,舍得是一種智慧。

人要想讓自己的一生過得快樂和幸福,就必須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夠改變的。這不僅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境界。忘記是一種心靈超脫的修養,舍得就是一種心靈的昇華;忘記是一種優秀的品德,舍得就是一種絕好的心態;忘記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舍得就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最高境界。

正所謂: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隨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人生若能如此,那麼將會是多麼的完美和幸福呀!靠得住,實為可貴,珍惜的事務切勿忘記;丟得下,實為應該,廢棄的東西應早摒棄。忘記別人對自己的不敬,牢記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和幫助,忘記自己過去的輝煌和成就,銘記今天的責任。

學會舍得,舍得身外的名利和虛榮,舍得一時的風光和瀟灑,舍得誘人的利益和榮譽。只有懂得捨得人,才能獲得卓越的成就。

做到能忘記處且忘記,能饒人處且饒人;能舍得之時,就一定要舍得,絕不回頭。能牢記的一定要銘刻在心底,能施人處且施人。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獲得人生最大的收穫——快樂和幸福!學會忘記,讓身心輕鬆;懂得舍得,讓生活變得更加和諧美麗。

不僅要學會忘記,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諦。那樣人生將會更加的真實與完美!因為無欲無求,活得淡然,活得舒坦,也會活得很精彩!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fo.ifeng.com/xinlingwuyu/detail_2012_05/21/14686070_0.shtml?_from_ralated

Thursday 27 December 2012

注視你的痛苦,發現你的慈悲

向自己本然的人生經驗敞開,往往會發現,事事皆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我們心目中理想的自己,我們或許做不到。自己所愛的那些人,或許也不符合自己的理想。這個世界的狀態,看在眼裡或許令人沮喪甚至震驚。現實總不符合自己的期望,不斷令人為之心碎。

但如果能將那顆「心碎」的心敞開,那將是既甘又苦的。現實無法永遠合人的意,這是苦。至於甘,則是現實使人為之心碎時,人將發現一種純然甘美的纖弱:自己與人生的脆弱之美本來一體。

對自己與他人,此乃真正慈悲之始──因為面對了人生中的諸種苦。一個患癌症的朋友,四處求醫卻群醫束手。起初她怨天尤人,最後終於了解,真正的療癒並非治好癌症,而是與之和解。與現實斷裂甚至與之抗爭,才是人需要加以療癒的病根。整個世界亦復如此。

當面對最大的苦難時,也正是修持無條件當下的最可貴時機。時時提醒自己,自己的感受並非如自己所想那樣牢不可破。的確,凡事都不可能完全如意。觀想有助於認知此一事實,使人得以專注於感受中的空隙或虛空,從而生起真正的清明與智慧。

如此,過去的舊傷可以揭露內隱的寶藏。在那裡退縮與逃避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在那裡找回自己長久以來掩蔽的本性。在人生經驗最痛的時刻,隨時有新的啟發等待浮現。因此,無論什麼痛苦或煩惱,若能因此而擁有當下,在那兒向痛苦或煩惱敞開,注視它、感受它、包容它,並在其中找到內隱的真實,這,就是療癒。

作者/約翰.威爾伍德
摘自《覺醒風: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會》
心靈工坊出版社發行

Wednesday 26 December 2012

審時而拿 度勢而放

人世的智者,能將喧囂的世事拈于指尖,控于股掌,不過因為六個字:拿得起,放得下。審時而拿,度勢而放。這個世界上,很多的聰明人都成了庸人,因為他們在該拿起的時候,考慮太多而錯過了機會;該放下的時候,糾纏太久而無法自拔。

該放下的時候,就別勉強拿起;該拿起的時候,也不能輕易放下。前者決定你能活得多輕鬆,後者決定你能走多遠。其實,生活中,太多放不下的東西,最後都成了生命的累贅。而錯過了的機會,也會讓你在某一刻回首時追悔莫及。選擇拿起或放下,是上天賦予你的權利。人生好多時候,選對了也得選,選錯了也得選。一旦選擇了,就不要在對與錯上計較。計較的結果,只會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糟糕的人生,不是因為你選錯了,而是因為你始終放不下這個錯,最後又一錯再錯。

有時候,只是一念之差。一念選與不選,一念放與不放,便一念一悲喜,一念一江山,一念一人生。看似漫長的人生,有時候,只是某一念抉擇的結果。

《 生命時報 》· 馬德

Monday 24 December 2012

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

當我們犯了錯誤之後,一定要誠心懺悔,痛改前非。

懺悔的意思是什麼呢?懺,懺除過去所犯的過錯;悔是後悔,改過自新。懺悔是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生起悔過心理,痛改前非,保證不再犯第二次了。

懺悔,並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門,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很重視懺悔,共產黨也講批評與自我批評。佛教的懺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懺悔,他們向誰懺悔呢?向上帝、教主懺悔,求得主的寬恕、饒恕。主寬恕了你,你的罪業也就消除了。佛教的懺悔主要是面對大眾、面對自己,雖然有時也在佛的面前懺悔,但主要是自我遣責。

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佛陀在經中說:有兩種人在修學佛法上能有年成就,第一種是能如法如律的去修行、生活,不會犯罪;第二種人是犯罪之後能懺悔。一個人有缺點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沒有悔過之心,這種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當我們犯了錯誤之後,一定要誠心懺悔,痛改前非,保證以後不再犯罪,這樣在修學佛法上才能有成就。

平常的人都知道把生活的環境打掃乾淨,然而很少人注意到打掃、清洗自己不良的行為,清除自己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由於無始以來,我們有很多煩惱,造下了很多罪業,我們的人格被嗔癡污染得一塌糊塗,如果不用懺悔去清洗自己被煩惱污染得人格,那我們的人格將是一個什麼樣子呢?就像一件十分漂亮美觀的時裝,本來很乾淨,如果一位女士穿一段時間,穿臟了,脫下來也不洗,往那裏一放,過幾天再穿,再脫;再穿,再不洗;過幾天,拿出來聞聞再穿,時間長了,已經臟得不能再臟、臭得不能再臭了,然後就這樣一直穿下去,一次也不洗。你想這件衣服將會是一個什麼樣呢?

