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5 February 2020

學術作為一種志業讀后感

/ 張兼榮

寫馬克思韋伯(Max Weber)這篇文章的讀后感,就我而言不算是輕鬆的事,裡面討論的方面很多,也不是我能全部領會的,只能粗略的說上幾句。馬克思韋伯是上世紀德國出名的哲學家、法學家、經濟學家及社會學家等,同時也是公共行政學與現代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反正,他研究的領域廣泛,其文章學說值得推薦。

「學術」一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嚴肅的、正經的、高不可攀的一面牆,其實「學術」也是社會上眾多職業的一種,只是在于你是否要選擇走這條路,僅此而已。要把學術當作一種志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在象牙塔裡的教授博士,首要面臨的就是學者與教師——雙重身份。有時候,一位學術素養極高的學者,不一定會是個「好」的老師,這點相信很多學生是明白的。

一大學堂課裡,若面對老師的是成堆的學生,旁人看來,這個老師好像「很厲害」、「很會教」,下意識就會生成「這個老師的學術成就肯定也高」的直接想像。然事實不盡如是,多人聽課,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老師本身——教學方式、語氣、性情,甚至聲音。

當然也不能說,有教學天賦的老師就一定不是出色的學者,甚至大有人在。細想,老師要讓學生對問題能夠作出獨立思考,或許是教育裡一項艱難的任務。總之,學生的多寡是不能成為一種檢測研究學問能力的準繩。

靈感從熱情而來

除了雙重身份以外,韋伯也提到了「靈感」。靈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東西,在研究學術裡,我們都是在前人的庇蔭下慢慢前進的一群,不斷提出新的創見、新的視角、新的概念,是學術不斷進步的主因,而靈感從何而來?韋伯提到一個牽線人——熱情。熱情從來都不能缺席,你必須將熱情投放在工作上(學術研究),熱情能夠激發靈感,從而獲得「個人體驗」——達到學術成就。

「凡是不能懷著熱情去做的事,都是一種不值得的事。」如果對于學術研究沒有熱情,韋伯會奉勸你,還是轉行吧。熱情不一定能夠激發靈感,但沒有了熱情,靈感不會在這種「苦苦思索」的過程中萌發,沒有了這「苦苦思索」的過程,自己的創見會一直在門外徘徊。熱情是先決條件,而如先前所說,熱情不一定就會產生靈感——這就是研究學術的風險,有些人努力多年可能都不曾有靈感前來敲門。

韋伯也論及了「人格」,如果一個學者把學術研究當作一種表演事業,以「個人體驗」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吹捧、宣揚、炫耀自己的學術成就,或是假裝自己天賦異稟的樣子。這樣的人,我們不能把他當作以為有「人格」的人。唯有真心獻身于學問者,才能成就其「學術為志業」的高度與尊嚴。

由此,真正將學術當作一種志業的學者,在機構裡尋求更高職位非第一要義,也不會以受學生歡迎來作為自己的學術成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