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 September 2018

南无

◎ 沈明信

有些人学佛之后,烦恼更多了,而自己又误认为这些烦恼是修行的一种,于是日日拥抱烦恼。我想学佛应该不是这样的,学佛如果没有越学越开心,越学越放下,越学越自在,那肯定是学错了。

我身旁有一位青年朋友,热衷于参与佛教组织,举办各项佛教活动。接引新人认识佛教,自是好事一椿。不过,参与组织,就有人事问题;举办活动,更得面对人力、物力的压力。有时候,谈到各种活动,那一层层的烦心事不断,虽力有不逮,却又不肯断然放下。

看他无法自拔,我给予的劝解,就是请他设想:如果,他遇到佛陀,佛陀会对他怎么说?我想,佛陀一定会请他安定心神,把烦恼先放下,从佛法中得到喜悦,再来接引更多人认识佛法之美好。

发心,并不是强迫自己做力有未逮之事,而是适时给予空间,让自己与大众一同共成长。

在佛教界日子久了,就会发现一些名相、概念,其用意是好的,但却被误解、误用,使得佛教予人处处拘谨、不近人情之感。比如说,佛经应该予人翻阅、研读,使得佛法得以广为流传。然而,出自于恭敬之心,有多少部《大藏经》被藏于佛寺的玻璃柜里,徒然成为摆设,只能远看、不能近阅。

再有,佛门举办素宴,强调要「惜福」,不浪费食物,大家相互劝勉,定是要把过量的食物硬硬塞到肚子里,撑坏了胃。真正要做到「惜福」,就是事前准备适量的食物,而不是菜端上来了强迫着大家过量饮食,伤身又怎么能叫「惜福」?

一些华人地区,甚至流传着「不能吃杨桃」、「不能吃莲藕」的说法,因为这两样东西,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吃了等于对菩萨不敬,让人听了直觉得匪夷所思。

一些错误的观念,若不加以匡正,结果或让附佛外道有机可乘。就如坊间某个非正信组织,宣扬晚上不能念佛经、《心经》在阴间等同冥钞等等,把佛法等同于迷信。

我们不只是要来学佛,更要正确理解佛法,否则就会把「南无阿弥陀佛」,曲解成「南方没有阿弥陀佛」,不只没有受益,最终还闹了大笑话。

https://www.facebook.com/mypume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