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October 2011

之三·懺五數煩惱

~《法譬如水》:第三章 懺煩惱障 第二節《三至百八煩惱》p378-409 重點導讀分享

經典原文

又復自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或因五住造一切罪,或因五蓋造一切罪,或因五慳造一切罪,或因五見造一切罪,或因五心造一切罪。如是等煩惱無量無邊,惱亂六道一切眾生,今日發露皆悉懺悔。


 從無始以來至今,人人都累積了很多煩惱,心靈的煩惱常起於憂愁恐懼,憂愁恐懼則起於欲愛。心生欲愛,輒生起得失心,為了獲得所愛而不擇手段,用盡心機,但是得到之後又擔心會失去。這麼多的煩惱,也概稱為,「五住地煩惱」,「住地」是指心靈住地,眾生的煩惱是以所住之處來分別。

1。「或因五住造一切罪」(P377~P384)。

「五住」即之前說過的四住地,再加上根本無明住地,即為五住地煩惱,四住地所言無非是三界見思的煩惱,也就是見、思、惑,即人心的見解、思惟、疑惑等等,這些都是無明。四住地屬於枝末無明,第五才是根本無明。

第一是「見一切住地」。指三界一切見惑,亦即所看到的周圍境界,不論是見解、聽聞或思惟,因為根、塵和外緣不斷結合,使欲念不斷產生,內心也生出煩惱。這股力量一直把人誘引過去,由不得自己起惑造業,心念也隨著無明煩惱牽引出去,最後結成苦果。

第二是「欲愛住地」,意即在欲界一切的思惑。人心靈的欲望一旦打開了,就會開始思、開始想,因而產生思惑。「想」這個字是由相和心組合而成。「思」則是田和心組合而成。從這兩個字可看出,眾生緣著境界之後,在內心不斷造作無明,好似在田地耕作而種出作物一般,所以稱為思惑。

三是「色愛住地」,即色界一切之思惑。這裡說的色界,是人的心靈世界。人的心靈包含了一切看得見的物質,不論是一粒沙或是一點微塵,只要你看得到,便會在那裡起惑造業,生起「思」煩惱。

比如有的人生性喜淨,特別在意才掃過的地方一下子又有沙塵。可見即使是微塵沙粉,也會在心靈生起感覺。又比如看到大家聽講很專心,內心就很歡喜;但若看到有人打瞌睡時,就感到煩惱。心裡會想「我說得那麼認真,你卻在那裡打瞌睡!」這也是思惑。

第四是「無色愛住地」,意指無色界的一切思惑。色愛住地是指一切看得到的,有愛住地則是指一切看不到,卻會讓我們內心起迷惑之物。比如身在這裡,心卻想到很遠的地方。又比如明明已經擁有這個物品,卻還想擁有比別人更好的東西。

五住無明的最後一項----根本無明。當自心起煩惱時,他人怎麼會知道?這是因為我們現行之故。比如高興時喜形於色,不高興整張臉就垮下來,別人一看便知我們生氣、起煩惱了。無論喜怒哀樂,都是因為心緣著外境,身行才現行出來。這是因為根本無明而起業相。

2。「或因五蓋造一切罪」(P385~P392)。

「五蓋」指的是貪、瞋、睡眠、掉悔、疑。「蓋」即覆蓋之意,五蓋會覆蓋心性,致善法無法產生。

第一是「貪欲」蓋。貪欲從執著而來,而貪欲最傷害慧命。人一旦有了執著,財、色、名、食、睡,五欲境界就現前。

第二是「瞋恚」蓋,瞋就是發脾氣。瞋恚也會覆蓋我們的心性,因為「違情之境,懷忿怒以蓋心性」。修行要覺悟,覺悟之後的有情就是智慧。苦是背覺合塵,違背了覺悟的道路而與塵境會合,當心中的貪念得不到滿足即生忿怒;內心充滿怨、恨、仇,怒氣會一直產生出來。

人一發脾氣,什麼親情倫理都擱置一旁,稱為「違」。有句俗話說:「九餐米糕不論,一頓冷粥常說。」意思是,平時對他很好,但只有一次稍不注意,九次的恩情竟一筆勾銷,只記得那一次不好的事,這是凡夫的心,不懂得善解,一直懷仇抱恨。

第三是「睡眠」蓋。人一天能發揮良能的時間有多少呢?有人說:「一天應該分三等分,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睡眠。」休息和睡眠佔了每天的三分之二,做事只佔三分之一的時間,這樣的人生觀念實在應該調整。

第四是「掉悔」蓋。「蓋」是掉舉,心緒躁動,靜不下來。坐在室內,心卻在外面遊蕩;或是還沒有做好這件事,就想著要去做其他的事。好比罹患躁鬱症的人,話也聽不進去,事情也做不好,這都是掉舉。