我們的人格也像新衣服一樣,本來很乾淨,因為有了貪嗔癡的原因,使我們造下了許多罪業。煩惱污染我們的人格,罪業帶來生命的痛苦。因此,我們現在學習普賢菩薩的第四大願“懺悔業障”,使我們懂得用佛法的懺悔法門,去清除自己心靈上的污垢,使我們的人格恢復到本來的面目,這樣我們才能夠成佛!

濟群法師·《學佛者的信念》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fo.ifeng.com/xinlingwuyu/detail_2012_09/07/17427953_0.shtml?_from_ralated

Friday 21 December 2012

生命沒有過渡

和一位留德的老師談起老師在德國的留學生活。

老師:「在德國,因為學制還有一些適應的問題,有些人一待就會待上十年才拿到博士學位。」

我說:「哇!那好久哦。」對於才二十歲的我而言,十年,不就是生命的一半嗎?

老師笑了笑:「你為什麼會覺得那很『久』呢?」

我說:「等拿到學位回國教書或工作, 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呢!」

老師:「就算他不去德國,有一天,他還是會變成『三、四十歲』,不是嗎?」

「是的。」我答道。

老師:「你想透了我這個問題的涵義了嗎?」

我不解的看著老師。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在德國的那十年,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啊!」老師語重心長的說。

那一段談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提供了我一個很重要的生活哲學與價值觀。

前一陣子工作很忙,學弟問我:「你要忙到什麼時候呢?!」

「我應該要忙到什麼時候?或者說到什麼時候我才該不忙呢?」我反問。

「忙碌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重點應在於,我喜不喜歡這樣的『忙碌』。如果我喜歡,我的忙碌就應該持續下去,不是嗎?」我補充著。

對我而言,忙碌不是生命的「過渡階段」,而是我最珍貴的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人常會抱怨:「工作太忙,等這陣子忙完後, 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於是一個本屬於生命一部分的珍貴片段,就被定義成一種過渡與等待。

「等著吧!挨著吧!我得咬著牙渡過這個過渡時期!」

當這樣的想法浮現,我們的生命就因此遺落了一部分。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

這時,老師的話就會清晰的浮現在我的耳邊。

所以,我總是很努力的讓自己喜歡自己每一個生命階段,每一個生命過程,因為那些過程的本身就是生命,不能重來的生命。

生命裡,有很多幸福的角落。幸福的你,在那裡遇見屬於你的幸福。

也許,它沒有豪華排場、也非人間仙境、更不是瑰麗天堂 …… 但它確確實實是幸福的所在。

只要你願意放慢一點、讓心靈喘口氣, 體貼一點、多對別人好一點, 你就可以發現心靈的桃花源。

「生命,是上天給你的禮物;生活,是你給上天的回敬!」

好好珍惜上天賜予你的生命,善待自己、享受生活,用超值的快樂,回敬上天,以及所有愛你、和你所愛的人。

想談美麗戀愛,先讓自己過得好;要有成功人生,先將日子過得好。

每一個生命都是上天給予的禮物,獨一無二,絕對值得好好賞識自己、享受自己、成就自己。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試著改變一下吧!

https://www.wagor.tc.edu.tw/doc/articles/0211.htm

Thursday 20 December 2012

嫌隙這條隙

兩個人之間生過嫌隙,便很難回復到從前的關係,就算口裏說「沒事了」、「不會介懷」,加上行為上都做到跟以往看來沒有兩樣,那條隙始終在那裏,可能只是幼若游絲,卻仍然是一條分隔線,而且隨時會再次擴大,甚至一觸即擴。

很多時候所謂冰釋前嫌,冰釋了還有一灘水,水蒸發了還留下水漬,你可以裝作看不到,但騙得了人騙不到自己。

為何嫌隙會這麼難完全消除?我沒有一個全面的解釋,只能就自己的經驗說一下。

引起嫌隙的事,往往涉及其中一方的自尊受損;即使只是誤會,自尊損了就是損了。自尊這東西,是會認人的,一旦受某人損了,再見那人,那受損之感便會如影隨形般重現,要忘記那件引起嫌隙的事便不容易了。

假如你和我有嫌隙,那麼我眼中的你,你眼中的我,我眼中的你眼中的我,和你眼中的我眼中的你都很可能因而改變,嫌隙的那條隙不必大,都可以種下了疑忌和不信任,永遠隔開兩人。

《魚之樂》

Wednesday 19 December 2012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 簡介

離開校園多年後,文憑、理論都不再重要。

面對困難的抉擇時,我總會想起那一席話,

讓我重新看見人生中該有的勇敢、價值、無限的可能…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的傳統,在每一科的最後一堂課,

教室裡聽不到個案研究討論,也見不到學生七嘴八舌爭相發言的情景,

只有任課教授對台下這群菁英學生,說一段文憑也給不了的人生智慧。

而這每一個故事,都可能成為你一生中面臨困難抉擇時的重要指引

漫漫人生無論走向何方,都別忘記自己的價值理念,面對抉擇,務必忠於它、守住它——記得你是誰。

· 無論你多麼熱愛工作,工作都不會愛你。

· 不需要保有自我,但必須做到表裡如一。

· 當好運降臨在妳身上,別忘了也造福他人。

· 不要因為得過且過,而錯失改造世界的機會!

· 問問自己,員工勤奮工作,是因為擔心考績不好、或怕被你羞辱嗎?

· 晉升執行長之後,再也得不到兩樣東西:粗茶淡飯和肺腑之言。

本書共分為四部。

第一部為「開拓視野」。一場只能憑著兩隻露出來的腳和羽毛的鳥類標本來作答的動物學期末考,跟你的人生決策有什麼關係?登山遇難獲救的瀕死經驗,如何徹底改變一位大學教授的人生觀?

第二部為「管理自我」。為什麼一句閒聊居然讓一間營業所關門大吉,嚇壞了菜鳥執行長?還沒戴上畢業方帽,為什麼教授就苦口婆心勸告你:若是收到校友會邀請函,千萬別去!

第三部為「領導他人」。一個大學時代熱衷籃球、總在教室最後一排打瞌睡的學生,為何成了哈佛商學院人人聞之色變的嚴格教授?當上主管後,你是否為了控管風險、確保績效,變成以恐嚇威權壓制員工創意的暴君?

第四部為「建立原則」。考高分、進哈佛、拿獎學金,真的就能保證數十年後的成就嗎?當金融崩潰,華爾街金童變身過街老鼠的時刻,管理者該如何省思自己所學所為?

