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5 October 2013

另外一種天才

人間有很多種天才,有人擅長物理,有人擅長數學,我最羨慕的是像史懷哲(1875-1965)這樣的天才。

他確實是絕頂聰明:拿過神學、哲學與醫學的學位,是神學博士,當過大學的神學院院長,是出色的巴哈管風琴演奏家,是管風琴結構的改良者與維修專家,是醫生,拿過諾貝爾和平獎。但我羨慕的不是他的多才多藝與聰明過人,而是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要如何去善用自己的一生。換個較通俗的說法,他從20歲生日那一天起就決定了自己這一生活著是為了什麼。

相較之下,托爾斯泰一輩子都在問:活著,為了什麼;而且一再給出答案,一再否定自己;過了50歲還強烈地想要自殺。史懷哲對自己這一生要做的事清楚到簡直像是個天才──基督徒或許會說那是因為他有堅定的信仰,以及來自神的呼召。

20歲以前他跟很多傑出的德國青年一樣,熱愛真理和學問,充滿熱情,白日埋首學問而夜間忙於跳舞和追求美麗的少女。不過,在他20歲生日的那一天早晨,他在清澈的晨光中就像受到感召一樣,心裡浮起一個清晰而篤定的念頭:他要在30歲以前為自己而活,然後把30歲以後的人生獻給人類,認真仿傚耶穌基督的行誼(每一個基督徒領洗時所發的誓願)。於是,他開始滿懷熱情地在大學裡學習哲學、神學、管風琴演奏、對位法,以及管風琴維修,並且在24歲那一年完成博士論文並獲得神學的學位。25歲那一年他開始擔任牧師,26歲成為母校神學院的院長。

30歲那一年他到醫學院去詢問入學註冊的事,醫學院的教授告訴他:30歲才開始學醫太晚了,會很辛苦。他毫不猶豫地辭去神學院院長的職務,並註冊為醫學院大一新生,開始學醫,而在37歲那一年獲得醫學方面的學位。38歲那一年他帶著太太和年幼的兒子一起深入非洲,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一座醫院,專門服事當地土著。

我在40歲以前都不確定人活著最值得做的是什麼,所以才會困居於書房,大量接觸哲學、文學、音樂與美術,想知道過去兩千年來人類曾經活出過怎樣的精采人生,想通過這些歷史紀錄「實證地」了解人類真正可以活出什麼樣的丰采,有過怎樣動人的情感與生命經驗,想知道人類在過去五千年來所展現過的巔峰經驗(peak experiences)。「活著,為了什麼?」被我轉化成「活著,有什麼值得追求,且確實有人曾經企及的?」我把「人生哲學」的問題轉變成實證的問題,因為不想去浪費時間追求美麗而不可能的妄想。

40歲那一年,讀胡塞爾的 Cartesian Meditations,騖然覺悟到他想說的早已超過語言所能書寫的,也警覺到我不可能再靠讀書來加深自己對生命與人生的了解,只能靠自己的生命經驗和省思去繼續累積對生命的體認。於是,我生平第二度走到自己人生已知路徑的盡頭,不確知接下去該怎麼走。

運氣很好地,就在我已經不可能靠讀書提升自己的生命時,也已確實信服:稟賦比別人好的人應該要去協助需要幫助的人。於是,我走出書房,想知道自己可以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事。從擔任清大藝術中心主任到現在,將近20年,我還是無法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社會上最能幫上忙的是什麼樣的角色,要怎樣利用我的時間才能對這社會產生最大的效益。

我很清楚自己只有一個專長:閱讀與思考(讀書人的老套),我很清楚自己擅長深入淺出的寫作和演講,因此我知道自己的後半生會把將近100%的時間都用來讀書、思考、寫作、演講。

但是其他方面的問題我就都不清楚。譬如,要不要繼續寫經濟問題的評論?要不要花那麼多時間繼續深入閱讀與思考經濟與產業問題?要如何跟年輕學者以及學院外的年輕人結合,以便更恰當而有效地突破台灣社會當前的困境,對有需要的人產生最大的助益?關於這些行動上的策略我都還是「摸著石頭過河」。

每次想起托爾斯泰和史懷哲的人生故事,我都會羨慕史懷哲的清明、澄澈和篤定,但也慶幸自己在托爾斯泰的引導下少去了許多的曲折和折磨。在他們兩人身上,我看到宗教以不同的方式帶給他們生命的力量與深度;也同時從他身上,我看到他們以自己的踐行恢復了宗教的力量與深度。

但是迄今我跟宗教無緣,也不相信加入宗教組織是生命唯一的出路。

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稟賦和際遇,刻劃出每一個人不同於他人的生命軌跡,也等待著他循此軌跡去摸索、發展出自己接下來的軌跡。生命可以彼此有啟發,卻不可能彼此模仿或抄襲,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從前人的生命史得到激勵與啟發,卻不可能亦步亦趨地重複前人走過的軌跡。

