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0 March 2023

從知道到做到

果然是大師


某人經常在自我反省的過程中,落入自我否定的泥沼,覺得自己很不堪。在一次的傾談中,我跟他分享:「與其一味期待自己變得更好,不如先接納自己的一切現狀。」他聽後說:「接納真是一個大課題,但事實上要如何做到完全接納呢?」聽他這麼一問,可見他仍期待自己變得更好,期待達到一個自我接納的狀態。

站在修行的角度而言,「接納」並非一個必須探究的課題,也不是一種固定不變的狀態,而是一種日常的練習。任何的練習,不太可能一次到位,必經多次的失敗,好比學走路的嬰兒,若不經多番的跌跌撞撞,又怎能學會走路呢?修行切忌急於達成「做到」的境界,而忘了需要「做」的過程;不管做不做得到,只管不斷反覆去做。

《中阿含經》卷六十記載:面對尊者鬘童子追問世界是常、無常、有邊、無邊等論題,佛陀一律不解答,而是告訴他,若要得到這些解答才肯安分修行的話,恐怕這輩子都找不到答案,也不會修行了。這就像一個被毒箭射中的人,堅持要先調查射箭人是誰、弓箭的材質等,才肯讓人為他拔箭治療,但恐怕他還沒調查清楚前就身亡了。

一般佛弟子都知道「佛學」和「學佛」的不同在於前者著重理論,後者著重實踐;但有些佛弟子卻陷入前者的窠臼裡。他們花很多時間看很多經典、上很多課,試圖從浩瀚的佛法大海中尋求各種答案,就好像尊者鬘童子那樣,忘了要踏踏實實地修習佛法。佛法貴在實踐,學得正知正見後,還要有正行才重要,須耐著性子反覆練習,即便暫時看不見成效,日積月累的工夫一定不會白費。

https://www.facebook.com/ddc.com.tw

Friday 24 March 2023

奖项的暗箱操作

/ 周若鹏


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曾收到中国某家公司来信,说我获选为海外杰出华人。二十几岁,杰出个屁,但虚荣心作祟还是去看了一下内容,里头堆砌华丽的赞词,其实对我一无所知,总之只要我愿意付出若干费用,就把我收录于“名人榜”,给我个奖状什么的。

简单讲,这是卖奖,这些年来我收过美国的“邀请函”,收过英国的,本地的也有;有些要给我个人“荣誉”,有些给我公司,我简直就是世界级的杰出青年。如果我花这个钱,买到的是吹牛的权力,反正平常也没几个人会去考究颁发奖项的机构是什么来头,这些奖项和政客的那些野鸡大学假文凭差不多。

提升形象增加业绩

这些操作并不犯法,在商言商它并非全无价值。本地一些你常见的品牌奖项,乍看以为是有公信力的单位,通过公正的审核程序遴选出来的杰出产品,其实都未必。参加者要付费,这付费多寡能影响结果;如果公司实在太烂,甚至能另辟类别让它得奖。主办方赚钱,商家买得“荣誉”提升形象,间接增加业绩,各取所需罢了。

除上述的商业操作以外,娱乐业和艺术方面的奖项也未必全是据个人成就决定的,或有政治和其他考量。比如说主办单位要扩张影响力,特设奖项颁发给外国得奖者,本来是地区性的奖项,突然就变得很国际,奖项的地位提升了,所有得奖者都更威风;又比如国家要通过软实力影响他国人民,拉拢两国关系,便可能特别安排某些次要奖项颁给该国参赛者。以艺术为名太好办了,因为审美十分主观,没有绝对,很难挑战评审的决定。

这些背后的操作外人是不会知道的,总之,不要盲目相信奖项,那只是个参考,应该自己客观地判断产品或作品的品质。当然,这篇文章也可能是一个太久没得奖的作者在酸言酸语;这,也得交你客观判断。

https://www.enanyang.my/商余/奖项的暗箱操作周若鹏

Tuesday 21 March 2023

政坛不缺吕不韦

/ 许国伟


先说两个跟政治献金有关的故事。

1905年时,孙中山在一艘驶往法国的轮船上,苦思着要如何为初创的同盟会筹募资金支持革命。

这时,有人叫住了他。这人叫张静江,他在法国做生意,说仰慕孙中山已久,相信只有革命才能救国,并愿意出钱资助革命。

张静江跟孙中山约定,有需要就发个电报来,暗号是A、B、C、D、E五个字母,分别代表一、二、三、四、五 ( 万元法朗 )。

初次见面萍水相逢的人,说认同和支持你的政治理念,并愿意捐款资助,放在现今和平时代都未必有人信,更别说是支持革命这种掉脑袋的事。

但是,张静江一诺千金。

孙中山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拍电报给他,他如数汇了钜款。而且,他还加入同盟会,号召不少富商一起支持革命。