本書特色:

◎ 精選15位哈佛商學院名師,分享自己的經歷與省思,篇篇精彩、發人深省。不必踏進名校,你也可以親炙名師的經典演說。

◎ 從管理自我到領導他人;從人生視野到處世原則,內容多元豐富。無論是準備踏出校園、初入職場,還是晉升主管,甚至是爬上職場頂端當上執行長,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與抉擇情境,這些故事都可以給你極富深意的提醒。

一段真誠的分享,將成為你一生中面臨困難抉擇時的重要指引。可能是一次瀕死獲救的登山、一場看不到聽眾的演講、一次痛苦的裁員決策……。

作者:戴西.魏德蔓
譯者:譚家瑜
出版社:天下雜誌

Tuesday 18 December 2012

MONEY as a DEBT=PONZI SCHEME

MONEY as a DEBT = PONZI SCHEME,這體系是這樣的....

1.市場上所有錢的來源都來自債務,就是銀行借貸。如政府要中央銀行印鈔票,我們向銀行借錢,都是創造新錢。

2.但是這些錢來自債務本金,加上利息因素,債務會比錢還多,這就產生了錢不足以還債的問題。

3.錢來自債務,所以當我們還錢/違約的時候,錢也會隨債消失,造成債務型通縮的大蕭條

4.銀行的解決之道,就是創造更多的債務(也是印鈔),像PONZI SCHEME一樣,借新債還舊債。

結語:

MONEY as a DEBT,就是現代貨幣體系的秘密,很多經濟學家都忽視了潛在危險性。

要維持這PONZI SCHEME,就需要創造更多的錢,而這些錢創造同時,債務也被創造出來。

過去創造新錢主要靠我們向銀行借錢,但歐美家庭企業債務太高,無力再借貸,新錢創造速度趨緩,甚至減少(因為人民違約和加快還債)

所以,現在才改為fed和美國債務借錢,QE再QE。以維持這PONZI SCHEME不崩潰。

如果哪天fed停止QE,也會有JPMORGAN,CITIGROUP,WELLFARGO這些銀行,通過貨幣乘數來印鈔票的。

所以,印鈔永不停止!

證據在於美國的m2,你會看到無論經濟怎樣,它都是增長的。我們的經濟體系就是不斷印鈔票的體系

結果:

經濟規律告訴我們,不停印鈔,最後紙幣會變成廢紙。經濟會全面崩潰,現在...這崩潰事件越來越近了!

黑@投資館 http://ckfstock.blogspot.com/

Monday 17 December 2012

如何成為對的人?

有朋友問我:「如何成為一個對的人?」我覺得這是個好問題,但卻不容易回答。

在我的心目中,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抽象的心性版;另一個是理性規劃版。

抽象心性的答案是---真心相信自己是對的人,用對的動機出發,選擇對的手段,並慢慢在社會中累積錯誤與修正經驗,慢慢調整自己的性格與手段後,假以時日,就能享受對的人生與對的成果。

理性規劃版的答案是---用頭腦去觀察、比較、思考與選擇,選擇一個對的行為典範,並努力創造對的過程,以獲取相對應的對的績效。

後者比較屬於職場上需要的版本,透過尋找對的典範、對的行為模式,並取法乎已經成功者的角度去思考,我們該如何效法與學習已經成功者的對?又該學習怎樣的思考法,去讓每件事情都做對來?

後者的對,多數時候是建立在比較功利主義的角度在思考:我怎樣成為對的企業家?對的領導人、管理者?以及如何在職場上獲得更適合自己且容易創造績效的正確位置?

從理性上來看,對的事情,似乎意味著會有較好的結果。

職場上對的人,也往往意味著能幫企業體帶來獲利或更高價值的績效。

理性上,人們不以成敗論對錯,似乎很難。

現代人幾乎都活在職場上,不以職場成敗來衡量自己的對錯,似乎也難。

但這是否意味著,心性版的對,和理性功利版的對,是兩回事呢?甚至彼此還往往相互衝突呢?

年輕時,我也常認為這是兩件很難相容的對錯角度。好像心性版上經常與人為善的好人,往往職場上較容易吃虧,循規蹈矩的老實人,績效往往遜於不擇手段的人。

但年紀漸長,看過人生起起伏伏後才發現,理性功利版的對錯不但不會與心性版的對錯衝突,兩者事實上還是異曲同工,是選擇從左邊看、右邊看、東邊看、西邊看的角度問題。就好像在地球上繞了一圈,兩者還是會交叉於某一個點上。

從心性的角度看,一直悶著頭做事的好人,不代表不會去學習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並學會去處理社會上複雜的人際衝突與關係,並在職場眾多誘惑與利益衝突中,體會到如何進行人我雙贏與多贏的資源分配方法。

從理性功利角度看,我們怎麼計算人,人就怎麼計算我,為了得到人我雙方都互惠的計算,最有效率的人往往懂得包容與接受人我的歧異,並學會讓利給他人。

人懂得讓利,以換取更大利益時,這個超越性的理性思考,一樣能帶人通往不計功利,而計入非功利之情感、操守、品性的因素,進而與心性上的對錯相融合。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往往事業有成後,變得謙卑、慈愛、懂得奉獻與關懷社會,道理就在這裡。

總而言之,想成為對的人,得先為自己弄懂對的定義。每個人的定義方法與角度都不一定會一樣,但不脫這兩大版本:心性上追求人性圓滿與完善的對;或者理性上講求對的目標、對的工作效率與對的績效。

乍看,兩者是不同或滿矛盾的,但如果你能想通兩者其實是可相通的,且也能找到相容之道時,就極可能成為人生幸福、職場也成功的幸運兒!