生命的前頭永遠有著未知的艱難與挑戰,也充滿不期而遇的機緣與喜悅。

清大 彭明輝 於 上午10:28

Wednesday 23 October 2013

戒慎虔誠積福德 ‧ 勤修善法凈人心

2013年的歲末祝福將以《無量義經》為主軸,以戒慎齋戒為推動方向,結合社區特色,呈現社區團隊合作入經藏的演繹成果。

隨著歲末的腳步臨近,慈濟一年一度的歲末祝福即將在各社區展開。10月13日上午於新北市三重志業園區,由宗教處透過視訊連線說明歲末祝福流程企劃的重點與呈現方式。

團隊集思 展現成果

說明會一開始,首先由宗教處同仁劉家芸說明今年(2013年)歲末祝福的主題,延續「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副標題則為戒慎虔誠積福德‧勤修善法凈人心,期許人人以內修的清淨心,虔誠齋戒;不僅自度,還要度人,走入無量法門的菩薩道。

劉家芸提到今年歲末祝福的重點,乃是以《無量義經》為主軸,以「戒慎齋戒」為推動方向,希望各社區道場能藉由社區組成團隊,不僅有法益團隊,還要有資深菩薩團隊與活動團隊,大家集思廣益,設計隊形變化,透過演繹方式呈現社區特色,展現團隊成果。

螢幕現出新型的福慧燈,栩栩如生的燈火,備有電源插座,以食指輕按底座紅點處,即能閃閃發光。每年的歲末祝福,人人隨著指導師父的引領高舉雙手,點亮手中的福慧燈,祝福未來一年平安吉祥。今年特別研發新版的福慧燈,讓會場更加莊嚴攝受。

劉家芸提醒志工們要愛惜使用,讓盞盞福慧燈,除了點燃心中的「心」希望外,亦能延續物命。另一個不同往昔的還有福慧紅包,今年紅包內的幣值,將改為一枚紀念金幣,擺放方式亦不同以往,紅包改以直立式的擺放方式。

齋戒淨身 善念積福

「入經藏唯一的條件就是齋戒。」宗教處同仁高加靜講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流程說明,期許邀約每一位培訓慈誠、委員參與入經藏,讓法入心;而已受證的慈誠、委員都能參與法海區的練習,期待大家共同成就靈山法會的莊嚴道氣,讓「未生善令速生」延續到「已生善令增長」;由一百零八天的齋戒茹素到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齋戒淨身心。

在社區場次流程中,對於「菩薩廣行無量義」的人品典範分享、佛典故事或現代真實人物的戲劇呈現與入經藏演繹,前後次序可以適時、適性地調整,適當的分配時間,建議三者的時間不超過十五分鐘。

說明會出現了一位神秘嘉賓--李壽全。「佛像是精神的境界,佛像是智慧的象徵。」李壽全翻閱每一頁的2014年慈濟月曆,乃以西元386年到577年的石雕法相呈現,每一頁皆是笑容可掬的菩薩法像,讓人看了心生歡喜。李壽全與志工們分享他的巧思創作,期待大家以宗教的歷史文物,來看待這本創作。

戲劇呈現 掌握力道

每年的歲末祝福活動,慈濟志工皆以恭敬心,感恩過去一年的諸善因緣,歡喜迎接新的家人與願景,故以一場莊嚴法會的形式呈現。經藏演繹即是法會的精神,企劃志工呂秀英(法號:慈悅)透過影片表示:「今年《無量義經》的經藏演繹,所講求的是「力道」與「精神」面的呈現,必須要了解每一句經文的意義,才能真正呈現它的力量。」

社區場次安排在分送福慧紅包、領受靜思精舍師父的祝福後,將帶領大眾以手語劇的方式,讓人人體會虔誠齋戒的意義。高加靜說明,手語音樂劇「一念之間‧誠心齋戒」的戲劇角色,無論是小樹、大樹、動物及獵人的呈現皆為對稱,數量是一樣。因為考量到角色在舞臺上的呈現方式,所以大、小樹皆由女眾擔任,動物及獵人則由男眾承擔。

聽完說明,慈悅邀請北區示範團隊實際演繹,配合音樂的節奏,示範團隊將每一個動作、表情與肢體的表達,演繹得十分到位。慈悅表示,角色的選擇相當重要,看似簡單的動作,做起來卻是不簡單!在慈悅的唱拍下,大家親身體驗到,要做到正確的肢體動作,真的不容易!

兩個半小時的說明會,期許社區能夠促成合心團隊、和氣團隊、執行團隊、活動團隊及手語、妙音團隊的組成。藉由各社區企編團隊的入經藏帶動,依據社區特色方向,人品典範的見證,搭配《無量義經》序曲、德行品與說法品之不同段落的經藏演繹,加上戲劇呈現,引領大眾深入經藏行無量義。

歲末即將到來,各區志工們為了莊嚴盛會,專心聆聽與親身體驗演繹,從軟體規畫至硬體操作毫不疏漏,期待藉由菩提帶領新芽,同心協力的準備,接引更多人間菩薩走入行善法門。

【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玉玲 新北市報導2013/10/13)

Monday 21 October 2013

羅素問神

英國哲學家羅素是不可知論者(agnostic),他晚年時在一個訪問裏被問到假如死後發覺原來神竟然存在,他會向神說些甚麼;羅素這樣答:『我大概會這樣問:「先生,為甚麼你不給我好一點的證據?』(“I probably would ask, ‘Sir, why did you not give me better evidence?’” ,見 Leo Rosten, ‘Bertrand Russell and God: A Memior’)。羅素說的證據,自然是指支持神存在的證據;他言下之意應該是:既然支持神存在的證據這麼薄弱,我因此而不信神,錯不在我啊!

