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0 June 2017

易經最重要的教誨:審時合勢,順時而動

絕大多數的人可能都沒聽過「時中」這個詞。這是出現在《易經》中的詞彙,意思是「順時而動、與時偕行」,一切都在「時間之中」,亦即吻合時序的意思。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自有它的時序風景。不論運勢好壞,只要依循時序做該做的事,就不會錯過時機,懂得在春天播種,秋天收成,而且能夠瞭解下一次春天的前兆何時來臨。

「時中」的「中」,即中庸之道。所謂的「中庸」,是沒有過與不及,思考或行為都不偏不倚地保持中道精神。

說到「中」,很容易令人誤以為是在左右之間,取得正中央的平衡。其實這是錯的。

射中箭靶時稱作「命中」,正好符合想法時我們會說「正中下懷」,換句話說,並不是只有不冷不熱,舒適宜人的季節才叫做「中」。

夏天就要燠熱逼人才是「中」,否則動植物都無法蓬勃有生機。同樣的,冬天就該冷冽刺骨才是「中」。

「時中」是「通達時序」的意思,也就是解決之道。《易經》每每提到什麼情況下該如何應對處理時都寫著「時中」,《易經》告訴我們,只要審時合勢,順時而動,就能長保順境,在逆境中也不以為苦,就能行事順利,持盈保泰。

人在陷入困境或狀況不佳時,理所當然會急著尋求解決對策。但《易經》不論時機的好壞,必定寫著「時中」,因為若不這麼做,就沒有一件事能夠如願以償。換句話說,就算是運勢最佳的時候,如果不順應「時中」,任何事都不會順利。

《易經》包括龍卦在內,總計有六十四卦,幾乎涵蓋人生會遇到的所有狀況。而且,每一卦都和龍卦一樣,記述了六個階段的變遷。除了說明每一個階段應當做什麼事,也具體寫出每個時序最合宜的應對進退。

也就是說,所謂的「時中」,就是順應變化原理的應對進退、立身處世的方針。實踐「時中」的行為,稱為「中」;透過體驗而瞭解「中」極其重要,可以說正是《易經》的本意。

一味追求潮流,終將被時代的洪流吞噬

—觀察「時中」才能順勢而為、趨吉避凶


常聽許多人說「領導者要能順應時代潮流」。時代潮流是指當代的傾向或風潮,也含有當代的流行、趨勢等意義。

然而,《易經》卻強烈警告我們不能順應潮流,提出「追逐時流者,將與時流同歸於盡」,教導我們應當「觀察時中」。時中就是切合時序的作為,所以並不等於順應潮流,甚至可以說完全相反。

舉個有關泡沫經濟時期的例子來說明就容易瞭解了。

當時的銀行向企業或資產家積極提出「要不要融資購入土地?我手上已經有賣方名單了」,亦即轉賣土地謀利的提案。也有銀行向日本中部地區某位屈指可數的實業家暨資產家提起這個方案。

那位資產家稍加考慮後去找父親商量,父親一言不發聽了前後來由之後問:「你的公司有資金困難而需要向銀行借款嗎?」對方回答:「當然沒有這個困擾。」據說父親立即回答:「那就沒有必要借錢。」這樣的判斷就是符合「時中」。他準確地貫徹時序,不用說,後來的命運與順應潮流的人大相逕庭。

領導者很容易誤以為「搭上流行或風潮的便車,提高獲利」是自己的任務。時流確實就是這樣的產物。順利地乘風破浪,或許可以華麗地在空中飛舞。但是,時流的浪潮不可能永遠讓你隨心所欲,一旦運勢不佳就會一敗塗地,讓你看不見變化的原理。

以上說明了《易經》的基礎知識,及領導者應當瞭解的時序變化原理。下一章開始,我們將更深入地閱讀龍的故事,對照自己的情況及實例,學習各階段的應對之道吧!