至於相容之道如何找到呢?坦白說,我覺得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參透,這方法是沒人可教、也教不得的。

王志鈞 外星來的職場達人
2012/12/15

Friday 14 December 2012

2012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

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文學委員會主席帕·瓦斯特伯格介紹了莫言的作品,闡述了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瓦斯特伯格的頒獎辭全文如下:

莫言是個詩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傳海報,讓個人在蕓蕓眾生中凸顯而出。莫言用譏諷和嘲弄的手法向歷史及其謊言、向政治虛偽和被剝奪後的貧瘠發起攻擊。他用戲弄和不加掩飾的快感,揭露了人類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經意間找到了有強烈象徵意義的形像。

高密東北鄉體現了中國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很少的旅程能超越這些故事和歷史進入一個這樣的國度,那裏驢子和豬的叫囂淹沒了人的聲音,愛與邪惡呈現了超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幻想翱越了整個人類。他是了不起的自然描述者;他知道飢餓的所有含意。20世紀中國的殘酷無情從來沒有像他筆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強盜以及堅強、不屈不撓的母親們那樣得以如此赤裸裸地描述。他給我們展示的世界沒有真相、沒有常識、更沒有憐憫,那裏的人們都魯莽、無助和荒謬。

這一苦痛的證據就是中國歷史上經常出現的吃人肉的風俗。在莫言的筆下,吃人肉象徵著毫無節制的消費、鋪張、垃圾、肉慾和無法描述的慾望。只有他能夠跨越種種禁忌界限試圖加以闡釋。

莫言的小說《酒國》中,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歲童子肉。男童成為很難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無人問津反而得以生存。這一譏諷的對象正是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因為這一政策女嬰被流產,規模之眾多達天文數字:女孩子不夠好,都沒人願意吃她們。莫言就此話題還寫了一部完整的小說《蛙》。

莫言的故事都偽裝成神話和寓言,將所有的價值觀置於故事的主題中。在莫言筆下的中國,我們從來沒有遇見過一個理想具有合乎標準特徵的公民。莫言描寫的人物都充滿了活力,不惜用非常規的步驟和方法來實現他們的人生理想,打破被命運和政治所規劃的牢籠。

莫言所描述的過去,不是共產主義宣傳畫中的快樂歷史,而是他用誇張、模仿以及神話和民間故事的變體重現五十年的宣傳,令人信服、深入細緻。

在他最傑出的小說《豐乳肥臀》中,女性角度一直佔據主導位置。莫言描述了大躍進和1960年代的大飢荒。他嘲笑試圖用兔子精液讓母羊受孕的偽科學革命派,他們把所有對此表示懷疑的人斥為右派分子。這部小說的結局是90年代的新資本主義,所有的騙子因為兜售美容產品而致富,仍在試圖通過異體受精孵化出鳳凰。

在莫言的作品中,一個被人遺忘的農民世界在我們的眼前崛起、生機勃勃,即便是最刺鼻的氣體也讓人心曠神怡,雖然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冷酷無情卻充滿了快樂的無私。他的筆下從來沒有一刻枯燥乏味。這個作家知道所有的一切,並能描述所有的一切,各種手工藝、鐵匠活、建築、開溝、畜牧和土匪的花招詭計。他的筆尖附著了所有的人類生活。

他是繼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之後,也是繼我們這個時代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後比很多人都更為滑稽和震撼人心的作家。他的辛辣是胡椒式的。在他描寫中國最近一百年的宏大如掛毯的故事中,既沒有跳舞的獨角獸,也沒有跳繩的少女。但他所描寫的豬圈般的生活如此獨特以致我們覺得已經在那裏呆了太久。意識形態和改革運動來來去去,但是人類的自我中心和貪婪卻永存。所以莫言為個體反抗所有的不公,無論是日本侵略還是毛主義的恐怖以及今天的狂熱生產至上。

莫言的家鄉是一個無數美德與最卑鄙冷酷交戰的地方。那些敢於去的人,等待你們的將是一次踉蹌的文學冒險。中國以及世界何曾被如此史詩般的春潮所吞噬?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學發出的巨吼淹沒了很多同代人的聲音。

瑞典文學院祝賀你。請你從國王手中接過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BBC · 10/12/2012

Thursday 13 December 2012

從司馬遷的經濟思想談起

一般认为,人具有趋利避害,求利求富的普遍本能,或善加利用,因势利导,则有利于社会的兴隆发达。这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本人性假设,也是其理论建构的基本假设。总的来说,这个假设应是说得通的;只是,也不宜把它过于绝对化,因为,世上也有许多人,能做到无偿付出——尽管,多是一时性的。 要不然,共產主义与专制,就不会给资本主义与民主斗垮;以至于有人说资本主义与民主,是人类的终极社会模式。

歷史地看,人是理性自利,且若善加利用,因势利导,会致成社会的兴隆发达,这种假设,並非现代西方经济学所独有。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首位通史专家司马迁(西元前145-86),便提出了类似的「善因论」,也突显了一些基本道理,是不分古今东西的。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爭。

用简单的话说便是,要搞好经济,首先要善于利用人之所欲,让其发挥其本能(自由放任论),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教诲之;再不然,就是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之,而最下策则是,与民爭利。

这段话,言简意賅地,概括了现代,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的精义。这段话,也使人怀疑,资本主义的理论源头,会否是司马迁?因为,在17世纪,欧洲人曾一度迷上中国的思想与制度。据此,就不能排除,资本主义理论大师Adam Smith曾受到司马迁影响的可能;因为其《国富论》一书(1776年出版)的哲学与人性假设,便是善者因之的善因论,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自由放任论。认为自利,是可创造出有利社会整体利益的动因(Incentive)。实则,汉朝初期,也確实践过相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创造出繁华盛世(文景之治)。

更有趣的是,现阶段的中国,有不少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也呼吁中国政府不要与民爭利,不要国进民退,而要国退民进!说起来,有关国家干预的是与非,汉朝时也爭有过激烈的爭论,如是否应把当时重要的资源盐与铁矿业,加以国有化(盐铁论)。今天,许多人在爭论国有化对私有化的是与非,殊不知这是个已爭论千年,而尚无定论的老课题,如宋朝王安石的变法,便也是围绕著这课题展开。歷史地看,这课题的是与非,常因时、因势、因人而出现钟摆现象。之所以会出现钟摆,主因在于「过犹如不及」,以至于从一端再摆向另一端。

或许是受了管子思想的潜移默化,司马迁也很重视生產性活动,更看到经济富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相关性;他甚至具有一定的產业链思路,如强调农、工、商、矿之间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相关性。

司马迁与儒家不同之处在于,他並不轻商,反而看到无商不富、货不畅通的害处;然而,也如亚当史密斯一样,司马迁很著重正当求富与生財有道,可以说是个儒商主义者。他认为,理想的经商人才应具备智、勇、仁、强这四大美德。因为智不足则不懂得適度变通、勇不足则处事优柔寡断、仁不足不能做出正当的取捨,而强不足就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道是智者生存、勇者不惧、仁者无敌、强(意志)者自强不息;这不正是构成儒商的基本要素么?它不正是使善者不会脱轨的规矩么?