輕信,不可取也。不只科學研究注重證據,就是在日常生活,我們也會認為輕信道聽途說是不對的。假如有人說飲雙氧水可以治病,你聽了便去飲雙氧水;在網上讀到周兆祥的文章,說疫苗百害而無一利,你又立刻停止子女的疫苗注射;在電視上看到不明飛行物體的報道,那些甚麼「專家分析」,你亦照單全收,就算人家不鄙視你輕信,也斷不會因此而稱讚你。反之,不輕信,凡事(或至少在重要的事情上)講求證據,是一種美德。

因此,羅素向神問的問題,是十分合理的。假如神存在,而人的理性和思考力是神賦予人的,那麼,人便應該好好利用這神賜的能力;既然神存在的證據這麼薄弱,人因證據不足而不信神,這是理性的表現,是可取的,一位講道理的神,是不應該為這理性的表現而怪罪於人的。

然而,宗教強調的卻不是理性和證據,而是信心;所謂信心,是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仍然相信 --- 要有證據才相信的,便不是信心。據說,神特別欣賞有信心的人,沒有證據而相信神的人有福了。這個看法在英文有個名堂,叫 ‘fideism’;極端的 fideism 不但認為信心是美德,還認為理性和證據對信仰有害,應予以遏抑。可是,神既然賦予人理性和思考力,為何會特別欣賞信心,甚至不喜歡人運用理性、要求證據,那些 fideists 卻從來也沒有解釋清楚。

信心,說穿了就是在宗教信仰上輕信;會不會被視為美德,還要看你是否被認為是信對了宗教:假如你輕信摩門教,這是信心,不過,基要派基督徒肯定不會認為你這信心是美德,在他們眼中,你,還是要落地獄的。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sg/2013/10/blog-post_17.html

Wednesday 16 October 2013

佛度有緣人

《法華經》上說的,「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

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這是感應裡頭最殊勝的,是什麼人?想作佛的人,你不想作佛就沒法子了。他有這麼大的願望,想作佛這個念頭就叫做無上菩提心。

所以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佛加持他;不是無上菩提心的人,佛來了沒用處。佛也來,但是不給他講這個法,講這個法沒用,他不懂。真正發這個心的人他聽懂,為什麼?是他心目當中所希求的。

開佛知見,開是開示、打開,佛把這個門打開,讓你看到如來所證得的境界。這境界是什麼?《法華經》是的,是這個境界,《華嚴經》是的,《無量壽經》也是的,這個裡頭字字句句都是佛知佛見。

我們常常聽到「佛度有緣人」,這是第一個有緣人,這真正發菩提心的,這種人叫根熟眾生,他熟透了,一聽佛的開示他就悟入了。

佛對於其次根性的人不說這個法,說什麼?說他能接受的法,他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沒有放下,給他講什麼?給他講六道輪迴裡面的善法、惡法,給講這些。這些是什麼?《阿含經》的境界。

《阿含經》裡面許許多多,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幫助你、教導你怎樣不墮三惡道。因為你的志願就在此地,你不想離開六道輪迴,想來生在人道生活過得更好一點,做大官享大福報,他想這些,享受五欲七情的這些樂趣,佛也能滿足你,也能幫助你。

譬如世間人正是絕大多數,不管是哪一國的人,哪一種族群、哪一種宗教咱都不管,他想不想發財?都想。想不想聰明智慧?真想。想不想健康長壽?個個都想,沒有一個不想的。

佛說這三種是果報,果一定有因,修因你就能得到果報,因是什麼?布施。

所以佛教人修財布施,目的是什麼?得財富,好事情。但是好事會變壞事,「禍福相倚」,這中國古人講的,福裡頭有禍,享福如何能避開這個禍?就教你愈有愈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只要肯往外施就沒有禍。

就像水一樣,從那邊進來這邊出去,它是活水,是流動的,不會泛水災。如果它堵住了,只進不出,好了,它就滿了、盈了,那水災就來了。

所以教我們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千萬不要留。你想得聰明智慧修法布施,也是愈施愈多;不要吝法,吝法馬上就出毛病,吝財、吝法果報三惡道去了。

你現在享福,福享完到哪裡去?三惡道去。如果你沒有吝嗇,愈多愈施,你將來遇不到淨宗,大概都到天道去了;遇到淨土宗,你到極樂世界去了,你成佛去了。

這是佛教我們一般人,我們一般人只有這麼大的一個心量,只有這麼個願望,佛滿你的願。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健康長壽也不能吝嗇,吝嗇折福,你有個健康長壽的身體,你要記住永遠為苦難眾生服務,你就愈健康、愈長壽。為什麼?你這時候有用,你能幫助那麼多人。如果說長壽了,老的時候享福,福享完了又要去搞六道輪迴去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O八集)2011/2/28 檔名:02-039-0308

http://blog.udn.com/arongshu9/7728377

Monday 14 October 2013

敬師如師在 供養和敬行利

一組古色古香的木製桌椅,側放在慈濟新加坡分會佛堂舞臺上。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以此借喻,雖然證嚴上人不在新加坡,但法座不移,意即「敬師如師在」,「法座就是上人與我們靜思弟子同在,佛堂後方的『佛陀灑淨圖』就是佛陀法身與我們同在,所以說正法在心中。」