易經職場智慧

‧ 不管是自身的成長或身為領導者,只要所作所為或經營上的運籌帷幄能依循大自然的法則,就能解決問題或障礙,通曉萬事萬物。

‧ 嫻熟「時序變化的法則」,就能洞悉變化的預兆、預測未來,不論公司經營或人生,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事事順遂。

‧ 轉變才能帶來成長、發展。無論變化是好是壞,唯有變化才是促進成長的糧食。

‧ 任何事物達到頂點,就是事物將往相反方向變化的訊號。

‧ 《易經》每每提到什麼情況下該如何應對處理時都寫著「時中」,只要審時合勢,順時而動,就能長保順境,在逆境中也不以為苦。

‧ 時中就是切合時序的作為,並不等於順應潮流,甚至可以說完全相反。

本文節錄自:《易經商學院:從菜鳥到CEO的六堂成功講義》一書,竹村亞希子著,卓惠娟譯,野人出版。

https://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5333.html

Thursday 29 June 2017

火車鐵軌和小孩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讓我們對做決定有更深刻的認識。

有一群小朋友在兩條鐵軌附近玩耍,一條鐵軌還在使用,一條已經停用;只有一個小朋友選擇在已停用的鐵軌上完,其他的小朋友 都在仍在使用的鐵軌上玩 。

這時火車來了,而你正站在鐵軌的切換器旁。讓火車停下來已經不可能了,但你能讓火車轉往停用的鐵軌,這樣的話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數的小朋友。

但是,那也意味著那個在已停用鐵軌上玩的孤獨小朋友將被犧牲掉。你該怎麼辦?或者就讓火車開過去嗎(你不採取任何動作)?

讓我們停一下,想想我們會做怎樣的決定。

分析一下形勢…

仔細想想…

給出你的答案!!!

現在…繼續!!!


大多數人會選擇 轉換火車軌道,犧牲那名在停用鐵軌上玩的小孩。無論從道義上還是情感上講,以一個孩子的代價來挽救大多數孩子的生命會是大多數人的理性決定。

但是,你是否想過,那名選擇在停用鐵軌上玩的小孩顯然是做出了正確決定- -在安全的地方玩?

然而他卻必須 為那些選擇在危險的地方玩的無知的朋友們而去犧牲。

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 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發生。

在辦公室、團體裡、政治圈裡,尤其在一個民主的社會,少數人常常為了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無論那些多數人是多麼愚蠢和無知,無論少數人多麼有遠見和卓識。

那個選擇不與其他小孩在仍在使用的鐵軌上玩耍的唯一小孩 被逐出局。他如果被犧牲掉,沒有人為他落一滴眼淚。

正確的決定是 – 不要試圖讓火車變道,因為在鐵軌上玩的孩子們當然知道軌道仍在使用,當她們聽到火車鳴笛,自然會跑開的。

如果你將軌道切換後,那個乖小孩必定慘死,因為他從沒想過火車還會開到廢軌道上!而且,該軌道之所以被廢棄,可能是因為它是有問題, 不安全的。

如果火車被切換過去了,整車的乘客可能被置於危險之中!在你試著犧牲一個小孩的生命來挽救幾個小孩的時候,你可能結果是 在用整車的乘客來挽救這幾個小孩子。

我們都知道 生活中充滿著艱難的決定需要我們去做,但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匆忙做出的決定並不總是正確的。“記住,正確的決定 不總是大家都支持的那一個… 而大家都支持的不見得總是正確的。”

每個人都會犯錯;所以他們才會把橡皮擦裝在鉛筆上。

http://hshieh.blogspot.my/2010/06/blog-post_4999.html

Thursday 22 June 2017

業力與潛意識

/ 圣严法师

面對人類行為與情緒的失控,根據佛教的說法,這和個人業力有密切的關係。業力這個觀念是指我們在過去無量世(也可以說是「無始」)以來,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種種行為(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和心理的行為),所造成的一種力量,一直累積下來而集中到我們現在這一生之中。

不過,並不是我們過去世所有的業力,全部都會在這一生中顯現出來,而是要看哪一種業力最強,以及哪一種業力和我們這一生的環境、因緣最相近也最相應,才會在這一生出現。當然,如果業力的力量小,或是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機會或環境讓它發展,那麼它也就不會起作用了。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都將業力歸咎於潛意識,認為是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與生活,才會影響我們能力的發展和智慧的判斷。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是自己不能控制也不能自覺的,它蠢蠢欲動,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產生這麼一個念頭,而且還不斷出現的現象。它很可能是由我們從小到大的種種經驗、學習而得來的影響,並在頭腦裡產生的一種力量;也有可能是自己給自己的訊息,並不是外界或生命之中發生過的事,但是自己的心念常常告訴它、暗示它,結果就變成一種潛意識。

