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4 June 2017

勤四修,行六度

成佛之道,力行「四修」

菩薩道難行,要歷經久遠時間、要面對無量眾生,通過重重考驗,才能到達成佛境界。晨語時間,上人教導,有志行菩薩道,要力行「四修」——

無餘修」,不漏失分秒、不漏失任何一個人,珍惜時間在人群中造福增慧;「長時修」,經三大阿僧祇劫而不倦;「無間修」,精勤勇猛無剎那廢弛;「尊重修」,身心恭敬佛、法、僧。

「佛陀是福德智慧圓滿的覺悟者,不斷來娑婆世間度眾生,時間沒有漏失,也不放棄任何一位眾生,生生世世專心修行,在人群中修福緣、長智慧;而致福慧圓滿、覺悟成道,以身示現『無餘修』。」

天下好事做不完,上人勉眾,看到別人做好事,要由衷讚歎,也要努力跟進。「以平等大愛普施一切,不漏失任何一刻精進學習,也不漏失任何度眾的機會,就能在人群中造福、增長智慧,累積福慧資糧。」

經典記述,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行成佛。上人解說,「阿僧祇劫」意謂漫長久遠、難以計量的時間。「從凡夫地到成佛,要累積足夠的福慧資量,必定得經過長時間修行。」

劫,是佛教計時單位。人的壽命從十歲算起,一百年增加一歲,直到八萬四千歲,是一增劫;再從八萬四千歲,一百年減少一歲,減至人壽十歲,是一減劫。經過一增劫、一減劫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

「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劫的修行,才於兩千五百多年前覺悟成佛,故謂『長時修』——在長久的時間,時時精進修行、不斷付出。」

成佛之路漫長,如何能心無倦怠、不退轉?佛陀教眾,要廣行「六度」。

第一「布施」,付出有形的物質、無形的心血與時間,無所不施;第二「持戒」,要持清淨戒;第三「忍辱」,要禁得起批評考驗,有錯即改,對的就要堅持,要禁得起有形、無形的磨難。第四「精進」,就是「精而不雜,進而不退」,把握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一切因緣,用心「思惟修」;能精進、有「禪定」,就能提升「智慧」。

「常行六度,修行不倦,一切修學與磨練,即能增長自我慧命。」

人生苦短,時間來不及。上人言,精勤勇猛,認真修行,沒有剎那的荒廢、停頓,就是「無間修」。「警覺自心煩惱與缺失,要立即改過;莫讓雜念消磨時間,或讓身心隨著無明而生病。」

佛教徒必須虔誠恭敬三寶。上人教眾:「修行要懷抱虔誠尊重心——對佛恭敬,好好聽法;對法恭敬,用心修行;對僧恭敬,殷勤無間。這就是『尊重修』。」

上人言,精勤勇猛不懈怠,是對「佛」的恭敬;深入佛法,虛心學習,是對「法」的恭敬;在僧團中以「六和敬」自我提升「僧格」,互為善知識,相互尊重勉勵,是對「僧」的恭敬。

「尊重佛,學習佛陀典範;恭敬法,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累積慧命資糧;敬重僧,保持僧格,鍛鍊身心力量以荷擔如來家業、擔負救度天下眾生的重擔。對佛、法、僧虔誠,對人、事、物恭敬,口說好話、心想好念、身行好事,就是『修福』。」

行菩薩道,除了修福,還要「修梵行」。上人教眾,潔身自愛,心無煩惱,具足智慧,才能入人群不受污染,以清淨無染著的身心,將每個人都視為如來佛般禮敬、供養。

「生生世世『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尊重修』,在人群中結好緣、廣布善種,讓種子成長為大樹,開花結果,又能一生無量種子,善法才能普遍在人間。」

http://web.tzuchiculture.org.tw/?book&mp=466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