黃思賢10月6日從汶萊前來新加坡,參與慈濟新加坡分會二十周年慶精進共修,並與六百二十六人溫馨座談,傳承法脈。

正信佛法 心誠則靈

黃思賢分享,他與臺灣慈濟志工洪志誠曾到慈濟印尼分會關懷會務,請示上人在繁忙的公務中,他們該如何安排臨時加插的行程。一是受邀參加當地實業家六十周年鑽石婚宴,二是印尼總統要接見。

對於這兩件事,上人思考後皆回答:「有時間再去,公事要緊。」到印尼後,種種原因下讓這兩項邀約都被取消了,讓洪志誠感覺詫異,很多事情好像是「上人說了算」。

雖然佛教有神通之說,但佛陀住世後期,難免有人在修行時有所偏差,執迷神通,妖言惑眾,於是嚴辭警惕,不語怪力亂神。黃思賢感恩上人以八正道來教導弟子,他提醒大家,聞法要聞正法。

黃思賢曾多次向上人請法,比如在家弟子該如何持咒?上人慈示,持咒是出家眾的傳統行儀,並不規範在家眾,何況咒語該以何種語言來發音才正確呢?

還有一名志工聽說「佛像不能對著厠所」,但家裡只有十幾坪大,佛像怎麼安排都會對著厠所,很是煩惱。上人說,恭敬心最重要,眾生歡喜,佛就歡喜。黃思賢進一步闡述,佛像就是佛陀精神的象徵,最重要的是心中有佛、行中有法,這才是正信的佛教。

末法時代 慈濟立宗


之前訛傳2012世界末日的預言,黃思賢提及,佛教不說「末日」,而言「末法」,如今即是正法、像法之後的末法時代。佛說末法時代並非無正法,但「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佛法終將滅失於自家人身上。他以萬獸之王獅子比喻,「野獸都臣服於它,但獅子最怕身上的跳蚤,抓也抓不到,拿它沒辦法。」

佛陀入滅前,在舍利弗誠心三請下,終於暢演本懷,開講最重要的成佛之道——《妙法蓮華經》,修行不為自己,更要做眾生真善知識、大良福田、不請之師、安隱樂處。然而,當時五千弟子不明其義,起立離席,佛陀亦不加阻擾。黃思賢說,「上人是依循《妙法蓮華經》。」

2006年,慈濟屆滿四十周年時,四大志業皆已具足,方向已立,上人希望為萬年立法而正式確立慈濟宗。四大志業是世間法、方便法,黃思賢表示:「來慈濟做慈濟事,入我門,求我道,不用我法,必生煩惱,必有障礙。」

黃思賢解釋,有些慈濟人說自己法入心,但其實卻用之不當、不足、錯用或根本不懂;所以做慈濟要「法」喜,是因為有法才會法喜充滿,沒有法就必生煩惱。

和敬行利 最佳供養

回首當年,上人在創辦慈濟時,選擇不受供養。黃思賢表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修行宗風,是上人期盼出家眾都能夠遵守的規矩,而在家弟子則是要修入群度眾的菩薩精神。

雖然上人不接受實質的供養,但接受「和、敬、行、利」的供養。他解釋,「和」就是弟子們彼此相處要和和氣氣;「敬」就是要恭敬且尊師重道;「行」就是要身體力行菩薩道;「利」就是要利益天下人,希望在座的慈濟人都能以「和、敬、行、利」供養上人。

宗門已立,法脈已傳。有一次,黃思賢與年長志工們分享「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但他們大多不識字,教育水準也不高,太深的詞彙往往會聽到「霧煞煞(臺語,意指聽不懂)」。

黃思賢便簡潔地講解,靜思法脈就是「清淨心」,慈濟宗門就是「菩薩道」。靜思法脈是精神理念,以清淨心做到人圓、事圓、理圓,就不易起煩惱心;慈濟宗門則以淨化人心、利益眾生來推動四大志業、八大法印。

謙讓養德 善緣廣結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常被用以形容人生的晚年,上人卻把感慨轉為正思維:「夕陽無限好,只因見覺悟,因為有覺悟,人生無限好。」步入晚年,才慢慢要把知識變成了智慧。

很多資深慈濟人會說:「哎呀,我們資深的老了啦,讓年輕的去做啦!」黃思賢鼓勵大家,不要擔心生命即將逝去,慧命依然增長,何況上人說「個人吃飯個人飽」,要為自己的慧命來承擔。他打趣地說,「資深」千萬不能「執深」。過去是雜念,未來是妄想,「該放的就要放,提得起要放得下」。

時值慈濟在新加坡落地生根二十年,會務蓬勃發展,志工會員逐漸增加,黃思賢鼓勵大家:「真心疼上人、愛上人,就要為上人在新加坡的志業多承擔。」

「你看,委員是『commisioner』,就是『承諾投入』『志業』的『人』。」慈濟的資源都是天下眾人的,黃思賢期勉幹部們,絕不能結黨營私,應無私舉薦良材,陪伴志工受證,才是修慈濟的大乘道。

黃思賢分享自己之前覺得困惑,為什麼同樣一句話,「上人說」跟「黃思賢說」相差那麼大。他認為,上人德行高深,跟眾生的緣也結得深,所以「上人說,眾生聽;我們說,沒人聽。」自我修德,拉高格局,超越是非對錯,能容天下人事,才不會起煩惱心;廣結善緣,與眾生結緣説明需要的人,如此行菩薩道便能福慧雙修。