当推翻满清后中华民国建立,国家财政困难,张静江带头捐款,协助政府渡过危机。

他虽然也参政,但从政当官从来不是他的目标。他支持孙中山,是因为理想,连孙中山都称赞他是“革命圣人”。

像张静江这种为了理想,捐助政治献金的富商,不能说没有。但是,现实里更多的富商捐政治献金,是像吕不韦的做法。

这就是成语“奇货可居”的由来。

话说秦国把不受宠的王子子楚,派到赵国当人质。商人吕不韦从子楚身上看到投资的价值,他投入大笔资金在子楚身上和替他活动跑动,最终成功扶持子楚回国登上王位。

投资政治领袖获利最大

吕不韦是因为理念和理想,而支持子楚吗?当然不是,而是子楚说的:如果我照你的计划,成功当上秦王,我会跟你分享秦国。

吕不韦就说了,世界上获利最大的投资,就是投资在政治领袖身上。只要站对边,就获利无可计量。

捐款目的和回报是什么,才是政治献金的问题所在。

日前,土著团结党青年团团长袁怀绍就质问,在我国政党都有收政治献金,为何丹斯里慕尤丁收政治献金就有错?他也挑战反贪会一并调查巫统和其他政党的资金来源。

这番话,也突显了我国迫切需要立法管制政治献金,否则政治领袖收取政治献金,就是一个黑洞,不透明且什么都吸进去。

更何况,这世界上从来不缺“吕不韦”,还有装得像张静江的“吕不韦们”,嘴巴说为理想才捐政治献金,心里想的是向国家挖取丰厚的回酬获利。

https://www.enanyang.my/言论/政坛不缺“吕不韦”许国伟?fbclid=IwAR3x8OK2FjeTVrBNtS1q2E9pTRmRjExM31EjRgQF0ek5YYJhYyFPTz_dwzU

Thursday 16 March 2023

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遇到苦難或問題時,通常會認為是別人的錯,而讓你痛苦,或是環境讓你痛苦,但這是真的嗎?我們應該先反省、檢討一下,是不是因為最近自己的身體不好、心情很苦悶,因此見到什麼事、遇到什麼人,都覺得心裡很厭煩。如果反省檢討後,覺得不是自己的問題,則要以還願的心態來接受它,當以還願心態面對,心中就不覺得苦,也就不是苦報了。⠀

我想大家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家人在外面受了氣,回家後將氣出在你身上,結果你可能又把氣再出在別人身上。其實遷怒並不能消氣,只是把自己的問題變成他人的問題,然後一個遷怒一個。所以,當我們被遷怒而受到衝擊的時候,要先想到自己是來受報的,然後再想既然自己已受了報,還能夠讓別人消消氣,真是一舉兩得。能夠這樣,你就是個有菩薩心腸的人。

我們到人間是來受報的,這個觀念一定要建立起來。因為是來受報,所以碰到問題,就不必生氣、不必痛苦,反正也已經沒有其他的道路走;但受報不是接受了就算了,我們還要想辦法解決對方的問題。如果自己心裡難過,就用佛法來化解自己的煩惱;如果對方有問題,就用智慧來幫助他處理,而不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如果能這樣面對事實,我們就是菩薩行者;否則,不僅自己痛苦,還影響對方也跟著痛苦;煩惱自己也煩惱別人,這是損人不利己的!(摘錄)

/ 聖嚴法師《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

Tuesday 14 March 2023

《失控正義》:真正的邪惡,隱藏在善良的表象裡

嚴冬晴


韓國2022年的電影《失控正義》,改編自作家朱元圭的同名小說,訴說社會底層青少年以暴制暴、殘酷霸凌,以及象徵地位崇高的「老師」,對學生做出性侵、暴力相待的種種。雖非如電影《熔爐》為真實事件改編,但導演金性秀細膩又逼真的敘事手法,讓觀影者在觀影過程中幾乎無法直視,結局更是翻轉得令人難以置信。金性秀在劇中呈現出獨樹一格的暴力美學,所有打鬥畫面都由專業武術老師劉尚燮一一指導,讓整體畫面呈現真實又嗜血的臨場感。

命案只是結果,過程卻如凌遲般令人難受

主角日祐(朴珍榮飾)因雙胞胎弟弟月祐(朴珍榮飾)在聖誕節清晨被發現死於水塔內,社工與警方想以意外溺斃草草結案,但日祐看著臉上滿是傷痕的弟弟,直覺是被人凌虐致死後丟入水塔內。不甘心的他展開了一連串復仇與親自調查的過程,也在其中發現許多不為人知的祕辛,和弟弟生前受盡屈辱的痛苦荊棘。

一人分飾兩角的朴珍榮,要同時詮釋暴戾冷血的哥哥日祐,以及罹患輕微智力障礙的弟弟月祐,純熟精湛的演技,讓觀影者一度認不出是同一個演員。劇中帶著憨厚天真笑容的月祐,總是小心翼翼,不想帶給僅存的親人──奶奶和雙胞胎哥哥日祐──煩惱,自己忍受同儕的言語及肢體霸凌,甚至被師長性侵,都默默藏在心底。而哥哥日祐因為要負責家中經濟,年紀輕輕就加入幫派,開始了暴力討債、逼迫驅趕拆遷戶的人生,也因家中狀況,使日祐總認為弟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常在言語中透露出嫌棄弟弟的態度。但,就算認為照顧弟弟很辛苦,最終看到弟弟慘死,他還是悲痛萬分,為了復仇,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犧牲,也是兄弟手足之情最深刻的展現。

