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December 2012

慈悲是宇宙最大的能量

走進台塑總部大樓,長庚生技的展示區牆面,掛著兩隻海豚悠游於深海的照片。

為何掛海豚照?長庚大學、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身穿黑色外衣搭配灰色T恤,簡樸素淨,他語帶禪意地回答:「牠們知道很多事。」

楊定一具有生化與醫學雙學位,二十七歲便升任美國洛克斐勒大學分子免疫與細胞生物學系主任,在免疫領域享有盛名。

但科學與醫學的背景,沒讓他捨忘身、心、靈合一的重要。從小就熱中哲學思考的他,持續修行追求快樂的境界,而且也付諸行動,對外分享。

早在一九九九年,楊定一、王瑞華夫婦就在美國推廣讀經活動,帶領孩子親近四書五經,學習古代聖哲的價值觀。

「對兒童的教育要有大的變更,不能光是考試,」楊定一說。

十多年來,讀經班從美國散播到各地,參與的學童累計超過一千五百萬人。

八年前,楊定一在台灣啟動另一項教育實驗,在全台多所校園推廣「感恩心」。

感恩的心 讓荒地變良田

長庚生技的志工,走入校園講解感恩的意義,發立願卡給學生,讓他們寫下要感謝的人;或是藉由好事壞事紀錄卡,讓孩子養成每日自我反省的好習慣。

更且,每年四月舉辦感恩創作活動,鼓勵學童以及受刑人等,以繪畫、寫作,表達心中的謝意。

楊定一也曾帶著子女在中南美洲為貧戶蓋平價住宅,以身作則,讓子女體會利他的精神。

幾年前,楊定一和神職人員合作,在瓜地馬拉一塊寸草不生之地,教導當地民眾,每日對土地表達愛與感恩,竟種出比手臂還長的紅蘿蔔、比頭還大的萵苣等有機作物,「好多人去參觀,覺得是神蹟,」楊定一分享。

近期,他還多了暢銷書作家的身份。他撰寫《真原醫》,分享身心靈平衡且健康的祕訣,熱銷二十幾萬本,啟發許多人思考新的生命態度。

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如何改變世界?一切都是從心開始。以下是楊定一獨到的見解:

談到改變世界的想法,是有邏輯順序的。

首先,一切回到心。以東方人的哲學來講,人的本性本來就很善良,就像小嬰兒,他不會做什麼壞事。回到本性看世界,其實就會解決掉很多煩惱、危機。

所以,我有機會在美國各地演講,會談到「實相」(reality)的概念。現象不是根本,只是種表相,跟著現象在跑,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心。

第二個重點,一切從心出發。了解一切都是大妄想,對外界的反應,只是神經、知覺上的反應,那麼做事的方法就不一樣,價值觀念也會徹底改變,並且影響到周邊的人。

第三點是慈悲。慈悲是宇宙最大的能量。由慈悲帶起行動,與人共生存(coexistence)、共演化(coevolution)。

人是平等的,也許因為家庭狀況、經濟條件等,有所差異,但從生命的角度來看,完全是平等的。

例如,也許有個人比較窮,但他可能有很好的抗壓力。有些人很富有,但我觀察,他們很少過得快樂。

宇宙造出一種平衡(balance),眾生共生存。共生存還可以延伸到與動物、植物、地球,甚至宇宙。

接著,自然會走到第四個要點,永續的觀念。

心胸一放大,人生價值觀就整個翻過來,完全改觀,生起平等心。

在生活中不斷說謝謝

第五個重點是,思想圓滿、做事踏實(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如同在《真原醫》書中強調的,要行感恩、懺悔、希望、回饋。活在服務中,才會讓人最快樂。

「服務」不是「得」,而是「給」。得到,永遠不會滿足,因為「得到」是無常。賺一百萬,就會想著賺五百萬還不夠,無法帶來滿足。

但服務、給予時,會帶來平靜祥和的滿足,這種平靜才是快樂。

一個人回到心,就沒有「我」了。要修練心性,有個最單純的方法,就是不斷說「謝謝」兩個字,謝謝到底。

從早上睜開眼睛,謝謝身體;到別人罵你,還講「謝謝」。在各種情境下道謝感恩,就能完成心的轉變。

心的轉變,是人生最大的工程,也是最大的禮物。

作者:採訪整理/黃惠鈴
天下雜誌513期

Friday 28 December 2012

忘記是風度,舍得是智慧

牢記是一種責任,淡忘是一種智慧

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獲得人生最大的收穫——快樂和幸福!學會忘記,讓身心輕鬆;懂得舍得,讓生活變得更加和諧美麗。

忘記是一種風度,舍得是一種智慧。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諦,懂得忘記的心靈昇華,讓精神得到提升,懂得舍得會活得很精彩。學會忘記,懂得舍得。

記得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牢記是一種責任,淡忘是一種智慧。

忘記是一種記憶的灑脫,一種胸懷的和境界的開闊,一種紳士的風度和勇氣的超脫,一種對過去和成功的淡然處之,一種對痛苦和憂愁的嘲諷和不屑,一種對人生輕輕鬆鬆處世之真諦。

其實,生活的本身就是在於不斷地吸取、積累和淘汰。生命是一種過程,一種吐故納新的過程。就是吸取有道理的,積累應該堆積的,淘汰那些個糟粕。正是因此,人生難免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學會忘記,也就不會記住;這是生活的辯證法,也是生活本身的規律所在。我認為在很多時候,人們不僅要學會忘記,更要學會懂得舍得。

忘記是一種風度,舍得是一種智慧。

人要想讓自己的一生過得快樂和幸福,就必須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夠改變的。這不僅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境界。忘記是一種心靈超脫的修養,舍得就是一種心靈的昇華;忘記是一種優秀的品德,舍得就是一種絕好的心態;忘記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舍得就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最高境界。

正所謂: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隨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人生若能如此,那麼將會是多麼的完美和幸福呀!靠得住,實為可貴,珍惜的事務切勿忘記;丟得下,實為應該,廢棄的東西應早摒棄。忘記別人對自己的不敬,牢記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和幫助,忘記自己過去的輝煌和成就,銘記今天的責任。

學會舍得,舍得身外的名利和虛榮,舍得一時的風光和瀟灑,舍得誘人的利益和榮譽。只有懂得捨得人,才能獲得卓越的成就。

做到能忘記處且忘記,能饒人處且饒人;能舍得之時,就一定要舍得,絕不回頭。能牢記的一定要銘刻在心底,能施人處且施人。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獲得人生最大的收穫——快樂和幸福!學會忘記,讓身心輕鬆;懂得舍得,讓生活變得更加和諧美麗。

不僅要學會忘記,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諦。那樣人生將會更加的真實與完美!因為無欲無求,活得淡然,活得舒坦,也會活得很精彩!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fo.ifeng.com/xinlingwuyu/detail_2012_05/21/14686070_0.shtml?_from_ralated

Thursday 27 December 2012

注視你的痛苦,發現你的慈悲

向自己本然的人生經驗敞開,往往會發現,事事皆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我們心目中理想的自己,我們或許做不到。自己所愛的那些人,或許也不符合自己的理想。這個世界的狀態,看在眼裡或許令人沮喪甚至震驚。現實總不符合自己的期望,不斷令人為之心碎。

但如果能將那顆「心碎」的心敞開,那將是既甘又苦的。現實無法永遠合人的意,這是苦。至於甘,則是現實使人為之心碎時,人將發現一種純然甘美的纖弱:自己與人生的脆弱之美本來一體。

對自己與他人,此乃真正慈悲之始──因為面對了人生中的諸種苦。一個患癌症的朋友,四處求醫卻群醫束手。起初她怨天尤人,最後終於了解,真正的療癒並非治好癌症,而是與之和解。與現實斷裂甚至與之抗爭,才是人需要加以療癒的病根。整個世界亦復如此。

當面對最大的苦難時,也正是修持無條件當下的最可貴時機。時時提醒自己,自己的感受並非如自己所想那樣牢不可破。的確,凡事都不可能完全如意。觀想有助於認知此一事實,使人得以專注於感受中的空隙或虛空,從而生起真正的清明與智慧。

如此,過去的舊傷可以揭露內隱的寶藏。在那裡退縮與逃避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在那裡找回自己長久以來掩蔽的本性。在人生經驗最痛的時刻,隨時有新的啟發等待浮現。因此,無論什麼痛苦或煩惱,若能因此而擁有當下,在那兒向痛苦或煩惱敞開,注視它、感受它、包容它,並在其中找到內隱的真實,這,就是療癒。

作者/約翰.威爾伍德
摘自《覺醒風: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會》
心靈工坊出版社發行

Wednesday 26 December 2012

審時而拿 度勢而放

人世的智者,能將喧囂的世事拈于指尖,控于股掌,不過因為六個字:拿得起,放得下。審時而拿,度勢而放。這個世界上,很多的聰明人都成了庸人,因為他們在該拿起的時候,考慮太多而錯過了機會;該放下的時候,糾纏太久而無法自拔。

該放下的時候,就別勉強拿起;該拿起的時候,也不能輕易放下。前者決定你能活得多輕鬆,後者決定你能走多遠。其實,生活中,太多放不下的東西,最後都成了生命的累贅。而錯過了的機會,也會讓你在某一刻回首時追悔莫及。選擇拿起或放下,是上天賦予你的權利。人生好多時候,選對了也得選,選錯了也得選。一旦選擇了,就不要在對與錯上計較。計較的結果,只會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糟糕的人生,不是因為你選錯了,而是因為你始終放不下這個錯,最後又一錯再錯。

有時候,只是一念之差。一念選與不選,一念放與不放,便一念一悲喜,一念一江山,一念一人生。看似漫長的人生,有時候,只是某一念抉擇的結果。

《 生命時報 》· 馬德

Monday 24 December 2012

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

當我們犯了錯誤之後,一定要誠心懺悔,痛改前非。

懺悔的意思是什麼呢?懺,懺除過去所犯的過錯;悔是後悔,改過自新。懺悔是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生起悔過心理,痛改前非,保證不再犯第二次了。

懺悔,並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門,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很重視懺悔,共產黨也講批評與自我批評。佛教的懺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懺悔,他們向誰懺悔呢?向上帝、教主懺悔,求得主的寬恕、饒恕。主寬恕了你,你的罪業也就消除了。佛教的懺悔主要是面對大眾、面對自己,雖然有時也在佛的面前懺悔,但主要是自我遣責。

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佛陀在經中說:有兩種人在修學佛法上能有年成就,第一種是能如法如律的去修行、生活,不會犯罪;第二種人是犯罪之後能懺悔。一個人有缺點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沒有悔過之心,這種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當我們犯了錯誤之後,一定要誠心懺悔,痛改前非,保證以後不再犯罪,這樣在修學佛法上才能有成就。

平常的人都知道把生活的環境打掃乾淨,然而很少人注意到打掃、清洗自己不良的行為,清除自己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由於無始以來,我們有很多煩惱,造下了很多罪業,我們的人格被嗔癡污染得一塌糊塗,如果不用懺悔去清洗自己被煩惱污染得人格,那我們的人格將是一個什麼樣子呢?就像一件十分漂亮美觀的時裝,本來很乾淨,如果一位女士穿一段時間,穿臟了,脫下來也不洗,往那裏一放,過幾天再穿,再脫;再穿,再不洗;過幾天,拿出來聞聞再穿,時間長了,已經臟得不能再臟、臭得不能再臭了,然後就這樣一直穿下去,一次也不洗。你想這件衣服將會是一個什麼樣呢?

我們的人格也像新衣服一樣,本來很乾淨,因為有了貪嗔癡的原因,使我們造下了許多罪業。煩惱污染我們的人格,罪業帶來生命的痛苦。因此,我們現在學習普賢菩薩的第四大願“懺悔業障”,使我們懂得用佛法的懺悔法門,去清除自己心靈上的污垢,使我們的人格恢復到本來的面目,這樣我們才能夠成佛!

濟群法師·《學佛者的信念》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fo.ifeng.com/xinlingwuyu/detail_2012_09/07/17427953_0.shtml?_from_ralated

Friday 21 December 2012

生命沒有過渡

和一位留德的老師談起老師在德國的留學生活。

老師:「在德國,因為學制還有一些適應的問題,有些人一待就會待上十年才拿到博士學位。」

我說:「哇!那好久哦。」對於才二十歲的我而言,十年,不就是生命的一半嗎?

老師笑了笑:「你為什麼會覺得那很『久』呢?」

我說:「等拿到學位回國教書或工作, 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呢!」

老師:「就算他不去德國,有一天,他還是會變成『三、四十歲』,不是嗎?」

「是的。」我答道。

老師:「你想透了我這個問題的涵義了嗎?」

我不解的看著老師。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在德國的那十年,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啊!」老師語重心長的說。

那一段談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提供了我一個很重要的生活哲學與價值觀。

前一陣子工作很忙,學弟問我:「你要忙到什麼時候呢?!」

「我應該要忙到什麼時候?或者說到什麼時候我才該不忙呢?」我反問。

「忙碌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重點應在於,我喜不喜歡這樣的『忙碌』。如果我喜歡,我的忙碌就應該持續下去,不是嗎?」我補充著。

對我而言,忙碌不是生命的「過渡階段」,而是我最珍貴的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人常會抱怨:「工作太忙,等這陣子忙完後, 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於是一個本屬於生命一部分的珍貴片段,就被定義成一種過渡與等待。

「等著吧!挨著吧!我得咬著牙渡過這個過渡時期!」

當這樣的想法浮現,我們的生命就因此遺落了一部分。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

這時,老師的話就會清晰的浮現在我的耳邊。

所以,我總是很努力的讓自己喜歡自己每一個生命階段,每一個生命過程,因為那些過程的本身就是生命,不能重來的生命。

生命裡,有很多幸福的角落。幸福的你,在那裡遇見屬於你的幸福。

也許,它沒有豪華排場、也非人間仙境、更不是瑰麗天堂 …… 但它確確實實是幸福的所在。

只要你願意放慢一點、讓心靈喘口氣, 體貼一點、多對別人好一點, 你就可以發現心靈的桃花源。

「生命,是上天給你的禮物;生活,是你給上天的回敬!」

好好珍惜上天賜予你的生命,善待自己、享受生活,用超值的快樂,回敬上天,以及所有愛你、和你所愛的人。

想談美麗戀愛,先讓自己過得好;要有成功人生,先將日子過得好。

每一個生命都是上天給予的禮物,獨一無二,絕對值得好好賞識自己、享受自己、成就自己。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試著改變一下吧!

https://www.wagor.tc.edu.tw/doc/articles/0211.htm

Thursday 20 December 2012

嫌隙這條隙

兩個人之間生過嫌隙,便很難回復到從前的關係,就算口裏說「沒事了」、「不會介懷」,加上行為上都做到跟以往看來沒有兩樣,那條隙始終在那裏,可能只是幼若游絲,卻仍然是一條分隔線,而且隨時會再次擴大,甚至一觸即擴。

很多時候所謂冰釋前嫌,冰釋了還有一灘水,水蒸發了還留下水漬,你可以裝作看不到,但騙得了人騙不到自己。

為何嫌隙會這麼難完全消除?我沒有一個全面的解釋,只能就自己的經驗說一下。

引起嫌隙的事,往往涉及其中一方的自尊受損;即使只是誤會,自尊損了就是損了。自尊這東西,是會認人的,一旦受某人損了,再見那人,那受損之感便會如影隨形般重現,要忘記那件引起嫌隙的事便不容易了。

假如你和我有嫌隙,那麼我眼中的你,你眼中的我,我眼中的你眼中的我,和你眼中的我眼中的你都很可能因而改變,嫌隙的那條隙不必大,都可以種下了疑忌和不信任,永遠隔開兩人。

《魚之樂》

Wednesday 19 December 2012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 簡介

離開校園多年後,文憑、理論都不再重要。

面對困難的抉擇時,我總會想起那一席話,

讓我重新看見人生中該有的勇敢、價值、無限的可能…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的傳統,在每一科的最後一堂課,

教室裡聽不到個案研究討論,也見不到學生七嘴八舌爭相發言的情景,

只有任課教授對台下這群菁英學生,說一段文憑也給不了的人生智慧。

而這每一個故事,都可能成為你一生中面臨困難抉擇時的重要指引

漫漫人生無論走向何方,都別忘記自己的價值理念,面對抉擇,務必忠於它、守住它——記得你是誰。

· 無論你多麼熱愛工作,工作都不會愛你。

· 不需要保有自我,但必須做到表裡如一。

· 當好運降臨在妳身上,別忘了也造福他人。

· 不要因為得過且過,而錯失改造世界的機會!