得遇明師 立願相隨

一名實業家不理解上人年輕時未經長輩同意,而逃家修行。黃思賢與他分享佛陀從生於皇家(悉達多太子)到出家修行的故事。

悉達多太子出世時,他的父王淨飯王聽信相命仙人所說,為避免太子可能會出家,於是極力保護他,讓他享盡榮華富貴。但因緣讓太子一念覺性起,溜出皇宮,驚見生老病死之相。

回宮後靜心思索,自己有一天也不能倖免。太子的根器讓他想找出生老病死之因,其內心境界與凡夫不同,外境激起了他的願力而走上修行之路。黃思賢認為,「因緣」、「根器」、「境界」與「願力」成就佛陀出家成道,上人亦是如此。

上人在成長過程中,眼見大時代下的苦相,他發願要擔起天下的米籮,而不是一個家庭的菜籃而已。一一解答疑惑後,這名實業家充滿信心地說:「臺灣的希望是慈濟,世界的希望也是慈濟。」

從上人出家到立慈濟宗,皆不離「為佛教、為眾生」的師訓。上人常說:「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感念上人的慈悲為懷、濟世助人,黃思賢追加一句:「慈濟難入今已入,明師難遇今已遇。」人生難得遇明師,黃思賢期勉慈濟人,要珍惜這段累生累世的慈濟因緣。

(文:姚凌凌 新加坡報導2013/10/06)

Thursday 10 October 2013

与智慧人同行

我终生都愿意选择与智慧人同行,听智慧人一席话,胜过读十年书———

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就落入与人之间,无止尽的辩论中。各持己见,面红耳赤,甚至不欢而散,从此形同陌路。但《圣经》说:“你不要说话给愚昧人听,因他必藐视你智慧的言语。”俗话亦说:“话不投机,半句多。”或:“鸡同鸭讲”、“鸭子听雷”,怎么说都无法说到同一个点上。

在愚昧人中当领袖

又有些时候,对方非但不能听进你智慧的言语,甚至嫉妒你,排挤你,欲除掉你,否则心中不快,好让自己在愚昧人中当领袖,那就让他去吧!我们情愿多与智慧人同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假以时日,势必成为小有智慧的人。因为《圣经》说:“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做伴的,必受亏损。”

愚昧人最大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愚昧,别人却看得一清二楚。也未必拥有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和(EQ)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皆高的人,就不会作愚昧的事。《圣经》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认识上帝就是智慧!又说:“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由祂口而出。”当IQ和EQ都不能解决人生许多问题时,唯有祂的智慧能解决。

很多人选择朋友,把金钱利益和好处摆在第一位,以至于后来身败名裂。不多人因对方是个智慧的人,而与他为友。多数人因自卑、不甘心被比下去,反应出来就是阻挡、抗拒,甚至莫名的自大骄傲,更加突显他的愚昧无知。我终生都愿意选择与智慧人同行,听智慧人一席话,胜过读十年书。也唯有经常亲近智慧人,谦卑地从他身上学习,我们的今天才能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有指望。

有一天,当我们已经越过许多山头,翱翔在智慧如风如云的海阔天空里,回头看,愚昧人仍在原地踏步,仍然为着20多年前褪色的旧事,忿忿不平、哀声怨气。我们会很庆幸,还好,我们没有和他一样,成为一道记忆中几乎被遗忘的风景。

如何应付愚昧人

至于,该如何应付人生中不断出现环绕的愚昧人呢,《圣经》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第一句:“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第二句:“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这两句话挺绕口,乍看之下,相互矛盾,其中却深藏着智慧。

第一句话是说,不要用愚昧人的话回答他,恐怕物以类聚,成为愚昧一族。愚昧人通常有他们自己沟通的语言,外人未必能懂。不要成为其中之一,最好办法,就是不成为其中之一;第二句话是说,要用愚昧人的话回答他,让他在自己的语言中,看见自己的愚昧,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

至于,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又该如何说?智慧人自然知道在对的人身上,在对的时机,和对的环境,说对的话!

/ 黄芝婷 X世代:副刊 商余 文学

http://www.nanyang.com.my/node/570275?tid=493

Tuesday 8 October 2013

寂靜 無境

【證嚴上人開示】

現在此刻人人的心是不是很恬靜?心若能恬靜,法才能入心。《無量義經》一直提醒,我們的心,心情靜,智慧就生。所以《無量義經》這麼說:「智恬情泊慮凝靜,意滅識亡心亦寂。」也是要告訴我們,智慧如何產生穩定。

⊙「智恬情泊慮凝靜,意滅識亡心亦寂。」《無量義經》

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本具智慧,就是無法安定下來,所以有時候我們對道理,事事都了解,但是有時候就是無明,無法體會人、事、物在理的裡面。所以我們智慧要真正的恬靜,才能淡泊,心情才能靜。所以「智恬」,是智清淨恬安的意思。

⊙智恬:智淨恬安之意。

我們若能清清淨淨,真正的恬安,這個心很恬靜、很安穩,我們就能對外面的境界分析得清楚了。什麼叫做恬安?那就是「慧心安法,名之為忍。於境決斷,說之為智」。

⊙慧心安法,名之為忍。於境決斷,說之為智。

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智是分別智,分別外面的境界;慧就是平等慧。我們看一切要如何能夠平等?智在前頭分別,是非清楚。智,他能夠了解這是對、這是不對,對的要堅持,不對的就要好好地去解決去處理,要有果斷。

