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8 October 2013

慈濟學初探

慈濟以大愛鋪路,走過四十七年的漫長歲月,已形塑不同於長久已來佛教予人濃厚的出世色彩,或是注重誦經、禮佛等儀式,而是帶領慈濟人從助人過程,以見證「見苦知福」,進而惜福、再造福;也就是從利他行為的拔苦予樂,而後才利己的菩薩道。

證嚴法師實踐佛教的理念,從修行的觀點而言,是發揚了印順導師所闡揚的人間佛教思想,將導師所叮囑的「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發揮得淋漓盡致。然而法師的思想體系,並非源自於印順導師,而是從自身實踐佛法與體會累積,從接觸《法華經》到通徹其精髓的《無量義經》,並作為開展志業的佛典依歸,讓慈濟人在「行經」的過程體會道理。

因此「行經」,形成慈濟人實踐佛法生活化的無聲說法,依循《無量義經》義理,實質體現了現代佛教圖象,「慈濟宗門」的確立,也可說是因緣和合而生。 「慈濟宗門」的緣起,可溯自慈濟早年逐步走出四大志業(慈善 、醫療、教育、人文),只是秉持著做該做與對的事,在付出愛心時,真實地體會佛法。

「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所依循的佛典,來自證嚴法師體悟甚深,不但形塑了思想體系,也是所喜愛的經,因此引領慈濟人秉持《法華經》的精神,深入其精髓《無量義經》,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弘揚佛法不只人道關懷,也疼惜大地萬物,形成跨越宗教、種族、國界的「大愛」精神。

慈濟人在行動中,流露出的親和與真誠,以及人性中至善、至美的人文清流形象,也讓許多助人者或受助者的善念被啟發而投入慈濟。於學理上,慈濟現象已足堪作為一學門視之。

綜觀學界有不乏單篇研究慈濟的論述。即將邁向半世紀的慈濟,不僅在臺灣將佛教很生活化地融入個體/群體的生命中,同時也兼容不同宗教信仰的族群,乃至遍及全球。今慈濟仍繼續拓展志業,對地球村的影響已不是單從佛教團體來看,相關的研究已在無形中推向成為一門顯學,但卻未建構成具體的「慈濟學」,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建構?在建構之前應先了解什麼是「慈濟學」?可含括的範圍有哪些?

本書僅就有限的篇幅,試描繪可建構的態樣,無法兼容完備各種學理作論述或分析,而僅能作「初探」以拋磚引玉,未臻之處仍有待從多元視域下,建構「慈濟學」的研究,使其更為完備。

◎書籍資料

書名:慈濟學初探
作者:釋德傅
出版者: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規格:25開(15 x 21公分)320頁 平裝

http://tw.tzuch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2777%3A2013-09-13-14-53-16&catid=143%3Aintroduce&Itemid=560&lang=zh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