· 問問自己,員工勤奮工作,是因為擔心考績不好、或怕被你羞辱嗎?

· 晉升執行長之後,再也得不到兩樣東西:粗茶淡飯和肺腑之言。

本書共分為四部。

第一部為「開拓視野」。一場只能憑著兩隻露出來的腳和羽毛的鳥類標本來作答的動物學期末考,跟你的人生決策有什麼關係?登山遇難獲救的瀕死經驗,如何徹底改變一位大學教授的人生觀?

第二部為「管理自我」。為什麼一句閒聊居然讓一間營業所關門大吉,嚇壞了菜鳥執行長?還沒戴上畢業方帽,為什麼教授就苦口婆心勸告你:若是收到校友會邀請函,千萬別去!

第三部為「領導他人」。一個大學時代熱衷籃球、總在教室最後一排打瞌睡的學生,為何成了哈佛商學院人人聞之色變的嚴格教授?當上主管後,你是否為了控管風險、確保績效,變成以恐嚇威權壓制員工創意的暴君?

第四部為「建立原則」。考高分、進哈佛、拿獎學金,真的就能保證數十年後的成就嗎?當金融崩潰,華爾街金童變身過街老鼠的時刻,管理者該如何省思自己所學所為?

本書特色:

◎ 精選15位哈佛商學院名師,分享自己的經歷與省思,篇篇精彩、發人深省。不必踏進名校,你也可以親炙名師的經典演說。

◎ 從管理自我到領導他人;從人生視野到處世原則,內容多元豐富。無論是準備踏出校園、初入職場,還是晉升主管,甚至是爬上職場頂端當上執行長,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與抉擇情境,這些故事都可以給你極富深意的提醒。

一段真誠的分享,將成為你一生中面臨困難抉擇時的重要指引。可能是一次瀕死獲救的登山、一場看不到聽眾的演講、一次痛苦的裁員決策……。

作者:戴西.魏德蔓
譯者:譚家瑜
出版社:天下雜誌

Tuesday 18 December 2012

MONEY as a DEBT=PONZI SCHEME

MONEY as a DEBT = PONZI SCHEME,這體系是這樣的....

1.市場上所有錢的來源都來自債務,就是銀行借貸。如政府要中央銀行印鈔票,我們向銀行借錢,都是創造新錢。

2.但是這些錢來自債務本金,加上利息因素,債務會比錢還多,這就產生了錢不足以還債的問題。

3.錢來自債務,所以當我們還錢/違約的時候,錢也會隨債消失,造成債務型通縮的大蕭條

4.銀行的解決之道,就是創造更多的債務(也是印鈔),像PONZI SCHEME一樣,借新債還舊債。

結語:

MONEY as a DEBT,就是現代貨幣體系的秘密,很多經濟學家都忽視了潛在危險性。

要維持這PONZI SCHEME,就需要創造更多的錢,而這些錢創造同時,債務也被創造出來。

過去創造新錢主要靠我們向銀行借錢,但歐美家庭企業債務太高,無力再借貸,新錢創造速度趨緩,甚至減少(因為人民違約和加快還債)

所以,現在才改為fed和美國債務借錢,QE再QE。以維持這PONZI SCHEME不崩潰。

如果哪天fed停止QE,也會有JPMORGAN,CITIGROUP,WELLFARGO這些銀行,通過貨幣乘數來印鈔票的。

所以,印鈔永不停止!

證據在於美國的m2,你會看到無論經濟怎樣,它都是增長的。我們的經濟體系就是不斷印鈔票的體系

結果:

經濟規律告訴我們,不停印鈔,最後紙幣會變成廢紙。經濟會全面崩潰,現在...這崩潰事件越來越近了!

黑@投資館 http://ckfstock.blogspot.com/

Monday 17 December 2012

如何成為對的人?

有朋友問我:「如何成為一個對的人?」我覺得這是個好問題,但卻不容易回答。

在我的心目中,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抽象的心性版;另一個是理性規劃版。

抽象心性的答案是---真心相信自己是對的人,用對的動機出發,選擇對的手段,並慢慢在社會中累積錯誤與修正經驗,慢慢調整自己的性格與手段後,假以時日,就能享受對的人生與對的成果。

理性規劃版的答案是---用頭腦去觀察、比較、思考與選擇,選擇一個對的行為典範,並努力創造對的過程,以獲取相對應的對的績效。

後者比較屬於職場上需要的版本,透過尋找對的典範、對的行為模式,並取法乎已經成功者的角度去思考,我們該如何效法與學習已經成功者的對?又該學習怎樣的思考法,去讓每件事情都做對來?

後者的對,多數時候是建立在比較功利主義的角度在思考:我怎樣成為對的企業家?對的領導人、管理者?以及如何在職場上獲得更適合自己且容易創造績效的正確位置?

從理性上來看,對的事情,似乎意味著會有較好的結果。

職場上對的人,也往往意味著能幫企業體帶來獲利或更高價值的績效。

理性上,人們不以成敗論對錯,似乎很難。

現代人幾乎都活在職場上,不以職場成敗來衡量自己的對錯,似乎也難。

但這是否意味著,心性版的對,和理性功利版的對,是兩回事呢?甚至彼此還往往相互衝突呢?

年輕時,我也常認為這是兩件很難相容的對錯角度。好像心性版上經常與人為善的好人,往往職場上較容易吃虧,循規蹈矩的老實人,績效往往遜於不擇手段的人。

但年紀漸長,看過人生起起伏伏後才發現,理性功利版的對錯不但不會與心性版的對錯衝突,兩者事實上還是異曲同工,是選擇從左邊看、右邊看、東邊看、西邊看的角度問題。就好像在地球上繞了一圈,兩者還是會交叉於某一個點上。

從心性的角度看,一直悶著頭做事的好人,不代表不會去學習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並學會去處理社會上複雜的人際衝突與關係,並在職場眾多誘惑與利益衝突中,體會到如何進行人我雙贏與多贏的資源分配方法。

從理性功利角度看,我們怎麼計算人,人就怎麼計算我,為了得到人我雙方都互惠的計算,最有效率的人往往懂得包容與接受人我的歧異,並學會讓利給他人。

人懂得讓利,以換取更大利益時,這個超越性的理性思考,一樣能帶人通往不計功利,而計入非功利之情感、操守、品性的因素,進而與心性上的對錯相融合。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往往事業有成後,變得謙卑、慈愛、懂得奉獻與關懷社會,道理就在這裡。

總而言之,想成為對的人,得先為自己弄懂對的定義。每個人的定義方法與角度都不一定會一樣,但不脫這兩大版本:心性上追求人性圓滿與完善的對;或者理性上講求對的目標、對的工作效率與對的績效。

乍看,兩者是不同或滿矛盾的,但如果你能想通兩者其實是可相通的,且也能找到相容之道時,就極可能成為人生幸福、職場也成功的幸運兒!

至於相容之道如何找到呢?坦白說,我覺得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參透,這方法是沒人可教、也教不得的。

王志鈞 外星來的職場達人
2012/12/15

Friday 14 December 2012

2012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

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文學委員會主席帕·瓦斯特伯格介紹了莫言的作品,闡述了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瓦斯特伯格的頒獎辭全文如下:

莫言是個詩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傳海報,讓個人在蕓蕓眾生中凸顯而出。莫言用譏諷和嘲弄的手法向歷史及其謊言、向政治虛偽和被剝奪後的貧瘠發起攻擊。他用戲弄和不加掩飾的快感,揭露了人類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經意間找到了有強烈象徵意義的形像。

高密東北鄉體現了中國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很少的旅程能超越這些故事和歷史進入一個這樣的國度,那裏驢子和豬的叫囂淹沒了人的聲音,愛與邪惡呈現了超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幻想翱越了整個人類。他是了不起的自然描述者;他知道飢餓的所有含意。20世紀中國的殘酷無情從來沒有像他筆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強盜以及堅強、不屈不撓的母親們那樣得以如此赤裸裸地描述。他給我們展示的世界沒有真相、沒有常識、更沒有憐憫,那裏的人們都魯莽、無助和荒謬。

這一苦痛的證據就是中國歷史上經常出現的吃人肉的風俗。在莫言的筆下,吃人肉象徵著毫無節制的消費、鋪張、垃圾、肉慾和無法描述的慾望。只有他能夠跨越種種禁忌界限試圖加以闡釋。

莫言的小說《酒國》中,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歲童子肉。男童成為很難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無人問津反而得以生存。這一譏諷的對象正是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因為這一政策女嬰被流產,規模之眾多達天文數字:女孩子不夠好,都沒人願意吃她們。莫言就此話題還寫了一部完整的小說《蛙》。

莫言的故事都偽裝成神話和寓言,將所有的價值觀置於故事的主題中。在莫言筆下的中國,我們從來沒有遇見過一個理想具有合乎標準特徵的公民。莫言描寫的人物都充滿了活力,不惜用非常規的步驟和方法來實現他們的人生理想,打破被命運和政治所規劃的牢籠。

莫言所描述的過去,不是共產主義宣傳畫中的快樂歷史,而是他用誇張、模仿以及神話和民間故事的變體重現五十年的宣傳,令人信服、深入細緻。

在他最傑出的小說《豐乳肥臀》中,女性角度一直佔據主導位置。莫言描述了大躍進和1960年代的大飢荒。他嘲笑試圖用兔子精液讓母羊受孕的偽科學革命派,他們把所有對此表示懷疑的人斥為右派分子。這部小說的結局是90年代的新資本主義,所有的騙子因為兜售美容產品而致富,仍在試圖通過異體受精孵化出鳳凰。

在莫言的作品中,一個被人遺忘的農民世界在我們的眼前崛起、生機勃勃,即便是最刺鼻的氣體也讓人心曠神怡,雖然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冷酷無情卻充滿了快樂的無私。他的筆下從來沒有一刻枯燥乏味。這個作家知道所有的一切,並能描述所有的一切,各種手工藝、鐵匠活、建築、開溝、畜牧和土匪的花招詭計。他的筆尖附著了所有的人類生活。

他是繼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之後,也是繼我們這個時代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後比很多人都更為滑稽和震撼人心的作家。他的辛辣是胡椒式的。在他描寫中國最近一百年的宏大如掛毯的故事中,既沒有跳舞的獨角獸,也沒有跳繩的少女。但他所描寫的豬圈般的生活如此獨特以致我們覺得已經在那裏呆了太久。意識形態和改革運動來來去去,但是人類的自我中心和貪婪卻永存。所以莫言為個體反抗所有的不公,無論是日本侵略還是毛主義的恐怖以及今天的狂熱生產至上。

莫言的家鄉是一個無數美德與最卑鄙冷酷交戰的地方。那些敢於去的人,等待你們的將是一次踉蹌的文學冒險。中國以及世界何曾被如此史詩般的春潮所吞噬?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學發出的巨吼淹沒了很多同代人的聲音。

瑞典文學院祝賀你。請你從國王手中接過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BBC · 10/12/2012

Thursday 13 December 2012

從司馬遷的經濟思想談起

一般认为,人具有趋利避害,求利求富的普遍本能,或善加利用,因势利导,则有利于社会的兴隆发达。这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本人性假设,也是其理论建构的基本假设。总的来说,这个假设应是说得通的;只是,也不宜把它过于绝对化,因为,世上也有许多人,能做到无偿付出——尽管,多是一时性的。 要不然,共產主义与专制,就不会给资本主义与民主斗垮;以至于有人说资本主义与民主,是人类的终极社会模式。

歷史地看,人是理性自利,且若善加利用,因势利导,会致成社会的兴隆发达,这种假设,並非现代西方经济学所独有。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首位通史专家司马迁(西元前145-86),便提出了类似的「善因论」,也突显了一些基本道理,是不分古今东西的。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爭。

用简单的话说便是,要搞好经济,首先要善于利用人之所欲,让其发挥其本能(自由放任论),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教诲之;再不然,就是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之,而最下策则是,与民爭利。

这段话,言简意賅地,概括了现代,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的精义。这段话,也使人怀疑,资本主义的理论源头,会否是司马迁?因为,在17世纪,欧洲人曾一度迷上中国的思想与制度。据此,就不能排除,资本主义理论大师Adam Smith曾受到司马迁影响的可能;因为其《国富论》一书(1776年出版)的哲学与人性假设,便是善者因之的善因论,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自由放任论。认为自利,是可创造出有利社会整体利益的动因(Incentive)。实则,汉朝初期,也確实践过相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创造出繁华盛世(文景之治)。

更有趣的是,现阶段的中国,有不少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也呼吁中国政府不要与民爭利,不要国进民退,而要国退民进!说起来,有关国家干预的是与非,汉朝时也爭有过激烈的爭论,如是否应把当时重要的资源盐与铁矿业,加以国有化(盐铁论)。今天,许多人在爭论国有化对私有化的是与非,殊不知这是个已爭论千年,而尚无定论的老课题,如宋朝王安石的变法,便也是围绕著这课题展开。歷史地看,这课题的是与非,常因时、因势、因人而出现钟摆现象。之所以会出现钟摆,主因在于「过犹如不及」,以至于从一端再摆向另一端。

或许是受了管子思想的潜移默化,司马迁也很重视生產性活动,更看到经济富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相关性;他甚至具有一定的產业链思路,如强调农、工、商、矿之间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相关性。

司马迁与儒家不同之处在于,他並不轻商,反而看到无商不富、货不畅通的害处;然而,也如亚当史密斯一样,司马迁很著重正当求富与生財有道,可以说是个儒商主义者。他认为,理想的经商人才应具备智、勇、仁、强这四大美德。因为智不足则不懂得適度变通、勇不足则处事优柔寡断、仁不足不能做出正当的取捨,而强不足就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道是智者生存、勇者不惧、仁者无敌、强(意志)者自强不息;这不正是构成儒商的基本要素么?它不正是使善者不会脱轨的规矩么?