因此,我們可以說潛意識是從業力來的,因為過去有些業的力量相當強,所以到了這一生會對某一些事情記得特別清楚,而且很深刻地進入頭腦,並從內在製造一些觀念,於是就出現一些念頭,變成了潛伏的意識活動。不過,它雖然從業力來,但是和業力並不同,潛意識是已經在運作的,在我們這一生之中時時刻刻找到機會就會出現;而業力則有的已在運作,有的則無,也就是有的在這一生能夠現前,有的則不會現前。當我們瞭解潛意識與業力愈多,發生問題的機會便愈少,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那是什麼了。

這就像人都怕鬼,而人怕鬼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不知道鬼的模樣,也不知道鬼在哪裡,所以隨時隨地都在疑神疑鬼。反之,如果清楚鬼是什麼模樣,也知道它會在哪裡出沒,就不會怕它了。潛意識和業力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瞭解潛意識愈多,對我們就愈有幫助。

所以,心理學家、心理醫生往往也試圖勾起人們的潛意識,甚至用催眠術來瞭解受測者的潛意識中究竟在想什麼?想講什麼?準備想做什麼?當受測者知道原因之後,這個潛意識的力量就會漸漸褪色,進而不再產生作用。

而我們的業力就像有根的草,斬草本來應該除根,有時候雖然不除根,但是如果我們一看到草就砍,只要芽一冒出土就除草,那麼草根就會因為來不及吸收營養而慢慢萎縮。

同樣地,雖然有業力,但是它不一定會造成我們的困擾,就像草根還在,但是只要不讓它有機會生長,業力自然也會消失。我們普通人都有遇到困擾的時候,雖然我也肯定心理治療的效用,但佛法畢竟是正本清源,能除根的,所以用佛法來處理情緒煩惱,比心理分析或是催眠更好一些。

◎摘自: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http://www.ddc.com.tw/book/detail.php?id=1225

Tuesday 20 June 2017

說法無量義無量

本書係「靜思法脈叢書」八大書系「隨緣開示書系」五子系列其中之「觀機逗教」子系列,以《無量義經‧說法品》為全書章節骨幹,再以證嚴上人與眾的對答互動作為血肉,內容為上人應機應緣與大眾的對答實錄,用以指點迷津,如夫妻、親子、婆媳、同事等等人際之間,且及於求法問法、相談天道地理人倫等等萬物真理。

一則一則的觀機逗教,可讓人從中體悟上人的說法無礙,以及上人為何能發明諦不虛之慈悲心。如同《無量義經‧說法品》之義涵:菩薩所以能說法無量義無量,就在於能真實把握佛法精髓與眾生根機,以慈悲心轉大法輪,令眾生於法自在、發菩提心。上人回答世間眾生各種提問的清淨智慧,每一則都是啟發自我覺悟及助人覺悟的良方。

內容簡介:


此書共分三卷,卷一【諦觀諸法】啟發人們曉了萬物性相原本空寂,因緣和合才有世間諸相;若能去除習氣不著相,就能照見真實,回歸清淨本性。然而,眾生不明真空妙有之真理,起一念虛妄,橫生執著計較,與外境粗相糾纏,不斷複製幻境;本性被無明遮蓋,所以煩惱無量,在苦中流轉,不得解脫。

卷二【大轉法輪】世間不離生滅法,人事萬般是無常。此卷呈現菩薩通達諸法、安住實相,不忍眾生執迷虛妄假相,所以發大慈悲救拔苦難、常轉法輪廣演佛法。眾生根機、煩惱無量,菩薩因此說法無量,故義理無量。雖然法義無量,但諸法皆由心生;雖然道理開闊,但總歸清淨本性。以一切法對治一切心,如水能洗滌世間污穢,法水能淨化眾生心垢,引導眾生展露本具善性。

卷三【得道證果】菩薩在苦難中成就,走入人群,不斷啟發慈悲心念,不離棄苦惱的芸芸眾生,從無私付出中,體證菩提道果。此卷蒐集菩薩開啟種種法門,使眾生滅除無明煩惱,回歸無恐懼、無得失的法喜境界;菩薩更以智慧施教,度化眾生萌發道心,透徹虛幻假相,踏實地行在菩薩道上,以清淨大愛利益世間。

書籍資料:


書名:說法無量義無量
作者:釋證嚴
出版者:靜思人文志業股份有限公司
規格:25 開(15 x 21 公分)352頁 平裝
定價:320 元
慈濟各分支會、聯絡處、靜思書軒皆有展售
讀者服務專線:02-28989888

http://tw.tzuch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3011%3A2013-10-17-09-53-23&catid=38%3Aread-tips&Itemid=560&lang=zh

Monday 19 June 2017

「氣」是什麼?