有的人就說:「我們就包容啦,包容。」包容,你還要再發揮你的智,去如何輔導他。你若是沒有智,只是一味地包容,這在世俗人叫做爛好人,是非不分了。所以我們的心要能寬容,廣大容納一切的慧,但是我們必定要是非清楚,這就是要智。所以,智與慧兩項一定要合一。

所以這個智很重要,智裡面要含慧,所以就是「智恬情泊慮凝靜」,就是心要很寧靜,好壞分得很清楚,該容納的時候,一段時間安忍起來,用智慧好好地來處理。這是過濾對或不對,這就是要靠我們的智慧如何來選擇、堅持,用什麼方法來包容,我們才能對外面的境界很圓融。

「意滅識亡心亦寂」。意滅識亡,我們就知道意識,我們有心、意、識。心,常常說佛心、佛心,應該要歸納就是在藏識,心就是在藏識裡面,佛心。而佛心到最清淨才歸納第九識。藏識就是第八識,過去有說過了。最清淨的時候那就是第九識,第九識是佛識,我們人人本具,但是我們平時都用「心」。

這個心,我們就是在容納一切,前面有第七識、第六識。第六識就是緣著外面五根、五塵,所以這個意識它去緣外面的境界,然後來造作,去思量、思考要如何爭、如何取、如何貪、如何著,這都是在第七識裡面。所以,「心」是在第八識,「意」就是第七識,「識」就是第六識。前面說過了,這都叫做意識,這都是在(緣著)外面。

我們這個心,最重要的要能夠很清淨。才會每天跟大家講,跟大家談心。這個心若是清淨,在外面所緣的境界才能夠好壞分清楚,所以我們的心很重要。我們的情欲若淡泊,自然心就會清澄,很清,沒有污染。

⊙情泊:又稱情憺泊,即情欲澹泊,心澄寂之意也。

在《無量義經》的開頭,「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這就是我們修行者所要追求的境界。「慮」就是考慮,非常地集中在一起。「慮凝靜」,就是我們在思考的時候,必須心更專一。

⊙慮凝靜:無欲、無求、無為也。

前面不是跟大家說過了,雖然菩薩遊戲人間,但是心很專,就是在慮凝靜這個地方。我們雖然遊戲在人間,但是沒有貪欲,瞋、癡、慢、疑都沒有。「慮」就是在思,思考,思想的後面很清淨無染著,很深的考慮。這就是要心很專,沒有分散。若要心專,就是要無欲、無求、無為。無求無為,就是對外面的器世間、物質的世界,我們不想去爭取,這樣我們的心才能真正的淡泊清淨。

再來說「意」,意滅。「意滅識亡」,這個「意」剛才說過了,也是在第七識裡。在第七識,外面的境界沒有動搖我們的心,我們第七識開始不再去造作。因為第七識它會造作,就是意業。這個第七識的造作,若是起一念的善念,那就是為善,起一念的惡念就是惡業,所以意業是有善、有惡。

⊙意滅:即意業也,有善有惡。

若是貪欲的時候瞋恚就會起來,他就會有邪見。貪欲若是起來,我們的正心、正意、正念、正道就會偏差掉了,所以人不能有貪欲,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去除欲念。

⊙若貪欲、瞋恚、邪見,即意惡業也。 

常常說一句話,「一念差,千念錯」,「差之毫釐,失以千里」。所以邪就是偏的意思,偏邪過去了,不對了,差一點點,那就是惡業。所以我們要常常說,顧好我們的心。心一定要顧好,我們若能為善,這個心意常常都是向善,「若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則意善業也」。

⊙若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即意善業也。

我們的已經很恬寂,沒有什麼情欲波動我們的心,所以這就是無貪、無瞋、無恚、不邪,沒有邪見,如此這些意都是善,自然這個善業就會去造作,這叫做專心救濟。救濟是救什麼呢?救心,救人的心,拔除人心靈的偏差苦難。這就是佛菩薩來人間,雖然隨著眾生的生活形態,卻是很專心要如何來拯救眾生的心。

如來藏,如來藏識是不生不滅。我們若是回歸到我們的真心本性,那就是佛心、我們的本性,自然就是很寂靜。寂靜清澄的境界就是佛的本地心靈風光,這就是佛心,所以他非常地寂靜清澄,已經到正覺無生滅的境界了。

⊙如來藏識,不生不滅,佛心具已,寂靜清澄,正覺無生滅。

我們修行就已經是覺悟的有情,不捨眾生,還是在有情界裡面,但是,是非常的清淨淡泊的情,意思就是沒有污染的情,這樣我們的心才能清澄。否則凡夫的有情常常就是會偏這邊、偏那邊,追求等等,欲念不息。所以學佛者,我們的心性真的要很堅定。

所以《法華經》裡面這樣說:「我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有佛人中尊,號日月燈明。世尊演說法,度無量眾生,無數億菩薩,令入佛智慧」。

我們讀到這一段,我們就能夠回憶以前那一段那麼長的解釋文。光是看這一段,我們就能記得,當時文殊菩薩為了要回應彌勒菩薩,所以他解釋了這段這麼長的(過去),這樣一路一直解釋過來,這麼多尊佛已經成佛的程度,時間很長。