《东方日报》龙门阵 2012年12月12日
作者: 孙和声,栏名: 狂声噪语

Wednesday 12 December 2012

末日

夠了,讓我們暫時靜下來,好好思考世界末日,10分鐘就好。

根據瑪雅曆法,現有文明將在本月21日終結,意味你的房子、車子、財富,就快不再受法律保障,全球最富有的人,和最窮困潦倒的人,資本鴻溝瞬間消失無蹤。生命終於尋回最原始那面貌。

別忙,停止一切作息,忙也無濟於事。況且我們真有那麼忙嗎?

為了謀求生活素質和福祉,數百年來,我們用一種前所未見的速度成長著,經濟、文化、科學至今提昇了絕不止一個層次,勢不可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浪潮掀起文明革命,帶動全球人口履創瘋狂紀錄,地球成了小圓村,每寸土地皆留有人類蹤跡。

人口大增,生物學說法叫生態失衡,人類高高位於食物鏈最頂端,一生需消耗大量食物和資源,加上經濟騰漲不經意惡化社區揮霍性,世上每一種資源都正快速減少,居住環境也逐漸轉壞。

這個情況,我們非全然不知,只是知而不視。

既成事實是,全人類命運已經緊緊吸附在經濟成長大球上,加上人口持續上衝,只有讓經濟球不斷滾動膨脹,現有資本社區模式才能被維持,所以經濟成長才順理成章成為全人類共同景願,否則再往更深處想想,實在不怎麼值得慶幸。

沒有太多人,願意承認人口大增已引發生態失衡,我們雖曾親眼見證許多物種因人禍而滅絕或即將滅絕,多次感受全球暖化的破壞力,並且深深反思,但在行動層面來說,我們仍顯得相當無感。

人口繼續被視做消費力和財富泉源,維持經濟成長的核心引擎,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被經濟學視作建設和結構要素,消費主義名正言順崛起,無論必要或不必要的,都被我們一摡消費、或消耗掉。

忙甚麼?忙著毀滅這個星球?

資本社會冷血現實。最成功的資本家,打個哈欠也被捧為金玉良言,千萬人搶先從中汲取養分,否則,再高明的真知灼見也狗屁不通。不知從何開始,人與人的差異,慢慢降格成有錢與沒錢的區別。

為尊嚴為生活,沒人願意長期受資本主義欺壓,所以我們陸續踏上漫長征戰之旅,抱著有朝一日揚眉吐氣的美夢,藏身於社會各個角落奮力搏鬥,累積財富。誰也不曾想過這會是噩夢的開端。

有了財富後,對生活的要求往往更高,開銷跟著加重,於是我們加倍努力賺錢支付更高級生活習慣,財富越增奢華需求和責任就越大,如此循環,錢是有了,最初憧憬的那一份寫意卻漸行漸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們放棄思考,將時間和精力重複消耗在工作,待結束一天勞動後偶爾靜心反思人生,卻只得出“為了賺錢過好生活"這樣籠統的結論,更可怕是這已是思緒的極限!疲勞往往激發你思考,卻不給你太多時間思考,你很快將昏昏入眠,並於醒來後繼續抱著資本齒輪繞圓渡日。

末日將至,才驚覺原來一直被資本主義耍得團團轉。

不是嗎?否則何來工業化?何須開山伐林?何必讓高危害行業橫行?否則,海洋怎麼染黑了?大地何以滿目蒼夷?承載這一切的藍色星球,為何頻頻反撲?若說這一切犧牲是為了捍衛現代文明,為甚麼我們似乎更在意瑪雅文明?

最新碳排量數據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去年再增加3%,這意味甚麼?意味我們洋洋得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始終停留在自我陶醉的閉門造車階段,氣候變遷會議及各國減碳承諾作用有多大,數據說的清。人口膨脹外加資本主義,全球暖化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同樣理所當然的還有,暖化警戒不會讓危機結尾,只會誘發新一輪陰謀論和政治鬥嘴。

也罷,反正世界就要末日,這些都不再重要,但若我們真能捱過瑪雅曆法的最後一天,那是不是該重新檢討“可持續"這個字?否則,經濟成長不僅沒辦法改善生存環境,還會像癌症般,迅速佔領並摧毀寄生星球,最後自我毀滅。我們正是那億萬個不斷擴散的癌細胞。

懂這因果,末日無需瑪雅人,誰來預言都一樣。

星洲日報/焦點評析/李三宇/11.12.2012

Tuesday 11 December 2012

從 Zig Ziglar 的逝世說起.....

當我們關注美國「財政懸崖」(Fiscal Cliff)是否會在明年1月1號啟動,一位世界知名的激勵大師(Motivational Speaker)Zig Ziglar,卻在本周三於美國德州(Texas)的「橡木崖」(Oak Cliff)逝世,終年86歲。

數月前我們才說到一些「重量級」管理學及操盤人如Stephen Covey及Barton Biggs去世,現在Zig Ziglar的離去,或會令我們更明白人的資源及時間有限,必須要懂得取捨。

各地動盪難安寧

這位「信心巨人」值得在此一提,因於1926年11月6日出生的Zig Ziglar,其事業並非一凡風順,他在49歲(1975年)之時,激勵事業才算有突破。

第一本出版的著作《See You At The Top》,經30多位出版商拒絕後最終才獲發行,但假如你曾在北美或英語地區從事過保險、證券、銀行產品、地產、汽車、直銷行業,你必然聽過Zig Ziglar的大名。

我特別喜愛Zig Ziglar的一句名言:「You don't have to be great to start, but you have to start to be great.」他也是一位活躍於基督教的「上帝門徒」,除在激勵演說圈「紅爆」近40年,也在演說中滲透盼望訊息。Zig,RIP!

RIP當然是Rest In Peace的簡寫,生命轉瞬即逝,有一撮人會相信,地上做不完的事情,可在天上再延續,最終可得到終極平安。那邊廂,世界各地好像是永無寧日,特別在中東 的埃及、敘利亞、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等地。

落筆一刻,不得不提瑪雅日曆所說的2012年12月21號,是否世界終結。剛收到的消息,敘利亞有「人肉 炸彈」在商業區自爆,導致最少52人死亡,過百人受傷;埃及上訴院法官發起罷工,抗議總統Mohamed Morsi擴大權力,也引發多個大城市爆發大型示威;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衝突,更是超越世人的想像,也在此值得深入多談。

我曾在2010年初,到過巴勒斯坦自治區及以色列,早年也到過埃及和約旦等地,在聖城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西岸地區,和不同族裔談及金融、政治、宗教、仇恨、諒解、和解與包容等多個話題。

數千年的歷史問題,涉及宗教及政治層面,以色列有美國「撐腰」,但阿拉伯國家,見到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於1967年「六日戰爭」後,佔領加沙地帶及約旦河西 岸,以回教為信仰的巴勒斯坦人,視猶太人如世仇。

香港活在謊言中

不要忘記,猶太人亡國約2000年,在1948年才作出立國宣言,其後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及伊拉克曾聯合對當時剛成立的以色列,發動猛烈攻擊,而 以軍以寡敵眾,竟獲大勝,還佔據了巴勒斯坦近77%的土地。我相信在2013年,在中東地區,不同形式的「聖戰」將延續,油價也會顯著波動。

最後,返回香港。近期的高官及特首梁振英僭建及誠信問題,是前所未有的「政治災難」,中環人也不得不慨嘆:「香港活在謊言中!」特首梁振英的大宅僭建、行會成員偷步賣樓、局長被揭發經營劏房、DBC電台「被滅聲」局長不跟進、行會成員為「護狼」竟說人人也可能有僭建等言論……這一切,聽落令人「心寒」,誠信與公義何在?

整個香港社會,由「當權者」帶頭,充斥着語言偽術,我們怎麼可以不Speak Up?較政治冷感的中環金融人,可能有一撮已感到「極大不穩定」,心裏已在問,香港應否「沽或揸」?我盼望香港還未「被玩完」!祝平安!

錢志健 · 資深對冲基金經理 · 對冲人生:政治災難 唔知沽定揸
mdehedgecenter@gmail.com

Monday 10 December 2012

小基督徒心態

我的讀後感:「小基督徒心態」,也可以是「小佛教徒心態」。

在回應讀者的留言時我用了「小基督徒心態」一語,讀者有疑問,不肯定那個「小」字是甚麼意思。我使用「小基督徒心態」時是希望讀者會自然聯想到「小男人心態」或「小女人心態」,然後自由發揮、各自詮釋;不過,既然讀者認為費解,以下我就略加闡釋,即使沒有甚麼啟迪作用,也至少說明了「小基督徒心態」一個清楚的用法。

小基督徒心態之小,在於三方面:生活圈子、關懷的事情、和好奇心。

小基督徒的生活走不出自己的家庭和教會,假如家庭和教會不一致(例如家人反對信耶穌),那麼教會甚至成為生活的中心 --- 崇拜、團契、主日學、祈禱會、查經班,每星期如是,月復月,年復年,直至老死。小基督徒不是沒有其他活動,但他認為教會的才是最重要;在教會活動和教外活動有衝突時,幾乎必放棄教外活動,有時到不近人情的地步(例如寧願去團契而不出席至親的婚宴)。小基督徒不是不認識任何教外的人,但對這些人總有介心,認為他們是世俗的,自己則屬靈,有本質上的分別;而在這些「世俗」人的眼中,小基督徒是悶蛋,這樣做不行,那樣做又不可以,諸多顧忌,還是保持距離為妙。

小基督徒關懷的,自然也就大都是和教會有關的事,然而,其真心關懷之範圍,可能比這更狹小。小基督徒最關心的,可能只是神的旨意 --- 不是神的任何旨意,而是神對他(及與他有關的人和事)的旨意,彷彿神特別在意他(雖然他絕不會這樣說,甚至不知道自己這樣想)。對於世界大事、天災人禍,小基督徒不會問那是不是神的旨意,可是,對於他自己的抉擇(例如該不該辭去現有的工作),他總認為自有神的旨意,非弄清不可。

小基督徒的好奇心在信耶穌後變得越來越小,和信仰有關的問題,都喜歡現成的答案,不必每事問,無須查根究底,只要有教會的指定答案便會接受。例如傳道人或牧師說自由意志是神賜給人最寶貴的東西,他便信了;傳道人或牧師說我們的一生都在神的計劃中,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他也信了 --- 至於自由意志和神的安排是否有抵觸,小基督徒連想也不會去想。

一言以蔽之,小基督徒心態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劃地自限和作繭自縛。

· 《魚之樂》

Friday 7 December 2012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金剛般若是佛的境界,由眾生到佛的境界,其實是不隔的,迷即眾生,悟時是佛,何謂不隔?波浪即水,不是離開波浪才有水,即波浪而見有水,但波浪不是水的本性,從波浪體會水不難,但著了波浪,則永遠只見生滅無常的波浪,見不到不生不滅,一體的水性,所以眾生悟佛道,說難不難,故謂不隔。

金剛經處處教我們離相——度眾生不見有眾生相可度、布施不見有布施相、離相即可見法身如來,不是以三十二相見法身如來,以三十二相見法身如來則不用修行,舍衛國九億人,有三億人見佛聞法,三億人見佛而不聞法,三億人不見佛不聞法,業障深重所致,佛法的確難聞。

既聞了佛法,為什麼還未開悟呢?問問自己可有種善根,未種要種,種了之後可有增長,增長了可有成熟,若善根成熟,一聞佛法即悟道,若善根未成熟,或未增長,甚或未種善根,那你以什麼來悟呢?

上來說得很清楚,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錯,諸相非相是如來,但你何曾見到諸相非相,人家讚嘆你便歡喜,開罪了你便發脾氣,什至發夢時也還不知夢是非相,知道夢是非相就好了,但是任何一個人在夢中不知是夢,不知夢是非相,等到醒來時,才知夢是非相。人生如大夢,有誰知道自己現在發夢,知道現在發夢,就見到非相的法身如來,但現在不知道自己造夢,便著相見生死,所以虛雲老和尚說:「拜佛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有人問趙州老人:「請問和尚,何謂佛?」「殿裡底。」「那是泥塑木像,我不問這個佛,我問法身佛。」「殿裡底!」

法身佛未曾離開有相佛,若見諸相非相,便見法身如來,倘若離開諸相,那裡還有法身呢?離了眾生,那裡還有人成佛呢?成佛是眾生成,沒有眾生,誰來成佛?離了波浪,那裡有水?惟有離了波浪的相,便能見清淨的水體,所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法身如來。"

金剛經淺易 · 聖一法師

Thursday 6 December 2012

貪為民之賊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以上两句话,乃是来自包拯之〈乞不用赃吏疏〉,其意为:廉洁的官,是百姓的表率;贪污的官,是百姓的祸害。

包拯(999至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也即是民间所熟悉的“包公”,包大人是也。他这篇奏议写得极好,例如他认为贪官是天下万民的仇敌,也是朝政的极大危害。因此,列举先朝法令政纲,绝不能再让贪官恢复官职或易地为官,唯有执法从严,是非分明,才能奖廉罚贪,警告欲贪者,满足百姓渴望官场清廉的愿望。

文中曰:“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可知当时贪污情况有多严重,因郡县分布广,官员小吏众多,受贿贪污被揭发的情况,可说没有一天没有。从古至今,贪污贿赂恶行,似乎从没停止过,难怪包拯说:“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

其意为虽然有处罚严厉的法律,却如同一纸空文,那些贪婪猥琐之人,一点也不感到害怕。

宋太宗执政时,曾有几个臣子犯罪,发配到少府监去服劳役,等到宽免时,太宗对近臣说:“这些人犯的皆是贪赃受贿罪,只可释放,听其自便,绝不能恢复他们的官位。”由于先朝法令英明,包拯一再呼吁举凡贪官释放后,“只可放令遂便,不可复以官爵”,必须严格执行。唯有这样,廉洁的官吏,才能明白该怎样勉励自己,贪赃的官吏才能知道该畏惧什么?

包拯不仅为民间父母官,且文采一流,年64卒,谥孝肃,有奏议15卷,今存《包拯肃奏议》10卷。现今人不读古文,实在是个大损失。尤其从政者,可从这些奏议中学到很多东西,治理国家离不开百官臣子,而臣子提出的建议、策略、规劝、方案等,皆是为国家着想的苦心良言,亦是掌握执政大权者的有力支撑点。不学文,何以立?