「氣」是什麼?這的確是個問題。中國的道家,關於「氣」字,大約有三種寫法,它也代表了三種意義。

(一)「炁」字:這是古文的氣字,上面的「无」,就是無的古字。下面的「灬」字,就是火的變體。古代道家的丹經道書,提到了「氣」,便常用這個「炁」字。也可以說,無火之謂「炁」。

但是怎樣才是無火呢?須知道家的思想學術,與中國古代的術數。總是脫不了關係的,尤其與五行、天干、地支等名相術語,更是息息相關。在五行之中,心屬「火」,所以無火之謂「炁」。做到息心清靜、無思無慮之境,才是真「炁」縕氤的境界。

(二)「气」字:也是古文的氣字,籀文、篆書大多都用這個「气」字。強調些說,這個「气」字,也就是代表自然界的大氣。

(三)「氣」字:是後代通用的氣字,但從古代道家與中國古代醫學的觀念來說,這是人們吃食米穀之後,而有生命呼吸作用的「氣」。

唐、宋以前,道家修煉的方術,有專門用「服氣」的方法。那是專心一志,利用呼吸的屈伸起伏,以求達到「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道術,它與印度古代瑜伽術中修氣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又分化為後世各種修煉氣功的法門。這些煉氣方法的最後目的,都是憑藉呼吸的作用,由此而引發生理潛能的「真氣」,那才是「氣功」與「身瑜伽術」的極果。如果永遠只是停留在呼吸氣機的功用上,那就永遠得不到「氣功」與「身瑜伽」的最高成就了。

那麼,「真氣」它究竟又是什麼東西呢?所謂「真氣」,也只是無以名之的代名辭,在「瑜伽」術中,又有別名稱它為「靈能」,或者形容它是「靈蛇」。至於西藏的密宗,則另稱它為「靈力」,或名為「靈熱」。總而言之,它就是佛家唯識宗所講「暖」、「壽」、「識」綜合起來的「業識」的功能。為了講解的方便,我們借用現代語來說,它就是生命的「本能」,或可簡稱它是「能」。

但是這裡所謂的「本能」或「能」,並非就是物理學上「能量」的能,也不是生理學上「本能」的能,或者有些人認為它就是物理學上的電能,或認為它就是電,那都是觀念上的偏差,不可妄用。因為它的究竟,畢竟不是「物」的作用。不過,這樣一說,又很容易牽涉到哲學和科學範圍的論辯裡去,所以暫置不論。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Friday 16 June 2017

佛說法華前,先說無量義

佛欲說

法華一實相理故,
先說此無量義處,
謂將以無量之義,
會歸一實相之理,
實相之妙義無窮,
故是名無量義經。


《法華經》是諸經之王,經文很長,把它的義理濃縮起來,就在《無量義經》。《無量義經》是《法華經》的精髓,《法華經》解釋《無量義經》的道理。所以聽《法華經》,不要忘記了《無量義經》,尤其是〈安樂行品〉,在〈安樂行品〉將近圓滿之時,應該要更加回憶《無量義經》,因它就是《法華經》的精髓。先把佛陀心藏的這個妙法,佛陀這樣用心保護著,到達因緣成熟,在靈山會時,就把《無量義經》完全講出來,四十二年間,一直從「苦、集、滅、道」,「四諦法」,佛陀開始第一次講,就已經開始隱藏著這樣的道理存在。

佛陀看到眾生根機不整齊,所以把它隱藏起來,先一步一步引導眾生,讓眾生了解,人生苦難偏多,這樣一點一點讓大家漸漸接受,這是佛陀的智慧、慈悲、耐心,內心感覺、體會,果然人間疾苦啊!就開始知道要如何去找出「苦」的根源,佛陀解釋,苦的根源來自人心,因一念欲念,所以去緣外面的境界,從內心一直說到外面境界,種種因緣來誘惑人心,從人的心念再分析到外面,這樣會合起來去造作的業,從那個業力再分析,分析到因緣。這種層層疊疊,真正微細的法,分析到很闊大。有的人聽,知道了,但要如何?苦這麼多,如何能避開苦呢?開始就再講更多「滅」。「滅」,真的是苦不堪,要如何去滅,道理很深。人的心欲這麼高,就像波浪,一波未過一波再來,外面的境界,一境還沒過,另外的境界又靠過來,這種內外層層疊疊,要如何能滅掉呢?佛陀就開始要修行。