冷酷又無法翻轉的社會階級,是形塑以暴制暴的開端

進入少年輔育院,一開始即遇到充滿暴戾之氣,綽號「瘋狗」的老師(許棟元飾),不僅會因學員反抗而拿出棍棒暴打,更對學生施以性暴力。具有老師這樣的崇高形象,心底卻充滿反社會人格的變態扭曲,要求學員們把他視為神一般敬重。「老師」所說的話就是律法,所有人都得乖乖聽命,反抗者會被要求趴在地上學狗吠。

這也讓我們深深思考,所謂披著羊皮的狼是怎麼一回事?而擁有優異社經地位的人士(如劇中的老師、輔導師等),是否人格與思維就一定是健全的?當擁有權力、地位後,若並非真正的善類,是否會讓人因此開始腐敗、墮落、濫用權勢甚至使出各種暴力惡行,只為殘忍對待比自己弱勢的人?

可怕冷血的輔育院,似乎說明「暴力只會製造出更嚴酷的另一個暴力」,也就是以暴制暴的無限循環。劇中不良少年之首雖不親自動手教訓其他人,卻因家庭經濟優渥、父母有權勢背景,在輔育院中儼然成為了眾人尊敬的「老大」,眾人都必須臣服於他之下。他同時大膽無視地挑戰公權力,在輔育院內唆使其他同夥,群毆進院復仇的日祐,甚至從外買凶,要把這個眼中釘「處理掉」。輔育院的眾人完全是社會階級壓迫的縮影,從老師到學員,在在顯示出因社會階級、社會結構所衍伸出的問題。

電影中月祐的好友孫煥是處在社會階級底層的青少年。從他進入少年輔育院後遭受到的各種可怕對待,被性侵、霸凌等事件,可推想月祐也遭受過同樣的凌虐。日祐一直無法理解孫煥為何如此懦弱不敢反抗,直到孫煥某次提及月祐過世當天曾想要打電話找哥哥卻找不到時的絕望,其實是希望哥哥能給自己一個機會,聽他傾訴被欺負的心情,陪伴他度過自己不知該如何面對的遭遇。

冷酷又無法翻轉的社會階級,是在底層的人儘管掙扎也難以擺脫的殘酷現實,也反映出孫煥、月祐面對現實逼迫的痛苦,已到了不知可以如何抵抗的境界,那才是他們吞忍不作聲的主因。然而,暴力只會形塑出更嚴重的暴力,如同劇中日祐為了復仇,不惜一切去對抗暴力者,但最終仍喚不回弟弟的生命。

以暴制暴,憾事能停止嗎?

如同電影《熔爐》背後的故事,我們以為知書達禮、具有高知識背景的人,背地裡做出的惡意行徑,卻那麼令人毛骨悚然。最終電影結局來了個大翻轉,讓觀影者倒抽一口氣:原來一開始認為良善的人,其實帶著最深的惡意,而那樣惡劣的行徑,卻是從心底最深處滲透而出。

令人無法直視的,是面對自身惡行,卻將其合理化並繼續佯裝善意的樣貌。如同電影中穿戴著聖誕老公公的外衣,像是要分送禮物,送出的卻是令人心碎的惡劣行徑。不可否認,這樣的情況,一定發生在社會的某個角落,那種無可奈何的心痛,是我們以為得到了保護,卻是另一個永無止盡傷害的開始,但加害者卻將所有惡行包裹著合理化的情境,似乎錯的都是他人而不是自己。導演對結局的處理十足用心,讓觀影者在看完整部作品後,不斷從中深思。

而《失控正義》所要訴說的,不是以暴力即可解決另一個暴力問題,如同弟弟月祐最期盼的還是哥哥的傾聽和理解,多一些耐心包容或陪伴,或許是阻止弟弟發生憾事真正有效的方法。整部電影精準剖繪了底層社會的無奈和壓迫,以及社會邊緣者所面對現實的殘酷冰冷,反映出社會結構和階級所帶來的種種負面問題,是極為寫實又發人深省的絕佳之作。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86/article/13379

Sunday 12 March 2023

邪教與魅力領袖──高知識份子為什麼掉進奇怪的宗教信仰?