雅波·人间有情

Wednesday 5 December 2012

馬來西亞的讀書人

一个积极健康的现代人,他的一生应该是每天努力看新闻、看时事评论、研究当下局势……不断吸收新的资讯,记得越多越好,拥有知识从来能够给人一种无以名状的崇高感。但是后来我发现,人的一生中累积了那么多的这些知识,最后绝大部分都是废的。

大马媒体倒退了,马华跌落谷底了,政治人物小动作了,巫统大会讲些什么了,谁应上阵谁应该退选谁应参选那一区,来搞些什么活动影响政府……积极健康现代人花了他全部思想精力去关心、分析、谈论它们。他在崇拜这些事件。

因为,他坚持自己所崇拜和参与的事件充满歷史意义。也许,人一旦太过执著于某件事情,脑中就会產生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譬如,这时就算你手中明明抓著一条香蕉也会坚持说它是几千年的人参。积极健康的人自然会有一颗健康的肾,当昨天某某政治事件有甚么细微变化了,今天谁谁有什么动作了,明天哪里又有什么事情了,肾上腺素便会上升,澎湃地指著香蕉准备要打仗。

香蕉也好人参也好,两百年后,或许国阵和民联都不存在,到时甚至可能连马来西亚也如某某古老王朝般不存在了,这么high做什么?如果宇宙的歷史是一本书,那么今日这些发生在马来西亚被我们奉为神明的事情,他日也一定不会出现在这一本书里头。

歷史教科书通常都是不会记载八卦事件的。就算记载,顶多也只会意思意思地在页面最角落留个地方给你写一两句──就是那种中学生背歷史问答题时用鼻子想都知道绝对可以忽略,因为考试一定不会出的那种。都只怪我们的时代太过琐碎了。在这年头,人类生活的极限就是这些东西,我们的精神活动就只剩下它们。它们的本质是某种流行文化,而当今的社会活动乃至整个知识系统,却在夸大这些其实无聊微小至极的东西。

我们这些所谓马来西亚的读书人,为马来西亚歷史製造两百年后不復存在的东西,让自己唯一一次的一生奉献给它们。继续书写、评论、参与,为后代製造垃圾资讯,马来西亚的读书人,也不过如此。

卡夕 · K城小事 · 東方日報 ·04/12/2012

Tuesday 4 December 2012

陳文茜:讚嘆李安的漂流之旅

李安一生挑了許多不同故事,拍成電影。像一名沉默的老虎,當他蟄伏時,身邊的朋友一度以為他只是許多流連於紐約做著電影夢的男人。直至《臥虎藏龍》,沉睡的老虎醒了,他把一生的挫折、溫情、旁觀、澎湃、異鄉、懷舊、疏離、眷戀……全揮灑於他的電影中。於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名字「李安」,終躍上全球。

關於「李安」的名字與他的外表,給人太多的錯覺。他太不出色了,他太安於「忠實」了,他是一個「好人」,一個「儒生」;這些特質組合起來,如何成為一名傑出藝術家呢?但李安的出現打破「達利式」藝術家標榜的「狂妄」與「自戀」,他蹲地夠低,所以他的眼睛看世界、看人生、看宗教都夠廣夠透徹。

我未曾錯過李安任何一部片子,自從《斷背山》後,我已是他的影迷。他對人性的徹悟,使任何故事在他手中,無論題材為東方的、西方的、古典的、現代的、科幻的、冒險的、性別的、親情的……最終故事只是一個殼,李安會透過老僧才擁有的靈魂,讓你走入主角的生命,與他或她一同呼吸。瞬間,觀眾丟開了世間的成見、框架、枷鎖……,我們愛起了每個主角,跟著他歷經其實我們未曾經歷的旅程。

6年前《斷背山》使李安真正登上了導演的高峰。接著他從懷俄明的山脊回到上海灘拍了《色,戒》,4年後他又交出了印度小男孩《Life of PI》的3D電影。李安沒有令我失望!奇幻3D技術中,我看到的是古老的智慧,未曾被污染的海洋,男孩純真的心靈使他同時信仰印度教、天主教、回教。他熱愛每一個宗教啟發他的良善與真誠,因此電影裡李安變更了原著小說的情節,長在動物園家庭的小男孩一度想伸手和最殘暴也最迷眩的老虎作朋友。

緩慢手法鋪陳影片

小男孩PI的「多神教」受盡家人嘲諷,再祈禱下去「你的羊肉晚點就沒了」;小男孩想與老虎當朋友的心願,也在一場父親以一隻山羊被老虎活吞的血淋淋教訓中終結。

然而上天還是在海難中,讓PI失去他深愛的父親、母親、哥哥……,最終與老虎「理查」相守漂流大洋。什麼都沒有了,只剩老虎。而老虎隨時想吞噬他,但因恐懼使他忘卻悲傷;他沒有絕望的權利。

李安在電影中以好萊塢少見的緩慢手法鋪陳那段好似無法停止的漂流,觀眾時而覺得這場漂流將無邊無際,時而享受危險旅程中大海之美;然後又在老虎吞噬的驚恐中,錯亂地等待下一個答案。

世界上大概只有李安,會在這樣的故事結尾加入如此的旁白,「當你陷入危險時,你反而強壯;當你終於安全時,你反而虛弱」。

小男孩終於漂過太平洋,在墨西哥海灘上被救起。大海中與他最終成為朋友的老虎,一步躍上了沙灘。男孩期待老虎理查至少回頭看他一眼,他知道這將是永恆的告別,他期望「理查」至少記得他。

男孩沒有恨,只有感激,因為牠激發了男孩的求生意志;可是「理查」最終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他。

於是當人們抱起小男孩時,他放聲大哭,哭的不是他終於獲救了,也不是那片海洋吞噬了他所有家人;而是老虎毫不留戀地躍入叢林。那一刻,他知道,這世間有些事永遠是殘酷的;有些事,永遠改變不了。他心碎了,也長大了。

專訪李安時,我問他:「你自己是不是就是那個男孩PI?」他回答很乾脆:「是。」

我的陳文茜
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Monday 3 December 2012

不改革又如何?

【新世紀】最近一年,關於改革的言論越來越多,其中有一些還說得相當嚇人,似乎再不改革就要面對「亡黨亡國」的絕境。有意思的是,過去說這些話的,往往都是不被待見的邊緣分子,他們常常在形勢一片大好的當兒預測崩潰的到來,斷言一切風光皆屬表面幻影,外皮底下儘是痼疾。

想不到今天便連在位者也發出了類似的呼聲,可見情況確實嚴峻,真到了再不動手術就走不下去的地步。於是大家便起碼有了第一條共識,那就是改革的勢在必行。接下來要爭論的地方,在於改什麼和怎麼改,也就是改革的領域與路向的問題。

然而,退回一步想,不改革就一定會走到「亡黨亡國」的地步嗎?明知問題深重,明知改革之必要,但有沒有可能不改也不必速死呢?

提出這點疑問,不是因為我對當前中國現實情況的掌握要比各位高明深廣,只是出於一絲歷史的興趣。

中國人好讀歷史,恰好又有史上罕見的不中斷的悠長史統,應當曉得一個王朝或一個社會不改革的下場。

以後見之明回頭瞻望,國史上實在有太多早就注定要終結的盛世,甚至不乏建制之初便已埋下衰敗禍根的朝代。難道當時就沒人看出問題,難道當時就沒有人提出種種改革救亡的辦法,甚至付諸實踐?

當然不是,古人可沒那麼笨。別說太遠,光看中國最後一個王朝,鴉片戰爭以前,朝野內外就有了不改革不行的主張。一路發展下去,這種看法便越發急切,終於到了幾乎人人皆知人人認同的程度。不只如此,清朝還真出過一些改革方案,從自強運動一直到最後的立憲政制,一個比一個大膽,一個比一個廣泛。

結果呢?清朝還是亡了。只不過這個滅亡不是即時的痛快的崩解,而是一段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從開始有人指出改革的必要,到滿清王室的退位,這個過程拖了將近百年。縱觀世界歷史,不改革馬上就死的情況其實只是少數的例外,真正的常態反而比較像清朝這樣,能夠苟延殘喘地賴活上好長一段日子。

「這個世界正在翻轉,我們的統治看不出更好的希望。噩運把國家交到卑鄙的小人手中,我們的官僚全是潛行在伊斯坦布爾街頭上的惡棍。我們無能為力,只好祈求上蒼的慈悲。」發出如此悲鳴的人,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穆斯塔法三世。1774年,就在他駕崩的前幾天,竟然留下一首這麼悲沉的詩。

1774年,離帝國消滅還有一百五十年之遠,在位的蘇丹就已經預見了末日之必至。而這個帝國,曾經如此不可一世,疆土橫跨三大洲,怎麼到了十九世紀,便被人冠上「歐洲病夫」的稱號(晚清被稱為「東亞病夫」,反而是後來的比襯)?其實在那一百五十年裡頭,它們不是沒有變革,許多動作幹得甚至比清朝還狠,只不過那些革新都動不到骨頭罷了。

再看羅馬,其衰滅早就被古往今來的人研究透了。可是比起帝國時代的慘烈奪目,我對羅馬共和的終結更感興趣,因為那是歐洲史上第一憲政體制的垮台。

德國古代史大師邁爾(Christian Meier) 的總結最狠最精,他說羅馬共和那最後一百年的問題是「沒有出路的危機」。危機而沒有出路,因為那套憲政體制的成功,正也是導致它覆滅的理由。

國家越是擴張,佔據的資源和土地越多,貧富差距就變得越大。貧富差距越大,社會就變得更加動盪。要改革,就要傷及既得利益階層的筋骨,並且手段非常,往往出之一連串不合既存體製法統的驚人舉動,最後又以一場又一場的政治暴力告終。不改革,那就看著農人失地,流民漸增,集體造反此起彼落。在這樣的處境底下,統治集團還有什麼選擇?於是羅馬共和就在時人的憂慮與不安之中,搖搖晃晃地走完它最後的時光,還是頗長的一段辰光。

古往今來,多少政體多少王朝都是這個樣子。都知道要改弦易轍,都知道老路走不下去。然而改革談何容易,真正能重春還陽的改革無異於一場革命。所以大多時候,他們都選擇了小規模的局部手術。足以續命,只是苟存而已。

/ 梁文道《香港雜評》

Friday 30 November 2012

性格決定命運?

赫拉克利圖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這句話聽起來有些悲觀,好像一個人生下來具備某種性格,他就一輩子無法改變了。但是,對照希臘原文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所謂「性格」,是指一個人在某個社會中成長時,所接受的風俗習慣與法律規章,由此逐漸形成的人格特質。換言之,一個人長期的言行表現就代表了他的性格。那麼,由這樣的性格所帶來的個人遭遇不是合乎情理嗎?這一切不都是自己造成的嗎?

其次,所謂「命運」,一般是指遭遇而言,譬如生在何時何地,家庭背景如何,成長過程發生什麼事等等。希臘人相信,每個人出生時都帶著一張命運之圖,它會預示往後將發生的一切。有時命運宛如神靈,會在關鍵時刻提醒人何去何從。

因此,「性格即是命運」這句話不但不是宿命論,反而深具突破與創新的啟示,要求我們從改善自己的性格著手努力。只要性格改善了,往後的命運也隨之步上正途。這不是我們常說的「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上」的觀念嗎?改善性格絕不是容易的事,要長期閱讀及思考以求了解自我,還要勇敢付諸行動,在真實人生中提升自己的各種能力。

認識哲學家/赫拉克利圖(辯證法奠基人)

赫拉克利圖(Heraclitus,約西元前535至475年),生於愛奧尼亞愛菲斯城的貴族家庭,據說曾經將王位讓給他的兄弟。他的個性怪異,平日不和女人接觸,晚年隱居不與人往來。他的哲學思想主要有:萬物的本源是火、萬物流轉、宇宙由理(logos)監管;他也是辯證法的奠基人。

(本文作者/傅佩榮)

(摘自/小品西方哲學家/時報出版)

Wednesday 28 November 2012

八分飽的另外「二分」

「不是說吃『八分飽』就好嗎?」去年(2011年) ,證嚴上人呼籲人人參與入經藏,到今年推動的「八分飽」運動,給我個人很深的體會。 

我們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所以不只是吃的方面要八分飽,在身口意方面,如講話、心靈、修養等,同樣也要必須顧好。如果只顧到吃的方面,心卻沒有顧好,一樣會出問題。 

為響應八分飽的運動,我改變原本吃飯的習慣,從每次都把飯添得非常滿,到現在只裝八分滿而已。但是有次在一天之內,我要開七次的手術,因為當天非常忙碌,因此在不知不覺中,我又把飯添得很滿了,心想下午還有五次手術,一定要吃飽一點,才會有精神及體力。 

這時,認識的同仁剛好在旁邊,馬上對我說:「簡醫師,您不是吃八分飽就好嗎?」當下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無明貪念,隨時在牽引著我的心;一念無明起,我們就會找到許多的藉口來解釋。其實我就算不吃那麼多,工作一樣可以做完,只是受自我的貪欲牽引著。

我曾經還跟同仁分享自己的「八分飽」感受。在以前我吃八分飽,剩下的二分則是一分「氣飽」──氣別人事情沒有做好;另一分是「悶飽」──為什麼我會出差錯、會講錯話、做錯事呢?但是上人所推的「八分飽」,二分都是要幫助別人:一分是要發揮愛心來修福,另外一分是要修練自己的耐心去修慧,才可以讓我們福慧雙修。 

「八分飽」的道理,不只用在吃飯而已,我想也可以運用在會議。例如每個人的議程只有十分鐘,但如果能把二分鐘空下來,與人交流、接受別人的批評及分享自己的案例經驗;留下一分的「包容」與一分的「謙和」,對人感恩、對事用心,如此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更加精進。 

最後,吃飯要八分飽,講話也要八分飽,不要說得太滿;但是做人做事卻不同,一定要十分地用心。要得到什麼果,就要種什麼因;在醫療的專業上,平時就要持續精進,醫療的品質要事事用心顧好,平時一定要做好扎根打底的工作,提供病患最好的醫療品質。 

證嚴上人開示:

簡副院長,你這個戲棚下站久喔!也會唱歌了,所以你「唱歌」真的很好聽,而且不只唱歌,真正的是談道理喔!簡主任每一次說的話,讓人可以感覺到快樂,又可以受用;就像是我們入經藏,不是只有師父一直講,還透過演繹,只有二個半小時就會很震撼人心。所以,縮短時間、充實地分享,真好!

現在這二分,是「愛」的二分,不是「悶」跟「氣」的二分;你又給我二分──「包容」和「謙和」,我真的很感恩!所以這二分要留著讓人批評與指教,感恩! 

