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 March 2017

累積無邊善心,得到快樂慈悲和智慧

:嘎瑪仁波切

每個人心的本質都如燦爛的陽光一般,內心深處明淨無瑕,有最純潔、最智慧、最慈悲的一面。可是一旦被自己的情緒所污染,智慧和快樂的一面就被遮蔽了,如同燦爛的太陽被烏雲籠罩後,光芒無法透射出來。


佛法的深奧博大,超越人世間所有的學科。佛陀透徹理解人類痛苦的根源,來自人的心識和思想,苦樂的因是心識種下的,而苦樂的果主要也是心在感受,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萬法唯心造」。

所以,佛教又稱為內教或內學,意思是一個往內觀察或向內修學的教法。它一開始就在探究,人類的種種苦難到底從何而來?探究的結果顯示,苦難是從自己內心深處產生的。

每個人心的本質都如燦爛的陽光一般,內心深處明淨無瑕,有最純潔、最智慧、最慈悲的一面。可是一旦被自己的情緒所污染,智慧和快樂的一面就被遮蔽了,如同燦爛的太陽被烏雲籠罩後,光芒無法透射出來。佛法將這些遮蔽心性智慧的污染,稱為煩惱,它們的源頭就是無明。無明就像黑暗的烏雲,把我們原本清淨的心籠罩住了,帶來的只有痛苦。其實,無明和智慧是一體的兩面,當我們理解心的本來面目時,顯現出來的就是智慧;在還沒有理解它的時候,顯現的就是無明。

從無明產生的主要是「我執」,也就是我們平常習慣自稱的「我」。這種把自己的身體、感受、思想、意識執著為「我」的習氣,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身體裡就有一個頑固的「我」支配著,雖然我們後天都在盡力改變這個頑固執著的「我」,但無始以來已經根深蒂固,習氣深重。人在生命歷程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心,一直在重複著「成、住、壞、空」,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會經歷產生、存在、衰退、消失的過程。我們住的房子、買的車子、人人都最為珍愛的身體,以及所擁有的一切,無一例外,都將經歷這個變化過程。但唯有一個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我們的心識對「我」的執著。這就是「人我執」。

在我們還是嬰兒時,最關注的是母親對自己的關愛,以及自己的溫飽有沒有解決。隨著年齡增長,內心的欲望就會非常明顯地產生出來,「我執」也開始不斷往外擴散,逐漸擴及到各個層面,慢慢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我」—我要什麼、我喜歡什麼、我不喜歡什麼、這種行為傷害了我、那種行為對我有意義等等的分別念。

比如,嬰兒剛出生時,根本不懂衣服好不好看,佔有慾還不是很強。隨著視覺能力的發展,自然就會分別衣服好不好看,周圍的人對自己的表情是友好或不友好,心也會開始判斷外在的事物,是對自己有益或有害了。當執著自己身心的「人我執」開始往外擴散後,對外在事物的執著,就稱「法我執」。而接下來所產生的,比如:貪念、嗔恨、嫉妒、傲慢、疑心等等心念情緒,在佛教中都稱為煩惱。

人與人之間也同樣存在這種執著。就像大家在相識之前,因為彼此不認識,無論對方發生多大的不幸,也和自己毫無關聯,不會產生什麼感覺。但是互相認識之後,別說是大災難,只要對方發生一點小意外,我們都會痛到心裡,不捨之情油然而生。這種痛苦,不需以刀刺身,不需以拳頭揍臉,我們的心就能感受到,而且彼此的關係愈好愈密切,這個痛就愈深刻愈沈重。在所執著的對象受到傷害後,自己會有痛苦的感受,就是「我執」的力量造成的。

人們沒有意識到自身的無明之前,通常都被痛苦所包圍,隨之而來的,也只能不斷累積痛苦與煩惱。一般而言,在遭遇痛苦時,每個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可是一旦熬過之後,又會遺忘得一乾二淨,好像從來就不曾發生過,這就是人的無知愚癡。我們經常都會因為無知愚癡,而造下各種惡業,也因此我們所希求的幸福生活,都是短暫不可靠的,但痛苦卻佔據了人生的大部分時間。

慈悲和執著則是截然不同的力量,更會產生差別極大的結果。我執造成強大的負面力量,只會帶來種種的痛苦,而慈悲則是深深感知眾生的各種痛苦,希望他們不要身陷在其中,同時有能力幫助他們從痛苦中脫離出來。凡夫只能感受到自身及所執著對象的痛,而佛菩薩則是對所有眾生遭遇到的痛,都能感同身受,並救度他們脫離痛苦,這就是佛菩薩的大慈大悲。佛陀就是看到六道眾生的種種痛苦,同時也知道痛苦的來源,於是告訴我們「落入輪迴,即是苦」。

而言之,所有的痛苦都源自無明煩惱,煩惱的根源就是我執,而唯一能對治我執煩惱的方法,只有智慧。所以,破除「無明」必須有高度的智慧,這需要我們累積無邊的善心,還需做到對萬事萬物的不貪執。而佛法的精髓,正是能讓我們去除痛苦、得到快樂的慈悲和智慧。

本文出自天下雜誌出版《快樂之源》。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490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