/ Sara E. Gorman、Jack M. Gorma

一般來說,魅力領袖往往有以下共同特徵:口若懸河、高超的溝通技巧、強烈的「你」「我」 意識,以及可引出強烈情緒的高明手腕。

所有領袖都必須製造出一種「我們」的感覺,但比起其他類型的領袖,魅力領袖不只會創造出一種更強的「他們」的敵對感,還會塑造出一種強烈的「我們」的群體感,這種群體感強大到足以讓人們排除其他認同。也就是說,團體的「我們」會變得十分強烈,置身團體中的人會感受到他們對團體的忠誠度遠勝對其他團體的認同感。

魅力領袖的概念是由一位社會學先驅率先提出,那就是馬克思.韋伯。韋伯在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任職於德國,他指出:任何社會都有三種權威:魅力型權威、傳統型權威以及理性合法型權威。根據他的見解,魅力型領袖是在正式法律體系之外得到他們的權威,往往被視為「超人」,或是能夠展現出「非凡的能力與氣質」。此外,魅力型領袖本質上都是革命分子,他們常常來自「社會邊緣」,對既定社會體系有強烈的衝擊。

1960年代,一位學者指出魅力型領袖的4個特徵:「撩撥重要的文化迷思、擁有被人們視為英雄的非凡功勳、展現『特異或強大能量』的特質,以及深諳能言善道的技巧。」我們也會看到,他們大多數人擅長遊說的藝術,展現了出色的修辭技巧,並把自己抬舉為典範,認為自己正在抗衡另一邊的群眾。

異教與魅力領袖

把異教當成現象來研究並不少見。這些研究通常有個一致的結論,那就是:異教成員往往有驚人的教育水準,且看起來是很理性的人。事實上,他們的智力通常高於平均水準,很多例子顯示他們是從大學校園裡被招募來的。

人們被灌輸想法後進入異教,可能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軟化:人們被鎖定,受邀參加會議,並且受到異教成員的關注。第二階段是順從:儘管被招募者仍心存懷疑,但他們會開始試驗異教成員的一些信念和行為。第三階段是內化:被招募者開始相信異教成員的想法,並且與團體越來越契合。最後一個階段是鞏固:被招募者開始不惜一切代價效忠異教。有時我們在新聞上看到異教成員釀成悲劇,像是大規模槍擊或自殺,就是出現在這個階段。

異教領袖確實是個極端例子,他們有許多人展現出的自戀達到病態的程度。然而,有些異教領袖的特徵在一般領袖身上也很常見,但這些特徵和魅力領袖的關係比較密切。最引人注目的是, 異教領袖傾向把不是他信徒的人和外人明白指為「敵人」。魅力領袖也許不會用這麼直白的方式表示,但他們確實會在團體內製造出一種強烈的認同感,精心地運用團體心理改變個人需求、偏好和意見。因此,比起非魅力型領袖,魅力領袖會製造更強的「我們」與「他們」之分別感。

此外,魅力領袖最聲名狼藉之處在於他們會把人們與社會隔離開來,這種隔離包括空間上把人們移到偏遠之處,或是限制他們與親友聯繫。雖然並非所有魅力領袖都會採取這麼極端的做法,但他們確實常常創造出一種讓人們非常認同團體意見的環境,讓人們不受外在一切事物的影響,包括理性和其他觀點。

掌握你的「情緒腦」

魅力領袖實際上是個說服者。曼德拉(Nelson Mandela)利用他的魅力,說服他的追隨者摧毀南非的種族隔離;卡斯楚(Fidel Castro)善用他的吸引力,說服古巴人在一段很長的經濟蕭條及國外貿易受到制裁的時期,追隨並支持他。除了口才極佳且善於操縱情緒之外,說服者往往十分了解團體形成和認同的心理特徵,他們同時也深諳個人心理。

心理學家提出說服的兩個途徑:中央路徑以及邊緣路徑。當人們仔細審視一個訊息並被它說服,這種說服就是透過中央路徑完成的。然而,未經審視的訊息仍可能具有說服力,這就是邊緣路徑出現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聽者會動用許多線索來判斷自己是否要被說服。例如,某個研究顯示,對一個特定主題非常了解的人,完全不會被一堆立論不紮實的說法給說服;但如果是對該議題不太了解的人,更多的論證就很容易說服他們。

為了火上澆油,魅力領袖幾乎從不和人們理性的那一面說話。富吸引力的領袖喜歡訴諸情緒來說服我們,這是他們獲致成功的原因之一。任何一個執行長都知道,一開始就訴諸人的理性腦不會讓你獲得太大的成功,這樣做人們不僅不會喜歡你,你的公司運作起來,也不如你鼓勵員工用感情思考並想像願景來得好。理性論述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有重要地位,但研究指出,當把情緒腦放在優先位置時,公司領袖可以發揮得更好,公司也會比較成功。

魅力領袖主要是和我們偏情緒的那一面說話,如此追隨者比較容易認為自己的工作有意義,績效也會更高。比起為效率高但魅力平平的領袖工作的人,魅力領袖的追隨者會有更長的工作時間。有些組織的運作重點在於事務性的執行工作,這類組織比較不需要魅力型的領導風格。但如果成員對領袖的順從仰賴大量的道德判斷和較少的物質報酬,那麼這種組織就需要魅力領袖來凝聚共識。

被團體給洗腦了?

