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6 August 2014

依法不依人

· 聖嚴法師開示

決策的難度,就在於有所變,有所不變的分寸掌握。

什麼時候可以見仁見智,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什麼時候又該堅持原則,固守方針?


 「法」是什麼呢?法是一種同於古今,通於天下的原則或理念。它是放諸四海皆準、貫穿古今皆同,永恆不變的真理。

法有母法和子法兩種。母法是基本原則,是團體的理念和方針;子法是一種執行的政策,是以基本原則為依歸的。基本原則是不能改變的,而執行的政策只要在不違背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是以因時、因人、因事、因地、因物而稍加變通。

所以,一個決策者在做任何決定時,首先要掌握住基本原則,才不會偏離組織的精神。譬如,企業的經營者必須要非常清楚公司的理念是什麼?經營的方針是什麼?然後再根據這個理念、方針,做出種種適當的以及必要的臨機應變政策。

不要忘記基本精神

政策上的臨機應變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需的,我們必須要隨時有應變的能力。因為環境不斷地在變,人事也不斷地在變,所以我們所製造的產品,以及我們所提供的服務,不論是在外觀上、品質上,或服務的態度上,也都一定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滿足日新月異多元化需求。不求革新,勢必會被時代的洪流所吞沒。不過,任何一種革新都需要環境繞著基本原則醞釀而生。

同樣地,一個公司的主管也一定要考慮到公司的基本精神是什麼?老闆也許忘掉了它的基本精神而要求你做出不當的決定。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優秀、傑出的主管,你會給他善意的建議︰「我們公司的理念不是這個樣子,如果這樣做,我們公司的理念就要被迫放棄了。當我們放棄公司理念之後,要再建立一個理念就很難了。」

不做失根蘭花

所以凡事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人行事是有問題的。一方面是主觀的問題,所謂見仁見智,每一個人所持的立場不同,見解就會不同。另一方面,人的思想是剎那生滅的,隨時隨地都可能受到外面因素的影響而變動。因此,依人行事往往會引來許多不必要的對立與紛爭。

為了團體的安定和穩固,建立共同遵循的法則,是唯一且必要的途徑。這個共同原則就是團體的理念、方針、共識,也就是母法。它是團體的精神重心,維繫著整個團體的力量和發展方向,是人人必須要遵守的原則,絕對不能因個人瞋愛而有所更易。如果團體的理念一直在變動,共識就不容易產生,力量也不容易凝聚,安定更不容易維繫。

當然,決策難免有時會因思慮不夠周延而有所損失,但是為了維繫團體的精神、理念,還是要堅持到底。西方有一句諺語說:黎明前的黑暗是不會太久的;只要基本原則不變、大方向沒錯,最後一定會有所收穫的。如果經常更換方向、改變理念,雖然佔盡眼前風光,卻如失根的蘭花,生機渺茫。

-----摘自《是非要溫柔》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6609563

Monday 25 August 2014

照見五蘊皆空

· 惟覺法師開示

所以「照見五蘊皆空」,首先,照見色蘊皆空。色,就是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四大假合。內四大空、外四大空,經常這樣思惟、返照,一遍、二遍、三遍……十而百、百而千,要重慮緣真。什麼是「重慮」?因為我們的執著太深,過去幾十年、乃至於無量劫來的執著不容易破掉,除非智慧、定力特別深厚。什麼是智慧特別深厚?這念心一起照,完全沒有妄想、完全沒有顛倒,只有當下這念心,就會產生無比的力量。

假使這念心當中有夾雜、有間斷,根本產生不出力量。觀想、觀想……又打瞌睡了;思惟、思惟……又打妄想了,心當中又不耐煩了。「唉呀!腰痠背痛,休息一下再說。」這就不是「行深般若波羅蜜」,根本還沒有進入軌道、還沒有入門,還在門外徘徊。所以,藉由思惟,與這個理相應了,才是入了門。什麼叫作相應?一思惟色法是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四大假合,是空,這麼一想,這個境界馬上就會現前,這就是相應了。

不但理馬上現前,這一念一提、一照,馬上就入定了,這就是「行深」。如果再深,這一入定,沒有時間、空間,所謂「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自己感覺是很短的時間,實際上已經過了好幾天,甚至好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這就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了。

這裡所說的「照」,是用思惟的方法,也可稱為觀想、思惟、照破。用這個方法慢慢分析,照見四大皆空──內四大空、外四大空,就破了我執。破我執,只屬於色蘊。什麼是「蘊」?「蘊」,就是覆蓋之意。我們這念心如同太陽一樣,無論白天、晚上,始終都是存在的。那麼,為什麼看不到太陽?看不到太陽,不能認為太陽不存在,只是被雲遮住了。現在把雲照破,就能看到太陽。「色蘊」,就是地、水、火、風,把這個雲照破了,心就得解脫。其次,是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些屬於心法。

人不外乎是色、心二法組合而成。迷色重的人,佛就講四大皆空;迷心重的人,就講受、想、行、識皆空。檢視看看,自己是不是知道受、想、行、識是空?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因為人從過去到現在,始終貪著種種感受,不知道感受是虛妄的。不但貪著,而且還進一步不斷地提升。譬如,我們現在吃的東西,調味愈來愈精緻。味道本來是虛妄的,為什麼還要去調味呢?因為現在的人專門講究味道、講究口感,酸、甜、苦、辣……什麼都吃。不但不覺得酸甜苦辣是虛妄的,而且愈來愈講究、愈精緻,這就是愈來愈迷。

凡夫眾生始終是活在虛妄的色、受、想、行、識當中,把它當作實實在在的,心就顛倒了,就迷失掉了。起了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成了心結、成了煩惱,由這個結,慢慢成了垢。所以,現在要解結、要除垢。佛說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用來解結除垢的。明白這個道理,就找到一條路了。

道不是修出來的,如果我們把道修出來,這個道就不是真道,而是方便。所謂「方便」,就是暫時讓我們安心而已,是有所得的。真實的道是無所得,為什麼無所得?因為道是本具的,得個什麼呢?師父說法、大眾聽法這念心,不是修來的,是本自具足,一切現成。只因我們迷色、迷心,所以這一個清淨心、這一念真空妙有心、這一念實相的心,就不現前。我們照見了五蘊皆空,把執著破掉,道自然就現前了。

我們心當中有貪、瞋、癡、慢、疑、邪見,這些塵垢不是馬上就能夠解脫得了的,所以佛經裡面講,一個是見惑、一個是思惑。見惑容易破除,思惑就不容易。我們現在所說的屬於思惑──對色、聲、香、味、觸五塵,起貪、瞋、癡、慢,乃至我執、我所,這些習氣、煩惱不容易斷除,所以要拉長時間薰習、觀照,要細水長流。

