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1 October 2024

在生氣中成長

/ 林珮雯

每個人都嚮往心平氣和的生活,
為什麼還是難免動怒?
生氣就像一面鏡子,
讓我們看見感受與需求,調適期待與現實的落差。
接納怒氣的存在,就是改變的開始。

您是容易生氣的人嗎?每次生氣都有不同原因,還是經常對某一種個性的人、為相同類型的事件感到生氣?

回想起來,那些令我們不滿的人或事,是不是在發完一頓脾氣之後,就依我們的期望改變?「怎麼可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呀!」「局勢不是靠我一個人生氣就能扭轉。」既然如此,除了氣得又累又無奈,若能冷靜回想,這場怒氣會不會透露了其他訊息?

一再生氣讓人感到心累,這股忿怒究竟從何而來,我們又該拿「生氣」怎麼辦呢?

看見感受與需要

生氣是一種「不滿意、看不順眼、不自在」的內心感受,一旦事實與自己的認知產生落差,脾氣立刻不請自來:「怒火中燒之際,交感神經跟著高亢起來,帶動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釋放、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從事預防醫學研究的洛桑加參醫師在《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一書有感而發:「一般人只能看見自己掀起對外的戰爭,卻忽略了這把火,其實也在自己身體裡開啟戰場。」

雖然知道生氣對健康有害,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情境:結帳時有人插隊、歷經冗長的會議仍沒有共識、出國旅遊航班臨時被取消、收到寫滿謾罵的顧客意見調查表、遭受陌生人暴力攻擊……,內心當下湧現的「不平之氣」又該何去何從?耐人尋味的是,為什麼在相同情況下,有些人總是能心平氣和呢?

「同樣的刺激,解讀不同,生氣的程度就不同。」研究人際溝通,推廣「幸福說話課」的臺灣師範大學劉秀丹教授分析,讓我們生氣的並非外在的不如意、不公平事件:「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事件,才是造成生氣的原因。」此外,內心重要的需求或期待沒有被滿足,也會讓我們感到生氣:「生氣就像一種警報器,幫助我們覺察內在的需要,懂得好好照顧自己。」生氣一定是負面情緒嗎?其實取決於我們如何與生氣互動。

「我們該避免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暴怒、傷害或毀滅性的表達方式。」心理學家瓊恩.羅森伯格(Joan I. Rosenberg)在《黃金90秒情緒更新》(90 SECONDS TO A LIFE YOU LOVE: How to Master Your Difficult Feelings to Cultivate Lasting Confidence, Resilience, and Authenticity)主張:當情境發生時,允許忿怒的情緒出現,願意接受忿怒帶來的不適感,度過這股怒氣反映在身上的九十秒情緒浪潮。如此一來,不但能啟動忿怒具有的保護與溝通機制,也可以強化掌握情緒的力量,從容應對各種事件。

面對心中突如其來的怒氣,除了自己接納,如果能讓對方理解我們的想法,或許就能減少人際關係的摩擦、不會只要一對話就氣得七竅生煙;而在還沒釐清「希望對方了解我什麼」之前就貿然生氣,可能導致更難被對方理解。因此,體察自己的需要、學習恰到好處地表達,也是生氣帶來的課題。

提倡「非暴力溝通」的心理學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Marshall B. Rosenberg Ph.D.)在《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書中,分享「充分表達怒氣」的四個步驟:

一、靜下來,深呼吸。
二、辨識腦海中有哪些批判性想法。
三、將這些想法與自己的需求連結。
四、具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沒有被滿足的需要。

盧森堡博士還提醒我們,人愈受到責備和批判,就愈想防衛自己、攻擊別人。因此,在表達需求之前,試著「同理對方」,否則對方將無暇顧及我們的需要,也不會想改變自己的行為。

從源頭消融瞋心

生活中某些忿怒場景的發生,取決於當事人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明明不想生氣,卻還是忍不住。」「對方不肯聽我解釋,我也不知道他在氣什麼。」「我和自己生悶氣。」此時,有別於一般心理學,佛法在面對「生氣」的現象時,會更通透地探討生氣的本質,以及背後隱含的因果關係。

生氣與瞋有關,佛教如何看待瞋恨心?《成唯識論》將「瞋」歸類為六種根本煩惱之一,還會引發「忿、恨、惱、嫉、害」五種隨煩惱。法鼓文理學院榮譽教授惠敏法師引述《大般涅槃經》、《法華義疏》指出,「貪、瞋、癡」會引發傷害自他的行為、語言、意念,因此,佛教常以「三毒」或「三毒火」譬喻這三者對出世間解脫善心的毒害。

據惠敏法師研究統計,貪、瞋、癡三毒之中,菩薩戒主要對治的便是「瞋恨心」。時至今日,起因於瞋心而產生的各項攻擊行為,也經常造成社會不安,甚至引起國際戰爭。如何調伏瞋心?惠敏法師以佛教悠久的禪法傳統: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作為現代人調心的良方。例如,以「慈」的精神,希望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願我沒有怨仇、願我沒有瞋恨、願我沒有痛苦、願我內樂遍滿」,以慈心力化解「瞋」以及相關的隨煩惱,達到身心安穩。

在生氣中成長

我們常因為無法承受忿怒帶來的衝擊,就急著擺脫討厭的情境,佩瑪.丘卓在《How We Live Is How We Die》書中以「暴君殺了送來壞消息的信差,卻不處理信件提出的問題」來比喻這種行為的不智,提醒我們意識到「現在發生什麼事」非常重要:「回到身體的感受,讓情緒單純地呈現,既不批判也不迎合,才有機會看清楚情緒的真實樣貌,不再以傷害性的方式回應它。」

佛教形容人類生存的環境充滿苦難,是「娑婆世界」。面對各種不如意,若放任內心忿忿不平的感受,這種感覺將每天增盛,漸漸形成怨恨,最後引發言語或肢體衝突,自傷傷人。因此,佛法也教導我們以「安忍」調伏自心,正確理解事物運行的因緣法則,不會繼續造作惡業,苦上加苦。

以《入菩薩行論.安忍品》引導世人學習安忍的寂天菩薩,也是我們很好的學習典範:面對他人對自己修行程度的質疑,寂天菩薩並不忿怒爭辯,而是選擇認真完成自己該做的事。

時至今日,人們經常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爭吵不休,不斷舉證、反覆對質的過程,反而讓自己的內心千瘡百孔。〈安忍品〉揭示:「輕蔑語粗鄙,口出惡言辭,於身既無害,心汝何故瞋?」對飽受毀譽煎熬的現代人而言,何嘗不是充滿慈悲的溫馨提醒?

面對因緣和合的世間,如何欣然接受眼前的一切?佛法鼓勵我們回到自己,「覺察」內心的狀態:我生氣了嗎?為什麼生氣?

觀察而不壓抑自己的怒氣,才能讀懂生氣真正想傳達的訊息。一旦深入探索,每次生氣都是鍛鍊我們觀照力,讓心量擴大的成長機會。

https://www.ddc.com.tw/ec/event/2024/06/6humanity/page1.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