《东方日报》龙门阵 2012年12月12日
作者: 孙和声,栏名: 狂声噪语

Wednesday 12 December 2012

末日

夠了,讓我們暫時靜下來,好好思考世界末日,10分鐘就好。

根據瑪雅曆法,現有文明將在本月21日終結,意味你的房子、車子、財富,就快不再受法律保障,全球最富有的人,和最窮困潦倒的人,資本鴻溝瞬間消失無蹤。生命終於尋回最原始那面貌。

別忙,停止一切作息,忙也無濟於事。況且我們真有那麼忙嗎?

為了謀求生活素質和福祉,數百年來,我們用一種前所未見的速度成長著,經濟、文化、科學至今提昇了絕不止一個層次,勢不可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浪潮掀起文明革命,帶動全球人口履創瘋狂紀錄,地球成了小圓村,每寸土地皆留有人類蹤跡。

人口大增,生物學說法叫生態失衡,人類高高位於食物鏈最頂端,一生需消耗大量食物和資源,加上經濟騰漲不經意惡化社區揮霍性,世上每一種資源都正快速減少,居住環境也逐漸轉壞。

這個情況,我們非全然不知,只是知而不視。

既成事實是,全人類命運已經緊緊吸附在經濟成長大球上,加上人口持續上衝,只有讓經濟球不斷滾動膨脹,現有資本社區模式才能被維持,所以經濟成長才順理成章成為全人類共同景願,否則再往更深處想想,實在不怎麼值得慶幸。

沒有太多人,願意承認人口大增已引發生態失衡,我們雖曾親眼見證許多物種因人禍而滅絕或即將滅絕,多次感受全球暖化的破壞力,並且深深反思,但在行動層面來說,我們仍顯得相當無感。

人口繼續被視做消費力和財富泉源,維持經濟成長的核心引擎,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被經濟學視作建設和結構要素,消費主義名正言順崛起,無論必要或不必要的,都被我們一摡消費、或消耗掉。

忙甚麼?忙著毀滅這個星球?

資本社會冷血現實。最成功的資本家,打個哈欠也被捧為金玉良言,千萬人搶先從中汲取養分,否則,再高明的真知灼見也狗屁不通。不知從何開始,人與人的差異,慢慢降格成有錢與沒錢的區別。

為尊嚴為生活,沒人願意長期受資本主義欺壓,所以我們陸續踏上漫長征戰之旅,抱著有朝一日揚眉吐氣的美夢,藏身於社會各個角落奮力搏鬥,累積財富。誰也不曾想過這會是噩夢的開端。

有了財富後,對生活的要求往往更高,開銷跟著加重,於是我們加倍努力賺錢支付更高級生活習慣,財富越增奢華需求和責任就越大,如此循環,錢是有了,最初憧憬的那一份寫意卻漸行漸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們放棄思考,將時間和精力重複消耗在工作,待結束一天勞動後偶爾靜心反思人生,卻只得出“為了賺錢過好生活"這樣籠統的結論,更可怕是這已是思緒的極限!疲勞往往激發你思考,卻不給你太多時間思考,你很快將昏昏入眠,並於醒來後繼續抱著資本齒輪繞圓渡日。

末日將至,才驚覺原來一直被資本主義耍得團團轉。

不是嗎?否則何來工業化?何須開山伐林?何必讓高危害行業橫行?否則,海洋怎麼染黑了?大地何以滿目蒼夷?承載這一切的藍色星球,為何頻頻反撲?若說這一切犧牲是為了捍衛現代文明,為甚麼我們似乎更在意瑪雅文明?

最新碳排量數據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去年再增加3%,這意味甚麼?意味我們洋洋得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始終停留在自我陶醉的閉門造車階段,氣候變遷會議及各國減碳承諾作用有多大,數據說的清。人口膨脹外加資本主義,全球暖化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同樣理所當然的還有,暖化警戒不會讓危機結尾,只會誘發新一輪陰謀論和政治鬥嘴。

也罷,反正世界就要末日,這些都不再重要,但若我們真能捱過瑪雅曆法的最後一天,那是不是該重新檢討“可持續"這個字?否則,經濟成長不僅沒辦法改善生存環境,還會像癌症般,迅速佔領並摧毀寄生星球,最後自我毀滅。我們正是那億萬個不斷擴散的癌細胞。

懂這因果,末日無需瑪雅人,誰來預言都一樣。

星洲日報/焦點評析/李三宇/11.12.2012

Tuesday 11 December 2012

從 Zig Ziglar 的逝世說起.....

當我們關注美國「財政懸崖」(Fiscal Cliff)是否會在明年1月1號啟動,一位世界知名的激勵大師(Motivational Speaker)Zig Ziglar,卻在本周三於美國德州(Texas)的「橡木崖」(Oak Cliff)逝世,終年86歲。

數月前我們才說到一些「重量級」管理學及操盤人如Stephen Covey及Barton Biggs去世,現在Zig Ziglar的離去,或會令我們更明白人的資源及時間有限,必須要懂得取捨。

各地動盪難安寧

這位「信心巨人」值得在此一提,因於1926年11月6日出生的Zig Ziglar,其事業並非一凡風順,他在49歲(1975年)之時,激勵事業才算有突破。

第一本出版的著作《See You At The Top》,經30多位出版商拒絕後最終才獲發行,但假如你曾在北美或英語地區從事過保險、證券、銀行產品、地產、汽車、直銷行業,你必然聽過Zig Ziglar的大名。

我特別喜愛Zig Ziglar的一句名言:「You don't have to be great to start, but you have to start to be great.」他也是一位活躍於基督教的「上帝門徒」,除在激勵演說圈「紅爆」近40年,也在演說中滲透盼望訊息。Zig,RIP!