《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其中用功的法門,就是一個「照」字。掌握了這個原則,就了解《心經》裡面的功夫就是一個觀照、就是一個「照」字。照什麼呢?「照見五蘊皆空」。什麼是「見」?因為眾生看不見身體是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組成的,不見心是受、想、行、識,不知道是空性,所以,現在用般若的方法,讓自己看見。所謂「見」,就是契悟。了悟色蘊是空,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都是空。

知道受、想、行、識是空,再進一步分析,佛經裡面講:「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境」,證明受、想、行、識都是虛妄的,沒有一個是實在的。然而,眾生就是貪著受、想、行、識所產生出來的幻覺。產生了這一種幻覺,起了貪愛,心當中生了煩惱,就稱之為成垢、成結。然後,再依眼、耳、鼻、舌、身,意,對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產生了識塵境界。這個識塵無論是善、是惡,都是一個夢、都是一個水泡。所謂「根、塵、識」,六根對六塵,當中產生六識,就成十八界。十八界,就屬於眾生境界。這個眾生境界現前了,就要去受報,一定是如此的。

要想脫離十八界、出離十八界,怎麼樣出離呢?不是用移民的方法,如從台灣移民到美國。現在有的人認為娑婆世界很苦,想往生淨土、想移民到極樂世界。究竟怎麼樣才能移民呢?就要「照見五蘊皆空」,這樣馬上就能離開五濁惡世。離開了煩惱、離開了無明,當下就是淨土。離開了無明、煩惱,當下就證到菩提、涅槃,這就是真正在五濁惡世中辦理了移民,一切還是要靠自己。所以,這個法門是最殊勝的一個法門,要想超凡入聖、要想了生脫死,必須這樣修,就是一個「照」字。

我們明白了色蘊空,在理上是沒有問題,但在事相上還是有問題,怎麼辦呢?就是要經常薰修,沒有別的。一坐下來,就修這一個法門;六根接觸外面六塵,馬上起照。照什麼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照見色、聲、香、味、觸都是虛妄的,這就是禪宗祖師所說的「觸物起照」。所以,禪宗法門就是般若法門。

所謂「觸物起照」,「物」包括外在境界與色身四大。「觸物」,就是六根一接觸外面的六塵境界,一碰上,馬上就知道。知道什麼呢?知道自己起了貪愛,馬上起照:「這是色!色就是虛妄的。《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你起了這麼一念心,這就是覺照、這就是般若。既然外面是虛妄、是空,能照這個心就得解脫。所以,「觸物起照」,這就是功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九)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6428774

Friday 22 August 2014

請勿藉機抹黑慈濟

/ 周霖

一張穿著慈濟師姊制服的資深老菩薩,雙腳放在火車上的照片被PO上網路,引起媒體及網路的議論。筆者在NGO議題的研究領域裡,常會接觸慈濟,在很多網友對此事參與批判之前,或許先看看以下的論述!

平心而論,任何人在大眾運輸工具上出現不妥的舉動,絕對是不對、絕對是要給予糾正的!而事實上,該位師姊佔了別人座位,又叫原座位乘客去坐殘障座位,所以原座位的乘客氣炸了,也通知列車長前來了解狀況,遇到這個狀況,換做是其他人,大部份都會有脾氣!

但列車長到來之後,這位老菩薩稱說自己腰痛,所以要橫坐!如果這位老人家身上沒穿那套慈濟制服,請問:她不就是一位可能有病痛在身、不這樣坐,身體就很痛苦的老婦嗎?

所以,大家可曾想過,如果台灣的大眾運輸工具,可以增設類似「臥舖」的車廂,讓身體有病痛、不適久坐的乘客「給個方便」,那位師姊會如此痛苦的癱坐成那樣嗎?也就不會發生年紀這麼大的老菩薩,因無處可躺,而影響其他乘客權益,進而遭受網友非理性責罵的憾事。

或許有人會說,一位70幾歲、有病痛在身的老婦人,身邊沒人陪伴,怎麼還每周如此舟車勞頓往返台北、花蓮!但慈濟志工不就是秉持著「分秒不空過」,尤其是老菩薩,深怕生命來不及,善用餘年奉獻給她的信仰,如此年歲那麼大的老婦人,身上病痛沒少過,而讓她能每周撐下去發心去做「福田」的力量,不就是一份虔誠付出的心在支撐她嗎?

外界看慈濟志工光鮮亮麗制服的背後,其實有很多誤解,筆者的學術領域裡研究過慈濟、也有在各領域服務的慈濟人朋友,很多慈濟志工生活過得並不舒適,甚至是在「清寒貧困」的「貧窮線」邊緣過活,但他們把「清寒貧困」當做「清淨」即是「平安」,將「清貧」化為「清平」,或許他們無法在金錢上付出,但總還有體力及時間的佈施。

而平常有剩餘體力、有時間去付出的,大部份都是這些「利用有限的餘命、成就增長慧命」的老菩薩。沒有那套制服,這些志工不就是年老體衰的老人家嗎?即使是穿著那套制服,他們依舊還是老人家。

況且慈濟的團體這麼龐大,慈濟的「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是讓「戒律」啟發志工守本份、盡本事;讓「愛的管理」讓志工懂得自愛,因為自己的人格要自己愛,所以即使犯錯,志工那份走入正信佛教的「一念心」,其實他們自己在「愛與戒律」的鞭策下,都會懂得改進與懺悔。

這位師姊在車上的行為當然不妥,但慈濟的「戒律與大愛」,終究會導引她能「去習改正」,但若是有人藉機刻意用負面字眼抹黑慈濟,說真的,實在是造孽了。

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40822/bkntw-20140822000520543-0822_04411_001.html

Tuesday 19 August 2014

於千萬億劫 · 不聞佛名字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捨
我慢自矜高
諂曲心不實
於千萬億劫
不聞佛名字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我們人就不要「深著虛妄法」,人間很多都是虛妄的人生,偏偏人生「有為法」,都不是永恆,就是在無常、短暫的人生,只是在那裡造作很多的惡業,卻是「堅受不可捨」,這麼堅持著,不肯捨去這種人生短暫的欲念。這就是我們造業於人間,眾生共業受苦難,所以就是「我慢自矜高」。

昨天也說過了,這個「色」,五欲,就如五支箭一樣,大家不知還記得嗎?「五欲」就如五支箭,都是傷殺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為了這個虛假、短暫的人生來造作,讓我們生生世世煩惱不斷。

深著虛妄法:
色聲香等
五欲之法
又名五箭
能破種種善事
其體虛假不實
故云虛妄

堅受不可捨:
凡夫堅持
執著邪思妄念
癡迷利誘
諸事不放
堅受固執
不得解脫

凡夫永遠都是凡夫,都是堅持、執著於邪思、妄念,癡迷於利,來誘惑我們的心。諸事不放,很多東西都放不下,這也要、那也要,樣樣都想要佔為己有。這種就是「堅受」——很堅固受這種的執著,如此綑綁住我們,讓我們無法解脫。