第五是「疑」蓋,也就是懷疑。俗話說:「疑心生暗鬼。」疑心重的人,總是疑時、疑地、疑人。

3。「或因五慳造一切罪」。(P392~P396)

「慳」是慳貪、慳吝之意。一切事物只想佔為己有,不願分享,也不喜歡見到他人擁有。「五慳」是「住處慳」、「利養慳」、「稱讚慳」、「財帛慳」與「佛法慳」。

第一「住處慳」。一個人住的空間需要多大呢?睡的床鋪六尺長、三尺寬已足夠,何必求多餘的空間。常說「屋寬不如心寬」,修行人應該學著將擁有的物質減少,將無形的心念擴大。因此,若能容納別人同住,道友間可以相互論道或分享法喜,不但增加智慧,也能堅定道心。即使居住空間狹窄,也有寬闊的道念,不為住處起慳貪之念。

第二是「利養慳」,意思是希望所有的物質都只給我一個人,不願意和眾人平分利益。比如出家人接受信眾供養,或是在家人謀生賺錢,若心中有「全部都布施給我」、「我賺的錢要愈多愈好」的想法或做法時,就是利養慳。

第三是「稱讚慳」。希望大家都讚歎我就好,不要再讚歎別人;自認什麼事情都做得比別人好,每件事都以自己為中心。這種情形,若以現在話來說,就是自戀,自以為了不起。

第四是「財帛慳」。對於錢財,凡夫大多求之無厭,希望愈多愈好。但是會賺錢,是不是就會用錢?是不是懂得將財物用於人間?對財帛慳吝的人,不但自己不肯布施,甚至看到別人在施時還會生氣;相反的,也有人窮心富的人。

第五是「佛法慳」。我們得到佛法,除了要好好應用外,也應該再傳承,希望人人都有機會聽聞佛法,身體力行。好的道理不能只有一個人知道就好,古人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自己聽聞好的道理,還有責任要讓大家都知道,所以不要慳吝佛法。

4。「或因五見造一切罪」。(P397~P402)

因為五見也是煩惱,故也稱惡見,意謂五種不好的見解。這五種不好的見解在生活中若現行,後果只有苦果與惡。

第一「身見」,人因為有身體,才會產生諸多欲望,這是我愛的、這是我不愛的;這是我喜歡、這是我不喜歡的;這件事讓我快樂,那件事使我不滿意……,這一切的感受,都肇因於有此人身。

第二「邊見」。邊見是執著於一邊,有的人是執著常,有的是執著斷,執斷執常都不對。執斷的人總是說:「做好事有什麼意義、我既然身為人,就要盡我所欲。世上哪有因果?根本看不到。」這種人容易造下很多不畏因果的罪,做事不考慮後果,只管盡己所欲。

第三是「邪見」。邪,不正之意。心正,無論待人或做事都不會有錯;假如見解偏邪,行為就不正了。記得以前常聽人說:「慈濟為什麼要去救人?這不是違背因果嗎?」他們認為眾生本是帶業而來,帶業來就是要受罪。結果慈濟人還去救他,豈不是違背因果?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第四是「見取見」。見取見是執取自認為對的觀念或事情,不論別人怎麼說,還是堅持己見,不肯承認自己有錯。甚至還會說:「就算我不對,和你又有什麼關係?」

第五是「戒禁取見」。有的修行人不但不受持正戒,反而走入邪戒。將錯誤的以為是正的,固執地執取,此謂「戒禁取見」。

5。「或因五心造一切罪」。(P402~409)

如何保護自己的心很重要,心是否被無明遮蓋?心是否與外塵接觸而產生出善惡法?這都要時時「問心」。接下來要談五種心。

第一是「率爾心」。人的心念初次和某個境界不期而遇,所直接反應出來的動作,就是率爾心。

第二是「尋求心」,意思是想知道發生什麼事,對發生的事做分別。我們的一念心既然對境了,當然要很清楚明白;如果對境不清楚,一輩子都會糊里糊塗。所以當境界產生,要用心去瞭解事情的真相。

一個人若能分別善惡,就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例如物品摔破了,是沒拿好才摔破?或是發脾氣亂丟而摔破?究竟有意或無意,必須要去尋求,之後才下判斷。正確判斷後,即可做出適當的「決定」。所以「五心」之三是「決定心」。

第四是「染浄心」。「染」是污染,明知對錯,但無法將對的、好的事把握住,卻容易受誘引而犯錯。「淨」則是清淨,付出無所求的清淨心。

第五是「等流心」。「流」是種類,「等流心」就是平等,沒有分別的心。如同前面所說的故事,佛陀的心即是平等心,無論是國王大臣或是造殺業的人、奴隸乞丐等等,佛陀都一樣接受供養,也給與平等的教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