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6 June 2017

佛說法華前,先說無量義

佛欲說

法華一實相理故,
先說此無量義處,
謂將以無量之義,
會歸一實相之理,
實相之妙義無窮,
故是名無量義經。


《法華經》是諸經之王,經文很長,把它的義理濃縮起來,就在《無量義經》。《無量義經》是《法華經》的精髓,《法華經》解釋《無量義經》的道理。所以聽《法華經》,不要忘記了《無量義經》,尤其是〈安樂行品〉,在〈安樂行品〉將近圓滿之時,應該要更加回憶《無量義經》,因它就是《法華經》的精髓。先把佛陀心藏的這個妙法,佛陀這樣用心保護著,到達因緣成熟,在靈山會時,就把《無量義經》完全講出來,四十二年間,一直從「苦、集、滅、道」,「四諦法」,佛陀開始第一次講,就已經開始隱藏著這樣的道理存在。

佛陀看到眾生根機不整齊,所以把它隱藏起來,先一步一步引導眾生,讓眾生了解,人生苦難偏多,這樣一點一點讓大家漸漸接受,這是佛陀的智慧、慈悲、耐心,內心感覺、體會,果然人間疾苦啊!就開始知道要如何去找出「苦」的根源,佛陀解釋,苦的根源來自人心,因一念欲念,所以去緣外面的境界,從內心一直說到外面境界,種種因緣來誘惑人心,從人的心念再分析到外面,這樣會合起來去造作的業,從那個業力再分析,分析到因緣。這種層層疊疊,真正微細的法,分析到很闊大。有的人聽,知道了,但要如何?苦這麼多,如何能避開苦呢?開始就再講更多「滅」。「滅」,真的是苦不堪,要如何去滅,道理很深。人的心欲這麼高,就像波浪,一波未過一波再來,外面的境界,一境還沒過,另外的境界又靠過來,這種內外層層疊疊,要如何能滅掉呢?佛陀就開始要修行。

修行的方法,種種身、心、口要會合起來,開始要講道了。苦集滅道,在《無量義經》也將那個道理收在裡面,因緣也收在裡面,只是要用很長的時間,不論是「阿含」、「方等」、「般若」,這時機都要納入在這裡。在《無量義經》,裡面也很微細,有佛陀的觀念、思想,那個至深很高的妙法,就是初覺悟那個時刻,在「華嚴」的境界,那種很微妙的心境,佛陀開頭就講出來了,「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這個境界,是在《華嚴經》的境界。

所以佛陀從開始覺悟,剎那間那個心境的體會,眾生本具佛性,人人皆有。佛陀發現到了,一直想要和大家分享,希望人人能夠自我尊重,自己原來也具足覺性智慧,讓眾生了解。但心念一轉,眾生是這樣,無法將心懷完全釋放出來,所以佛陀只好開始以「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先讓眾生知道,體會,將它分析如何修行,去除煩惱等等。誦《無量義經》,經文裡面應該都能夠體會,從「寂靜清澄,志玄虛漠」就已經接觸到「華嚴」的境界,從「華嚴」的心境來分析,再開始用「阿含」來向大家慢慢誘引。「阿含」過了之後,十二年過去了,八年的「方等」,開始又是「般若」,這樣一段一段一步一步牽引過來。「般若」是要大家去除執著,產生智慧,但是「般若」,一切皆空,恐怕眾生會偏,所以佛陀在「般若」過後,趕緊要轉入「法華」

所以「法華」是時機成熟,空的般若智慧,智慧體會所有一切都是幻化,如露亦如電,但眾生執著,就是在計較,就會造這麼多人間苦難。人總是由不得自己來人間,在人間所感受的苦,那是無窮盡,所以佛陀不得不來人間教化眾生,講出在人間能夠做的法,那就不是「般若」,也不是「華嚴」,他是中道,就是「華嚴」境界,「般若」智慧,但不是像「阿含」、「方等」,只是執著在人間裡面。他講中道,不能完全放棄人間,因為若放棄,那就沒有佛法了。佛法一定要走入人間,佛法為人間所有,如果沒有人間,就不用佛法了,佛法是為了拔除眾生苦難,所以才有佛法。