這就是我們要用心之處。不要我慢,「我慢自矜高」,常常都是仗著,自己教育比別人高,以為他的知識比別人高。其實,知識、聰明不等於智慧。所以,也不要貢高,不要驕慢。

我慢自矜高:
我慢者
恃己凌他
滿招損
小人之類也
謂倨傲倚恃
己之所能
欺凌於他也


我們如果太過於認為,我們都比別人好,如此就稱為「自滿」;自滿就招損,損自己。太自大的人,沒有可愛的優點,所以得不到人家的尊敬,這種是自損,是小人之類。他以為他很大,大家認為他是小人,並沒有多大。所以,這就是很貢高、驕傲的人,這種欺凌他人,這就是我們人生常常有的。倚仗他的能力、倚仗他的權等等,這很多。還有,「諂曲心不實」。

諂曲心不實:
由是我慢日甚
排斥異己
諂曲為心
為欺他而作驕態
盡乖真實
雖有佛法
不易令度矣


這個「諂曲」,就是沒有用直心,拐彎抹角,沒有說到一句真心話,他看是什麼人,就隨著他說什麼話。對比較有錢的人、較有名的人、較有權的人,他就是這樣做著一種,很奉承的形態。如果看到地位較低、有事情要要求他,他就做很多的小動作來為難人,這也是很多。這種「乖」,「乖」就是離開,離開、背離道理。

我們要好好警惕我們自己,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有將我們的心顧得好嗎?我們若有前面這些心——「深著虛妄法」,或是聽到佛法還是不肯,捨離過去的邪知、邪見,這種不肯捨,或是貢高驕傲,或是諂曲不實,這種的心態,我們若有,那就「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

於千萬億劫
不聞佛名字:
時空長河
逝去流來
浮沉六道輪轉
難值佛世
何能得聞佛法


能有這樣的法,「時空長河,逝去流來」,這個時間、空間,時間如長河無盡頭,這樣不斷過去,其實還是不斷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是在六道中輪轉,人道難得,聞佛法難。既得人身,聽到佛法,在佛法聽得到的範圍內,他乖違、諂曲,或者是貢高、驕傲,不肯來接觸佛法;哪怕是接觸了佛法,還是乖違——背正行邪,這實在是很可惜。在沉淪於六道中在輪轉,要得到佛世很困難。

因為你不相信,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因為你不接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所以有聽到與沒聽到是同樣的,只不過是一個名相而已,但是我們的心沒有(入)法,不知道理,所以我們永遠都是與佛法無關。

我們應該要接受佛法,要信受奉行,否則,難值佛世,何況能得聞佛法。要遇到佛世難,既然遇到佛世難,聽到佛法更難。這是我們的心,一念心,所以希望大家這念心要顧好,不要道心障礙,障,濁障來覆蓋我們的心,不要。我們要好好的,心若跑出去,趕緊將它拉回來。

我們好好地聽法,有時對任何眾生說話時,他也能夠得到利益。所以,聽聞輾轉相教,這要看我們是否,有修行、法有入心;法若入心,我們才能將我們的法, 度入他人之心。

所以,總之,還是一念心,請大家時時都要多用心。

http://neptuner.666forum.tw/t8955-topic

Monday 18 August 2014

我慢自矜高 · 諂曲心不實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捨
我慢自矜高
諂曲心不實
於千萬億劫
不聞佛名字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我們人就是這樣在「深著」——深深地執著著,執著著這些虛妄之法。就如過去古印度的時代,那個時代有一些陋習,他們那段時間,就是說古來就是這樣傳,父親如果到六十歲時,為人子者,就要為父親準備一件毯子,讓他出去住在門口,在那裡顧門。

有一個家庭,兄弟,大哥有一天就向弟弟說:「我們的父親,再幾天後,就六十歲了,你應該要趕緊去,為父親找一件毯子。」弟弟就很用心找了一件毯子,就向大哥說:「來,我把毯子已經準備好了。」但是大哥把毯子拿來一看,一件毯子已經剪成二半。大哥就說:「為什麼要給父親的一件毯子,你把它剪成二半?」弟弟就說:「我們家裡找來找去,只找到這件毯子,一件而已,所以父親現在用一半。」

大哥就問說:「另一半呢?」「再不久也換你了,你兒子就用這一半的毯子給你。」大哥聽了,「喔!是喔!人生過得這麼快,再不久就輪到我。這種向來沿襲這種習俗,這樣對嗎?」弟弟就說:「是啊,這是很沒有道理的,家庭延續這種陋習,是不對的。」

怎麼辦呢?隔天兩兄弟,就去找國家的輔相,就是輔佐國王處理國事的人。他們去拜見他,他們將來意,說出來,這個世俗沿襲下來的,這種陋習,不應該,將他們的心聲說出來。這位輔相也覺得,聽來的確是沒有道理,應該六十歲了,應該要安享天年,一輩子辛辛苦苦、勞勞碌碌為家庭付出,為何到老了,只得到一件毯子,要顧門?這實在是沒有道理。人人都會老,這種應該要取消。

他就去國王面前,向國王申述說,這個陋習應該要改除。國王也很英明:「是啊,這在老百姓,這種延承下去的習俗,應該要取消。」就這樣取消了。這是在古印度有這種的習俗,若是「深著」,就是每個人到這個年紀,就苦不堪了。這是沿襲著,那種虛妄世俗的陋習。

我們的社會也有很多,過去民間所傳的陋習,可以改的,不是不能改。明明就是沒有人倫、沒有道德之事,為什麼要如此,在人間流傳呢?眾生多數都是「深著」於,沒有道理的世俗民情,所以就會變成很多的虛妄。像這樣「堅受不可捨」,就是不肯捨,捨不去,所以人永遠會造成這種,「我慢自矜高」。

常常就是「我」——我慢。「我」,樣樣都勝過別人等等,好像「我」很大,很膨脹自己。這全都是我們眾生,很貢高驕傲、無明自大,所以造成了心理諂曲。有的人是「貢高」,「我」很大;有的是為了利益,去捧、捧,去把別人捧得高高的。為了什麼呢?能得到我有這個人可以成就我,所以就把他捧得(高高的)。

有的很多不對的,明明你在支持他,我們內心知道,明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不過,就是為了要諂媚,就說:「對啊,對啊,你說的是對的。」這種不順道理,去助長威風,這全都是叫做諂曲。

常常說「直心為道場」,也說「大道心直」、「菩提道直」,這個「直」,這才是真正我們的率直之心。所以我們不要諂曲,要直,不要這樣彎曲,或者是「橫行」。道心就是直心,順著道理,我們就不能「橫行」,不要彎曲;若彎曲,就不實了。

所以「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像這樣的人,以上說過的那些人,邪見稠林,「入邪見稠林」這樣的人,依止邪思、邪見的這些人,「深著虛妄(法)」的這些人,堅持不肯捨掉那些邪思、邪見,這些人,永遠「(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無法聽到佛的名,即使佛與他同世,他也唾棄,就是不肯去聽。這就是我們眾生,沒有造了與佛、法有緣,自然就不得聞,所以「深著虛妄法」。