RIP當然是Rest In Peace的簡寫,生命轉瞬即逝,有一撮人會相信,地上做不完的事情,可在天上再延續,最終可得到終極平安。那邊廂,世界各地好像是永無寧日,特別在中東 的埃及、敘利亞、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等地。

落筆一刻,不得不提瑪雅日曆所說的2012年12月21號,是否世界終結。剛收到的消息,敘利亞有「人肉 炸彈」在商業區自爆,導致最少52人死亡,過百人受傷;埃及上訴院法官發起罷工,抗議總統Mohamed Morsi擴大權力,也引發多個大城市爆發大型示威;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衝突,更是超越世人的想像,也在此值得深入多談。

我曾在2010年初,到過巴勒斯坦自治區及以色列,早年也到過埃及和約旦等地,在聖城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西岸地區,和不同族裔談及金融、政治、宗教、仇恨、諒解、和解與包容等多個話題。

數千年的歷史問題,涉及宗教及政治層面,以色列有美國「撐腰」,但阿拉伯國家,見到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於1967年「六日戰爭」後,佔領加沙地帶及約旦河西 岸,以回教為信仰的巴勒斯坦人,視猶太人如世仇。

香港活在謊言中

不要忘記,猶太人亡國約2000年,在1948年才作出立國宣言,其後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及伊拉克曾聯合對當時剛成立的以色列,發動猛烈攻擊,而 以軍以寡敵眾,竟獲大勝,還佔據了巴勒斯坦近77%的土地。我相信在2013年,在中東地區,不同形式的「聖戰」將延續,油價也會顯著波動。

最後,返回香港。近期的高官及特首梁振英僭建及誠信問題,是前所未有的「政治災難」,中環人也不得不慨嘆:「香港活在謊言中!」特首梁振英的大宅僭建、行會成員偷步賣樓、局長被揭發經營劏房、DBC電台「被滅聲」局長不跟進、行會成員為「護狼」竟說人人也可能有僭建等言論……這一切,聽落令人「心寒」,誠信與公義何在?

整個香港社會,由「當權者」帶頭,充斥着語言偽術,我們怎麼可以不Speak Up?較政治冷感的中環金融人,可能有一撮已感到「極大不穩定」,心裏已在問,香港應否「沽或揸」?我盼望香港還未「被玩完」!祝平安!

錢志健 · 資深對冲基金經理 · 對冲人生:政治災難 唔知沽定揸
mdehedgecenter@gmail.com

Monday 10 December 2012

小基督徒心態

我的讀後感:「小基督徒心態」,也可以是「小佛教徒心態」。

在回應讀者的留言時我用了「小基督徒心態」一語,讀者有疑問,不肯定那個「小」字是甚麼意思。我使用「小基督徒心態」時是希望讀者會自然聯想到「小男人心態」或「小女人心態」,然後自由發揮、各自詮釋;不過,既然讀者認為費解,以下我就略加闡釋,即使沒有甚麼啟迪作用,也至少說明了「小基督徒心態」一個清楚的用法。

小基督徒心態之小,在於三方面:生活圈子、關懷的事情、和好奇心。

小基督徒的生活走不出自己的家庭和教會,假如家庭和教會不一致(例如家人反對信耶穌),那麼教會甚至成為生活的中心 --- 崇拜、團契、主日學、祈禱會、查經班,每星期如是,月復月,年復年,直至老死。小基督徒不是沒有其他活動,但他認為教會的才是最重要;在教會活動和教外活動有衝突時,幾乎必放棄教外活動,有時到不近人情的地步(例如寧願去團契而不出席至親的婚宴)。小基督徒不是不認識任何教外的人,但對這些人總有介心,認為他們是世俗的,自己則屬靈,有本質上的分別;而在這些「世俗」人的眼中,小基督徒是悶蛋,這樣做不行,那樣做又不可以,諸多顧忌,還是保持距離為妙。

小基督徒關懷的,自然也就大都是和教會有關的事,然而,其真心關懷之範圍,可能比這更狹小。小基督徒最關心的,可能只是神的旨意 --- 不是神的任何旨意,而是神對他(及與他有關的人和事)的旨意,彷彿神特別在意他(雖然他絕不會這樣說,甚至不知道自己這樣想)。對於世界大事、天災人禍,小基督徒不會問那是不是神的旨意,可是,對於他自己的抉擇(例如該不該辭去現有的工作),他總認為自有神的旨意,非弄清不可。

小基督徒的好奇心在信耶穌後變得越來越小,和信仰有關的問題,都喜歡現成的答案,不必每事問,無須查根究底,只要有教會的指定答案便會接受。例如傳道人或牧師說自由意志是神賜給人最寶貴的東西,他便信了;傳道人或牧師說我們的一生都在神的計劃中,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他也信了 --- 至於自由意志和神的安排是否有抵觸,小基督徒連想也不會去想。

一言以蔽之,小基督徒心態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劃地自限和作繭自縛。

· 《魚之樂》

Friday 7 December 2012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金剛般若是佛的境界,由眾生到佛的境界,其實是不隔的,迷即眾生,悟時是佛,何謂不隔?波浪即水,不是離開波浪才有水,即波浪而見有水,但波浪不是水的本性,從波浪體會水不難,但著了波浪,則永遠只見生滅無常的波浪,見不到不生不滅,一體的水性,所以眾生悟佛道,說難不難,故謂不隔。

金剛經處處教我們離相——度眾生不見有眾生相可度、布施不見有布施相、離相即可見法身如來,不是以三十二相見法身如來,以三十二相見法身如來則不用修行,舍衛國九億人,有三億人見佛聞法,三億人見佛而不聞法,三億人不見佛不聞法,業障深重所致,佛法的確難聞。

既聞了佛法,為什麼還未開悟呢?問問自己可有種善根,未種要種,種了之後可有增長,增長了可有成熟,若善根成熟,一聞佛法即悟道,若善根未成熟,或未增長,甚或未種善根,那你以什麼來悟呢?

