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4 November 2021

令人毛骨悚然的理想國

/ 林沛理

我想在Facebook(臉書)成立一個群組,聲討其創辦人和首席執行長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這樣做是否有些奇怪,甚至自相矛盾?其實,由面世那天開始,臉書已是一個多重矛盾的巨型聚合體(a gigantic mass of contradictions)。

今天,它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社交媒體,但很諷刺,越來越多人把它用於種種反社會的用途。何謂「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社會學和法律的定義相近,泛指對家庭以外的社會成員,造成或可能造成傷害或騷擾的行為。按照這樣的定義,在臉書無處不在的網絡霸凌、散播謠言、人身攻擊和仇恨言論不是反社會行為是什麼?全球最大的社交媒體成為最大的反社會內容載體和傳播渠道,已成臉書無法化解的內部深層次矛盾。

這是臉書改名為「Meta」背後的故事和潛文本(subtext)。隨著「吹哨人」(whistle-blower)把所謂「臉書檔案」(Facebook files)公諸於世,Facebook不再是令人高山仰止的科網公司,而是很多人眼中全球最大的黑店,類似幾十年前千夫所指的大型煙草公司。以如此急速下墜的方式「失寵」(fall from grace),商業史上罕見。倘若這次由扎克伯格一手推動的品牌重塑(rebranding)計劃成功,他就是跟胡迪尼(Harry Houdini,傳奇魔術師)同樣厲害的逃脫大師(escape artist)。

事實證明,扎克伯格不是胡迪尼,連大衛?考伯菲(David Copperfield,魔術師)也不是。這可以從為Facebook 的品牌重新命名(brand naming)說起。改稱「Meta」,是要在「Metaverse」(元宇宙)的領域執牛耳和做領袖。問題是「Metaverse」是個「反烏托邦」(dystopia)。反烏托邦是希臘語烏托邦的相反詞 ,字面的意思是「不好的地方」(not-good place)。在創作人對未來的想像中,反烏托邦代表人類失敗社會的最終形態,特徵是反人性、極權統治和生態災難。「Metaverse」這個詞首度登場——在科幻小說家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一九九二年的長篇《潰雪》(Snow Crash),正是以反烏托邦的姿態現身。

科網公司改名叫「Meta」,就像婚姻介紹所自稱為「安娜?卡列連娜」(Anna Karenina,托爾斯泰以通姦為題材的小說),充滿自嘲和反諷意味。然而當扎克伯格和科網公司巨頭談到「元宇宙」,他們可不是在自嘲。他們的一本正經和自以為是出賣了他們——對這些塑造我們未來的大腕而言,小說的反烏托邦就是他們的理想國。

這無法不令人毛骨悚然。在解釋其「元宇宙觀」的八十分鐘長影片《Connect 2021: our vision for the metaverse》中,扎克伯格描繪了一個無障礙、無摩擦(frictionless)、無需與其他人接觸、甚至無需其他人「真實存在」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和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變成「比真實更真實的真實」(more real than reality)。

扎克伯格承諾,在未來只要採用他公司的應用程式和耳機等裝備,即使足不出戶,也會感受到「強烈的存在感」(a deep sense of presence)。在未來一年,他的公司Meta會花一百億美元進行有關的研發工作。但生命就是這麼一回事嗎?There must be more to life than this。扎克伯格自言每天都會穿同樣的衣服,目的是「不用做無關緊要的決定,只做與人類福祉有關的決定」。這不是自大,他的確有這個能力。這就是我晚上無法入睡的原因。▇

扎克伯格的人格障礙 

扎克伯格也許是天才,但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他有嚴重的人格障礙。他今年三十九歲,但性格似乎仍然停留在十八至二十五歲的成年早期(early adulthood),因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而變得越來越孤芳自賞,過著一種在精神上近乎自給自足的生活。

富可敵國、權傾天下的扎克伯格真的不需要他人嗎?德裔美籍心理學家艾力遜(Eric Erikson)說,人類若不互相依附和互相倚賴,生命還有何意義。我們彼此需要,越早明白這個道理,越符合全人類的利益(Life doesn't make any sense without interdependence. We need each other, the sooner we understand that, the better for us all.)。以今日世情,這些話的最後幾句應改寫成「我們彼此需要,他(扎克伯格)越早明白這個道理,越符合全人類的利益」(We need each other, the sooner he(Zuckerberg)understands that, the better for us all.)。

這其實是常識。英國詩人多恩(John Donne,又譯鄧約翰)的名句「沒有人是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引發共鳴,因為它喚醒了我們與生俱來的心理需要和社交本能;也因為它指出一個基本的事實:人必須互相幫助才可生存下去。

當然,我們彼此需要,不代表我們可以和睦相處,更遑論相濡以沫。在英語世界,「Can't live with them, can't live without them」(無法與他們一起生活,也無法不與他們一起生活)是一句形容夫妻和情侶愛恨關係的常用語。這其實就是人類的生存處境,我們永遠徘徊在「沒有人是孤島」與「他人乃地獄」(Hell is other people,哲學家沙特語)之間,對其他人既需要也抗拒。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新思維及其他專欄%2F2021-46%2F1636600706581%2F令人毛骨悚然的理想國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新思維及其他專欄%2F2021-46%2F1636600706651%2F扎克伯格的人格障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