深著虛妄法:
色聲香等
五欲之法
又名五箭
能破種種善事
其體虛假不實
故云虛妄


看看「深著虛妄法」是在哪裡?如何「深著」?你著什麼呢?就是著色、聲、香、味、觸,這「五欲」啊。

著「聲」,「我說的話,他很順著我,也很誇獎我、很讚歎我,我很歡喜。」這個聲音。看到的,「你看,他看到我,很友善,這樣畢恭畢敬。」這是色。聲、色。香,多少的殺生,就是因為人的口欲,貪味道,所以造成了多少人間,對眾生的傷殺很多。所以,香、味。觸,感觸,人與人之間這種的感觸。這完全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會貪著於「五欲」法之中。

「五欲」之名,也叫做「五箭」,像五支箭一樣,「能破種種善事」。

其實人生苦短,短短的人生,偏偏就是要去,貪著色、聲、香、味、觸,才來造成這麼多的苦。我們能夠培養我們的悲心,無所求的慈悲心,去拔除眾生的苦難,不是要爭取我,我愛的、我擁有的,不是這樣。所以我們應該道理分清楚,不要為了這種假體,虛妄不實,來造種種的罪業。

我們學佛要用心,真的是人生無常,「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做人,我們要踏踏實實,不要有「諂曲虛妄失真實」,要很用心。我們要「返璞歸真如來地」,回歸我們的「如來地」來,這樣不是很歡喜的事嗎?

一念無明生三細
境界為緣長六麤
諂曲虛妄失真實
返璞歸真如來地


各位,不要有這種世俗的陋習,有了此陋習,要破除。不要每一個人到老來,就只得到一件毯子,或者是半件毯子。這樣的陋習,可以破除掉,回歸有人間的尊嚴。所以,我們就道理,就是我們人生的尊嚴,因為我們的「如來地」很踏實。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節錄【靜思妙蓮華】15/08/2014

http://neptuner.666forum.tw/t8935-topichttp://neptuner.666forum.tw/t8935-topic

Friday 15 August 2014

菩提大道直

1. 達摩見梁武帝。

  • 達摩祖師見梁武帝。梁武帝問「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 
  • 求功德就是有所求。

2. 師父當年不接受日本人的2億美元,要大家一起來耕福田。

  • 募的不是大家的「錢」,而是大家的「心」。
  • 為師父做事,不是為個人。

3. 孔子: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p352

  • 意思:沒有按照道理,一味盲目向前走,涉於險境也不知悔改的人,我是不會與他同行的。

4. 不知“菩提大道直”。p352

  • 一條康莊平坦的大道不走,偏偏要“行於險徑”。
  • 喜歡走旁門左道,搞小動作。

5. 一國兩制

  • 造成分別心,讓人混淆,師兄姊也會不平衡。
  • 制度不適合要改,而非兩個制度。
  • 不要將責任推給別人。

6. 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

  • 團體里有沒有邪師?
  • 六度是自己用的,不是要求對方用的。

7. 四法四門四合一是平行的,不是直而下的。

  • 共識可以被推翻嗎?
  • 佛法里有獨裁或小圈子作風嗎?
  • 團體里還是要有人敢說話,否則永遠不會進步。

8. 薰法,有沒有入法?

  • 有些人越薰越驕慢。
  • 不要拿師父做擋箭牌。
  • 要人家讚歎的行善是偽善。

9. 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

  • 有沒有該有的信心毅力勇氣?
  • 底綫:原則、公平、公開、正義。

10. 對團體成員的長遠影響。

  • 做事辦活動很棒,但在人事上就很糟糕。
  • 照法行事,還是憑自己習氣,少數人的決定?
  • 大聲的人贏,正確嗎?
  • 爲了解決一件事,反而製造更多的問題。

Thursday 14 August 201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

· 惟覺法師開示

彼岸是相對於此岸來講,此岸是什麼呢?生死就是此岸,菩提、涅槃就是彼岸。希望從生死的此岸,到達菩提、涅槃彼岸,必須從文字般若開始,依教觀心──用返照的方法,返照自心,這就是觀照般若。以觀照般若漏盡自己的煩惱,度過煩惱的中流,煩惱沒有了,最後彼岸就現前了。為了讓大家了解,而說此岸、中流、彼岸,這些都還是一種方便。

要度過煩惱的中流,必須要用觀照般若斷除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方能成就。先破除見惑、思惑,這是中流;進一步,要破除塵沙惑,這也是中流;再進一步,用中道實相觀,破除最初一念無明,這還是屬於中流。所以,中流包含這三種過程、三種境界、三種層次。漏盡了這三種無明煩惱,才能真正到達菩提和涅槃的彼岸。

懺悔、誦經、持咒、早晚課誦……屬於文字上的般若。從文字上的般若,慢慢依教觀心,就屬於觀照般若。什麼叫返照?以參話頭為例,把這念心收回來,在話頭那裡問一句:「誰?」這就是返照。

再舉一個例子,看到一位女性,忽然打了妄想,產生了愛著、產生了執著,馬上發一個慚愧心。知道發慚愧心,這一念心就是返照。自己經常檢討、慚愧、改過,這就是返照觀心,這就是般若,把這個心收回來了。檢討、反省、觀照,功夫用得上了,煩惱漸漸稀薄,最後能觀之智和所觀之理相應,漏盡煩惱,這都屬於觀照般若。

或者是與理相應──與空性之理相應,就證到真空;返照的這一個智慧心,就契入了真空。或是返照假有,觀察我們這個世界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金剛經》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上述例子來說,看到一位女性長得很苗條,心裡起了貪著,忽然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馬上就把當作實有的外境破掉了,這就是般若。眾生看到外面是實有的境界,所以才起貪愛。菩薩所修的般若,是觀一切如夢幻泡影,外面的境界都是假的,還貪什麼呢?