所以,佛,「有佛人中尊,號日月燈明」。不是只指一位,當時就有二萬尊佛,何況未來的現在有釋迦牟尼佛,還有未來彌勒佛,還有未來很多佛要再接下去。所以「有佛人中尊」,同一個號都一樣。佛之德號,「人中尊」,就是已成佛者的尊號,就是他的德已經完成了。佛於人中是最尊、最勝,所以我們若稱佛,我們就要用這麼恭敬的心,因為佛德已經很完具了,是人中最勝、最稀有,所以我們要尊重。

⊙有佛人中尊:佛之德號,佛於人中最尊最勝也。

所以他說;「世尊演說法,度無量眾生。」世尊演說的法,無不都是度無量的眾生。所有所有的眾生,無數億的眾生,都是要使令他能夠入佛的智慧,所以「令入佛智慧」,就是真性。

每一尊佛來人間說法,無不都是要使令眾生人人與佛平等,同樣能夠到達佛智慧的程度,讓人人真真正正能夠回歸人人本具的那個真如的本性。我們若能夠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了了常知,樣樣我們都很分明了解,每一件事情我們都恆常,不是像凡夫無常。

凡夫「我知道,知道。」現在知道,但是另外一個境界來的時候,這個知道就又糊塗了。佛的境界則不是,佛的境界是了了常知,凡事都是了解,任何事情,真理發現了就沒有再讓它減失了,永遠都是保持著這樣清淨,了解所有一切真理不變。

真理是不變,就是這個世間一切的凡夫境界才會有常變,常常都是無常變化。如果到了佛的境界,一切就是寧靜,是常,不變。

⊙令入佛智慧:佛之智慧,即是真性,了了常知,能入無盡境界,是名佛智,境界無盡。

所以我們學佛,必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中,日日的生活在佛的境界中,沒有一點點讓它漏失掉。漏失就是無常,它讓我們心的東西無法留住。凡夫心,在真理中也是不斷漏失,在事相裡面也不斷漏失,漏失掉的真理,留下來的是什麼呢?就是無明煩惱,留下來的就是眾生的緣,你跟他結好緣、結惡緣,同樣在生死無常。

這些我們都要很了解,我們若是心不清淨,真理都一直漏失掉,留下來的就是無明、煩惱,還是回歸凡夫,時間漏失、生命漏失,這個漏失讓我們的時間一直流過去,生命一直減少。但是,我們這個漏失的東西,就是因為貪欲、利養,不過我們有做,有修有得,所以未來還是能成佛。不過,這樣的漏失很可惜,所以我們時時心要定,不要讓它漏失掉。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啊!

⊙「智恬情泊慮凝靜,意滅識亡心亦寂。」《無量義經》
⊙智恬:智淨恬安之意。
⊙慧心安法,名之為忍。於境決斷,說之為智。
⊙情泊:又稱情憺泊,即情欲澹泊,心澄寂之意也。
⊙慮凝靜:無欲、無求、無為也。
⊙意滅:即意業也,有善有惡。
⊙若貪欲、瞋恚、邪見,即意惡業也。
⊙若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即意善業也。
⊙如來藏識,不生不滅,佛心具已,寂靜清澄,正覺無生滅。
⊙「我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有佛人中尊,號日月燈明。世尊演說法,度無量眾生,無數億菩薩,令入佛智慧。」《法華經序品第一》
⊙有佛人中尊:佛之德號,佛於人中最尊最勝也。
⊙令入佛智慧:佛之智慧,即是真性,了了常知,能入無盡境界,是名佛智,境界無盡。

20131008《靜思妙蓮華》

慈濟學初探

慈濟以大愛鋪路,走過四十七年的漫長歲月,已形塑不同於長久已來佛教予人濃厚的出世色彩,或是注重誦經、禮佛等儀式,而是帶領慈濟人從助人過程,以見證「見苦知福」,進而惜福、再造福;也就是從利他行為的拔苦予樂,而後才利己的菩薩道。

證嚴法師實踐佛教的理念,從修行的觀點而言,是發揚了印順導師所闡揚的人間佛教思想,將導師所叮囑的「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發揮得淋漓盡致。然而法師的思想體系,並非源自於印順導師,而是從自身實踐佛法與體會累積,從接觸《法華經》到通徹其精髓的《無量義經》,並作為開展志業的佛典依歸,讓慈濟人在「行經」的過程體會道理。

因此「行經」,形成慈濟人實踐佛法生活化的無聲說法,依循《無量義經》義理,實質體現了現代佛教圖象,「慈濟宗門」的確立,也可說是因緣和合而生。 「慈濟宗門」的緣起,可溯自慈濟早年逐步走出四大志業(慈善 、醫療、教育、人文),只是秉持著做該做與對的事,在付出愛心時,真實地體會佛法。

「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所依循的佛典,來自證嚴法師體悟甚深,不但形塑了思想體系,也是所喜愛的經,因此引領慈濟人秉持《法華經》的精神,深入其精髓《無量義經》,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弘揚佛法不只人道關懷,也疼惜大地萬物,形成跨越宗教、種族、國界的「大愛」精神。

慈濟人在行動中,流露出的親和與真誠,以及人性中至善、至美的人文清流形象,也讓許多助人者或受助者的善念被啟發而投入慈濟。於學理上,慈濟現象已足堪作為一學門視之。

綜觀學界有不乏單篇研究慈濟的論述。即將邁向半世紀的慈濟,不僅在臺灣將佛教很生活化地融入個體/群體的生命中,同時也兼容不同宗教信仰的族群,乃至遍及全球。今慈濟仍繼續拓展志業,對地球村的影響已不是單從佛教團體來看,相關的研究已在無形中推向成為一門顯學,但卻未建構成具體的「慈濟學」,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建構?在建構之前應先了解什麼是「慈濟學」?可含括的範圍有哪些?