修行的方法,種種身、心、口要會合起來,開始要講道了。苦集滅道,在《無量義經》也將那個道理收在裡面,因緣也收在裡面,只是要用很長的時間,不論是「阿含」、「方等」、「般若」,這時機都要納入在這裡。在《無量義經》,裡面也很微細,有佛陀的觀念、思想,那個至深很高的妙法,就是初覺悟那個時刻,在「華嚴」的境界,那種很微妙的心境,佛陀開頭就講出來了,「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這個境界,是在《華嚴經》的境界。

所以佛陀從開始覺悟,剎那間那個心境的體會,眾生本具佛性,人人皆有。佛陀發現到了,一直想要和大家分享,希望人人能夠自我尊重,自己原來也具足覺性智慧,讓眾生了解。但心念一轉,眾生是這樣,無法將心懷完全釋放出來,所以佛陀只好開始以「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先讓眾生知道,體會,將它分析如何修行,去除煩惱等等。誦《無量義經》,經文裡面應該都能夠體會,從「寂靜清澄,志玄虛漠」就已經接觸到「華嚴」的境界,從「華嚴」的心境來分析,再開始用「阿含」來向大家慢慢誘引。「阿含」過了之後,十二年過去了,八年的「方等」,開始又是「般若」,這樣一段一段一步一步牽引過來。「般若」是要大家去除執著,產生智慧,但是「般若」,一切皆空,恐怕眾生會偏,所以佛陀在「般若」過後,趕緊要轉入「法華」

所以「法華」是時機成熟,空的般若智慧,智慧體會所有一切都是幻化,如露亦如電,但眾生執著,就是在計較,就會造這麼多人間苦難。人總是由不得自己來人間,在人間所感受的苦,那是無窮盡,所以佛陀不得不來人間教化眾生,講出在人間能夠做的法,那就不是「般若」,也不是「華嚴」,他是中道,就是「華嚴」境界,「般若」智慧,但不是像「阿含」、「方等」,只是執著在人間裡面。他講中道,不能完全放棄人間,因為若放棄,那就沒有佛法了。佛法一定要走入人間,佛法為人間所有,如果沒有人間,就不用佛法了,佛法是為了拔除眾生苦難,所以才有佛法。

因為眾生苦,所以才有修行,因為有修行,才有覺悟,覺悟的境界就是透徹了解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心空曠起來,但它有很甚深的妙理,那就是佛的境界,回歸到佛的本性,「華嚴」境界,就是覺悟了之後,那種「靜寂清澄」的境界。《無量義經》教導我們如何投入人群,雖然我們還是凡夫身,但我們也能夠學佛法,去淨化眾生心,我們的身如載道器,那行駛船,駕駛船的舵手,他自己也是有一艘船,能夠自己利用這艘船來從煩惱苦難的彼岸,度到沒有煩惱而安然寂靜,靜寂清澄的彼岸去。

所以我們靜思道場,要和大家講《無量義經》,不要放棄,人人要重新讀誦《無量義經》,因為《法華經》讀起來經文很長,《無量義經》是精髓,《法華經》聽過之後,我們要常記憶,從讀誦《無量義經》,就能夠回憶《法華經》裡面的經文,裡面法的風光。所以你若常讀《無量義經》,《法華經》再聽過之後,法的風光就常常很清楚,希望大家能夠回歸一實相之理。

所以「先說此無量義處」,那就是「謂將以無量之義」,很多很多的道理,都要將它回歸一實相的道理。實相之妙義無窮,佛陀一生說法,從鹿野苑說「四諦法」開始,一直到法華會,靈鷲山,這麼多林林總總的法回歸回來,那就是在無量義,「回歸一實相之理」,裡面很多很多道理的精華,就是涵蓋在這個地方。所以「實相之妙義無窮」,裡面很多真實法無窮。「故是名無量義經」,要讓大家了解,知道讀經的方法。我們現在精舍有「靜思人文營」在精進的菩薩,要如何能夠在靜思法脈去透徹了解?