觀照如夢如幻、如泡如影,還有一個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的存在,這是一個三昧境界,還沒有悟到真心、還沒有悟到實相,所以,最後這一念心不住在真空,也不住在假有,「當下即是,動念乖真」,惺惺寂寂、寂寂惺惺,這是什麼?這就是實相般若。簡單來說,實相,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佛法有很多道理,都講得通。用文字般若、觀照般若的方法,契悟了實相般若,就到達彼岸了。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6114738

Wednesday 13 August 201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

· 惟覺法師開示

般若的解釋有很多種,每一個宗派的解釋都不同。天台宗以三種智慧來說明般若之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是指證到聲聞、緣覺,就能夠通達一切諸法總相及空相的般若智慧。菩薩斷界外塵沙惑,超越聲聞的境界,修如幻觀,成就如幻三昧,通達一切緣起,又不離開世間上的一切假有。

菩薩為了普度眾生,必須通達一切行門,如同醫生為人治病,由於病的原因很多,就必須學習種種處方來對治;菩薩為通達道種智,了知一切諸法別相,要學習一切法門。因為菩薩不離開假有,知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知道什麼因、什麼緣,最後產生什麼結果,以種種道法教化眾生,這種藉假觀道化眾生的般若智,是第二種般若。

二乘修析空觀,觀一切法緣起性空,了達空性之理,這就是聲聞、緣覺之智。這種體悟偏空之智,即為「但空般若」。菩薩有大慈悲心,不離開世間法、不離開眾生;假使離開世間法、離開眾生,就不能度眾生、不能成就一切功德。但是,想要度眾生、想成就一切功德,就必須通達一切行門,所以,菩薩就要修假有,從空出假,不離世間,「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這就是菩薩藉由假有度化眾生的般若智。

佛有「一切種智」,能夠通達二乘、菩薩之智,乃至十法界一切性相,三智圓明。佛法有「性宗」與「相宗」,一般認為淨土宗多半是講相,禪宗多半是講性,把性和相分開了,這只是在表面上來看。其實,性相是不二的,了達性相不二,就是佛的智慧。十法界的每一個法界都是相融、相通的,性與相也是相通、相融,不是兩個。

以水為例,水是一個相,波浪也是一個相;水的性和波浪的性,皆是溼性,本來就是一個,不是兩個,這就是性相一如。再舉一個例子,男眾是相,女眾也是相,相與相雖然不同,但是性是一樣的,男眾的這一念心性與女眾這一念心性平等不二。眾生看到性是性、相是相,佛的智慧就通達性相是一如的。

不僅如此,事和理也是一個。眾生看起來,事是事、理是理,分成兩邊了;或者是從事到理,或者是從理顯事。以佛的智慧來看,事理就是一個,染淨也是一個。一般人認為娑婆世界是染、十方淨土是淨,穢土是穢土、淨土是淨土,地獄就是地獄、天堂就是天堂;以佛的智慧來看,穢土和淨土是一個,地獄和天堂也是不二。

一般人認為因是因、果是果,在佛看起來,因和果是一個,把因和果看成是一體的。眾生的境界,因就是因,修因才能證果,必須從因上去努力;在佛看起來,因地心即是果地覺。舉例來說,從台北到靈泉寺,靈泉寺是一種果,從台北出發是一種因。開始出發的這念心,和到達靈泉寺的這念心,是一個?還是兩個?悟了這念心,本來就是一個;假使沒有悟,開始出發是因,到達目的地是果,把它分成兩個了。

佛的智慧,就是因果一如,不但如此,通達十法界的一切道理,乃至洞徹一切性相、事理、染淨、因果……一切諸法不離當念,都在這一念心,這就是諸佛所證大覺圓滿之智。

從天台宗這三種方法來看,般若是有深有淺的,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最後證到實相般若。聲聞、菩薩也有實相般若,佛也有實相般若,佛所證為最究竟的實相般若。這些般若智有層次的差別,分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聲聞、菩薩、佛所體證的各有不同,假使眉毛、鬍子一把抓,就可能弄錯了方向。

所謂「一切智」,就是證到諸法空性之理。所以,聲聞、緣覺,入到偏空涅槃。一般人說菩提心和涅槃性,本來就是一個。聲聞、緣覺、菩薩、佛──諸聖人證悟的層次,只是方便的說法。雖然是方便,當中還是有次第,這些次第都必須了解。聲聞修析空觀成就了,能觀這念心和所思惟的空性之理相應,一下就入空定;斷了六根本煩惱,成就「一切智」,此為聲聞、緣覺之智。

菩薩除了修空觀,更修假觀。為什麼還要修假觀?為了普度眾生。因為要在眾生當中,才能度眾生,所以「不出三界、不入三界」,始終在三界當中來來往往,度化眾生。起了執著,就要墮落,所以菩薩修「如幻觀」,所謂「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觀一切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不執著假有亦不離假有,這樣所修出來的智慧,就稱為「道種智」。但是,觀一切諸法是空性、是假有;空是空、假是假,又分成了兩邊,所以再進一步契悟一切法當體即空即假,當體即是實相,這樣就稱為「一切種智」。

從這幾個方面來了解,就知道般若之智確確實實可以漏盡我們的煩惱、破除我們的執著。破除了執著,沒有煩惱,就沒有業障;沒有業障,就不受苦報。這一念心性就是大覺圓滿,稱為「到彼岸」。所以,用文字般若、觀照般若的方法,證到了實相般若,就到達了彼岸。

http://blog.udn.com/article/article_print.jsp?uid=arongshu9&f_ART_ID=16080290&f_CODE=1407890096306

Tuesday 12 August 201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

· 惟覺法師開示

「般若」稱之為大智慧,「波羅蜜」是到彼岸。這一個「多」字,從過去到現在有多種說法,一般而言,「多」亦是語助詞,讓語意圓滿,等於中國文字的「了」,表示已經圓滿了,加強前述功德的成就。亦有解釋「多」就是「定」,這二種解釋皆可。可以說是「了」、「圓滿」,也可以說是「定」,皆能使經題的意義更完整、更真實。

「心經」,「經」是通題,通一切經,故稱為「通」。「心」是別題,專指這一部經,就是「別」;在佛法來講,「心」就是心法,在這個地方就是指「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指我們這一念本具的心性。由文字般若,經過觀照,最後達到實相,就能夠到達彼岸。彼岸,是相對於此岸來說。煩惱,是此岸;達到菩提、涅槃,就是彼岸。凡夫眾生是此岸,解脫的聖者就是彼岸。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必須要透過文字般若、觀照般若,最後證到實相的境界,就能夠到達彼岸;到達彼岸,就能夠圓滿。圓滿什麼呢?圓滿我們本具的心性──菩提妙明真心。所以,這一部經主要是講實相。實相,就是指我們這一念心,又稱為佛性。

先了解經題,就知道這一部經,屬於大乘或是小乘?這部經是講般若,屬於大乘經。在佛法裡面,般若的意義甚深。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最後是般若波羅蜜,用這六種法門來轉識成智、超凡入聖,使眾生從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的彼岸。但是,前五度每一度都需要般若波羅蜜。

六度,是用來度我們心當中的六蔽、六種毛病。因為心當中有慳貪,所以必須修布施。慳貪就是我執,布施就是破除我執的一個法門。佛法當中,要破除兩種執著,一個是我執,一個是法執。破了我執,恐怕又執著這個法,產生了法執,所以還要有般若。

例如,布施是法,布施了以後,能夠增長福報、去除貪心,可是,布施波羅蜜這個法還在,心當中還是一個執著,執著布施為實有,稱為法執,所以,最後用般若波羅蜜來破除法執,連布施也不能執著。了達施者、受者、所施物三者本空,破除執著,稱為「三輪體空」。

明白了以後,就了解佛所說的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用來破除執著的。凡夫執我,所以佛說種種法門來破除我執;破除了我執以後,根機差的人,又執著法為實有,所以,佛又講般若來破除法執。