如果沒有考慮到圍繞在這些魅力領袖周圍的團體心理狀態,我們就不算完整討論過這些魅力領袖。當人們加入團體後,他們的決策和理性思考能力有什麼改變嗎?個人如何加入團體?而當他們越來越認同團體時,又會出現什麼樣的心理過程?

形成一個團體是人類最自然的天性。在當今的世界裡,引發人們組成團體的誘因特別豐富,想一想,現在只要點擊臉書、推特和許多社交媒體的按鈕,就可以輕易加入一個「團體」。這降低了傳統上團體形成的障礙,包括地理位置的隔閡以及需要時間投入。

心理學家說,人們把自己歸類為團體成員,就足以產生團體行為和心理。人們把自己視為團體成員的第一步,常常被稱為「去個人化」。此時,自我開始以團體成員的身分現身。這個過程會讓人們把他們的自我形像當成團體的心理表現,而不是個人的心理表現。

加入團體是一種極具適應性的行為,世上許多原本可能讓我們覺得複雜難解的現象,都因此變得可以理解。就某種程度來說,當我們加入團體後,我們便放下了必須自己深入議題才能提出意見的狀態,因為我們認為團體已經把這件事情做好了。

當有其他意見不同的團體出現時,照理說我們對自己團體的認同會動搖,但這種情況通常不會發生。當人們遇到和他們看法相左或很不一樣的團體時,他們對團體的認同也會矛盾地增強。舉例來說,在一個研究裡,兩位研究者把人們按性別分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或是四人一組(每組兩男兩女)。比起按照性別的方式分組,四人一組的分法更容易讓受試者以性別來定義自己。當女性面對男性時,她們會比只和其他女生在一起時更明確地以女性來定義自己。如此,當魅力領袖試圖強調對立立場的存在,甚至試圖緊盯著它們不放時,這些領袖就是在有效地刺激團體心理。這樣做便能在有不同團體出現的情況下,強化自己團體的認同。

「愛的荷爾蒙」

這些非理性或錯誤認知,在某些情況下是為了滿足社會目的而存在的,它讓我們能在社會裡行走,並順從能給予我們保護、壓力釋放、金錢利益和其他生存優勢的團體。我們可以在體育團體的粉絲裡找到簡單例子說明這一點。

體育團體的成員認為,出於一些超凡的力量,他們的隊伍應該贏得冠軍。他們會買有隊伍商標的運動套衫、T恤和帽子,並堅持他們的隊伍是最棒的。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他們的隊伍的確比其他隊伍更強,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相信有什麼超自然力量會在這種事上選邊站,因此我們也許可以把體育團體看成非常不理性的一群。然而,這些團體的作用在於把原本沒有共通點的人繫在一起,給人們機會把自己和更大且不同的團體牽連在一起。對許多人來說,這種經驗讓人滿足,也的確會幫球隊老闆帶來很多收入。

除了能提供成員實際的好處之外,團體還能給予深刻的心理協助,尤其是安慰。當然,可以想見,人類的個性可能都不一樣;但一般來說,我們是社會性、群居性動物,誰都不想離群索居。當我們覺得害怕、擔心和痛苦時,我們本能會尋求他人的安慰。誠如薩斯維爾說過的:「我們在情緒升高下和其他人討論許多議題,很少會把重點放在分享真實的資訊,而是更多放在安慰、處理壓力和儀式性的連結上。」

神經科學家確認了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類社會聯繫,其中涉及催產素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有時被稱為「愛的荷爾蒙」;與團體建立聯繫會刺激人類大腦釋放催產素。蘇黎世大學的恩斯特.費爾(Ernst Fehr) 以及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卡梅拉(Colin Camerer)指出:「(催產素)似乎會限制社會互動裡被背叛的恐懼。」根據動物研究,催產素會降低杏仁體活動,藉此降低被背叛的恐懼。因此,荷爾蒙也可能讓人在置身團體時產生「被愛」的感覺,無論該團體是否用誤導的資訊來餵養他們。

練習不被說服

在面對魅力領袖使用說服技巧時,我們該怎麼做?我們有可能抗拒他的說服嗎?

雖然人們對說服的研究遠多過抗拒說服的研究,但心理學家仍發現我們有可能避免被說服。人們可以組織出相反的論點、預先提醒自己即將有說服性的訊息出現,以及在聽過說服性的訊息後與採取行動之前先獨自思考,以對抗這些說服性的說法。

就像疫苗一樣,我們可以把自己置身在較溫和的說服裡,以取得對抗說服的能力,然後就能產生出相反的論點。應付技巧可以幫助人們把他們對訊息的情緒反應和理性評估區分開來,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訊息上,而不是去注意說服者試圖強調的部分,並了解說服訊息源自哪些連鎖事件,或是判斷說服者的目的和手法。

人們獲得資訊的情況、對議題的了解程度,以及他們的分心程度,全都會影響人們思考反對想法的能力,而這些反對想法可以避免他們被完全說服。當你越疲累、壓力越大、越忙碌,你越可能被說服性訊息給說服,因為你已經沒有力氣想出更好的想法了。