上來說得很清楚,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錯,諸相非相是如來,但你何曾見到諸相非相,人家讚嘆你便歡喜,開罪了你便發脾氣,什至發夢時也還不知夢是非相,知道夢是非相就好了,但是任何一個人在夢中不知是夢,不知夢是非相,等到醒來時,才知夢是非相。人生如大夢,有誰知道自己現在發夢,知道現在發夢,就見到非相的法身如來,但現在不知道自己造夢,便著相見生死,所以虛雲老和尚說:「拜佛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有人問趙州老人:「請問和尚,何謂佛?」「殿裡底。」「那是泥塑木像,我不問這個佛,我問法身佛。」「殿裡底!」

法身佛未曾離開有相佛,若見諸相非相,便見法身如來,倘若離開諸相,那裡還有法身呢?離了眾生,那裡還有人成佛呢?成佛是眾生成,沒有眾生,誰來成佛?離了波浪,那裡有水?惟有離了波浪的相,便能見清淨的水體,所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法身如來。"

金剛經淺易 · 聖一法師

Thursday 6 December 2012

貪為民之賊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以上两句话,乃是来自包拯之〈乞不用赃吏疏〉,其意为:廉洁的官,是百姓的表率;贪污的官,是百姓的祸害。

包拯(999至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也即是民间所熟悉的“包公”,包大人是也。他这篇奏议写得极好,例如他认为贪官是天下万民的仇敌,也是朝政的极大危害。因此,列举先朝法令政纲,绝不能再让贪官恢复官职或易地为官,唯有执法从严,是非分明,才能奖廉罚贪,警告欲贪者,满足百姓渴望官场清廉的愿望。

文中曰:“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可知当时贪污情况有多严重,因郡县分布广,官员小吏众多,受贿贪污被揭发的情况,可说没有一天没有。从古至今,贪污贿赂恶行,似乎从没停止过,难怪包拯说:“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

其意为虽然有处罚严厉的法律,却如同一纸空文,那些贪婪猥琐之人,一点也不感到害怕。

宋太宗执政时,曾有几个臣子犯罪,发配到少府监去服劳役,等到宽免时,太宗对近臣说:“这些人犯的皆是贪赃受贿罪,只可释放,听其自便,绝不能恢复他们的官位。”由于先朝法令英明,包拯一再呼吁举凡贪官释放后,“只可放令遂便,不可复以官爵”,必须严格执行。唯有这样,廉洁的官吏,才能明白该怎样勉励自己,贪赃的官吏才能知道该畏惧什么?

包拯不仅为民间父母官,且文采一流,年64卒,谥孝肃,有奏议15卷,今存《包拯肃奏议》10卷。现今人不读古文,实在是个大损失。尤其从政者,可从这些奏议中学到很多东西,治理国家离不开百官臣子,而臣子提出的建议、策略、规劝、方案等,皆是为国家着想的苦心良言,亦是掌握执政大权者的有力支撑点。不学文,何以立?

雅波·人间有情

Wednesday 5 December 2012

馬來西亞的讀書人

一个积极健康的现代人,他的一生应该是每天努力看新闻、看时事评论、研究当下局势……不断吸收新的资讯,记得越多越好,拥有知识从来能够给人一种无以名状的崇高感。但是后来我发现,人的一生中累积了那么多的这些知识,最后绝大部分都是废的。

大马媒体倒退了,马华跌落谷底了,政治人物小动作了,巫统大会讲些什么了,谁应上阵谁应该退选谁应参选那一区,来搞些什么活动影响政府……积极健康现代人花了他全部思想精力去关心、分析、谈论它们。他在崇拜这些事件。

因为,他坚持自己所崇拜和参与的事件充满歷史意义。也许,人一旦太过执著于某件事情,脑中就会產生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譬如,这时就算你手中明明抓著一条香蕉也会坚持说它是几千年的人参。积极健康的人自然会有一颗健康的肾,当昨天某某政治事件有甚么细微变化了,今天谁谁有什么动作了,明天哪里又有什么事情了,肾上腺素便会上升,澎湃地指著香蕉准备要打仗。

香蕉也好人参也好,两百年后,或许国阵和民联都不存在,到时甚至可能连马来西亚也如某某古老王朝般不存在了,这么high做什么?如果宇宙的歷史是一本书,那么今日这些发生在马来西亚被我们奉为神明的事情,他日也一定不会出现在这一本书里头。

歷史教科书通常都是不会记载八卦事件的。就算记载,顶多也只会意思意思地在页面最角落留个地方给你写一两句──就是那种中学生背歷史问答题时用鼻子想都知道绝对可以忽略,因为考试一定不会出的那种。都只怪我们的时代太过琐碎了。在这年头,人类生活的极限就是这些东西,我们的精神活动就只剩下它们。它们的本质是某种流行文化,而当今的社会活动乃至整个知识系统,却在夸大这些其实无聊微小至极的东西。

我们这些所谓马来西亚的读书人,为马来西亚歷史製造两百年后不復存在的东西,让自己唯一一次的一生奉献给它们。继续书写、评论、参与,为后代製造垃圾资讯,马来西亚的读书人,也不过如此。

卡夕 · K城小事 · 東方日報 ·04/12/2012

Tuesday 4 December 2012

陳文茜:讚嘆李安的漂流之旅

李安一生挑了許多不同故事,拍成電影。像一名沉默的老虎,當他蟄伏時,身邊的朋友一度以為他只是許多流連於紐約做著電影夢的男人。直至《臥虎藏龍》,沉睡的老虎醒了,他把一生的挫折、溫情、旁觀、澎湃、異鄉、懷舊、疏離、眷戀……全揮灑於他的電影中。於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名字「李安」,終躍上全球。

關於「李安」的名字與他的外表,給人太多的錯覺。他太不出色了,他太安於「忠實」了,他是一個「好人」,一個「儒生」;這些特質組合起來,如何成為一名傑出藝術家呢?但李安的出現打破「達利式」藝術家標榜的「狂妄」與「自戀」,他蹲地夠低,所以他的眼睛看世界、看人生、看宗教都夠廣夠透徹。

我未曾錯過李安任何一部片子,自從《斷背山》後,我已是他的影迷。他對人性的徹悟,使任何故事在他手中,無論題材為東方的、西方的、古典的、現代的、科幻的、冒險的、性別的、親情的……最終故事只是一個殼,李安會透過老僧才擁有的靈魂,讓你走入主角的生命,與他或她一同呼吸。瞬間,觀眾丟開了世間的成見、框架、枷鎖……,我們愛起了每個主角,跟著他歷經其實我們未曾經歷的旅程。

6年前《斷背山》使李安真正登上了導演的高峰。接著他從懷俄明的山脊回到上海灘拍了《色,戒》,4年後他又交出了印度小男孩《Life of PI》的3D電影。李安沒有令我失望!奇幻3D技術中,我看到的是古老的智慧,未曾被污染的海洋,男孩純真的心靈使他同時信仰印度教、天主教、回教。他熱愛每一個宗教啟發他的良善與真誠,因此電影裡李安變更了原著小說的情節,長在動物園家庭的小男孩一度想伸手和最殘暴也最迷眩的老虎作朋友。