佛所說的般若經有八部──《大品般若經》裡面有十萬偈、《小品般若經》四千偈、《放光般若經》二萬五千偈、《勝天王般若經》二千五百偈、《光讚般若經》一萬八千偈、《文殊問般若經》六百偈、《道行般若經》八千偈、《金剛般若經》三百偈。

《心經》也屬於般若經。為什麼稱為「心經」?有兩種解釋,第一,「心」指本具的菩提妙明真心;第二,《心經》是綜合八部般若的心要、精髓,稱之為「心經」。

「般若」翻譯成中文,稱為「大智慧」。一般世間人也有智慧,但並不是大智慧。因此,為了區別,又可翻成淨智慧、妙智慧。

世間人的智慧不屬於淨智慧,不是清淨的智慧,而是染污、有漏的智慧。例如,發明電燈也是智慧,但這一種智慧不是大智慧,為什麼?它不是清淨的,而是有漏的。有漏,就是有漏洞、有毛病。電的作用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相反地,電也可以用來毀滅世界、毀滅人類,所以,它不屬於淨智慧。

淨智慧,只有利而無害。這個智慧是什麼呢?就是返照自心、返照諸法皆空。返照自心,就能明白自心在什麼地方。所以,般若能夠使我們的心得到寧靜、使我們契悟本心,這樣所產生出來的智慧,與世間的智慧是不一樣的。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6037014http://blog.udn.com/arongshu9/16037014

Monday 11 August 2014

佛教的苦相當於基督教的罪嗎?

一般無宗教信仰的學者,的確是作如此觀的,他們以為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勸人為善,總是一樣的。從這勸人為善的基礎上,他們就順理成章地推想到,佛教的苦和基督教的罪,當然也是一樣的了。

因為,佛教講三界的生死是苦海,眾生的感受,無非是苦,所以修持的目的,是在脫苦;基督教講人類都是罪人,是由人類的第一對祖先──亞當和夏娃,不聽上帝的警告,而偷吃了伊甸園的生命和智慧的禁果,所以人類有了生命和智慧,但也得罪了上帝,上帝要罰亞當和夏娃的子子孫孫,都要受苦,這就稱為人類由第一代祖先遺傳下來的「原罪」,基督徒信仰上帝,原因是上帝派他的獨生子耶穌上了十字架,代替「信他的人」贖了罪。

事實上,佛教所講的苦,與基督教所講的罪,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佛教所講的苦,是由眾生自己的業感報應而來,眾生的業感,是由無始的無明覆障而來,純粹是個人負責的事,與上帝沒有關係,與祖先也沒有瓜葛。眾生由於無明之惑的煩惱,而造生死之業,由於生死之業,而感生死之苦,正在感受生死之苦的生死之間,又因生死而造無明之惑;就這樣,由惑造業,由業感苦,因苦生惑,惑業苦三者,連成一個生死之流的環狀,頭尾銜接周而復始,永無了期。因為惑是苦的種子,業是苦的陽光空氣水,苦才是惑與業的結果,也唯有結果才是真正的感受。所以佛教要把生死之流,稱為「苦趣」或「苦海」,所以要求超越這個生死之流而不受生死的束縛,自由生死、自主生死、不生不死,便是解脫的境界。

不過,佛教求解脫,並不是僅靠佛菩薩的救濟,佛菩薩只能教導我們如何解脫,卻不能代替我們解脫,這與耶穌代「信他的人」贖罪,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因為佛教不承認眾生是由上帝的懲罰而得罪,尤其不承認人類祖先的罪會遺傳到子孫身上,正像「罪不及妻孥」一樣地簡單明瞭,上帝不能代人贖罪,也正像「我吃飯不能使你飽」一樣地簡單明瞭。佛教脫苦的基本方法,是戒、定、慧的三無漏學:戒是不應做的不得做,應做的不得不做;定是心的收攝,不使放逸,也不使懈怠;慧是清明的睿智,認清了方向,努力精進。所以,佛教的脫苦,絕不等於基督教的乞憐上帝代為贖罪。

在此順便一提,許多的人,認為佛教太重視苦,乃是一種偏激的厭世態度,因為人類的生活中,固然有苦,但也有樂,並且可用人為的方法來改進生活的環境,所以認定佛教的看法是錯誤的。關於這一點,如果站在現實人間當下一生的立場上,佛教並不非要教人承認「有受皆苦」的這一觀念不可,佛教講苦,是從佛陀的悲智觀照而得的結論,一般凡夫並不是佛陀,當然不易體察出來,正像人見野狗吃屎,該是多麼的噁心,吃屎的野狗,卻是吃得津津有味而樂在其中,如果人們一定要告訴野狗知道吃屎是多麼的不衞生,野狗可能還會掉過頭來吠你兩聲!由於境界的高下不同,實在勉強不來。因為,佛是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來看生死流中的眾生乃是唯苦無樂,縱然有樂,也像搔著疥瘡殺癢,搔時癢得快活,搔後痛苦即至。

聖嚴法師開示【正信的佛教】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6001726

Friday 8 August 2014

捨棄享受 努力修學

/ 净空法师

修行人凡遭誣陷、毀謗、破壞等橫逆事,心當作如是想:多生曾與彼種不如意因,今當還報。可作善知識想,成就我等忍辱行,切勿起怨恨心。


信心建立在理論、行為的基礎上,佛法稱之為「正信」;如果理論不清楚,行為沒落實,勉強的信,即是「迷信」,信心很容易動搖。有些人一生吃齋念佛,到晚年改變了,或是改修學其他法門,或是改信仰其他宗教;乃至於出家人,也會還俗去信仰其他宗教,這些事我都親眼見到過。此皆是對佛法的道理沒有透徹明瞭,佛教導我們應當如何生活、怎樣處事待人接物,沒有落實,所以才產生這些現象。因此,「信願行」必須集合成一體,信心才會堅定。

信之後,要有願。通常講願都會想到四弘誓願,這是諸佛如來因地修學的總綱領。每個人在因地所發的願不一樣,但是歸納起來不外乎此四大類,所以這四大願可以概括所有的大願。

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大慈悲心的流露。眾生品類多而複雜,菩薩雖然發心要平等普遍的幫助一切眾生,但是要落實這樁事也要靠緣分,經上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你去幫助他,他樂意接受,這是緣;他不樂意接受,就是沒有緣分,所以緣分不在菩薩,而在眾生。

可是菩薩也有善巧方便,即是表現得真誠、熱心,無條件、無希求的幫助眾生。我們在《本行經》、《本生經》見到釋迦牟尼佛敘說他過去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的故事,為一切眾生捨頭目腦髓,捨身餵虎、割肉餵鷹,都是常人做不到的事情。這是因為他悟得深、悟得廣,所以為一切眾生犧牲生命在所不惜。