簡瑞騰╱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摘錄自2012年3月16日志工早會分享 整理╱陳志明)

Monday 26 November 2012

諸公袞袞皆虛擲

納蘭容若的一闋〈摸魚兒 - 送座主德清蔡先生〉,頗能道出最近這幾年我逐漸形成的「跳出來、看得清」的心態:

問人生,頭白京國,算來何事消得?不如罨畫清溪上,蓑笠扁舟一隻,人不識。且笑煮鱸魚,趁著蒪絲碧。無端酸鼻,向岐路銷魂,征輪驛騎,斷雁西風急。

英雄輩,事業東西南北,臨風因甚成泣?酬知有願頻揮手,零雨淒其此日,休太息。須信道,諸公袞袞皆虛擲。年來蹤跡,有多少雄心,幾番惡夢,淚點霜華織。

這不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英雄遲暮之歎,而是冷眼看破功名利祿的一種超脫的感慨。納蘭性德作此詞時只有十九歲,寫得如此深刻,憑藉的不是個人有限的人生經歷,而是王國維說的「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見《人間詞話》);你不必管它不過是一首少年之作,好詞就是好詞,感人就是感人。

我尤愛「諸公袞袞皆虛擲」一句。「袞袞諸公」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了,「袞袞」是連續不斷的意思,身居高位者為公,諸公中的每一公獨自看自己時,都很可能自以為了不起;能成為一公,當然不容易,但要付出甚麼代價呢?成功了,也不過是諸公之一,例如政府的高官、獲選的政客、大學的要員,引伸到著名的學者、暢銷的作家、當紅的演員等,一排的諸公倒下,另一排的諸公繼起,然後又被新一排的諸公取代,袞袞復袞袞,能廁身其中又如何?

我的意思不是人應該無所追求,可是,有所追求必有所放棄,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很容易太過看重得失,因而不擇手段,繼而迷失自我,看不到在追求功名利祿的過程中,已放棄了自己其實更加珍視的東西,到發覺虛擲光陰時,可能已經太遲了。

諸公袞袞皆虛擲」的「皆」字,是誇張了,因為諸公中應該也有例外的,然而,看看現實中的袞袞諸公的形相,這誇張,大概也不會是太過的了。

《魚之樂》

主管的一句話 影響部屬幹勁

每家公司,一定會有擅長鼓舞部屬的主管。我曾經聽過一句很棒的話:「如果是你,在80%的時間可以發揮120%的能量!」當你在處理急件、面臨焦頭爛額狀況時,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冷靜下來,而且你會告訴自己「試試看吧」,瞬間湧起巨大的鬥志。這句話可以讓部屬發揮至少四成的力量。

反之,也有可能因為一句話,讓彼此的信賴關係頓時瓦解。「你真的是按照客戶的意思做嗎?」朋友告訴我,當他聽到主管這麼說的時候,其實很痛心。他向主管詳細報告事情的經過,並詢問過主管的意見才行動,卻在最後一刻聽到主管如此反問,讓他覺得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雖然想表達的意思相同,但是說法不同,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你真的是按照客人的意思做嗎?」這句話如果換個說法:「這與我當初想的不太一樣,我比較希望這麼做。」可以讓雙方都在冷靜的狀態下討論問題。

從前,曾經有人說過「讚美時,應該讚美對方的人格;責難時,應該責難對方的行為。」這句話值得參考。舉例來說,當你說:「一直犯同樣的錯,你是腦袋有問題啊!」時,就是在否定對方的人格。但是當你說:「一直犯同樣的錯,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時,你把問題點放在對方的行為,對方也能坦然回顧自己的行為。雖然在責備同一件事,但是換個說法,會讓人產生完全不同的感受。

當你打算開口說話時,請先想一想,這句話會帶給對方什麼樣的影響。畢竟說出口,就很難收回了。什麼樣的話能夠鼓勵或打擊「卡卡族」。請記住,盡量減少使用負面語詞,多使用正面的話來改變工作氣氛。

吉田實(摘自/戰鬥吧!拒當職場卡卡族/本事文化出版)

Friday 23 November 2012

世間八法:八種陷阱

佛經總是起始於阿難說:「如是我聞…」這點相當重要,它告訴我們許多事情。阿難記錄下佛陀一切的話語,卻未曾宣稱這些教授來自他自己;他清楚地說明他只是覆述他從釋迦牟尼佛那兒聽聞到的話語。

時至今日,人人都想當原創者,特別是上師們。我讀過一些現代上師們的書,他們宣稱他們的教導是自己的研究結果,是自己的發現。現代社會的人,不知怎地,似乎受到新的、原創事物的吸引。但在此,我們並非著眼於某人的發明,我們是在檢視純淨真實的法——佛陀的話語。

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受苦於無休止的不安全感,靈性事物已成為一種交易,因此像我自己這種靈性導師總覺得需要招攬更多生意。因為有這不安全感、因為瞭解人們的弱點,販售靈性事物是很容易的。你們有些可能是生意人,因此我相信你們知道銷售是怎麼一回事。先告訴人們他們應該擁有某件他們所沒有的東西,然後再告訴他們購買的地方就是我這裡,我有你需要的東西。

佛陀說:「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這是絕佳的忠告。進入靈性道路時,謹慎留神很重要。

趨近靈性道路的基本方式有兩種。理想而言,我們修持靈性道路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達到證悟;就是如此,這就是句點。然而,出於我們的習性,還有一個不同的方式,在東西方皆然。

在東方世界,佛教已然成為一種像是宗教的東西。人們為了長壽、興旺、改善生計、個人利益、驅除某些邪靈等等而修習佛法。因此人們並非意欲證悟,而是致力於妝點此生。

西方社會也好不了多少。在西方,法也並未真正用於證悟。人們修習佛法主要是為了撫慰自己、療癒自己,為了放鬆,為了所謂的自我成長。

佛陀不是為了這類的世間利益而教導佛法。也許我們以為我們是富於靈性的人,所以我們並不是在尋求物質利益;然而我們仍在追尋某種心靈上的收益,我們希望擁有快樂的人生。這兩者同樣被視為世間利益。如果我們懷有那種動機,佛教就是一條我們應該避開的道路。佛教之路從自我的觀點來看,基本上是個壞消息。我們愈是修習、研讀佛法,它對自我愈顯得震撼,它與利己主義愈發背道而馳;因此我們應該仔細思考什麼才是我們要的。還不太晚,我們仍舊可以退出。

我們來談談這些世間利益——我個人有很多這方面的問題。阿底峽是印度最偉大的佛教學者之一,他用很棒的方式描述。他說:「有八件事情讓人軟弱」,意指世間八法或我們所落入的八種陷阱:

◎希望受到讚美

◎不希望受到批評

◎希望得到

◎不希望失去

◎希望快樂

◎不希望痛苦

◎希望聲名遠播

◎不希望默默無名或受到忽視

這世間八法十分重要,我們應該熟記在心,那麼就可以不時檢查我們是否落入其中任何一個陷阱,或甚至是全部。檢查是否落入任何一個這類的陷阱,是我修習的核心基礎。它們很容易記:毀與譽,得與失,苦與樂,稱與譏。

因此我們檢視自己是否落入任何這類的陷阱。我掉進全部這些陷阱,尤其是第一個:希望受到讚美。我總是喜歡被讚美,那是我最大的弱點。我相信這發生在我們許多人身上,微小、膚淺、無用、可笑的讚美之詞,就能讓我們變得非常軟弱。批評亦然,幾句荒謬、毫無意義的批評,能帶來永久的傷害。

我想你們都知道我在說什麼——我們多麼喜歡贏,多麼不喜歡輸;我們多愛受人關注,多不樂意被人忽視…這一切都是陷阱。如果我們落入其中一個陷阱,我們就變得軟弱。

我總是掉進這八種陷阱。我不想失去朋友,我希望得到讚美,我不願意被人批評,我想得到弟子,我希望被重視,我不想被冷落。那麼我會怎麼做?為了得到我想要的,避開我不想要的,最後我就去滿足別人的自我。

理想狀況下,假如我是一個真正的老師,我應該告訴你一些你需要聽的東西;那有可能很傷人。假如我當真嚴肅看待我做為心靈友伴的角色,那會斲傷你的自我,真正原因就在於靈性道路與自我希求乃是背道而馳。很遺憾我得這麼說,但這是唯一之道。

因此,如果我們想成為靈性修持者,如果我們希望變得強壯,我們應該是需要鍛練的。阿底峽尊者教給我們一種很棒的訓練方式,稱為「婁瓊」。「婁瓊」是個藏文字,意指「修心」。這個修練方式基本上就是記得問問自己:我們正落入哪些陷阱?

-節錄自 宗薩欽哲仁波切 《人間是劇場》

Tuesday 20 November 2012

學習寬恕自己

有時候,面對某些情境,我們的許多反應方式,往往超出我們的期待,不是我們所希望表現出來的行為。每當我們激動地大吼大叫,用力甩上門,或脫口說出不想說的惡言惡語之後,我們容易淹沒在悲傷、絕望,或甚至對自己所作所為感到憤怒的情緒裡。

在腦海中,我們反覆迴響著自我批評的話語。我們傻傻地接受評價自己,甚至以為只有懲罰自己,才能有所轉變。可悲的是,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還是發現,自己在面對同樣的情境時,反應的方式依然如出一轍。就像流水終究會沖蝕掉石頭,發現自己「依然故我」,同樣也會磨損我們的士氣,最終我們會判定自己是不能改變的人。

雖然許多人在意識上持續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但是當他們更深入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如實反省他們所感受到的,事實上多數人並沒有感受到,轉變是真的可能發生。

造成我們個性這些部分如此難以改變的原因,是什麼呢?事實上,是我們自己不想去改變,儘管我們以為自己有意願做改變。一如我們所知,非自主性的反應方式,是我們在特定年紀或特定情境中,創造出來的一套感知反應模式。我們創造出這些行為,是為了避免痛苦與因應我們的需求。而這些反應模式,不只是存在於腦中的想法,還會存在於身體,牽動整個神經網絡。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啟動這些模式時,不只會體驗到一系列的特殊想法掠過腦際,而且還伴隨一連串的情緒感受,身體也會以特定的方式來回應,甚至連我們的細胞也嵌合在這些反應模式裡。

我們需要給予自己大量的同情,以便能夠承受自己對他人所造成的傷痛,與自己所經受的痛苦。當我們理解到,並非自己心中的邪念與無能,而是極度的無知,才造成傷害的事端,我們就能學到從一個不同的觀點來評價事情。這也是為何學習寬恕自己,對於療癒靈魂裡的傷口,是如此的重要。

所有的傷害,都會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傷痕。在今日,得益於科學研究之助,我們已經清楚知道,記憶的機制高度錯綜複雜,不僅儲存過去所發生的事件,還儲存事發當時的感覺、情緒與體驗。

在生活中的任何時刻,正是我們對於事件的詮釋與價值判斷,使我們產生許多不同的情緒。去說「你就是一無是處,所以別人對你沒有好感」,與去說「他們不認識你,所以對你沒有表示好感」,這兩種說法是截然有別的。這也是為何,如果一個人可以較為寬廣的覺知,重新以不同的觀點去詮釋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那麼,他就能從現在改變過去。

個人的歷史並非固定不變,反而相當具有可塑性。我們會將過去視為固定不變,是因為,我們總是從同一個觀點、使用同樣的參考資料去回顧與思考。要如何去評價它,始終容有轉圜餘地。比起對事件進行表面上合理的詮釋,採取能夠幫助我們、而非挫折我們的方式來詮釋,是更為要緊的。

我們緊緊抓住過去,同時也緊緊抓住了「我」,然而卻付出很高的代價。我們盲目地望向未來,任由過去占據了未來。我們關於「我」的覺知是如此局限,我們的視野是如此狹窄,如何能去盼望超出我們視野的理想與願景呢?

(本文作者/瑪西歐.阿隆梭.布伊克)
(摘自/躍下斷崖,與自己相逢/商周出版)

Monday 19 November 2012

法盡滅經

佛陀曾在涅槃前,住在拘夷那竭国。其对弟子阿难及他人说,在其身后佛法将会有灭亡的时候,彼时社会混乱、魔道盛行。会有魔鬼假装佛教徒,或对佛法进行破坏。即使有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等佛教修行者对世界的苦难作出贡献,也难免受到这些魔鬼们的嫉妒与贬低,使虔诚的佛教徒无法进行修行。这些魔鬼只知道贪淫无道,毫无怜悯,伤害众生,对佛法毫不尊敬。

佛法要灭亡的时候,人们无法对佛法有恭敬之心,天界的善人哭泣,天逢干旱、粮食无收、瘟疫肆虐、死亡遍野。民众更加苦难,而官吏贪得无厌,恶人将越来越多。最后,日月时间变短,寿命也随之短促,男子寿命很短,而女子则长寿。后天降大水、众生混杂于水中被鱼鳖吞食,时有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等来救,而众多魔鬼从中阻碍、驱赶。部分有善根的众生,进入山野地方,淡泊名利遵守佛法,以得到欢喜。之后,有有诸天卫护着月光菩萨出世,月光菩萨与众人相逢,共同兴盛佛法正道,一共有五十二年。

佛法要灭亡时,《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会首先消失,之后十二部经紧接着也会灭掉,全部不现,沙门的袈裟忽然间就变成了俗家样式。佛法灭亡时,就如同油灯一样,在临灭时光明会格外亮一点,随即马上熄灭。这样之后,要过数千万年,一直到弥勒菩萨下生世间修证成佛,天下泰平毒气消除。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众生长寿,并得以救度。

佛陀取该经为“法灭尽”,宣告一切众生,希望大众能分别决断。

http://www.fodizi.net/fojing/other/2652.html

Friday 16 November 2012

因緣果報

/ 證嚴法師

生命歷程如搭火車

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生命歷程,但許多事在六道輪迴中皆由不得人;譬如搭火車,並不是你想下火車就能下車,也不可能在抵達終點後,再為你多開一段路程。

人從出生那天起,就已註定好某些過程。所以,人生一切要隨緣,分秒把握,將良知、良能好好發揮,不要為臭皮囊生諸煩惱。多一分煩惱,就多損失一分慧命。

業力是導演

人生就像一個舞臺,業力是導演。每個人都依自己的劇本來演自己的人生;戲演完了,就不要再執著舞臺上的角色。

要捨此投彼,因為還有下一場戲等著你。好好地做人做事,業力將隨著你造作的善惡而變化。

身體沒有所有權

世間沒有一樣東西真正屬於我們,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也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要學會達觀。

病並不可怕,怕的是我們的精神不能輕安。「痛快」和「痛苦」唯在一心,身體病了,心不能病。平日健康的心理建設,比病後的醫療更重要。

學得放下

病在兒身,痛在父母心,這乃父母子女因緣共業而生。然親子連心,父母愈是為子女煩惱、焦慮,子女愈不能安心。

要消除雙方業緣,即要學得「放下」;要減輕孩子的業就不要讓他再造不孝業---讓父母煩惱即是不孝。

祝福他

每個人出生時都帶著自己的劇本而來,演完了自己的戲份,就得鞠躬下臺。如果子女的世緣已盡,我們應該祝福他,不要一味悲傷地如繩索般繫住他。

捨不得也是得去,再煩惱也喚不回來;應轉念為其祝福,祝他早日解脫,千萬不要再用煩惱思念自縛縛人。

愛而無礙

父母對子女只有義務, 沒有權利,不要在子女身上患得患失。為人父母者應多祝褔子女,並助其發好願,能做到「愛而無礙」,就是正確的教養態度。

欣喜承受果報

因果是很微妙的,果報來臨時,必須欣喜承受,否則即會煩惱過去,迷失於未來,更漏失掉現在。

現在果來自過去因

習氣是經由後天薰習而成,業則是先天帶來「過去造的因」,成為「現在的果」。「果」的呈現,視「過去因」的多少、強弱,和「現在因」的多少、強弱而定。

因果的呈現有快慢先後之別,色身難免有病痛,不要動輒認為是「業障」現前,凡事要細心、用心,但不要疑心。

Thursday 15 November 2012

募您一份愛心 • 馳援美國風災 全球慈濟愛心動起來


配合全球慈濟展開的“募您一份愛心、馳援美國風災”募款運動,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馬來西亞各據點即日起一連10天在大馬各地舉行募款,除了走入街頭、私人企業募心募款,慈濟也將透過大小活動帶動募心及祈福,為飽受颶風桑迪"災害的美國災黎募款。