*佛說法華前,先說無量義,次入無量義處三昧。無量者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即無量義處,能生無量法,實相為義處,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得為無量法入一義處。無相三昧,謂之無量義處三昧。

「佛說法華前,先說無量義」。要講《法華經》之前,先說《無量義經》。所以,「次入無量義處三昧」,他講《無量義經》之後,開始坐定下來,就是表示後面還有話要說,那就是講《法華經》之前,《無量義經》講完,佛陀就坐定了,入無量義處三昧,就開始放光了,在眉間放光,這就是《法華經》之前。所以,「無量義者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三乘」大家知道了,就是小乘、中乘、大乘,聲聞、緣覺、菩薩;五乘就是再加上人乘、天乘。佛陀講人間法,那就是人乘;說生天的法,那就是天乘。持十善升天堂,持五戒生人間;持清淨戒,那就是要入賢、入聖,就是脫離生死。所以要從聲聞、緣覺,一直到達菩薩發大心,再回歸人群裡,這就是「五乘」。

「即無量義處」,這些都涵蓋在《無量義經》之中,就是「即無量義處,能生無量法」。「實相為義處」,這個實相,佛法的真實法,真實法叫做「實相」;真實法就是在無量義之中。所以「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從一義能夠產生無量無量的法。所以「無相三昧」,是一義處,也叫做「無相三昧」。

幾天來一直對大家說「有為法」,那就是要入人群去,有為法,要用「無相三昧」,那就是「無為法」。我們心無掛礙,無污染在人間中,我們能夠自由進、自由出,就不會受眾生牽絆著我們,就是不會被牽絆,就是進出自如,這「無相三昧,謂之無量義處三昧」。

釋迦佛講《無量義經》後,入無量義處來放眉間毫相。眉間的白毫相光,那是因為佛將《無量義經》講完,將他心所懷藏著的法,一直一直慢慢解釋,到最後將它回歸回來,展現給大家。現在開始要再回歸,要入佛覺悟的境界,那就要入眾生濁群中去度化眾生。所以《法華經》解釋《無量義經》的道理。

http://neptuner.666forum.tw/t13939-topic

Thursday 15 June 2017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

1)好如佛陀为他的弟子授记,因为他们已经悟道,将来可以成佛,承传佛陀的法。人人皆有佛性,只要精进修行,便可依据各人的根性和时机,信念和态度,未来可以成佛。

2)同样,师父为我们授证,因为师父认为我们已经得到师父的法、心、理念、承担与愿景,相信我们可以在菩萨道上精进不退,挑起如来家业,做师父的手和脚。

3)受证是对师父的一种约定,一种承诺,因为师父相信我们,我们不能违约,背约,失约。

4)资深的要做资浅的role model,互相感恩,互相尊重,一起把慈济志业更上一层楼。

5)做须弥山下小蚂蚁,人多才能办更多的事。

6)不是毕业,是刚拿到牌照而已,信心具足,可以代表慈济,代表师父。

7)我们更应该谨言慎行,因为穿起制服,就是代表慈济,会众认得我们的制服不是人。当然不代表没穿制服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当你做久了,就算没穿慈济制服,人家也知道你是慈济人。

8)慈济志言和誓愿文,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加强我们的精神理念,志言教导我们所应保持的心态,誓愿文教我们如何加强我们的心态(修六度)。

9)持戒很重要,以戒为制度以戒为师,如果戒律都守不好,慈济人的仪表,反映我们是否受教,否则,要如何做大事成大事?

10)《法华经 安乐行品》上周讲到“髻中明珠”,要带出时机根机对了才给对方,否则对方不会珍惜也不懂你在说什么;好如佛陀讲经说法42年后才开始说《法华经》,师父也是。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

唯王頂髻明珠,不妄與人。喻佛頂上甚深妙法,得其人乃付之。
寶珠有澄濁水之德,譬如明珠置濁水中,以珠威德,水即澄清。
髻中明珠不即與之,此有尋常之功者,喻此法華經為第一妙寶。
三乘人根性未熟時,尚不能為之宣說。

20170531薰法香《法华经 安乐行品第十四》

同样,为什么要有培训制度,时机根机到了才让对方受证,否则他也不会珍惜也不会投入。

11)其实制度只是一个参考,之前没有制度,而是“以戒为制度”。心态很重要,看你用什么心态来做慈济。

12)一个人精进不精进,其实平时也都看出来,因为平时他都有在做了,培训期间,要加强的只是他对慈济的认知,理念的认同等等。那些平时没有在做,却为了要受证而在培训期间才来为了符合要求而做,受证后,相信他们就打回原形,见不到人了,最多只有在大活动或岁末的时候才出来亮亮相,大家才能看到他们的倩影。

我们要做这样的慈诚委员吗?当然不要。

13)受证的意义,在于我们愿意承担,把师父50年如一日的精神承担过来。不代表受证后就一帆风顺,会面对很多的困难、考验、挫折与无奈,这些都要有所心理准备,师父50多年来也是一样,比起来,我们的烦恼,就微不足道。