幫助別人,若有所希求,就不是菩提心。雖然也發心想幫助人,但是處處顧慮自己的利益,或是對自己的利益有重大妨害時,就不肯做了,或是有小小的妨礙,幫助別人的願心就退失了。這些事實,我們冷靜反省就會覺察到。也知道經上的教誨是善的、是正確的,可是在生活行為裡要想做到,考量的就多了,總是不能將佛陀教誨百分之百奉行。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放棄自己的利益、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的受用。眾生總是希望既可以幫助別人,又不失自己名利、五欲六塵的享用,一切兼而有之,可不可能?這是可能的,但是決不是現前階段。現前我們是生死凡夫,享受五欲六塵之樂,決定墮落。

我們在大乘法裡看到,法身大士真的是兼而有之,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也不失自己的享受。他何以不墮落?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得大自在。在大乘法裡,佛與菩薩說法,有天人供養,散花燒香、載歌載舞,這是世間人講的五欲之樂。大家有機會可以到中國大陸,去參觀敦煌、雲崗石窟的造像,佛為大眾講經說法,龍天護法種種供養,從地面到天上;地面是國王大臣、大富長者的供養,空中是天神、天女的供養。此境界在小乘經上沒有,小乘經教是凡夫,凡夫在此境界中,必定勾起煩惱、欲望。煩惱與欲望是六道輪迴的根本,是三惡道的真因。所以,小乘修行遠離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遠離都市、村落,到寂靜之處去修道,就是避免外境影響他的心。

因此,大乘佛法是對菩薩說的,菩薩已成就戒定慧的基礎。有定,對五欲六塵,眼見耳聞不動心;有慧,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將之當作真實,所以接受人天五欲六塵的供養,就在其中證得「空有不二,性相一如」。這是大乘菩薩的境界,不是初學人的境界。我們初學人冷靜思惟,如果在境緣中還起心動念,要知道自己墮落了。

所以,初學一定要天天讀經,天天讀經就是靠佛菩薩提醒我們。佛菩薩在哪裡?佛經就是佛菩薩,佛像就是佛菩薩。但是如果不是深入經教,看佛像還是沒有用,提不起觀照。深入經藏的人,見到佛菩薩像,知道佛菩薩像表法的意義,這對修行有幫助。所以,一定要天天讀經,長時薰修,才有反省的能力。墮落不怕,真正反省,就會回頭;若不讀經,就不會回頭。

可是現代人,雖讀經卻不明白其真實義,也看不懂註解,所以必須要聽經。但現代聽經也不容易,世尊在楞嚴會上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能遇到好老師,實在是希有難逢的機緣,也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緣分。我初學佛時,遇到章嘉大師,他是真善知識,他講法的內容,完全捨棄佛教的宗教色彩,完全講道理,這很容易被知識份子所接受。我對章嘉大師非常恭敬,但是在形式上,我從沒有對他跪拜過,我對他就是脫帽一鞠躬,但他對我的親切與愛護,比任何一位信徒都好。我們師生很有默契,他奠定我學佛的基礎。

我問他:「活佛轉世是不是真的?」他是活佛,他沒有說轉世是真的。他告訴我,大概最初四、五世可能是真的,往後就很難說了,還是要自己努力修持。靈童被選出來之後,他們的記憶好,又有當代舉世公認德行學問最優秀的好老師來教導、輔導,緣非常殊勝難得,只要他真正用功努力,成就自然在一般修行人之上。聽到這樣的說法,令人敬佩,心服口服。大師的道德學問,任何人接觸之後都能肅然起敬,他對我們說真話,幫助我們解除疑惑,這是好老師、善知識。章嘉大師往生後,過了一年我認識李炳南老居士,我親近他十年,我們師生之間也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我對他非常感恩。

因此,願不能退,為學佛法要能犧牲自己五欲六塵的享受。譬如朋友相邀去旅行,我為了求道,我要放棄旅遊玩樂的機會。現在我講經說法,為了幫助同修們深入經藏,我不能不犧牲。我的老師為了教學犧牲一切,我也不能貪圖享受,也必須要犧牲一切享受。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名利、五欲的享受,對他來講是輕而易舉,但他卻過著三衣一缽、樹下一宿的生活,就是為一切眾生做好榜樣,告訴我們享受就不能出六道,享受就有可能墮三途。

佛菩薩可以享受而不享受,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就是要我們掌握機會,用功努力去修行。這一生時間很短暫,數十寒暑一彈指就過去了,要掌握時間好好的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會有想像不到的享受。在此世間,親戚朋友的天倫之樂,使你留戀;到西方極樂世界,過去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往生極樂世界的父母、家親眷屬、朋友、道友太多了,到極樂世界都團聚了。你有宿命通,一見面就認識。說到旅遊觀光,我們今天還無法超出地球,活動的空間太小了。極樂世界的人活動空間就大了,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是活動的空間。所以,我們若想此生得到究竟圓滿的大樂,必須要放棄這幾十年的享受,努力修學,

落實到信願行。行是真幹,真念佛。一定要抓住機會,絕對不能放過,這是聰明人,這是有智慧的人,這才是住真實慧的人。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5822539

Thursday 7 August 2014

何謂哲學?

黄健

何谓“哲学”?我在学校读书时,老师讲“哲学”概念的涵义,总是一本正经地要求我们背下有关“哲学”的概念,说“哲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结晶,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老师还告诉我们,在西方,“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为“热爱智慧”的意思(英语为: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而在东方,“哲学”一词是在1874年,由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

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人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称为今天广大华人所热衷于使用的“哲学”。

但在中国,赋予“哲学”一词的意思,要比西方的“爱智慧”要广的多,它广泛地包含着每一个人对于人生的总的看法,也体现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最能反映心灵活动

我从小就不喜欢死记硬背,常对一些生硬的概念有一种本能的抵触,但对于“哲学”一词,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无论是西方对“爱智慧”的强调,还是东方对“做人”理念和原则的规约,我都觉得“哲学”是一种最能反映人的心灵活动的学问。为此,我特别喜欢18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1771~1801)所给“哲学”下的一个极富诗意的定义:哲学原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Die Philosophie ist eigentlich Heimweh-Trieb überall zu Hause zu sein。

这位短命的浪漫诗人,他留给人们的诗并不多,他的诗作也许大都被人遗忘,但是,我想,他的这个富有诗意的“哲学”定义,一定会让人们喜欢,至少我就非常喜欢。我是他的这句“哲学”定义的忠实“粉丝”(Fans)。因为在我看来,他的这句诗意的“哲学”定义,告诉了人们何谓“哲学”?也回答了“哲学”何为的问题。

哲学解决人生问题

“哲学”是什么?诺瓦利斯告诉人们,“哲学”就是让人一生就不断地“寻找家园”(当然主要是精神的家园)。“家”既是人们现实生活层面的避风港,是幸福人生的港湾,更是心灵的庇护所,是精神的归宿地。

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哲学理念,实际上他一生就会是在不断的漂泊,在流浪,就像浮萍一样,居无定所,到处飘零,特别是在精神世界里,始终没有一个“家”。