自從颶風“桑迪”襲擊美國東部海岸,造成130人死亡的嚴重災難後,至今仍有百萬戶住家面臨停電問題,許多災民失去了家園,飽受寒凍,加上汽油供應短缺、鼠災等災難後遺症都一觸即發。

匯款單註明美國風災捐款"

慈濟亞庇聯絡處響應證嚴法師號召,配合全球慈濟展開“美國風災”募款專案運動。
感恩親往慈濟里卡士會所捐款的善心大德民眾也可將捐款直接匯入“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馬來西亞)國際賑災專戶”,馬來亞銀行戶口名稱:Taiwan Buddhist Tzu-Chi Foundation,戶口號碼:5124-9112-5872

請在匯款後,務必在匯款單上注明“美國風災捐款”,並將匯款單寄至亞庇慈濟會所,附上真實姓名、聯絡地址以便回寄收據。若有任何詢問,請聯絡亞庇據點或撥電088-381779、電郵 tckksabah@gmail.com、全球慈濟資訊網 http://www.tzuchi.org.tw、慈濟馬來西亞資訊網 http://www.tzuchi.my

· 新聞稿

Wednesday 14 November 2012

論壇結語 佛教慈善致融通

由慈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暨北京大學合辦、慈濟基金會承辦之「第二屆慈濟論壇─佛教與慈善」,2012年11月4日于人民大學逸夫堂圓滿閉幕。本屆慈濟論壇對於當代中國與世界佛教慈善的發展,提供了幾個重要的思考面向:

第一:佛教是強調行動的宗教。佛教在各種修行法門中,更應倡議行動的重要性。佛教應入於世間,以具體大愛行動,濟助受苦眾生。於世間煩惱中超越煩惱;於眾生的苦難中,體認苦、集、滅、道之真諦;於拔苦予樂之際,淨化自心。真正的修行是在無私的付出中,體會緣起性空之智慧。一如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所言:「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眾生之所需,即菩薩之所應。能無所住而生慈悲心,無所住而生菩提心,是行動佛教揭示的生命理想。 

第二:佛教是入世的宗教。修行的處所包括但不限於廟宇之中,一切眾生苦難處,皆是修行道場。慈濟功德會的慈善經驗體現了「無處不是道場」的理念;災難現場是道場,醫院是道場,環保回收站也是道場。這種超越宗廟式的心靈,展現當代佛教對社會的正面積極意義。 

第三:佛教是淑世的宗教。佛教不只獨善其身,自我解脫,更是要進入社會,解決社會的苦難,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濟渡一切諸眾生。從財布施、法布施、到無畏施;能「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不只「教富濟貧」,更要「濟貧教富」。只有全體社會的福祉獲致改善,佛教的慈悲本懷才得以彰顯。 

第四:佛教開創現代社會之功能。慈濟以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環保、骨髓庫、國際賑災、社區志工等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深入當代各種專業領域,實踐並注入佛教的人文精神,開創佛教當代的普世價值。 

第五:佛教慈善必須有組織性。慈善組織的核心是信念與價值;慈善組織是價值的倡導者、實踐者,也是受益者。以佛教為信念的慈善組織,亦必須強化成員內在之戒律,才能永續發展並得到社會長期的支持。 

第六:佛教慈善以修身為本。慈善志業必須能引領志工,從行善到善行;志工不只是親身進入苦難,膚慰苦難,更要「以苦為師」,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各種善行。只有根植於修身的慈善組織,才能真正淨化人心,祥和社會,才能鍥而不捨地發揮救人濟世的良能。從慈善入門,進而修身,才是佛教慈善「利他度己」理想的最終實現。 

第七:慈善是佛教的修行法門。慈善作為修行的道路,它融通出世間與入世間法。慈善啟發人人心中的大愛,以利他為本,以無私付出為志,終達無欲、無憎;則與人、與事圓融無礙,無入而不自得,此即大自由、真解脫。解脫各種欲望的綑綁,心境則廓然澄淨。恆持此心境的「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即致於「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之境地。慈善法門正是佛教六度般若的具體實踐。

(文:何日生 慈濟論壇總結主持人、慈濟基金會發言人、慈濟大學助理教授11/04/2012)

Monday 12 November 2012

自認為開悟的人其實都還沒有開悟

如果不肯布施供養,
老是貪得無厭,就像饕餮鬼一樣,
一直吃下食物,肚子永遠不滿,
因他光是一張大嘴巴,
沒有身體也無腸胃。
合理的錢可以賺,賺得越多越好,
也用得越多越好,用來回饋社會,
利益眾生,這才是大有錢人。

《禪的世界》

一些禪修多年並有所體驗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證得清淨的智慧,不再有對自我的執著,並進入了涅槃境。事實上,凡是自認為開悟的人其實都還沒有開悟,因為他還有一個會開悟的「我」。開悟並不是一樣東西、一種感覺,或一個可以進入的境界,如果是這樣,那開悟就太有限,太虛幻不實了。如果開悟還是一個目標,還有一個我可以從中獲益,那智慧仍是遙不可及。

涅槃中有「我」,就不是涅槃

如果你才剛開始禪修,可能會以為聽懂了我剛才說的話,初學者要能夠體會深入禪修後的喜悅,畢竟是不容易。如果你修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內心突然湧出無比的歡喜,感覺自己好像進入涅槃了,你興奮地大喊:「真的,自我已經完全消失了!我進入涅槃了!」你真的進入涅槃了嗎?既然還感覺到有一個「我」進入涅槃,那終究還未證得最高的境界。但是這個體驗是那麼強而有力,因此就算是非常有經驗的禪修者也很可能被誤導。這就是一個對開悟有錯誤認知的例子。

另一個例子是,當禪修者達到了自我中心消失、方法不見的時候,他感覺到完全的放鬆、自由,與宇宙合而為一,但對周遭境界漠不關心,因為他的自我意識已經消失了。那時心中並不是欣喜,而是完全的自在,所以並不會雀躍高喊自己已經進入涅槃。但在這情況下,不論經歷到什麼,他的自我還是存在的。

一旦離開這種寂靜的狀態後,他可能會聲稱自己已經明白什麼是涅槃,並且看見了佛的法身,獲得了究竟的智慧。如果你的修行功夫不及他,而想要否定他,他可能會立刻反擊,告訴你:「你沒有經歷過我的體驗,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這樣的禪修者一般對自己的成就非常執著,如果你不相信他,他會十分懊惱。

更糟的是,如果這時剛好有人願意為他印證;可能是覺得他的經驗與經典完全符合,也可能是因為曾經有過相同的經驗,所以有這個立場來印證;那麼他會感到非常歡喜,並把那個為他印證的人當作真正的善知識。

開悟的人生不是夢


這位禪修者被稱讚時是那麼歡喜,被懷疑時卻又那麼氣惱,那他所證得的究竟是怎麼樣的解脫呢?看來他所謂的涅槃是有問題的。對於這個論點他可能會回應說:「我對稱讚和批評的回應確實不同,不過我並不是為了維護自己。自從徹底解脫後,我已經沒有什麼事好在意了。不過為了維護佛法的尊嚴,我還是會譴責那些違背佛法的人,而稱讚與法相應的人。」

我們對此能說什麼呢?想判定這種人的修行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他所經驗的到底是什麼?如果這個體驗讓他覺得獲得了甚深的智慧,那他還是沒有進入涅槃。唯有當涅槃和生死輪迴都如夢幻般消失時,唯有當心是相當穩定平和,而快樂和悲傷等感覺都不復存在時,才是真的進入涅槃。

把開悟說成一場夢似乎很奇怪,但如果說生死輪迴與開悟都是虛幻的話,那禪修者只是努力地從一個夢境進入另一個夢境而已。其實,開悟本身並不是夢,是想開悟的念頭和悟境這個概念才是夢。因為在生死裡輪迴的眾生是生活在夢幻中,才認為有「開悟」這個目標可以執取;如果真的開悟後,悟後的人生就不再是一場虛幻的夢境了。確實,到那時候,開悟不復存在;當進入真正的悟境時,由於一切皆空,所以也沒有所謂的悟境。

禪修像登玻璃山


精進的禪修者就像一個試圖登上玻璃山的人,山坡很陡也很滑,更糟的是,上面還塗滿了油。登山者打著赤腳,每一次盡力往上爬,都還是滑了下來。但他還是不斷地嘗試,一次又一次地往上爬,直到精疲力盡地倒下不支,沉沉地睡去。當他醒來時,玻璃山已經不見了,才發現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一場夢;根本不需要爬,也無所謂前進。

但在夢裡,山確實存在,如果當初沒有嘗試去做這件不可能的任務,也不可能從夢中醒來。我們修學佛法是為了解脫生死輪迴,而達到寂靜涅槃,但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狀況,如之前我們說明的兩個因我執而自以為實證涅槃的例子,接下來的第三個例子,我們將檢核一個同樣是錯誤但完全相反的觀念。

有些禪修者,主張沒有涅槃,也沒有可以進入涅槃的我,因此對於稱讚、譴責,對於世事,甚至自己的修行,都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這種態度相當不正確,甚至比前兩種更危險。前兩類禪修者起碼還能生禪定天,而第三種,則會想放棄修行。如果他堅持修行下去的話,還有可能生於無色界天;但如果他覺得反正一切都虛幻不實而放棄了修行,那麼正是因為這個無明,他不但遠離了人道和天道,很有可能會投生到畜牲道。

這些有關開悟的錯誤觀念都很常見,即使是精進的禪修者也很容易犯。因此你應該可以明白,在修行的路上,有一位能指引你不落入邪見的禪師是多麼的重要。沒有老師的指導,即使對佛法的修行有很大的信心,依然有可能會走上歧路。

■ 聖嚴法師

Friday 9 November 2012

肩上挑鐵片 慈濟人樂承擔

「做慈濟不累嗎?上人了解大家『幸福』,感恩大家的用心。」宗教處葉秉倫感性的向大家問候。葉秉倫呼籲在四大不調的末法世代,「慈濟人肩上要挑鐵片,因為擔子重才有滿滿的收獲。每一次藍天白雲都給與社區民眾安心,但是我們能給上人安心嗎。」他語重心長提醒大家身為慈濟志工的使命。

白天的襖熱在夜幕後,逐漸褪去,晚間吹起陣陣的秋風, 10月25日葉秉倫與全球總督導黃思賢蒞臨汐止共修處,分享「四法四門四合一,立體流離同心圓」的真實意。近三百位社區志工及會眾一起參與這場盛會。

阿難借傘 需先結好人緣

善於引寓說法的黃思賢,以佛典故事「阿難借傘」談結好緣的重要。話說阿難與佛陀途中遇雨,向阿婆借傘,阿婆傘不借阿難,卻借佛陀,阿難狐疑。佛陀言過去生當中,阿難與佛陀同是師兄弟,途中遇見一隻往生的貓兒,阿難嫌臭,語多煩怨,而佛陀卻親手埋葬貓兒大體,而阿婆正是這隻貓。以事顯理,黃思賢言:「不管做多少事,未成佛前要先結好人緣。」

「為何佛教不衰敗呢?因為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佛陀教導眾生覺醒啊!」黃思賢以國際賑災實例,說明佛教緣苦眾生的真意。慈濟志工前往海地救災,證嚴上人殷殷叮囑:「我們是去傳菩薩法,但不要改變他們的宗教。」因此要學佛法的「捨」,用佛法來傳大愛,潛移默化海地所苦眾生。
將近三百位社區志工及民眾一起參與座談會

印尼是全球第四大國,然佛教在印尼不到百分之一。印尼多年前的「排華」運動,不是種族也不是宗教問題。華人務實勤儉打拼,累積越來越多的財富,導致社會貧富懸殊。證嚴上人慈示印尼慈濟志工:「腳踏別人的土地,頭頂別人的天,所以要去愛別人。」

印尼慈濟志工承繼師志,十四年來教耕作、掘挖井、分大米,把印尼人當做自家人般疼愛。2008年印尼伊斯蘭教習經院向慈濟志工索取證嚴上人的法像,說:「雖然您們是佛教徒,但把回教徒當做自家孩子一樣的疼愛,你們是大愛!我們要向你們學習。」習經院將證嚴上人照片高掛在《可蘭經》旁,而每一天早上孩子們上學,都向證嚴上人法像說早安,宗教無國界在大愛中展露無遺。在2012年10 月7日印尼靜思堂開幕,印尼政府官員前來參與,就是慈濟志工深耕社區廣結好人緣的具體表現。

與眾有緣 精進自度廣度

黃思賢二十三年前放棄原來的宗教信仰,在短短五天了解佛教真義立即皈依證嚴上人,他談及證嚴上人與精舍師父嚴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而今天大家能坐在汐止共修處,這麼有道氣的講經佛堂裡,這都是用眾生的錢,所以我們要多用心廣邀更多菩薩。且要讓自己內心無汙染,因為人人都有佛性,向內覺醒覺悟,不要偏離菩薩道,千萬不可找藉口不精進,只要有心就有辦法。

「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他期勉福慧是兩足尊,福慧要雙修,慈濟志工要以《法華經》為經,以《無量義經》為緯,法水要常喝、常用才能化為法髓,讓每個人行中有法,法中有禪。

結好緣不是短時間的,而是要結生生世世的好緣,做菩薩道上的好伴侶。若沒有過去生結下的好緣,為何會同在慈濟大家庭。所以每一個人都要顧好自己的一念心,將師父放在心裡,追隨師父生生世世。

Thursday 8 November 2012

社稷次之

許多人都知道孟子之名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此言予人的直接印象,一般乃:「人民比統治者更尊貴。」這當然契合本旨,因其接下來即提到:「得乎丘民而為天子」、「諸侯危社稷,則變置」。易言之,天子之位有繫于民心,而作為封國國君的諸侯,若危害國家(社稷)的話,則應當被替換掉。

諸侯如何危害國家呢?甭說,以孟子一貫的仁政主張來說,顯然是指那些擾民、罔民、殘民,忘了身為國君應「推恩」以「保民」者(《孟子·梁惠王上》)。事實上,不僅國君,連統領天下之王者,如夏桀和商紂,孟子也認為只要其「賊仁」、「賊義」,失了民心,便有理由被推翻。齊宣王針對此問道:「臣弒其君可乎?」他辯說敗壞仁義者僅堪稱「一夫」,所以不算弒君,充其量只屬「誅一夫」而已(《孟子·梁惠王下》)。

不過,更令人玩味,或說可多做聯想的,乃孟子接下去論道:「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祖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這一段,人們或甚少提及,因其似乎僅表示:「祭拜社(土神)和稷(谷神)的儀式若已虔心進行了,包括已備好犧牲,祭品也洗淨了,又按時祭祖,但如果還是發生旱災和水災的話,那便改立祭社和祭稷的新壇。」這裡是否僅體現了中國人宗教觀的「實際性」:不靈驗的話便更換祭拜對象?

