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9 September 2024

刺蝟困境

吳秀香

心理學中有個用語是「刺蝟困境」。在寒冷的冬日,刺蝟們為了取暖而聚在一起,但隨著距離越靠越近,牠們又會因為身上的刺刺到彼此而分開,離太遠的話會冷,靠太近的話又會讓彼此受傷,刺蝟們最終找到了合適的距離,那就是依偎著彼此都沒有尖刺的頭部互相取暖。

在對話的時候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因為認為和對方很親近而隨興說話,有可能會因此傷害到對方,相對地,若對方以和我很親近為理由而隨意說話,我也有可能因此受到傷害,但若雙方因而漸行漸遠,變成獨自一人後,又總會感到孤獨。

為了聰明地建立良好關係,我們應該適當地保持距離,不必過於害怕是否會因為別人而受傷,我們有可能傷害到別人,別人也有可能傷害我們,但有些時候,我們也需要像刺蝟一樣,頭靠著頭共同抵禦寒冷。

人們既想要獨自一人,但又不想要獨自一人,還可能因此每天對家人或親近的朋友發洩不滿,最終演變成彼此互相傷害。當傷害不斷累積並加深,這段關係最終可能會變得無法挽回。

如何面對自以為是的人

總是自命不凡、喜歡炫耀自己的人,缺乏與其他人產生共鳴的能力,在情感上的親密感也較顯不足,因此,他們可能會成為只考慮到「自己」的自私之人,也可能出於低自尊而裝腔作勢,雖然自己也覺得自己有很多缺點,但仍希望自己能比別人更出色一些。

在這些人之中,也有許多人偏好保有可以操控或利用身邊的人的關係,無意維持真誠的人際關係。他們希望能夠從其他人身上獲得關注和尊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會過度誇耀自己,有時還會奪取他人的成就。

此外,他們也不太能同理別人的心情,還會因為覺得別人位居自己之下而產生優越感,因此這些人會傾向遠離比自己優秀的人,試圖只把比自己差勁的人留在身邊,他們心懷「我比你強」的想法,但這種優越感也相對證明了他們實際上是被自卑感所束縛的。

如果身邊有只要一開口就在裝腔作勢的人,只要認知到他們的背後隱藏著低自尊與渴望被認可的心就好了。那麼,遇到自以為是的人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不要作出反應。

「欸,不是吧,事情明明就不是這樣。」如果你不顧他人眼色打斷對方說出事實,只會讓自己惹人嫌而已,萬一對方是職場主管的話,變成對方的眼中釘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儘管這些人都佯裝自己有很強盛的自尊心,但實際上他們的自尊心都十分低落,再加上他們都很敏感,哪怕只是一丁點的羞愧感,他們都無法忍受,即便周圍的人很快就能察覺到這一點,他們本人也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

第二,只要傾聽就成功一半了。

在愛炫耀的人之中,往往會有一些人喜歡鄙視他人或挑剔別人的缺點,這是因為他們想讓自己看起來比別人更出色。為了顧及對方的顏面,也不要讓自己變成壞人,此時不要選擇帶有攻擊性的應對方式,只要平淡地回應「嗯,好喔。」就好了。

第三,稱讚對方真正的優點。

當對方吹噓說:「我以前也滿會跳舞的。」與其讓話題被引導到這個主題上,不如稱讚對方真正具備的優點,如此一來對方的態度也會逐漸轉變的。遇到誇耀自己會跳舞的人,可以說:「說起來,○○○的聲音真的很好聽耶。」或「你好認真喔。」「你真的很確實在做自我管理耶。」像這樣根據事實稱讚對方真正的優點,他就會因此產生受到別人認可的感覺,也就沒必要再虛構不存在的事情來炫耀,或是把小事情放大,講得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了。

吳秀香《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77398557082006&set=a.283843669770836

Monday 16 September 2024

觀識

聖嚴法師

「識」其實也沒有這樣東西,它本身是先由行為構成業力,再由業力累積聚合為識,如果「行」滅,「識」就無法存在。識的產生是因為我的執著,誤將無明煩惱執著為「我」。例如以貪為我,向外把環境據以為我,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是我,向內把自己的思想、觀念等的價值判斷執著為我。

我們當觀,外在的環境例如眷屬、財富、權勢、名望等,乃至自己的肉體,原來不是我,將來也不是我。內在的價值判斷,可以因人因時因地而不同,所以是虛幻的,當然也不是我。譬如說認為自己有多少財產、地位、功勞,有多少學問、名望、影響力,都不過像是江心的浪、水面的泡,幻現幻滅,並沒有真正的我。