讓人們意識到他們正在處理說服性訊息以及所相信的偏見,有助於他們重新思考自己的態度。在一項實驗中,當受試者已被一個邊緣途徑說服(例如演講者的權威),這時若提醒他自己可能有偏見,他便會更小心檢視訊息,並在解讀訊息時帶著較少偏見。

抗拒說服需要自覺和批判性思考,這不必然是一種直覺或天生就有的能力;但是,學習這種批判性思考對任何人的生涯或人生都有幫助。因此,中學和高中課程可以花更多時間培養這種技術。學校與其花很多時間要孩子死背,不如教孩子思考複雜問題的技巧,學習如何分辨有瑕疵的實驗設計或有問題的說法,意識到自己該如何處理這些說法,以及自製有效的反面論證並檢測這些想法。

多花時間在辯論技巧上,要求孩子就他們直覺上相信的事情彼此辯論,或甚至只是教孩子看出說服背後的措辭和心理學,這些都有助於人們發展出有用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培養批判性思考並且意識到認知陷阱與偏見,不只能幫我們認出有問題的科學論述,也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決策者、思考家以及更有見識的公民。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6125?utm_source=fb_opinion&utm_medium=social&utm_term=fb_opinion-social-daily&fbclid=IwAR2KJrrLOCb2gJ0QnuW6An4wCSCFMPYk1RRngfxepTxCiLKV7jGnYoYrLlg

Wednesday 8 March 2023

人比事重要 ​

/ Stephen R. Covey · Cynthia Covey Haller

在感情關係中,人比事重要太多。基本持續秉持這個原則是關鍵。歧見不可忽視;但是屬於次要。議題或個人觀點,絕沒有關係本身重要。你會永遠感恩,曾選擇花時間建立及維持與家人、朋友的關係,而非把那些時間用於物質追求上。

有個故事說,兩個朋友去參加富人的喪禮。其中一個對另一人耳語:「你知道他留下多少嗎?」另一人認真答道:「我當然知道。他什麼也沒帶走!」

多年來,我演講時經常提到,沒有人在臨終時,會希望曾在辦公室待久一點。可是他們確實會遺憾與子女疏遠,未放下無用的怨恨,錯過服務的機會,有夢想未實現,或未與家人親友多聚首。當我參加好友或親人的喪禮,上前去瞻仰遺容時,那會提醒我,有時甚至令我驚覺,人死後只剩下遺體。他留在世間的是生前的善行,是與家人親友珍貴的關係:他們是死者所愛、也愛死者。留下的是這些。

​這些年來我有一個看法:使眼睛閃耀光彩,使靈魂產生意義的是貢獻。我們一生能貢獻他人人生的方式有千百種,你我從中可以體驗到滿足與快樂,那是金錢根本買不到的。對於已達到一定程度的財務成功或影響力的人,其付出及貢獻的機會更大。我深信快樂的無敵祕訣,在於貢獻而非積累。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直言不諱的批評蘇聯,以致被囚禁於勞改營多年。這些艱苦的經驗,使他對財富與貢獻產生獨特看法。他寫道:「無止境的累積財物,不會帶來滿足。財物必須從屬於其他更高的原則,必須具備精神上的正當理由,即必須有使命。」顯而易見,若對財物缺少正確看法,我們就會變成財物的奴隸。實踐向上心態並向外看:過著貢獻付出的人生,所帶來的內在平靜感安全感,財富難以望其項背。
書名:《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柯維的向上心態》
Live Life in Crescendo: Your Most Important Work Is Always Ahead of You
作者:史蒂芬.柯維 ,辛希雅.柯維.海勒

Monday 6 March 2023

張貴興:如果我死了,我願意把心留在台灣,讓濁軀回歸婆羅洲

來自馬來西亞砂拉越、在台灣度過46年時光的作家張貴興,獲頒2023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是繼楊牧及朱天文之後,第3位台灣獲獎作家。該獎提名人、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英文系副教授E. K. Tan指出,張貴興寫作風格殊異,融合了東西方文學美學和敘事風格,他所描繪的婆羅洲熱帶林地,讀來仿如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筆下的美國南方被移植到了婆羅洲,在角色心理與熱帶雨林地域間往返的意識流敘述,為華語文學注入馬奎斯奇幻寫實主義般獨特的感官經驗。

張貴興今(3/4)日親赴美國奧克拉荷馬出席紐曼華語文學獎頒獎典禮,現場並發表得獎感言,本文為其致詞全文。


這是我第二次到美國。上一次去波士頓是在4月,波土頓機場飄著細雪,頗冷。想起波士頓,我就想起兩樣東西,一個是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上的野雁,一個是鱷魚,因為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的王德威先生請我吃了一盤鱷魚肉。

說也奇怪,我在婆羅洲這個鱷魚橫行水域的島嶼上住了20年,吃過蛇肉、猴子肉、狗肉和蜥蜴肉,就是沒有吃過鱷魚肉,沒有想到美國卻讓我嚐到鱷肉的滋味。

我出生在東南亞一個熱帶島嶼,這個島叫作婆羅洲,它是世界第三大島、世界第二大雨林,全球每年有一半的熱帶木材產自這。這個大島有3個國家: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種族非常複雜,有馬來人、印尼人、印度人、原住民、華人和白人。