/ 化十

Wednesday 14 June 2017

勤四修,行六度

成佛之道,力行「四修」

菩薩道難行,要歷經久遠時間、要面對無量眾生,通過重重考驗,才能到達成佛境界。晨語時間,上人教導,有志行菩薩道,要力行「四修」——

無餘修」,不漏失分秒、不漏失任何一個人,珍惜時間在人群中造福增慧;「長時修」,經三大阿僧祇劫而不倦;「無間修」,精勤勇猛無剎那廢弛;「尊重修」,身心恭敬佛、法、僧。

「佛陀是福德智慧圓滿的覺悟者,不斷來娑婆世間度眾生,時間沒有漏失,也不放棄任何一位眾生,生生世世專心修行,在人群中修福緣、長智慧;而致福慧圓滿、覺悟成道,以身示現『無餘修』。」

天下好事做不完,上人勉眾,看到別人做好事,要由衷讚歎,也要努力跟進。「以平等大愛普施一切,不漏失任何一刻精進學習,也不漏失任何度眾的機會,就能在人群中造福、增長智慧,累積福慧資糧。」

經典記述,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行成佛。上人解說,「阿僧祇劫」意謂漫長久遠、難以計量的時間。「從凡夫地到成佛,要累積足夠的福慧資量,必定得經過長時間修行。」

劫,是佛教計時單位。人的壽命從十歲算起,一百年增加一歲,直到八萬四千歲,是一增劫;再從八萬四千歲,一百年減少一歲,減至人壽十歲,是一減劫。經過一增劫、一減劫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

「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劫的修行,才於兩千五百多年前覺悟成佛,故謂『長時修』——在長久的時間,時時精進修行、不斷付出。」

成佛之路漫長,如何能心無倦怠、不退轉?佛陀教眾,要廣行「六度」。

第一「布施」,付出有形的物質、無形的心血與時間,無所不施;第二「持戒」,要持清淨戒;第三「忍辱」,要禁得起批評考驗,有錯即改,對的就要堅持,要禁得起有形、無形的磨難。第四「精進」,就是「精而不雜,進而不退」,把握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一切因緣,用心「思惟修」;能精進、有「禪定」,就能提升「智慧」。

「常行六度,修行不倦,一切修學與磨練,即能增長自我慧命。」

人生苦短,時間來不及。上人言,精勤勇猛,認真修行,沒有剎那的荒廢、停頓,就是「無間修」。「警覺自心煩惱與缺失,要立即改過;莫讓雜念消磨時間,或讓身心隨著無明而生病。」

佛教徒必須虔誠恭敬三寶。上人教眾:「修行要懷抱虔誠尊重心——對佛恭敬,好好聽法;對法恭敬,用心修行;對僧恭敬,殷勤無間。這就是『尊重修』。」

上人言,精勤勇猛不懈怠,是對「佛」的恭敬;深入佛法,虛心學習,是對「法」的恭敬;在僧團中以「六和敬」自我提升「僧格」,互為善知識,相互尊重勉勵,是對「僧」的恭敬。

「尊重佛,學習佛陀典範;恭敬法,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累積慧命資糧;敬重僧,保持僧格,鍛鍊身心力量以荷擔如來家業、擔負救度天下眾生的重擔。對佛、法、僧虔誠,對人、事、物恭敬,口說好話、心想好念、身行好事,就是『修福』。」

行菩薩道,除了修福,還要「修梵行」。上人教眾,潔身自愛,心無煩惱,具足智慧,才能入人群不受污染,以清淨無染著的身心,將每個人都視為如來佛般禮敬、供養。

「生生世世『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尊重修』,在人群中結好緣、廣布善種,讓種子成長為大樹,開花結果,又能一生無量種子,善法才能普遍在人間。」

http://web.tzuchiculture.org.tw/?book&mp=4664

Tuesday 13 June 2017

从内修到外形/行

/ 化十

1)六月,还有两个月就是审核推荐时刻。三月甫开始报名/上课,半年不到。其实培训是要一年的。

2)很多培训似乎都还没有进入状况。浴佛那天,一位培训跑来说她很烦恼,因为是直属叫她报名,其实她还是很多都不懂,不想这么早受证。

3)的确,我们的母鸡只叫小鸡报名培训,但有没有好好的带?有没有把该注意该导正的地方指正出来?还是不敢讲,然后到了审核推荐的时候才说这个没有符合那个没有做到,那对培训不公平。