能夠不執著我,便不起煩惱、不造業,也就沒有識了。這是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生老病死諸苦皆滅。

三世共有十二因緣,只要懂得一世的三個因緣,其他二世的九個因緣,也可以此類推,完全相同;過去世既空,現在世及未來世當然也是空的了。

三世十二因緣是由煩惱的我執所形成,如果沒有煩惱,不起我執,便無無明、無行、無識。既沒有過去世的無明、行、識,就不會有這一世的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既沒有這一世的業力,也就不會有來世的生及老死了。

但是對於大乘菩薩來說,雖然已無無明亦無老死,而眾生尚需菩薩救度,菩薩還是要在生死之中普度眾生,所以既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要在有生有死的眾生群中,不起煩惱,沒有執著,這才是大解脫、大自在。

/ 聖嚴法師《心的經典──心經新釋》

Saturday 14 September 2024

孤獨

/ 歐家麟


近期讀少了新聞,但還會繼續看雜誌,例如《經濟學人》,每期有一《Chaguan (茶館)》專欄,由雜誌的北京主管撰寫,通常未必能憑這專欄「讀懂中國」,但最少可以讀讀外國勢力們如何看中國。

九月初,北京分部主管在繼任人未獲批簽證前離職,六年的《茶館》專欄要暫別,主管離別前,留下一封告別書。

我覺得,《經濟學人》的中國報道在外媒中,一向算是較「持平」,除了有大量在地角度,也有很多中方觀點,亦較為 fact-based,批評與質疑一般都是一句起兩句止,談經濟總會有樂觀元素,西方視角難免,但評論總算是尊重「文化差異」。

北京分部主管的告別書,不無唏噓,眼看過去六年專欄的時光,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趨惡;文章中段這位編輯筆鋒一轉,形容自己是一個「孤獨的專欄作家」,形容報道中國是一個「令人震驚地孤獨的工作」(a shockingly lonely business),除了採訪時會遭街上普通民眾排擠敵視,外媒駐京記者同儕數目近年亦大幅減少,《紐約時報》十人只剩兩個,《華爾街日報》十五個剩下三個,《華盛頓郵報》由二變零。他沒有說自己供職的《經濟學人》由幾多變幾多。

離別總帶點哀愁,讀得出這位編輯很忍手,甚至有點苦口婆心,告別也想指出問題。關於自己為何離開、《經濟學人》駐京辦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沒有說。正如這時代很多事情一樣,不能說不能說,因為會影響這樣那樣這個那個,只能天知地知,留給孤獨的自己,不能說。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59810038406829&set=a.108152806828

Wednesday 11 September 2024

死生存亡

南懷瑾


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

孔子這幾句話都是相對的,「死生」相對:「存亡」就是得失,成功與失敗;「窮達」,「窮」就倒楣,沒有錢當然屬於倒楣啦!「達」就是通達,樣樣得意;「貧富」,有財富與貧窮;「賢與不肖」,好人與壞人;「毀譽」罵你的,恭維你的;「饑渴寒暑」等等一切,這些外界的影響都屬於世事之變;這些變化的現象,也都是人生境界會遭遇到的!這些就叫做人世。

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現象的變化,會隨時現前。那麼,這些遭遇到的人世變化,有沒有主宰?是上帝給你安排的嗎?還是菩薩給你安排的?還是閻王給你安排的?都不是,而是無主宰。那麼你說自然而來嗎?也不是,「命之行也」,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一股力量,而使自己遭遇到的。你們研究過佛學的就知道,這個「命」,就是佛學所講的業;善有善業,惡有惡業。「行」就是佛學所講的,色受想行識五陰的那個「行」;「行」也就是動,這股力量永遠在運行轉動。這股力量並無主宰,也非自然,而是一切唯心的,唯自己心所造的。所以生命是自己造的,這股力量永遠在轉動,在生命存在的途程上,使你自然遭遇種種的變化。

/ 南懷瑾老師講述《#莊子諵譁(下)》德充符第五╱ p. 571
#南懷瑾老師語錄

Saturday 7 September 2024

别轻易拿走那根“汤匙”

/ 陈春安


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在玛拉工艺大学第25周年校庆的演讲中(副首相法迪拉代读),坦率地提到“马来人不能持续接受喂养,过度依赖他人”。此番语重心长的言论,落在马来学者扎哈隆耳中,犹如重复播放的老唱片。他嘲弄说:“安华不能光说不练,而是应该采取实际行动,必须缓慢而坚定地移走那根汤匙!”