我居住的地方在北婆羅洲,一個叫作砂拉越(Sarawak)的地方,人口大約280萬。它是馬來西亞13個州之一。人煙稀少、野生動物氾濫,有時候我一天看到的猴子比人還多。1841年之前,它是汶萊帝國屬地,1841到1941年,它被布洛克王朝(Brooke Dynasty)統治,也可以說是英國保護國。1941到1945年被日本人佔領,二戰後成為英國殖民地,1963年和馬來亞、新加坡、沙巴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獨立後,馬來西亞剩下目前的13個州。

為什麼會成立馬來西亞這個國家?新加坡為什麼退出馬來西亞?其中原因非常複雜。我簡單講一下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的原因。

1963年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後,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喊出「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Malaysian Malaysia)的政治主張和口號,這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在馬來西亞,不管你是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原住民,甚至是白人,只要你是馬來西亞公民,你就有權利成為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但人口佔優勢,並且主導馬來西亞局勢和政權的馬來人卻喊出了「馬來人的馬來西亞」(Malay Malaysia),意思是說,在馬來西亞,只有馬來人可以領導這個國家。

李光耀是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英國讀書時就說過「等我回到新加坡,我要把英國人趕出新加坡」,他也的確做到了。你們的前總統尼克森曾說,「李光耀是困在籠子裡的老虎」,猛虎出柙,勢必翻山倒海。1960年代馬來西亞,包括新加坡在內的華人人口,並不比馬來人少太多,李光耀喊出這樣的政治主張,在馬來人看來簡直就是造反。

1965年,馬來西亞把新加坡逐出馬來西亞,新加坡獨立了。通常一個國家獨立,應該是歡天喜地的,但李光耀是含淚退出馬來西亞的,因為他的大國美夢從此破碎了,他始終被困在一個小籠子裡。這個小籠子也反映了馬來西亞大部份華人的處境和命運。

我說出這一段歷史,主要是要讓大家知道,馬來西亞是一個馬來人的國家,一切以馬來人為優先。在美國,黑人可以成為美國總統,甚至華人、亞裔和拉丁裔也有可能成為總統,但在馬來西亞是天方夜譚。

1956年我出生在砂拉越北部一個生產石油的小鎮,當時的砂拉越還是英國殖民地。1963年我開始念小學時,砂拉越剛好加入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州。當時砂拉越人口大約100萬,華人30萬。

華人移居東南亞,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國門大開,華人開始較大規模遷徙海外,我的祖父輩在1920年代從廣東移民到婆羅洲,從此落地生根,我是在婆羅洲出生的第三代。我開始念小學時,雖然砂拉越已經脫離英國統治,但沿用的依舊是殖民時期的教育制度。因為當地華人的努力和堅持,馬來西亞有一套相當完整的華語基礎教育。

我小學念的是華校,除了一門英文課,其他科目都是以華語授課。到了中學,因為當地的獨立中學(Independent High School)——所謂獨立中學,除了英文課,其他科目都是以華語授課,但不接受政府經費補貼——離家太遠,我不得不進入英校就讀。

所謂英校,除了每週5節華文課,其他科目都是以英語授課。當時砂拉越雖然獨立了,但教育制度依舊不完整,我中學考的是英國的劍橋文憑,考卷是寄回英國給英國人批改的,包括華文考卷。而要考取優秀的成績,英文非常重要,華文可有可無。雖然可有可無,但有心學習還是沒有問題的。雖然我念的是英校,每週5節的華文課,從中國古典詩詞、章回小說到五四時期的新文學,琳瑯滿目,內容豐富。

此外,還有個很特別的地方:當時砂拉越華人人口雖然只有30萬,但華文報章銷路頗佳,最多的時候曾經有7家華文報章。這些華文報章每天提供副刊版面,讓當地文藝青年發表創作,而且需求量很大。從初中開始就開始向這些無稿費的文藝副刊投稿,發表了很多不成熟的幼稚的習作,一直到1976年我到台灣升學,始終維持著華文書寫的習慣。

如果不是當地華人的堅持、小學的華語基礎教育、中學時期每週5節的華文課、報章上大量發表習作的空間,我大概不會以華文創作,甚至會成為一個連華語都不太會講的華人。

之所以提起這段過程,只是提醒大家,我雖然生長在異國,因為祖父輩的固執和某種尊嚴,始終在典型的華人社會中成長、接受過不是很正統的華語教育,也一直以華語書寫為榮。

我從1976年來到台灣,到1982年成為台灣公民,早已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不過,台灣人始終認為我是馬來西亞人,而馬來西亞人又似乎把我當作台灣人。1990年,我回到婆羅洲探親時,發覺當地的小販把我當作日本人,用日本話和我打招呼。2002年,在當地等公車時和一個年輕的馬來人聊天,這位馬來人問我:Are you a Korean?我說:No, I am from Taiwan. 馬來人說:Oh! Made in Taiwan. 2010年,當我再次回到婆羅洲時,當地人卻把我當作大陸(中國)人。隨著日本、韓國和中國的經濟起飛,我總是被誤認成不同國籍的人。我一直不以為意,甚至覺得這是很好玩的一件事。

