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4 May 2017

「授記」是佛陀和弟子的約定

殷勤聞法的師兄在分享時談到佛陀為弟子授記成佛,欽羡因緣殊勝,認為接受上人親自授證也是非常難得的因緣。上人表示,授記只是佛陀與弟子約定而已,弟子能不能履約、會不會中途解約,端看各人的心志。「中途解約」者並非不能成佛,只是距離覺悟成道的時間又要拉長;不曾「解約」者,則是憑著受記時的一念信心,按部就班、老實修行,不偏不倚走到目的地。

委員慈誠受證之後,若没有投入,將這張委員證、慈誠證鎖在衣櫃裡,等到人生最後才拿出來對人說:「我也是慈濟委員。」這不是人間菩薩;「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並非受證就能成就道業。受證以後要有使命感,認知:「從今以後,要走入人群,聞法、力行菩薩道」,菩薩因行不退轉,把握菩薩的因,六度萬行。

上人指出,世代人心一直在變化,但佛法經千古而不變,應時世的變遷而施教化;無論時代如何變動,只要堅持這一念心,菩提大道直,菩薩因行精進,直向佛果。「佛陀授記是向我們證明:這條路是對的,我們在這條路上直行,不分心、不偏差,不斷地歷練、成長,直到我們身在人群中,而心念不受人間無明煩惱影響,歷練出這分道心,必能覺悟成佛。」

恭讀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2016年【冬之卷】第356~357頁

https://www.facebook.com/tzuchi.sect/photos/a.836975963084055.1073741828.836897406425244/1267538953361085/?type=3&pnref=story

附录:卍 佛教的授記觀念是什麼? 

授記(ryakarana)是佛教的專有名詞,是十二部經的一種,它的意思是預告,是佛對於已發心的眾生,預告其必將成佛者。本來在帝王制的時代,國王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多半會被預定為王位的繼承者,在宣告其繼承的法定地位之時,也稱為授記;而且,在印度需要取四大海水灌其頂,以召告天下,因此稱為灌頂王子,這是意味著將來他能統治四海之內全部國土與人民。

在佛經中的授記是指佛陀為弟子們預告,親證菩提的時間,比如說《法華經》就有一品稱為〈授記品〉,為五百羅漢授記成佛,甚至為惡名昭彰的提婆達多授成佛的記㛥。佛法的授記思想,在於證明人人都能成佛,不論何人,如能修行佛道,便可依據各人的根性和修行的法門以及勤惰的態度而判定成佛的遲早。

誰夠資格接受佛的授記?必定是指位階不退的菩薩,因此,《法華經》中的羅漢,其實是大乘菩薩。不過授記不限於大乘,若修小乘法而證初果以上的聖者,也授必定證得阿羅漢果的記㛥;就像所謂初果將七返生死而證阿羅漢果,到三果就住不還天,直證阿羅漢果,不再到人間來。

佛能見一切眾生心行和修行的歷程,並瞭若指掌。等修行者已經位階不退,他的前程已經很明白,給予授記,不是預言,也不是猜測,更不是命定,只是像一位導遊為旅行者從地圖上指出到達目的地的路線、距離以及時限遲早而已。通常學校的老師,對於正常的學生於入學之後,已經可以告訴他們在幾年之後,必將畢業,這其中沒有神祕色彩。

在中國的禪宗,早期並沒有授記的行為和儀式,到了晚近的叢林寺院,為了選拔和預定主持寺院的後繼人選,在遴選之後,也會舉行授記禮式。因為古代的傳法授記,傳的是心法、以心印心,心心相印,不需要儀式,更不需要文件的證明,接法的人,也不一定會接牚主持寺院的職位。而晚近以來,中國的禪林,授記時,有法卷的頒發,也未必是選拔已有證悟經驗的人,授記之後,目的在於傳承主持寺院的職位。所以,多半只有授記之名,而無授記之實,已經失去了傳法的本意,此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有若干具有神祕經驗的修行者,往往好為他人做授記式的預告,如果僅僅預言日常生活中必將發生的事,那是一般的靈媒、乩童都可以做到的神鬼活計,不足為訓。如果為他們的信從者授阿羅漢記或成佛記,那是打的大妄語,他自己非佛,何能為人授成佛記、成阿羅漢記?如果他們自稱已經是佛,但在佛經中,沒有見到釋迦世尊預告,某人在彌勒菩薩成佛之前的某時代成佛為人授記。釋迦世尊既然沒有為他授記,何以他能夠為人授記?時下有許多人自稱為佛或大菩薩的再來,他們也能表現出慈悲和救濟眾生的態度,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卻為大我慢所盤踞,其實是否定了釋迦世尊的教法,並非正信和正統的佛教;正信的三寶弟子,應當有所鑑別。

真正的大修行者,必定以凡夫的身分自許,否則,很可能成為鬼神及魔道的伴侶。釋迦世尊強調在人間活動並具有人間身的佛,是人性本位的佛,是人格健全的佛,所以太虛大師提倡「人成即佛成」。

■ 聖嚴法師

http://nianjue.org/article/31/311098.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