先回到根源,“喂养”是怎么产生的?

喂养,源自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敦拉萨于1970年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政策旨在改变马来人与其他种族之间的社会与经济鸿沟。这个以种族为划分界限的社会改造计划,被认为是雄心勃勃但也极具争议性。1990年后,时任首相马哈迪虽改称为“国家发展政策”,其实本质上换汤不换药。

“改变马来人与其他种族之间的社会与经济鸿沟”“不分种族消除贫穷”,是很好的治国理念,何以到了今日,仍然为人们所诟病呢?安华又为何对此依赖性的“喂养文化”深恶痛绝?

数一数马国有哪一些土著优先?公司重组让土著拥有30%股权、大学学位固打制、奖学金固打制、土著房屋固打制、公共工程固打制等等。还有各种土著优先的政策与优惠,政联公司土著精英把持着最高职位。某些土著创业发展基金,借了钱亏了就亏了,不须要偿还,亏损由国家承担。

可以说,喂养式的土著优先政策,从政治到经济、教育、文化,无所不包,连国家文学奖也只颁给马来作家。以华文写作的华裔作家,从来没份。但扎哈隆认为应该移走那根喂养的“汤匙”,我认为还是不妥。

不是所有喂养的汤匙都应该移走。真正贫困的马来人或原住民的汤匙不能移走;乡村马来孩童读书权利的汤匙不能移走;破碎家庭、单亲母亲的汤匙不能移走;老龄者、无告者、病弱者的援助汤匙不能移走;还有自由艺术工作者的汤匙不能移走;贫穷州属的水灾援助、道路发展、网络布设,更不能移走。

该被移走的,包括利用股权重组得利的政客,包括在承包政府工程得到好处的利益相关者,还有政治朋党走后门而得利者。当然,也包括贪污者、与政党勾结的政治掮客。这些人寄生在新经济政策框架中,捞取的相关利益与油水,真是太多太多,罄竹难书。扎哈隆讲对了一句话,他说:“必然要超越单纯的种族与肤色限制与框架,专注于真正需要援助的群体。”

说回“喂养文化”,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还是得再说一遍:鳗鱼在运送过程中大量死亡,后来有业者灵机一动,在水箱中放进几条泥鳅,激活了鳗鱼,于是死亡率大减。

在新经济政策中,究竟谁是鳗鱼?谁是泥鳅?马国马来人若是鳗鱼,激活他们的,难道是华人?还是索性拿走喂养他们的汤匙?

新经济政策走了54年,“改变马来人与其他种族之间的社会与经济鸿沟”“不分种族消除贫穷”究竟实现了多少?马来精英和马来政治家,应该心里有数吧?别再自欺欺人了。

/ 陈春安(Tan Chun An),1952年出生于雪兰莪州巴生,在马来西亚成长以及受教育。1988年南下新加坡应聘为新传媒戏剧组编剧,后升任编审。2000年离职,成为专业作家。曾经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下访问日本,并主讲文学课题。2019年应聘为"南大驻校"作家。

https://www.zaobao.com.sg/forum/views/story20240905-4625490?fbclid=IwY2xjawFHEGBleHRuA2FlbQIxMAABHSRFmzB8_wWC1qT8GjVLBIszIn3n38viOlA4JRRmWBvgym5b3N7gmxDAkg_aem_tvja2zAMT7hLmYTCeg2Olw

Tuesday 3 September 2024

我學《法華經》的一段因緣

/ 淨界法師

凡夫成佛之道就是《法華經》,只有這條路而已,沒有其他路了!

我個人學《法華經》有一段因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佛學院的時候,其實我一開始喜歡的是唯識學。我那個時候有聽《法華經》,但是我最喜歡唯識。唯識的好處,它解釋因果很清楚:人生到底怎麼回事?我今生沒有造這個罪,為什麼得這個果報?因為倉庫裡面有。唯識的因果思想,它建立一個阿賴耶識的概念。就是,你今生不是承當你今生的因果,你要承當你無量的過去的因果。這個就是唯識學。

你看唯識學的思想修的觀照是什麼?修「無分別智」。就是,看到因緣果報,我沒有意見,就是我心中不動名言。因為「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當然,唯識學也有缺點。唯識學,你學完以後會覺得內心很沈重,你背負無量過去的妄想和業力。這個生命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你要概括承受你過去的因緣,因為一個都跑不掉,都在阿賴耶識保存著。