剛才提到我從初中開始投稿,也一直以華語創作,但真正讓我初識文學殿堂,開始較認真創作的卻是西方文學。

高中的時候,為了應付劍橋文憑考試,學校透過各種方式加強我們的英文。高一開了一門英國文學課,讓我們在老師帶領下閱讀英國作家的作品,包括:愛德華.莫根.佛斯特(E. M. Forster)《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印度之旅》、威廉.戈爾丁(William Golding)《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莎士比亞《馬克白》。三本小說和一個劇本。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學校為什麼讓我們讀莎士比亞?對英文基礎不是很好的人來說,莎士比亞看多了,恐怕英文只會越來越退步。後來才知道,那是劍橋文憑指定的課外讀物。

同個時候,有一組英國劇團在婆羅洲巡迴表演莎士比亞的舞台劇,在我們那個動物比人多的地方表演《亨利五世》。為了看懂表演,我囫圇吞棗的看了《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透過這批作品,我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尤其是莎士比亞的重要作品。我大概看了6到7遍。

接觸到外國文學後,進一步擴展了文學視野,讓我追隨一些前輩到台灣升學,延續了我的創作生涯。

如果我一輩子留在婆羅洲的話,我可能早已放棄文學創作。

我20歲離開婆羅洲,今年66歲,生命中超過三分之二是在台灣渡過。雖然我的小說背景大部份在南洋,但是我今天能夠持續的創作,要感謝台灣的環境和支撐。我曾經說過,如果我死了,我願意把心留在台灣,讓濁軀回歸婆羅洲,就像蕭邦一樣心留祖國。這當然只是一個隱喻。

台灣很小,在一些人眼裡,她甚至不是一個國家,這塊土地有許多傑出的人才,因為台灣的小,他們的成就也被縮小了。我希望除了紐曼華語文學獎,能夠有更多國外的文學獎把注意力放在台灣。

我在台灣和海外雖然也得過一些文學獎,但紐曼華語文學獎對我意義非凡,原因就在華語這兩個字。紐曼文學獎的評審委員閱讀的,不是二手翻譯,而是原汁原味的中文。

雖然我的英文沒有各位的功力,今天這個場合我也可以用英文發表感言,但一想到華語書寫對我的意義,我還是說華語好了!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我居住了46年的台灣、非常專業和令人尊重的紐曼評審委員,當然還有發起紐曼文學獎的紐曼家族。恕我不一一點名。感謝!感謝!●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7381

Thursday 2 March 2023

为什么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

/ 周若鹏

小时候课堂上听到这句话,一直都不太明白。写文章有什么大不了?为什么是经国大业、不朽盛事?古人不也在取笑文人“手无缚鸡之力”,说什么“文人多败类”、“文人相轻”,仿佛都靠不住也不能合作,我自己也给这样的伙伴连累过,很难想象文人领导团队,更别说治国。

某日我在编辑他人的广宣文案,气得我拔头发,错字一箩筐,文法不通,结构松散,逻辑有误,某些段落简直不知所云;尤其读到刻意卖弄文采却又词不达意的部分时,真想出手叫作者挂彩。

那一刻我突然想通了,曹丕的话原来是有道理的,他强调的重点是写文章这项技能,未必只有文人才能写文章呀!

文章直接反映思维和学识。作者能不能有条理地阐述一件事?若文章混沌不明,则表示作者思绪杂乱,并未把议题想得透彻,当然也没法说明白。连千字文章也组织不了,要组织团队办大事恐怕也靠不住。

文章空洞

作者能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支持自己的论点?这何难,谷歌不就可以了吗?可是,就算要搜寻也得先知道关键字,也就是说作者必须先具备基础知识,平常得博览群书。文章空洞,反映作者空洞,这样得人治国会把国家送进黑洞。

你看像马哈迪、林吉祥这样的政治人物,谁不是轻易就下笔万言?这样才能清晰地传达治国方针,说服同僚和人民和他们共同努力。用写的,不用讲的,这样才有分量,可存留记录随时供人参考,让历史有迹可循。文章确是经国之大业啊!立国之本是宪法,创教之本是经典,都是文章。

培养思考

课堂上教学生写作文,只是为了练习语文吗?许多人忽略了除学习语文以外更重要的好处,那就是锻炼脑筋,培养思考和组织能力,还有说服力。

大多数人用语言思考,能掌握写文章,等同具备理清思绪的能力,如此可让生活和工作无往不利。

当年的作文课你只是随便交差了事吗?没关系,写文章不只是课堂上的事,随时可学,随时可写,现在重新出发也不迟。

https://www.enanyang.my/商余/为什么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周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