實際上,更換祭壇並不等于更換祭拜對象,也可能是現有的祭祀地點不適合,所以必須遷址另立而已。

惟更值得注意的是:古代諸侯建國時,一定得立壇祭祀土神和谷神,所以社稷向來通指國家——諸侯代天子治理的社會。是以,中段的「諸侯危社稷」之社稷,顯然不是指祭壇,而是國家,否則不通;那后面「變置社稷」之社稷,是否也可同時意謂國家呢?孟子是不是在明言或暗示:國家,或者國家體制是可以更換的?

顯然,回到開頭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孟子已明確表示:「人民比社稷更尊貴」,所以祭祀無效的話,不用遲疑,即可換掉祭壇。而若社稷同時指國家的話,或亦可理解為:人民比國家更尊貴,若國家(或體制)不行的話,為人民利益著想,也當毅然更換或更正國家。不曉得孟子是否真作如此想,惟這對于那些一味把國家具體化(reify)、神化而至逼民、抑民的國家主義分子,可謂當頭棒喝!

東方日報·鄭庭河·濁水有魚·2012/11/07

Wednesday 7 November 2012

別把自己太當一回事

小劉因公司本身營運管理不善,而遭到被裁員,但他總是擔心別人怎麼看待他:「怎麼回事,是不是犯了什麼錯,還是能力有問題,才被炒魷魚。」雖然是公司本身的問題,但還是擔心別人會說些什麼,於是什麼活動都不參與。

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一個朋友,他便問道:「你不是在某某公司上班嗎?」小劉說:「不做了。」他說:「那麼,祝福你找到更適合的工作!」然後離去。但小劉心裡總有一種淡淡的感覺,害怕熟人是在笑話他。

過了一陣子後,恰巧在某處又碰到了那位朋友,又問:「你不是在某某公司上班嗎?」大劉心想:你這人怎麼這樣,這麼不在意人,不是跟你說過了嗎?但最後還是淡淡地回答他說:「不做了。」他好像一下恍然大悟:「對了,對了,你說過的,對不起呀!我忘了。」聽了他這話,小劉突然開朗起來,好像頓時悟出什麼來。原來,自己整天擔心別人說什麼,整天把自己當回事,而別人早把自己的狀況忘記了。於是,他開始和以往一樣,和朋友們一起喝酒聊天,大家依然是那樣的熱情,依然是那樣的真誠和開心。

其實,所有的不堪和煩惱,只是自己杯弓蛇影的自戀和自虐而已,所有的擔心和疑惑,全來自於自己。在別人的心中,自己並不是那麼重要的!

生活中常碰到的許多事,比如:說了什麼不得體的話,被他人誤會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尷尬的事等,大可不必耿耿於懷,更不必揪住所有人做解釋,因為事情一旦過去,沒有人還有耐心去理會曾經的一句閒話,一個小的過失和疏忽。你念念不忘,說不定別人早已忘記了,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問問自己,別人的一次失誤或尷尬,真的會總在你的心裡揮之不去,讓你時時惦念嗎?你對別人的衣食住行真的就是那麼關心,甚或超過關心自己嗎?人生中有那麼多事,每個人自己的事都處理不完,沒有多少人還會去關心與自己不太相關的事情,只要你不對別人造成什麼傷害,只要不是損害了別人的什麼利益,沒有什麼人會對你的失誤或尷尬太在意的。也許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別人什麼事都沒有了,只有自己還在耿耿於懷。

記得某個文學大師寫過這樣的話:「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想想也是,在你還沉浸在悲傷之中時,別人早已踏歌而去了。所以你要明白,在別人的心中,你沒有那麼重要。

煩惱與焦慮大多數來自於自我內心莫名的緊張,太過於關注自己而忽略了周圍的人事是每個人都有的傾向,只不過有些人把這種傾向放大了,所以他們就會產生比他人更多的煩惱。只有把自己看得不是那麼重要,生活才會過得更加輕鬆、愉快。

(本文作者/黃亞男)
(摘自/淡定人生: 從放下的那一刻起/好的文化出版)

Tuesday 6 November 2012

人人都是阿修罗

人人都是阿修罗,端看您属那一款。

彷彿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然,倘若阁下习惯入睡前回想日常经歷种种,定会有某件几近微不足道的寻常事,让您不自觉昇起孬念头,继而成就了一个阿修罗。

比如:上班途中塞著车,为避开车龙而横衝直撞,看到隔壁车道稍有空隙便不理三七廿一硬躋过去,结果差点酿成车祸;进了电梯,看到外头有人跑过来想要搭,电梯门此时正要关上,自己见状却视若无睹,甚至还佻皮的去按关掣…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小坏事,便是顽劣的阿修罗。

憍慢的阿修罗,啥事都爱坚持己见更绝不妥协,別人的话永远都听不进耳,有时更持宠生娇,仗势欺人,傲慢得令人生厌。这类唯我独尊,自我主义又时而强烈的自我感觉良好者,到哪里都不受欢迎,能够接受的,多半是委曲求全忍气吞声者。

至于因无端招惹,心头便立刻冒起三千丈无明火,瞋恚的阿修罗让人不禁为之胆颤心惊,一丁点不合意不顺心即不分清红皂白大发雷霆,周边人如临大敌般隨时等著大难临头,忤逆我意者自取灭亡,霸道心態教人丧胆。过份衝动也连带理智尽殆,严重者甚至会闹出人命。一个隨身携带著地雷的人,试问谁会敢去亲近?

没人会喜欢欺善怕恶的人,这种双面人在社会中比比皆是。諛諂的阿修罗行径教人不敢恭维,看到好欺负的便压著对方来打,遇到比自己还强悍的,即见风转舵,现出另一番嘴脸去巴结奉承,虚与委蛇得令人不寒而慄。

四款阿修罗中,有哪一个您会对號入座?

哎,还是把自己给管理好,那才是上策。

■ 任海文/東方日報/30/09/2012/renhaiwen06@yahoo.com.my

Monday 5 November 2012

4個原則,第一次開會就上手

當部屬的多半不喜歡開會,殊不知,對主管來說,開會壓力也很大!尤其是年輕、或剛上任的新手主管,會議不只是下指令的場合,同時也是直接面對下屬質疑跟挑戰的時候,每個人都睜大眼睛在看:這個位子,你可以坐多久?

知名的激勵專家,《言語無價》(Talk Ain’t Cheap? It’s Priceless)的作者艾蓮.麥達(Eileen Mc Dargh)就指出,在限定時間內,召集數目適當、職務適當的成員,進行一場緊湊、聚焦、成功的會議,有助於將新手主管快速拉高到領導人的層次。

不過,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事前好好準備。既然會議室是建立主管威信的重要地點,最好從召集會議那一刻起,就開始沙盤推演,做好計劃。這樣才能發揮領導力,帶領下屬「愈開愈會」,而不是「愈開愈不會」!

如何主持一場成功的會議?首要之務是掌握4大基本原則。

原則1:開會目的先想清楚


召集會議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你希望這場會議結束之後,獲得什麼樣的結果。

●你想要解決某個問題?

●你想要得到有用的構想?

●你想要了解計劃的進度?

●你想要傳遞或接收某些資訊?

原則2:會議流程再三確認


開會最忌議題東拉西扯,夾纏不清。在開會之前,把所有的問題組織排序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一份妥善研擬的議程可以讓所有與會者掌握會議的梗概,提升會議效率。

一份好的議程內容必須包括:

●會議的時間及地點。

●會議主題。如「X專案進度會議」、「預算會議」、「腦力激盪會議」等。

●討論的子題。

●所有出席人員名單。

●每個子題的報告人姓名。

●每位報告人所分配到的時間。

為了讓與會者進入狀況並做好準備,你最好在會議前兩天就將議程送出,同時也要求報告者先將需要其他人閱讀的資料寄出。

原則3:發言時間分秒必較

時間是不可逆,無法取代的珍貴資源,沒有人希望自己的時間被浪費。要知道,某人在一個8人的會議上遲到15分鐘,就等於耗掉了組織兩小時的時間。

因此,會議時間一到,就馬上進入議程,儘速建立明快的領導人形象。接下來,以議程作為你掌控時間的最高指導原則,嚴格要求與會者遵守規定的發言時間。

務必事先確認所有重要議題都已納入議程,不要在議程最後列個「臨時動議」欄位,它往往就是浪費時間的幫兇。

如果你意識到大家在某個議題上逗留太久,想辦法加快步調,快速做出決定。或者,要求相關成員另外再召開一個小會議,進行討論。

此外,可以在會議以外的時間做的事,就不要拿到會議上來做。例如,可事先閱讀的資料、可透過電子郵件或佈告欄公布的訊息等。

如果你想確定團隊成員都了解你的意思,並且需要雙向溝通,那麼只要針對先前發出的訊息,透過email問答確認就行了。

還有,在會議上最好不要為了一些小事追根究柢,可以留到會後再說。

原則4:讓所有人感到滿意


記住,當你主持一場會議時,既要處理事,也要處理人。因此,除了達成會議目標外,也要讓與會者感到滿意。

針對你的會議主題,也許有人希望再增加某個討論議題;也許你分配給某個議題的時間太多或太少。你要允許與會者在開會之前,對議程提出意見,並且在會議中鼓勵開放性的溝通。

還有,開會是個民主的過程,絕不要拿頭銜來壓人。最後,會議結束時,花個幾分鐘的時間,對照你的會議目標,來評估會議的成效,以作為下次開會的改進依據。

開會前5點提醒:

1.必要時才開會。

2.要求與會者關掉手機或調成靜音。

3.檢視行之有年的例行性會議,如果已經淪為形式,取消它。

4.避免在晚上及週末開會,如果非得這麼做,至少要保留到緊急時才用。

5.不要在開會時進行社交,別把會議室當成交誼廳。

6.別忘了說︰謝謝。

■ 2010-05 Cheers雜誌116期

Friday 2 November 2012

也許這是生命中的最後一次

人生中每一次的『發生』都是上天的邀約。

媽媽要我載她去購物,煩啊,我還有事要做耶;哥哥向我借車,心中百般個不願意;弟弟又打電話來說要繳書籍費,呼,賺錢真辛苦;家長跑來訴苦著小孩教養問題實在不想聽; 同事晚上打電話來抱怨心事,真想掛斷;車子髒了,要洗車;狗狗發臭了,要洗澡…煩啊!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難免心煩氣躁; 生活的瑣事,日復一日,有時,連動口吃飯都覺得煩,怎麼天天有一大堆做不完的事。

直到有天,到醫院探視因不小心吸入一氧化碳而中毒的朋友,看到昔日生龍活虎,活躍在職場上的大商人,現在居然只能包著尿布,四肢扭曲變形,鼻孔插著胃管,咽喉處開了一個洞放著一根管子。

到了進食時間,只聽護士說了一聲「吃飯了」,就開始用一根大針筒,很快地注入一堆糜狀的食物到朋友的胃管,不消 一兩 分鐘的時間,再聽到護士說:「好了,吃飽了」,朋友無奈地看著我。

出事的前一餐,我與他同桌,還記得他那時邊吃邊抱怨的情景。如果當時他知道,那是他有生之年最後一次能夠用嘴巴咀嚼食物,用味蕾感受美味,我想,那一餐他一定吃得又香又甜!

出了醫院的大門,回想生活的點滴,告訴自己,要歡歡喜喜的載媽媽購物、借哥哥車子、替弟弟繳書籍費、聽家長傾訴、洗車、洗狗…這些煩人的生活瑣事,也許不再是日復一日」,或許是生命中的最後一次。

珍惜每一次與人、事因緣相聚的時刻,用歡喜心來完成、結緣與布施。

人的相處,要有一種觀念,不是修福就是修慧,換言之,就是幫忙與學習。

修福就是幫忙別人,修慧就是學習他人的經驗、優點。修福、修慧,福慧雙修。

如果發心正確,生活中雖然有煩心的事,只要念頭一轉,就不會覺得是一件苦差事, 因為有機會幫助別人,會增長福德,對自己與他人都有好處,所以會歡喜布施才對!

或許有人會想,別人的責罵、刁難,很難讓人領教。

如此想也是對,但人生中,有很多是需要忍耐,如果當下能當作是一種學習「忍」, 相信「苦」的情況就會改善。因為學習中的人,耐力總是比較大。 

要深知,人生要碰到的事情很多,也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 只要學會全然接受一切,一切就會變得越好,記得隨時感恩身邊一切人、事、物。

人生中,來幫助你的人,不會在臉上寫著『我是來幫助你的』, 每一次的『發生』,都是上天的邀約。

https://vemma123blogspot.pixnet.net/blog/post/17979475-%5B轉載%5D人生中每一次的『發生』......都是上天

Wednesday 31 October 2012

印象 · 慈濟人的精彩篇章

劉濟雨,對慈濟志工們來說,應該不會陌生。

他先後當了馬六甲和新加坡慈濟分會的執行長,現在回歸證嚴法師座下,投入在國際賑災。

看完了大愛劇場《雨露》,對劉濟雨兩夫婦有了較深一層認識。

第一次聽到劉濟雨的演講,應該是在十多年前,在慈濟第一次辦的幸福人生講座上。

那時應該是在1997年吧,亞庇慈濟剛成立的那一年。

那時對他的印象不是很深,當時好像由外地來的師兄姊先後上臺分享,劉師兄是其中一位。

進入慈濟,和劉師兄互動漸多,有幸當了幾次由劉師兄主講幸福人生講座的司儀。

《心靈四神湯》是劉師兄的第一本著作。

根據他在書裡自述,由於白天慈濟工作十分忙碌,書裡大部份文章是他在夜深人靜的清晨時刻完成。

《心靈四神湯》也是他投入慈濟工作十年屆滿的新的回顧。

他的第二本著作是《讓生命展翅高飛》。

那一年,他也同樣在百忙中飛過來講一場幸福人生講座和發表他的新書。

節目流程有個導讀環節,無人願意負責這個環節,我不知天高地厚,在被點名之下竟然接了這個任務,大膽地在500名觀眾面前,為大家導讀新書里的精彩篇章。

劉師兄的文章,也可以在《慈濟月刊》里讀到。

師兄以幽默風趣的角度積極看待人間,以樸實誠摯筆觸,將他對生命的感動、生活的妙趣,充分展現與讀者分享。

讀他的文章,時常讓你對人生有深深的體會,有不同的體悟,讓人覺得,人生不過如此,還有什麽好計較好比較。

劉師兄在2001年結束事業,把工廠完全捐給慈濟,和他家師姊簡慈露成為慈濟全職志工,做的是無薪志業。

單單是這點就令人佩服,的確,在這功利主義爾虞我詐的社會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點?