没有“家”的苦痛,是最让人心碎的,尤其是在中华文化的哲学理念中,非常重视“家”的功能,历来主张“家”“国”一体,强调没有“家国”情怀,由此建构天下情怀。所以,在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哲学”就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如同禅语所说:“处处有家处处无,心安之处即为家。”现代许多著名的哲学家也都强调了这一点,如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就说:“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冯友兰也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

探寻人生价值意义

从哲学的维度领悟人生,强调通过富有哲学意味的人生修行,特别是心灵的修行,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获得人生精神创造活力,构筑人生哲学意境,这应该就是“哲学”的终极功能。让我用诗人兼哲学家的泰戈尔在《昨夜》里一句诗来展现“哲学”的使命吧:心灵站起身来,说道:“我是充实丰满的,”心灵的伙伴们团团围绕着它,犹如山泉围绕着岩石;心灵横溢飞溅。同周围的万物融为一体。

在哲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乘坐人生的列车,穿越心灵的时空隧道,一道去探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吧!让心灵囊括宇宙,与万物融为一体,获得人生的精神永恒,生命的万古长青!

●黄健 浙江大学教授

http://www.nanyang.com/node/640098?tid=490

Wednesday 6 August 2014

說出你的意見

當Ally把這封信發出去的時候,她彷彿看到自己慢慢強大了起來。

其實內心仍然忐忑不安,但是,至少她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要努力表達自己的意見,是英國教給她最重要的一課。

一封

這封信不是投訴,也不是反擊,是自己意見的表達。

她供職於一個被中國商人收購的英國公司,因為雇佣條款不明朗,加上雙方一直在探討全職工作的可能,所以Ally也沒計較白紙黑字的合同,就一直part time 工作了1年。但是因為公司虧損,成本降低,Ally忽然收到更改工作條款的通知,而且立即生效,毫無和緩餘地。

Ally蒙了。老實說,她很感激對方,因為兼職的彈性,她可以半工半讀,又將再讀完一個碩士。但是,又因為雙方在陸續探討full time工作的可能,她也沒有去尋找其它的工作機會。突然更改工作條款,她的收入馬上就吃緊了。

是一怒之下,辭掉工作,來反擊不平等條約,還是迂迴戰術?Ally想了想,至少她應該把前因後果梳理清楚,讓英國人明白她的立場。

一封簡短但有理有據的email發了出去。從表達她忠誠工作的盡職,到不計條款的信任,還有目前突然更改工作條款給她帶來的困境,一一闡述出來。發出去之前,她還特意請英國朋友將英文潤色了一遍。

她凖備接受不平等條約,因為生存的關係,而且暫時她也沒有其它選擇。但是至少,她需要把意見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

結果是可喜的,對方決定賠付半個月工資作為補償,並邀請Ally按照新條款繼續工作。算是一個小小的勝利。

一個聲音

面對不平等,不公正,有多少人選擇了暗暗吃啞巴虧?有多少人忍了,算了?惹不起,躲得起,多少人有這樣的心態?

研究生畢業的時候,菁因為她導師不負責任的傲慢,和根本不給任何論文輔導的時間,把導師告到了系主任那裏。結果導師給了她論文不及格。系裏支持她上訴,但是考慮到上訴戰線要拉3到6個月,她只好妥協,重新遞交了論文,拿了個及格了事。現在想想,仍然是一樁冤案,但是她沒有去打拉鋸戰的意志,而且成本也是個問題。雖然後來那個老師因為其它事件被系裏勸退了,也算是還了公平。

中國人,大概天生不會跟人吵架。從小我們被教導要寬厚仁德,不要計較,不跟人爭論,凡事讓一讓也就過去了。這是一種美德,但是美德的反面或許就是懦弱。

不知道海外有多少人選擇了妥協,選擇了在不公平面前自動沉默。或許你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說出你的意見。

(責編:路西)

http://www.bbc.co.uk/ukchina/trad/uk_life/contributions/2014/07/140708_life_right_to_complain.shtml?print=1

Friday 1 August 2014

天才多阻滞

· 鍾夏田

偶然打开了一张希腊片子,讲的是一个天才小提琴手,艰难成长的故事。这张片子,有一个警句深深打动着我:“有天份的人必须让他有所发展,神不可阻止,父母也不可阻止。”

天下许多天才,不是早死,就是回归平常。

为什么?就是因为针对他们的干扰很多,使他们不能尽情发挥天份。像爱因斯坦这样幸运的天才,能够尽天年,也能以自己的超能量造福人群,毕竟属于极少数。

沒有好好学习

谈起爱因斯坦,自然会想起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天才,例如方仲永,他自小就有特定的才能,他爹便带他去做马戏团,到处炫耀兼赚钱,没有好好学习,不久便与常人无异。我国也有一位神童,小小年纪便送到美国深造,虽然学有所成,却因种种客观原因,无从发挥所长,反而抑郁成疾,最后回归故里而死于故里。

回头看回这张希腊片子。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岛上,这个很有音乐天份的孩子,在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成长,自小养成孤僻性格,不喜上学,但小提琴却拉得很棒。他的生父是音乐人,他遗传有音乐细胞是必然的,然而他的小提琴却是向一位来自小亚细亚、看守灯塔的老人学的。

他的妈妈很反对他玩音乐,她的理由很堂皇:她已经遇上一个抛弃她、令她终生受苦受难的玩音乐的男人,不想再有第二个。在此背景下,孩子练小提琴,都是偷偷摸摸的,练后还得把小提琴密密地藏起来。

神不可阻止

漂亮的女老师发现了他的天份,也发现了他患有可能致盲的眼疾。她替他报名参加在雅典举行的少年小提琴大赛。他母亲大力反对,甚至在孩子面前,把他那把小提琴砸碎了。孩子很伤心,也很无助,然后他的师父,看守灯塔的老人来了,和他母亲有一席精辟的对话,“有天份的人必须让他有所发展,神不可阻止,父母也不可阻止”的金句,就出自老人的口中;老人还将那把古朴的小提琴送了给他。

然后孩子顺利到了雅典,也出人意表的拿到冠军。他回到海岛,第一时间要告诉老人,但灯塔内空荡荡,老人在几天前已举行了葬礼。

故事在惆怅与遗憾的情绪中结束。通常,电影要人记得,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营造惆怅情绪,像这张片子,我想,过了相当久的时间,仍会在我脑海里翻动。

我还在网络看过一张意大利片子,讲罗马妓女的生活面貌。一个年轻妓女立志从良,她先后遇到两个男人,把她的钱骗光了,头一个推她下大河,欲置她于死地,第二个钱骗到手了事。然而这个妓女并不死心,依然在追求她的“光明”,象征意味极强。

这张现实主义电影,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意大利社会奋斗的一面。像《单车失窃记》这类影片,应该也是那个时期的作品。

http://www.nanyang.com/print/638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