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7 May 2021

戒之在心

/ 果然是大師


根據律典的記載,佛陀的僧團建立之初,由於弟子皆是累世修行的上根之人,因此,不需要佛陀制定戒律,規範弟子們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大家即能安於修行,而不會做出不該做的事,借用孔子所說的話: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有一天,舍利弗在打坐中突然生起疑問,想著:過去的佛世中,哪些佛的佛世佛法較久住?哪些佛的佛世佛法較不久住?舍利弗納悶著,便起身去問佛陀。佛陀當時立刻給了答案:「毗婆尸佛、式棄佛、拘留孫佛、迦葉佛這些佛世的正法較久住,而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的佛世,正法較不久住。」

舍利弗趕緊追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佛陀解釋:「因為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沒有廣為弟子開示佛法,也沒有制定戒律、解說戒律,並且要求弟子遵守,因此,隨著這兩位佛陀及他們的聲聞弟子們一一入了涅槃,佛法便像散落的花朵一般,風一吹,便隨之四散,因此,佛法沒能久住。」

當時,舍利弗一聽,立刻胡跪合掌道:「那麼,為了讓正法久住,請求世尊為我們制定戒律、解說戒律吧!」當時,佛陀立刻阻止舍利弗,說:「制定戒律是為了阻斷防害修行、攪惱自己與他人,乃至讓自己無法得解脫的惡事,然而,目前我的出家弟子並沒有人做出這樣的惡事,因此我不制戒,我不能在沒有人犯錯之前,就先制下戒律防止犯錯。所以,別再說了!」

後來,隨著出家弟子人數漸漸龐雜,比丘之中開始有人做出具爭議性的事,佛陀得知後,考量事件造成的業與業果,而隨之一一制定了戒條。

從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佛陀制定戒律是基於慈悲,因為從因緣因果來看,種下惡因,要不就是攪惱他人,終將為自己帶來惡果;再不就是讓自己的心處於不安之中,進而無法得定生慧,障礙修行。隨著出家眾的知戒、持戒,在家眾才能信樂護持,正法也才有長久住世的可能。

然而,佛陀制戒的態度,並不是預設大眾都有犯罪的傾向,也因此,佛陀不在弟子們沒犯錯之前就預先制戒。此外,每項戒條中,除了治罰之外,也羅列了「開緣」一項,亦即,在某些因緣之下,不得已做出違犯戒相的事,是不算犯戒的。其中,最重要的開緣依據,在於犯錯時是有心還是無心,例如,是否有殺心、盜心⋯⋯若是無心,則重罪可輕判,甚至判為不犯,只是,隨所做的事,仍有各自的因果需負。

因此,戒,是為了對治發動身口二業,犯下錯誤的那顆心,而不是為了懲處犯錯的行為,因為犯的種種錯事、罪相縱然有千千萬萬,歸結其根源,不外乎心裡的貪瞋癡慢疑所致。因此,戒律,從不是為了懲處人、懲處罪惡,而要杜絕罪惡,也無法僅從戒律著手,而是從心開始。

當罪惡發生時,需要追根究柢的,是心發生了什麼問題;需要致力的,是解決心的問題,並預防更多的心發生問題,這是佛陀的慈悲,教導我們的。

https://www.facebook.com/ddc.com.tw/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