是的,幸福人生的定義是什麽?有些人是以物質上的成功、名利權位來定義,但,得到了這些你就得到幸福快樂了嗎?未必。

很多人名成利就,但內心是空虛的,家庭是不美滿的,他的人生里還缺少了什麽呢?

有些人什麽都沒有,只是要去追求,在得到的時候,又怕失去它。

這不就是患得患失的心態在作祟嗎?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物質上的成功,都要付出代價,唯有在完全放下的那一刻,你才能夠輕安自在,得到真正的法喜。

劉濟雨是怎麼辦到的呢?來聽他的講座,你就能得到答案。

11月2日晚八點,在慈濟里卡士會所。

自不量力勇承擔 信最重要

「做幹部的人,是修慈濟的大乘法,做快樂的志工是修慈濟的小乘道。」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10月22日在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的「合和互協皆平等‧立體琉璃同心圓」講座中如是說。

「我們要學上人自不量力承擔起來;自覺條件有限,但是會去學習佛菩薩努力去創造。」黃思賢百忙中來到連絡處,與北區志工八百三十人,把握機會共修精進,他期勉慈濟志工學習證嚴上人的承擔精神。

不起分別 心自明

黃思賢談到,凡夫是有分別意識而來,人一出生即有分別,因為有分別自有取捨,愛恨就會造業,造業之後更來無明,十二因緣不斷輪迴。分別即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從六根起愛恨、取捨欲,然後造業,再將之統統放入倉庫就是「八識田」。破了分別之後就是平等,平等以後可以成就很多事情,觀察能力就會增強。

並以證嚴上人觀察入微為例,哪個事項的真實相是什麼,心如明鏡,山來照山,水來照水,山水離去自清淨。一般人則是渾成一片,山水走了還會去追,愛情即是如此、金錢也是如此!

講座中播放影片,上人殷殷叮嚀弟子:「學佛者,尤其是慈濟人,期待著大家把心照顧好,雖然觀心無常,但是只要大家好好的自我警惕,慈濟永遠是你們的道路,這不就是恆常的心嘛!所以各位我們要好好照顧這一念心啊!」

「經」為佛之所說、「律」為佛之戒律、「論」為佛之總數。佛經的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無明長「六粗」,上人創立慈濟功德會,由善門接引弟子入門,曾說:「入我門、行我道,不用我法,必生煩惱、必有障礙。」他以自己的想法,應現在世界的機,也要對弟子所能了解的意。

黃思賢談到心要觀心無常,知道無常要好好多用心,不要去求何種境界,因為法無定法,然後觀受是苦啊!受報而來,本來就是苦多、樂少。智慧當中有慈悲,承擔幹部就是要悲智雙運。悲就是同理心,要常替對方想,智就是引用上人的法。

堅定信根 菩薩「願」報身

黃思賢說到今天的主題「信根」,要做得到不簡單!沒有境界的時候非常容易,境界來考的時候,就看能不能考試考得過。接著說到「信根」如何切入末法時代所最需要,上人將三藏十二部經,前九部是小乘法,後三部是大乘法最重要的部份,經過咀嚼消化後,毫無保留的,而且是自己嚴正親證交出四十六年漂亮的成績單。

「上人時時在講四弘誓願,搭配誠、正、信、實。信根堅定,而且要信師父的法,過去的老師父十年完全精進,不像我們一下忙家業、一下忙事業,『閒時則修、忙時則丟。』末法眾生三心二意,毫無定性。」黃思賢語畢,大家頗有同感地會心一笑。

黃思賢以舍利佛三請佛陀開講《法華經》來詮釋四合一的運作:「民主時代,歡迎大家提出意見,意見不被接受,在第二次再詳細解釋你的見解,再不被接受,還有第三次機會爭取大家同意你的看法,過了三之後,還是未成,就要放棄自己的己見。」達成共識之前的一個遵循規則,沿至於佛陀的三止三請。

凡夫業報身,是污垢的結合,如「四念處」裡的觀身不淨,九孔常流不淨物。而水能滌身垢、法水能滌心垢,法髓能把我們的細胞改造、組織造血。從我們的業報中,經過法髓洗滌,就好像組織再造,脫胎換骨,將菩薩的「業」報身,轉為「願」報身。

守戒保命 如龍天護法

「明明告訴自己聲色要調和,聲色不調和,即犯八戒,知八戒,還犯八戒就是豬八戒。」黃思賢語意幽默:「生命已老,慧命不長!人生七十古來少,除去年老又年少,中間時日已不多,還有一半睡著了!」隨口念的打油詩,引起大家笑開懷外更入心田!

前來聆聽的慈濟志工黃鳳月分享:「要堅定道心,恆持初發心。自己從去年就一直帶讀書會至今,曾問參與的人可有成佛之心念,但多為回答:『不敢想!』」她認為,不管目標多遠,仍應將列長遠的目標,精進學習。她認同黃思賢所言,慈濟裡的十戒,佛教根本五戒加上慈濟的後五戒是保命戒,遵守如宜,就如龍天護法。

黃思賢終年飛到全球各地去宣揚上人的法,透過無私的付出,善的循環能改變命運。讓身為慈濟志工幹部的江文富受益良多,從中理解深奧的佛法義理。明瞭幹部要勇於承擔,江文富發願要做到正信、正念、正知見,提起帶動的力量,存夠愛的存款,扮演好承擔的角色。

透過此次共修,宗教處張益城希望慈濟志工都能深入慈濟靜思法脈,行菩提大道,藉事練心,謀合習性、彰顯佛性;真正做到「合和互協」,協力去助人是做人的本分,互愛要自愛愛他,和氣要和和氣氣,合心要合上人的心,合諸佛菩薩的心,達到法華經「圓滿最上乘」的境界。

(文:鄭淑真、李秋敏、陳見成 臺北報2012/10/22)

劉濟雨主講:幸福人生講座及《心路》新書發表會

大愛電視八點檔大愛劇場《雨露》長達40集,剛在本週一(29日)播映完畢。

《雨露》以劉濟雨夫婦的人生故事為藍本,講述慈濟在中南馬及東馬的發展歷史,劇情活潑有趣動人。沙巴部份主要講述亞庇慈濟成立的緣起,以及在哥打馬魯都與必打士村落及學校做義診、學童教育、物質發放和為原住民孕婦成立的生命關懷之家。

主角本尊劉濟雨將在本週五(11月2日)前來亞庇進行《心路》新書發表會暨幸福人生講座,地點在慈濟亞庇聯絡處里卡士會所,時間傍晚八時至九時三十分(七點入場)。除了亞庇場次,劉濟雨也將在10月31日晚上7時30分假斗湖州立圖書館及在11月1日晚上7時30分假山打根沙巴酒店進行講座,有意出席的會眾,歡迎聯絡斗湖慈濟089-911896,山打根慈濟089-212886及亞庇慈濟088-381779。

除了慈濟手語呈獻,當晚也會播放大馬首部大愛劇場《雨露》之精華片段,讓大家再次回味這部連續劇。大家也可以在現場以優惠價預購《雨露》之DVD,同時獲贈神秘禮物。

會眾也可以優惠價購得新書《心路》(附送CD),劉濟雨師兄將在現場為請購者簽書。此外,劉濟雨的其他著作《心靈四神湯》、《讓生命展翅高飛》、《心靈寄語》和《證悟的曙光》,都可在現場以優惠價請購。

劉濟雨是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前馬六甲暨新加坡分會執行長。他在1988年從台灣遠赴馬六甲投資成衣廠,1993年參訪了花蓮慈濟後,就皈依證嚴法師座下,從此積極投入馬新慈濟之濟貧教富工作。他在2001年完全放下事業成為全職志工。

在百忙中,劉師兄利用零碎的時間寫書,在慈濟道上累積浩瀚的人生智慧和生命美學,至今,包括最新這本《心路》,已經發行了六本書。

何謂人生的幸福?有多少人曾在人生道路上尋尋覓覓著人生的幸福,但要如何才能獲得幸福的人生?在慈濟世界裡,慈濟人相信有愛的人生才是幸福,也能令人感動。趁著難得好因緣,請大家一起來聽心語、讀心路,一同來探討幸福的定義。

【新聞稿】

Thursday 25 October 2012

講是非的三種境界

講是非雖不是甚麽風雅之事,但也有境界高低之分。境界最低者,是「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風聞人家醜事或惡行,也不弄清真相,便遇人必交頭接耳,主動地傳播,更加油添醋,低俗莫甚。

境界高一層的,是「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三兩友朋相聚,有人忽然談及某某如何的不是,於是大家便恣意評論;你隨大夥兒興之所致,也不吝你的見解。聚會完了,談過的便煙消雲散,可算無傷大雅。

講是非的最高境界,是「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你所月旦者,是你認識的人,做了令你義憤填膺之事。你是不吐不快,卻不會逢人便說,說時雖難免聳然動容,卻不會誇大其詞;說罷,頗有做了一件好事的感覺。

對很多人來說,講是非就像吃零食,大家都認為不是好事,卻又抵不住它的誘惑,而且一開始了便往往停不住口,非徹底滿足不可,久而久之,便成習慣。然而,講是非的境界高者,自然不會多講,因為友朋做出令你義憤填膺之事的機會畢竟不會很多。

《魚之樂》

Wednesday 24 October 2012

事必躬親,累死自己

要化敵為友,必須要有智慧才辦得到。
只是一味的包容,
最後就會變成「包庇」。
就像將毒藥吞進肚子裡,
沒有能力化解毒性,
自己最後反而會被毒死了。《早原諒,早開心》

領導是門藝術。如果弟子做事不積極,讓他做不如自己動手更省事時,在這種情況下,法師會自己動手嗎?領導者追求效率,但也要有耐心教導部屬。但在效率和教導之間,又該如何拿捏呢?

要想帶領身邊的人落實自己的想法,且能積極做事,領導方式一定要循序漸進。帶人帶心,不能躁進。

法鼓山對弟子的訓練方式是,先讓新進人員瞭解工作的技巧、知識,也就是先教育,再實踐。這是投資,也是訓練。我們不會要求新人一來就得工作,而是先瞭解基本原則,明白制度是怎麼運作的;有疑惑時,隨時向資深的工作同仁請益。瞭解一切運作規範後,才會開始賦予他們工作和任務。

不過,新人上路,難免不夠熟練,要先預留時間、空間,讓他們成長。比如兩個小時能完成的工作,他們可能要做上兩天,因此要預留學習時間。經過幾次摸索,熟能生巧,可能就從兩天縮短為一天、半天完成,以後也可以在兩小時內完成。有些人見到下屬工作還沒達到要求,往往急著搶下來做,這是不成功的主管。沒有耐心等待下屬成長,事必躬親,只會累死自己,成就不了大事。

我有一個弟子很聰明,說話條理清楚、做事積極,忠誠度也高,於是提拔他當中階主管,帶領兩位小主管。但這位徒弟對下屬做事非常不放心,任務交辦下去後,不到兩天就收回來自己做,每天累得半死。大夥睡覺時,他還在忙,一早大家起床了,他卻還在睡覺。

結果,他的辦公桌上公文疊得很高,做都做不完,身體也搞壞了;部屬卻閒得沒事做,只好辭職,我只得把這位主管換了。事必躬親的結果,自己分內的事沒做好,部屬的工作也被耽擱了。

我告訴這位徒弟:「你們做的事情,師父不曾搶過來做;即使你們做得慢、方向做偏了,我也只請你們來談談,瞭解問題癥結,一一克服,但師父不會全拿回來自己做,否則我們團體是不會成長的。」

我對管理問題,非常重視層次,上下分工、分層負責;唯有這樣,團體才能順暢運作。看到屬下沒做好就拿回來自己做,這是很糟的領導者,這會讓部屬不能成長,也因領導者的不放心,讓部屬感覺被看輕。這些都會造成人才損失的。

沒有耐心等待下屬成長,事必躬親,只會累死自己,成就不了大事。

■ 聖嚴法師《方外看紅塵》

劉濟雨《心路》新書發表會暨幸福人生講座

大愛電視八點檔大愛劇場《雨露》男主角本尊劉濟雨即將前來亞庇進行《心路》新書發表會暨幸福人生講座,地點在慈濟亞庇聯絡處里卡士會所,時間11月2日(星期五)傍晚八時至九時三十分(七點入場)。

劉濟雨是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前馬六甲暨新加坡分會執行長。他在1988年以一名台商身份來到馬來西亞馬六甲投資,成立了上橋制衣工業(馬)有限公司。

本名為劉銘達的劉濟雨,在一次的因緣之下,從此積極投入當地的慈善工作。在2001年,他結束了制衣廠事業,將廠房及廠地捐贈給慈濟,從此全心全意投入志工的工作。

他曾任台灣銘傳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德霖學院等大專院校的慈濟人文課程講師,也常受邀到慈濟全球許多據點進行講座及分享。2004年底,當南亞大海嘯世紀浩劫發生後,他協助慈濟在斯里蘭卡的災區重建工作及帶動當地 的會務。

智慧定位 航向快樂人生 

台商劉濟雨在其處女著作《心靈四神湯》中提到說:「人生就像一艘船,要行於幸福美滿的航道,需以智慧用心定位。一旦定位偏差,不必慌張,只要轉換航道、從心出發,那麼每個日子,都可以快樂出航──航向碧海藍天,飛向不可名狀的快樂人生。」

常年奔波於新、馬及斯里蘭卡三地的劉濟雨表示,忙碌得很有意義,目標的轉移,讓 他開創了另一個生活重心的空間。曾經年少得志,事業一帆風順的劉濟雨,在偶遇善知識之後體悟了真實人生,並以自身經驗與眾人分享。他表示,人人都在尋找快 樂,當心裡不快樂時,就往外尋找娛樂,並不斷地遊山玩水以消耗時光。只會享受物質生活,不懂得提升精神層次,就好像鍍金的飾品,看起來輝煌燦爛,但沒什麼價值。表面看起來豐衣足食,但內心空虛也是苦難人生。想要心靈的富有,就需常淨化心靈,運用智慧善用生命。做好事就是為自己加持,如此有福之人到哪兒都是福地。

良醫不只治療還要關心 

至於工作忙碌的他,如何善用有限的時間?劉濟雨說:「因為忙,時間有限,事情多,便逼得自己要會以智慧安排時間,用技巧妙用時間,用速度換取時間。懂得利用時間,時間變鑽石;不懂得利用時間,時間變砂石。」

劉濟雨在慈濟道上累積浩瀚的人生智慧和生命的美學,後來更將它匯集成文字,並編纂成 書,包括有《心靈四神湯》、《讓生命展翅高飛》、《慈濟道上問與答》及《心靈寄語》,如今,更於今年度出版了第六本著作《心路》。

此幸福人生講座及《心路》新書發表會在亞庇僅辦一場,入場免費,大家也可在會上觀賞《雨露》之精彩片段。洽詢電話088-381779。

【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