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November 2021

【除障】——歸零,再出發

/ 聖嚴法師

捨,是美麗人生的必修學分。「放棄」與「堅持」並非對立的概念,而是互為表裡的生命統整能力,如果迷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多數人會生活在渴愛、枯竭、自暴自棄的迴圈裡。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當我們習慣將「自我」建立在社會評價上,便容易在得失之間進退兩難,無法聚焦於當下的學習與成長,總是被更好、更壞的「萬一」綁架,陷入過度分析、反覆思考的假想情境,繼續為錯誤的目標或失效的程序,賦與合理化的正面意義。

放下,是藉由深刻內省所推動的歸零及再出發。只管掃除,則是擺脫糾結、業障的日常禪法,重點不是如何將看見的汙垢清理乾淨,而是養成整頓心靈的節奏。

一個不放任煩惱叢生的人,自然不會散漫地染濁身、心、大地。猶如日本永平寺三門匾額所題的偈頌:「諸佛如來大功德,諸吉祥中最無上,諸佛俱來入此處,是故此地最吉祥。」道元禪師其實無意標榜靈山聖水,只是精確傳達:三世諸佛都是透過聞思修證,開啟自性寶藏。

人類的心智,兼具直覺與邏輯溝通的無限潛能,然而,一觸及喜、怒、哀、懼、愛、惡、欲……盲點就會開始顯現。輕微的騷動,將占據儲存訊息的腦部空間,使人無知或善忘,失控的震盪,將瓦解知識與記憶結構,使思惟網絡徹底癱瘓。

正念,可以穿越微細的色、受、想、行、識,直觀衝突的情緒、語言及意志,清楚覺知而不混亂,任其流動而不阻斷。因此,七覺支的鍛鍊歸結於「捨」。寂靜的心,與空慧相應,能同步實現:離一切相,悟一切法,利益一切眾生。

佛陀本懷,是希望所有眾生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一切法本身並無是非,加上妄想、分別、執著,才會引發罪惡。因此,佛法教育的目的,不是論斷諸法優劣,而是經由淨化內心,徹底改變我們對世界的錯覺。

許多人在法會中都唱誦過:「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初學階段,發覺身、語、意隨業流轉,屬於正常現象,自以為心如止水的凡夫,問題反而棘手。

修行的障礙可略分為三類。報障,是指六根不完具,或成長在赤貧、富貴、邪見等環境,使一個人缺乏接觸佛法的機會。業障,是固然擁有學佛的條件,卻因為職業或生活型態的制約,使身心不安定,偏向修福不修慧。煩惱障,則是多疑、嫉妒、強求、自我膨脹、自我保護等封閉狀態,當我們對心念活動愈清楚,心障便愈輕。開悟,不是一了百了的神話,平靜明朗的心境,就是轉化的實質體驗。

佛弟子在皈依三寶之前要念〈懺悔偈〉,事實上,受持五戒十善的人,也必須將懺悔業障視為恆課。因為坦白錯誤與承擔因果,是肯定自我的重要途徑。最有力量的迴向,是怨親平等地共享修學功德,個人所得的殊勝回饋,即是圓滿道心。

《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從感動出發的菩薩行,與實相不相應,所以極易變質或半途而廢,若能沉澱為深入經藏的願力,就能漸漸領會: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的「悲欣交集」與「香光莊嚴」。

般若,不共世間法。無漏智慧,雖然不一定在禪坐中證悟,但是解脫時,自然是定慧一體。當正覺與正見合一,自利的清淨心與利他的慈悲心,永遠不分離。

https://www.ddc.com.tw/ec/reading/2014/20141204.ht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