緩慢手法鋪陳影片

小男孩PI的「多神教」受盡家人嘲諷,再祈禱下去「你的羊肉晚點就沒了」;小男孩想與老虎當朋友的心願,也在一場父親以一隻山羊被老虎活吞的血淋淋教訓中終結。

然而上天還是在海難中,讓PI失去他深愛的父親、母親、哥哥……,最終與老虎「理查」相守漂流大洋。什麼都沒有了,只剩老虎。而老虎隨時想吞噬他,但因恐懼使他忘卻悲傷;他沒有絕望的權利。

李安在電影中以好萊塢少見的緩慢手法鋪陳那段好似無法停止的漂流,觀眾時而覺得這場漂流將無邊無際,時而享受危險旅程中大海之美;然後又在老虎吞噬的驚恐中,錯亂地等待下一個答案。

世界上大概只有李安,會在這樣的故事結尾加入如此的旁白,「當你陷入危險時,你反而強壯;當你終於安全時,你反而虛弱」。

小男孩終於漂過太平洋,在墨西哥海灘上被救起。大海中與他最終成為朋友的老虎,一步躍上了沙灘。男孩期待老虎理查至少回頭看他一眼,他知道這將是永恆的告別,他期望「理查」至少記得他。

男孩沒有恨,只有感激,因為牠激發了男孩的求生意志;可是「理查」最終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他。

於是當人們抱起小男孩時,他放聲大哭,哭的不是他終於獲救了,也不是那片海洋吞噬了他所有家人;而是老虎毫不留戀地躍入叢林。那一刻,他知道,這世間有些事永遠是殘酷的;有些事,永遠改變不了。他心碎了,也長大了。

專訪李安時,我問他:「你自己是不是就是那個男孩PI?」他回答很乾脆:「是。」

我的陳文茜
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Monday 3 December 2012

不改革又如何?

【新世紀】最近一年,關於改革的言論越來越多,其中有一些還說得相當嚇人,似乎再不改革就要面對「亡黨亡國」的絕境。有意思的是,過去說這些話的,往往都是不被待見的邊緣分子,他們常常在形勢一片大好的當兒預測崩潰的到來,斷言一切風光皆屬表面幻影,外皮底下儘是痼疾。

想不到今天便連在位者也發出了類似的呼聲,可見情況確實嚴峻,真到了再不動手術就走不下去的地步。於是大家便起碼有了第一條共識,那就是改革的勢在必行。接下來要爭論的地方,在於改什麼和怎麼改,也就是改革的領域與路向的問題。

然而,退回一步想,不改革就一定會走到「亡黨亡國」的地步嗎?明知問題深重,明知改革之必要,但有沒有可能不改也不必速死呢?

提出這點疑問,不是因為我對當前中國現實情況的掌握要比各位高明深廣,只是出於一絲歷史的興趣。

中國人好讀歷史,恰好又有史上罕見的不中斷的悠長史統,應當曉得一個王朝或一個社會不改革的下場。

以後見之明回頭瞻望,國史上實在有太多早就注定要終結的盛世,甚至不乏建制之初便已埋下衰敗禍根的朝代。難道當時就沒人看出問題,難道當時就沒有人提出種種改革救亡的辦法,甚至付諸實踐?

當然不是,古人可沒那麼笨。別說太遠,光看中國最後一個王朝,鴉片戰爭以前,朝野內外就有了不改革不行的主張。一路發展下去,這種看法便越發急切,終於到了幾乎人人皆知人人認同的程度。不只如此,清朝還真出過一些改革方案,從自強運動一直到最後的立憲政制,一個比一個大膽,一個比一個廣泛。

結果呢?清朝還是亡了。只不過這個滅亡不是即時的痛快的崩解,而是一段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從開始有人指出改革的必要,到滿清王室的退位,這個過程拖了將近百年。縱觀世界歷史,不改革馬上就死的情況其實只是少數的例外,真正的常態反而比較像清朝這樣,能夠苟延殘喘地賴活上好長一段日子。

「這個世界正在翻轉,我們的統治看不出更好的希望。噩運把國家交到卑鄙的小人手中,我們的官僚全是潛行在伊斯坦布爾街頭上的惡棍。我們無能為力,只好祈求上蒼的慈悲。」發出如此悲鳴的人,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穆斯塔法三世。1774年,就在他駕崩的前幾天,竟然留下一首這麼悲沉的詩。

1774年,離帝國消滅還有一百五十年之遠,在位的蘇丹就已經預見了末日之必至。而這個帝國,曾經如此不可一世,疆土橫跨三大洲,怎麼到了十九世紀,便被人冠上「歐洲病夫」的稱號(晚清被稱為「東亞病夫」,反而是後來的比襯)?其實在那一百五十年裡頭,它們不是沒有變革,許多動作幹得甚至比清朝還狠,只不過那些革新都動不到骨頭罷了。

再看羅馬,其衰滅早就被古往今來的人研究透了。可是比起帝國時代的慘烈奪目,我對羅馬共和的終結更感興趣,因為那是歐洲史上第一憲政體制的垮台。

德國古代史大師邁爾(Christian Meier) 的總結最狠最精,他說羅馬共和那最後一百年的問題是「沒有出路的危機」。危機而沒有出路,因為那套憲政體制的成功,正也是導致它覆滅的理由。

國家越是擴張,佔據的資源和土地越多,貧富差距就變得越大。貧富差距越大,社會就變得更加動盪。要改革,就要傷及既得利益階層的筋骨,並且手段非常,往往出之一連串不合既存體製法統的驚人舉動,最後又以一場又一場的政治暴力告終。不改革,那就看著農人失地,流民漸增,集體造反此起彼落。在這樣的處境底下,統治集團還有什麼選擇?於是羅馬共和就在時人的憂慮與不安之中,搖搖晃晃地走完它最後的時光,還是頗長的一段辰光。

古往今來,多少政體多少王朝都是這個樣子。都知道要改弦易轍,都知道老路走不下去。然而改革談何容易,真正能重春還陽的改革無異於一場革命。所以大多時候,他們都選擇了小規模的局部手術。足以續命,只是苟存而已。

/ 梁文道《香港雜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