本書僅就有限的篇幅,試描繪可建構的態樣,無法兼容完備各種學理作論述或分析,而僅能作「初探」以拋磚引玉,未臻之處仍有待從多元視域下,建構「慈濟學」的研究,使其更為完備。

◎書籍資料

書名:慈濟學初探
作者:釋德傅
出版者: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規格:25開(15 x 21公分)320頁 平裝

http://tw.tzuch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2777%3A2013-09-13-14-53-16&catid=143%3Aintroduce&Itemid=560&lang=zh

Monday 7 October 2013

細味人生

今天讀到一個關於弘一法師的小故事(不必考究是否真有其事),其中表達的道理並不高深,卻值得談一談。箇中道理不在於明白,而在於體會;明白容易,但光是明白,只是腦裏有一抽象的道理,到得有體會時,這道理則可以改變你的人生質素。先看故事:

弘一法師因戰事而滯留寧波七塔寺。一天,老友夏丏尊來拜訪,看到弘一吃飯時只有一道鹹菜,心有不忍,問道:「只吃鹹菜,不是太鹹了嗎?」弘一回答說:「鹹有鹹的味道。」吃完飯後,弘一倒了一杯白開水來喝,夏丏尊又問:「沒有茶葉嗎?大師每天都喝這淡淡的開水嗎?」弘一笑著說:「開水是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道理很簡單,就是從人生最平平無奇的經驗亦可以得到生之樂趣。鹹菜,不必嫌鹹,開水,也不必嫌淡,它們都各自有味道;只要懂得細味,便能欣賞,「有味道」就是「有值得品嚐的味道」了。

至於體驗這個道理,則要看人生經歷和個人性情,難以強求,就算是抱著求道之心修煉、打坐、冥想等,亦未必能有所體會。然而,有體會固然是好事(因為較容易有生命的滿足感),沒有體會倒不一定是憾事(因為可以有其他途徑得到生命的滿足感)。人生多樣多變,沒有唯一的「正確模式」,假如有幸不必為柴米油鹽掙扎,亦無傷病殘疾,有機會學習如何欣賞人生,已勝卻人間無數,該無怨言了。

這幾年我有一種生命復歸平淡的感覺,不是慵懶了,活動也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了),卻沒有年輕時那種追求感;一樣的幹勁,不一樣的心態,腳,沒有慢下來,心,卻不在衝刺了。也許是因為這個改變,我逐漸體會到弘一法師故事裏的道理;一碗白米飯,聞到那淡淡的飯香,細嚼下肚後那種解飢的感覺,已能令我感到生之樂趣。我懂得欣賞一碗白米飯之香,自然更會欣賞湖山之美、妻兒之愛、學問之趣、及其他充實我人生的事物和活動。

這不是修煉而得,我只是幸運。

Friday 4 October 2013

為什麼平等心不能現前?

平等,我們中國人叫和平。怎樣才能和?和是果,平等是因。所以日本人,他雖然是傳中國傳統文化,他也有一點改變,我們中國人叫和平,他講平和。

你去看日本人,他說平和,因為平是因,和是果,他是從因說到果;中國人比他又有道理,中國人先講果,後講因,和平。我們希望大家和睦相處,那一定就要學平等對待,我們能用平等心對待人,和睦相處就出現了。待人不平等,想學和睦相處是絕對不可能的。

在中國、在印度,講到因果,一定先說果後說因,為什麼?果報能夠警惕人。你想得到善果你得修善因,你想不受惡報你要把惡因除掉。

平等就太重要了,我們為什麼平等心不能現前?因為平等的前面是清淨,我們的心不清淨怎麼會平等?不可能平等;換句話說,平等的基礎是清淨。在佛法裡面,成就清淨心的是阿羅漢,得到平等心的是菩薩,他有次第的,後面那個覺則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成佛。所以,清淨是善,平等是定,覺是開智慧了。

我們今天修行要以什麼為目標?要以清淨心為目標。我們要想得清淨心,你不能不放下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的人心不清淨,有名聞利養的心,他不會清淨,有貪圖五欲六塵的心不會清淨,有貪瞋痴慢疑,心不清淨。那我們就知道,阿羅漢的清淨心是怎麼得來的,清淨心是多麼可貴,清淨心生喜悅,那個歡喜是從清淨心生出來的。

所以菩薩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哪來的?清淨心來的。現在世間的人不知道這個道理,他沒發現,這種歡喜、快樂、自在,六道輪迴裡頭找不到。

古人說一句話說得好,「世味哪有法味濃」,世間人貪圖世間的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他以為得到這個東西是快樂。這在佛法叫世味,就是世間的滋味,如果跟法味相比這差太遠了。

法味是什麼?清淨心,清淨心裡面所生的喜悅,那是法味。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五一集)2011/1/24 檔名:02-039-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