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各種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任何一種生活選擇都可能有人選、有人不選,這一切都與個人的價值觀和認知信念,以及所期望的結果有關。通常,一件事發生,我們會評估可不可行?要付出多少代價與成本?會經歷多少困難與挑戰?會不會失敗或是划不來?這些都是我們會進行的內部考量與評估。然而,也有多數人不考慮預算和成本,因此造成身心、經濟、時間、資源的大量消耗而無所覺知。
當消耗到了枯竭程度,人只能傾向做低成本的事,追求快速代償的感覺,而不再有體力、心力和時間,去進行花費比較高、成本比較高的活動,包括學習、接受教育訓練、長期培養與建立一個好習慣等。
大腦沒有能量,不想做任何會感到累的事情,這會養成急就章的行為,然而實質上並不能真正的解決生活問題和改變情況,只是不斷在無效行為中循環並且節節敗退,耗費僅剩不多的身心和資源在無實質意義的事情上,好像很忙、很累,卻無法得到任何實質效益和改善。
當身心能量及社會支援變得匱乏時,人們下決策時的心智過程也會跟著改變,產生放大認知偏誤的情形。認知偏誤來自認知思考的狹隘,會使人目光如豆,無法看得深遠,也無法進行正向循環的彈性思考,從而使得窮者越窮,忙者越忙,匱乏者越匱乏,為什麼呢?因為在狹隘有限的認知下,身心耗竭者或情感能量貧乏者,只能做那些看起來可以瞬間降低焦慮或壓抑情緒的事,像是轉移注意力去消費、不健康飲食(暴飲暴食)、過度忙碌或沉溺上癮行為,看似好像在消化情緒,其實是在累積及壓抑情緒,默默的,這些壓抑的情緒就開始在身體上造成沉重的負荷及自我消耗。
尤其是過度疲累的大腦,長期缺乏某種資源或支持,不僅會感到貧乏,還會漸漸讓人產生「匱乏」心理。「匱乏」是一種「長期沒有」的狀態,或擁有的比所需要的少很多。在這種狀態下,人會下意識關注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例如金錢需求或當下以為需要的快感),以致思維廣度和深度都不足,進入所謂的「隧道效應心理」(Tunnel Effect,或稱「隧道式視野」),把我們拖進更加貧窮與忙碌的深淵。
「隧道效應」是指當我們過度專注在一件事上時,而這件事通常都是危急與充滿壓力的,那麼思路就會像隧道一樣變得狹窄,使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其他重要的事,更忘了對日後造成的影響。
當消耗到了枯竭程度,人只能傾向做低成本的事,追求快速代償的感覺,而不再有體力、心力和時間,去進行花費比較高、成本比較高的活動,包括學習、接受教育訓練、長期培養與建立一個好習慣等。
大腦沒有能量,不想做任何會感到累的事情,這會養成急就章的行為,然而實質上並不能真正的解決生活問題和改變情況,只是不斷在無效行為中循環並且節節敗退,耗費僅剩不多的身心和資源在無實質意義的事情上,好像很忙、很累,卻無法得到任何實質效益和改善。
當身心能量及社會支援變得匱乏時,人們下決策時的心智過程也會跟著改變,產生放大認知偏誤的情形。認知偏誤來自認知思考的狹隘,會使人目光如豆,無法看得深遠,也無法進行正向循環的彈性思考,從而使得窮者越窮,忙者越忙,匱乏者越匱乏,為什麼呢?因為在狹隘有限的認知下,身心耗竭者或情感能量貧乏者,只能做那些看起來可以瞬間降低焦慮或壓抑情緒的事,像是轉移注意力去消費、不健康飲食(暴飲暴食)、過度忙碌或沉溺上癮行為,看似好像在消化情緒,其實是在累積及壓抑情緒,默默的,這些壓抑的情緒就開始在身體上造成沉重的負荷及自我消耗。
尤其是過度疲累的大腦,長期缺乏某種資源或支持,不僅會感到貧乏,還會漸漸讓人產生「匱乏」心理。「匱乏」是一種「長期沒有」的狀態,或擁有的比所需要的少很多。在這種狀態下,人會下意識關注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例如金錢需求或當下以為需要的快感),以致思維廣度和深度都不足,進入所謂的「隧道效應心理」(Tunnel Effect,或稱「隧道式視野」),把我們拖進更加貧窮與忙碌的深淵。
「隧道效應」是指當我們過度專注在一件事上時,而這件事通常都是危急與充滿壓力的,那麼思路就會像隧道一樣變得狹窄,使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其他重要的事,更忘了對日後造成的影響。
例如,父母又忙又累,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照顧孩子,為了想讓哭不停的孩子閉嘴而動手打孩子、情緒失控的吼罵咆哮,根本注意不到孩子大哭的原因可能是發燒不舒服,或被小蟲侵擾造成皮膚搔癢。當然,也顧慮不到這些吼罵和動手對孩子身心發展上的影響及可能造成的負面後果,因此不僅照顧行為失當,更可能造成孩子性命危險。
/ 摘自 #蘇絢慧《#擺脫情緒消耗》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58642678957595&set=a.28384366977083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