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 July 2020

在流浪中寻获解脱

/ 普向

——试读《流浪者之歌》

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德国文学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的《流浪者之歌》,我年轻时就买过几个不同的译本与版本,但一直未认真阅读,仅当是一部小说版的“悉达多佛陀传记”。

后来观赏林怀民的云门舞剧《流浪者之歌》,虽无比喜欢,但其实对故事的认知,只是那任由金色稻米撒落身体,仿如入定的僧人演员,以及舞台那接近澄黄宁静的优美画面。

日前,由于工作关系,手上的专栏作者撰写一篇有关《流浪者之歌》的导读,才真正引发我的兴趣,决定将这本高搁在书柜的《流浪者之歌》,好好的重读。

手上这个版本书其实是前年朋友送的新春礼物,朋友在赠言写:“流浪是一种伤痛,回家吧,在家里才可得到真正的疗癒。”其赠言恰如其分道出本书的主题:通过肉身的流浪,寻找内在的解脱。

作者赫曼赫塞一生也如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充满苦难与传奇,他年少被双亲强迫入修道院就读,导致精神崩溃而休学。他一心醉心文学创作,两段婚姻皆不美满,也导致他精神病发作,也曾亲历两段残酷的世界大战。他后来创作了数部著名的作品:《流浪者之歌》、《荒原狼》以及巨作《玻璃球游戏》。赫曼赫塞于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晚年隐居瑞士,埋首于深思与冥想。

《流浪者之歌》的主人翁名为悉达多(佛陀的在家俗名),是高贵的婆罗门之子,但他厌倦婆罗门的生活,与好友葛威达选择流浪的沙门生活,以期获得精神的解脱。悉达多在流浪修道的旅途中遇见佛陀,好友葛威达决定跟随佛陀足迹,但他则爱上妓女卡玛拉,决定去体验世俗的生活(男女关系,经商与生儿育女),要体验真实的世间生活。

悉达多体验了世俗生活,发现内心始终不获真正的安宁,他告别了妻子卡玛拉重新踏上流浪之路。他来到当年渡江的河边,再遇见当年的摆渡者(老老船夫),但两人已变老。摆渡者成为最终启蒙他生命之道的人。当中悉达多也遇见与卡玛拉所生的儿子,从中体会到亲情的纠结与牵拌。

最终他领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生命的实相。

《流浪者之歌》共有三个重要的暗喻:“嗡(唵)”、“摆渡者”(老船夫)以及河。“嗡”是宇宙之音,主角凭“嗡”唤醒真正的内在之声,摆脱世间所有情绪。“老船夫”(或是智者的化身),教他观察“河”(水)的变化与流动,让他体会生命诸种千变万变的幻象,明白诸法实相。

书最精彩之处,是悉达多再遇见当年修道的挚友葛威达,当葛威达在告别时用双唇亲碰他的额头时,葛威达看到的是无数,千百亿张的脸孔,来了又去,他开始体会到生命轮回的真相。

这段描写令我想起法国大导卢贝松曾执导的电影《露西•Lucy》,戏里描述当女主角通过药物介入时,一直看见自己与宇宙轮回的形像。原来我们一直以来皆是无始劫的轮回,但同时又与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不离不弃,皆为一体。

感谢专栏作者的因缘,让我重读这本深具意义的书。

更祈愿生生世世在生死流浪的众生,皆有回家的一天。

停止旅途,止息烦恼。

(文摘自《慈悲》杂志第108期“广结书缘”专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