4)浴佛当天,就注意到了几项事情:短头发,染头发,非白鞋白袜,离开座位时没有把椅子归位。上回培训课的时候也发现很多学员都不知道我们不走中央走道。

5)其实,见习甚至灰衣的时候这些就要知道了,相信上课在学佛行仪进退行仪的时候就要知道了。

6)为什么要培训,为什么要受证,很多人都还不懂。所以很多人受证后就不再出现,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向他们解释,他们以为受证只是穿上蓝天白云穿上旗袍八正道慈诚大衣与众不同,甚至起了骄慢心,这是不正确的。

7)外形反映修行,从内修到外行/形,有没有学到,从一个人的言行仪表就可以看出来了。

8)佛陀时代授记给500个弟子,因为他们已经悟道,将来可以成佛,承传佛陀的法。

9)授记是个很庄严、很严肃、很认真、很值得珍惜的一个仪式。

10)同样,师父授证弟子是因为认为我们已经得到师父的法、心、理念、承担与愿景(慈济志言和誓愿文)。

11)佛心师志,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琅琅上口,但有没有做到?还是有名无实?

12)不给他授证是断他慧命?让他授证,如果他还没有准备好,或因缘还没有成熟,反而害了他,给他压力。

13)四五年前菩萨大招生的时候,很多志工随便就授证,因为我们要数目,结果欲速则不达,真正出来的没几个。

14)谁已经有在填写家谱?谁还没有开始填写家谱?希望大家认真填写,因为将来家谱也是给回你们。

15)与其问为什么要受证?不如问为什么要做慈济,为什么要培训?

16)师父要我们深入无量义经/法华经里有说到:净寂清澄...........。 不容易,因为众生刚强,我们师兄姊尤其是。所以很难,遇到很多困难,挫折与无奈,要经得起考验。

17)我们要承传的,不是穿蓝天白云,是要承传师父的心,师父的理念,承担与愿景。

18)受证的意义,在于你愿意承担,甘愿做欢喜受的传统,把师父五十年如一日的精神承担过来,这才是我们授证的意义。

19)六度万行,第二度持戒,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不会走歪走偏,不是要约束。

20)有没有注意到,人间菩提上人是说感恩?晨语薰法香则要我们多用心?

Thursday 8 June 2017

直心是超越主觀與客觀的

■ 聖嚴法師

《六祖壇經》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那麼直心是什麼?道場是什麼?淨土又是什麼?

直心不是心直口快、胡說八道,而是不要把自我的立場、個人的利害和判斷放進去,是超越於自我的,甚至是超越於客觀的,也就是主觀與客觀都要超越才是直心,因為主觀不可靠,客觀也不一定可靠。

主觀,大家都知道不正確,那客觀就正確嗎?所謂「客觀」,是指許多人共同的想法和看法。一個人的想法叫做主觀,許多人的主觀相加叫做客觀,可是一個盲人是盲人,十個盲人、一百個盲人,還是盲人;不可能一個盲人看不到,一百個盲人加起來就看得見。所以不能說客觀一定是正確的,因為客觀是許多人共同的主觀。譬如,一個人不知道「無」是什麼,十個不知道「無」的人在一起討論以後,投票通過他們討論的結果就是「無」,這樣算不算正確?

因此,世界上許多了不得的理論,都是聰明人想出來的,這些理論,很多人都覺得很好、很讚歎,但是過一段時間以後,另外的新理論會把它推翻,永遠都有新的把舊的推翻。如果每一樣「客觀」的理論過一段時間就會被推翻,那表示客觀是不可靠的。這時該怎麼辦?用直觀,也就是直心。

「直心」是超越於主觀與客觀,是不考慮自己,也不考慮大家的想法,事情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假使有一個殺人犯要自殺,這個時候你要不要救他?你救了他以後,他再去殺人怎麼辦?可能大家都會說:「這個人本來應該死,那就死了算了。」這似乎成為客觀的想法,但卻是不對的。他將來會不會又殺人是另外一回事,可是現在他要自殺,就一定要救他,等救了以後,再想辦法教他不去殺人,這才是智慧的處理法,是直心。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9E%97%E6%85%B6%E6%96%87/%E7%9B%B4%E5%BF%83%E6%98%AF%E8%B6%85%E8%B6%8A%E4%B8%BB%E8%A7%80%E8%88%87%E5%AE%A2%E8%A7%80-%E8%81%96%E5%9A%B4%E6%B3%95%E5%B8%AB/28232995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