因為眾生苦,所以才有修行,因為有修行,才有覺悟,覺悟的境界就是透徹了解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心空曠起來,但它有很甚深的妙理,那就是佛的境界,回歸到佛的本性,「華嚴」境界,就是覺悟了之後,那種「靜寂清澄」的境界。《無量義經》教導我們如何投入人群,雖然我們還是凡夫身,但我們也能夠學佛法,去淨化眾生心,我們的身如載道器,那行駛船,駕駛船的舵手,他自己也是有一艘船,能夠自己利用這艘船來從煩惱苦難的彼岸,度到沒有煩惱而安然寂靜,靜寂清澄的彼岸去。

所以我們靜思道場,要和大家講《無量義經》,不要放棄,人人要重新讀誦《無量義經》,因為《法華經》讀起來經文很長,《無量義經》是精髓,《法華經》聽過之後,我們要常記憶,從讀誦《無量義經》,就能夠回憶《法華經》裡面的經文,裡面法的風光。所以你若常讀《無量義經》,《法華經》再聽過之後,法的風光就常常很清楚,希望大家能夠回歸一實相之理。

所以「先說此無量義處」,那就是「謂將以無量之義」,很多很多的道理,都要將它回歸一實相的道理。實相之妙義無窮,佛陀一生說法,從鹿野苑說「四諦法」開始,一直到法華會,靈鷲山,這麼多林林總總的法回歸回來,那就是在無量義,「回歸一實相之理」,裡面很多很多道理的精華,就是涵蓋在這個地方。所以「實相之妙義無窮」,裡面很多真實法無窮。「故是名無量義經」,要讓大家了解,知道讀經的方法。我們現在精舍有「靜思人文營」在精進的菩薩,要如何能夠在靜思法脈去透徹了解?

*佛說法華前,先說無量義,次入無量義處三昧。無量者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即無量義處,能生無量法,實相為義處,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得為無量法入一義處。無相三昧,謂之無量義處三昧。

「佛說法華前,先說無量義」。要講《法華經》之前,先說《無量義經》。所以,「次入無量義處三昧」,他講《無量義經》之後,開始坐定下來,就是表示後面還有話要說,那就是講《法華經》之前,《無量義經》講完,佛陀就坐定了,入無量義處三昧,就開始放光了,在眉間放光,這就是《法華經》之前。所以,「無量義者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三乘」大家知道了,就是小乘、中乘、大乘,聲聞、緣覺、菩薩;五乘就是再加上人乘、天乘。佛陀講人間法,那就是人乘;說生天的法,那就是天乘。持十善升天堂,持五戒生人間;持清淨戒,那就是要入賢、入聖,就是脫離生死。所以要從聲聞、緣覺,一直到達菩薩發大心,再回歸人群裡,這就是「五乘」。

「即無量義處」,這些都涵蓋在《無量義經》之中,就是「即無量義處,能生無量法」。「實相為義處」,這個實相,佛法的真實法,真實法叫做「實相」;真實法就是在無量義之中。所以「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從一義能夠產生無量無量的法。所以「無相三昧」,是一義處,也叫做「無相三昧」。

幾天來一直對大家說「有為法」,那就是要入人群去,有為法,要用「無相三昧」,那就是「無為法」。我們心無掛礙,無污染在人間中,我們能夠自由進、自由出,就不會受眾生牽絆著我們,就是不會被牽絆,就是進出自如,這「無相三昧,謂之無量義處三昧」。

釋迦佛講《無量義經》後,入無量義處來放眉間毫相。眉間的白毫相光,那是因為佛將《無量義經》講完,將他心所懷藏著的法,一直一直慢慢解釋,到最後將它回歸回來,展現給大家。現在開始要再回歸,要入佛覺悟的境界,那就要入眾生濁群中去度化眾生。所以《法華經》解釋《無量義經》的道理。

http://neptuner.666forum.tw/t13939-topic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