後來我學了《楞嚴經》,心生大歡喜。「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什麼過去不過去的,當下就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楞嚴經》說你不要想這麼多,「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當下就是清淨。所以《楞嚴經》講安住當下一念心性,它不談過去。它說你把握每一個當下,你只要把生命當中每一個當下都把握好,人生沒有什麼過不過去,也沒有什麼現在未來。那是一個片段,才有過去、現在、未來。每一個生命都是安住當下、安住當下、安住當下……就夠了。我覺得這個思考很好,找到人生的出路。

所以諸位!你如果學唯識學覺得內心得很沈重,你可以看看《楞嚴經》,它會讓你「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然,《楞嚴經》會讓你一個人瞭解「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本來沒有煩惱,本來沒有業力,本來沒有生死。你這個時候就安定下來,內心會產生一種安穩寂靜的力量。但是,如果你沒有看所有的教理(還好,我那個時候學院讀過《法華經》),其實這個地方是一個很容易墮入的陷阱。

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大乘善根,十個八個跑不出來。你一天到晚讀《楞嚴經》或者讀《金剛經》以後,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時候,你什麼事都不想做了。就像印光大師說的,「好事不如無事」,「安住孤獨,享受寂靜」。

這個時候你會想,成佛只是追求寂靜嗎?還好,我們學過《法華經》。因為我們在學院學過《法華經》,知道這樣不對,但是又很難抗拒那種寂靜的誘惑。因為你一坐下來,《楞嚴經》首楞嚴王三昧的觀照一現前,那內心就是當下安穩寂靜。當然,我們知道這有兩種過失:一個菩薩好樂寂靜,會「忘失大悲、不樂修善」;對於善業的資糧力不想修,對大悲心會減損。不至於說斷菩提心,但是大悲心會比較羸弱。

後來我就強迫自己誦《法華經》。誦到〈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時候,看到藥王菩薩為了求《法華經》的中道實相智慧,為法滅身,把自己燃燒供養佛陀,我非常感動。那個時候才從寂靜裡面跑出來,回到中道的菩提上。所以我個人覺得,從有相的追求快樂要到寂靜,不難,對我來說不難。但是從寂靜要重新出發到菩提,這一塊真的很不容易。因為,你寂靜的時候,你會認為,至少我能夠善加保護自己了。

如果你把《楞嚴經》的寂靜再配合佛號的信願持名,其實往生是夠了。當然這樣子的資糧功德,未來的善根是不圓滿。如果你的眼光沒有非常遠的時候,你就覺得這樣也挺好的。但是,我還是那句話,注意我們的因地!與其我們無量劫來羨慕別人的功德莊嚴,倒不如我們現在把它做好,因為這是一個圓滿的成佛之道。

諸位!不管你願不願意,我們遲早一定要成佛。也就是說,這條路遲早要走。那麼既然遲早要走,你晚走不如早走。就是說,你安住空性追求寂靜,你繞了一圈,你還得乖乖地回到這條中道的道路上,因為沒有第二條路。凡夫成佛之道——就是《法華經》!只有這條路而已,沒有其他路了。身為業障凡夫,你不可能修學《華嚴經》。

你說,我到淨土去。到了淨土,阿彌陀佛照樣跟你說《法華經》,你跑不掉的。所以你依止《法華經》這條路,修學一心三觀,依止蓮花式的修學思想你遲早要建立。你現在不學,到了極樂世界你還得學。

所以說,我們的學佛,一開始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就是從斷惡修善開始,追求安樂。最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開始修學空觀,安住寂靜。但是,要從「見山不是山」回到「見山是山」,我跟大家講,真的非常不容易,從空出假非常不容易。還好,佛陀說了《法華經》,他以「三周說法」,以各種文字相來引導你。這個時候,你如果經過了空性的寂靜,「見山不是山」,再回到《法華經》,這個時候菩提心的力量就堅固了。

所以學《法華經》的人,最好先有空觀的基礎會比較好。如果說一開始從人天乘直接學《法華經》,你可能會(當然只是可能,因為每一個人善根不一樣,一般人會)覺得看不出《法華經》好在哪裡,你看不出來。你說我以前在修人天乘就是這樣子啊。

但如果是修過空觀的人,經過一段的內心安穩寂靜,內心以空性為住,跑不出來的時候,《法華經》對你是最好的妙藥。它會讓你從排斥因緣所生法而把它轉成一種生命的歷練。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法華經》能夠「蕩化城之執教,廢草庵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就這個概念。

/ 摘自《妙法蓮華經講記》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256109634733029&set=gm.1914222852425460&idorvanity=57027751015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