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斯有一句名言,每一個地方都是一個地方(every place is one place)。這個意思不是「所有地點都重疊在同一個地點」,也不是我們永遠被困在某處出不去。
在空間的解釋上,賽斯勸我們最好忘掉把宇宙當成是一個「地方」的習慣,因為它根本就不是一個地方,所以這類的地點是毫無意義的,就算你們以為的空間也是不存在的。一切的「地方」,其實都是意識在不同頻率、焦點下的自身展現,都是意識創造出來的幻象。你無須移動肉體,只需改變意識焦點,就能穿越到其他層面。
好比說我們認為地球是一個具有實心球體的行星,但事實上它只是在特定意識焦點下的一個層面的顯現。 同樣的「地點」,在其他意識層面上也可能存在,但顯現出不同的內容、性質與法則。這意味著現在你所處的地方,不只是地球的某個地點,它同時是某個你不認識的心靈層面上的能量場域或非物質層面的流動意識帶。
所以這些層面不是彼此上下排列、或左右堆疊的平行空間,而是同時存在於同一內在空間點的不同頻率層面。因此我們認為的實體,對於其他層面的居民來說不見得是實體,這個地點可能根本是透明的、波動的、或純粹是思想與情感的結構,而可以隨意穿越。
「每一個地方都是一個地方」的真正含意是,空間是由意識所產生的排列關係,並非客觀存在的外在背景。所有的地方其實都在心靈的內在中展開。不同的地方是你意識能量創造的結果,所有的層面都源自這個內在,只是以不同的方式開展出來。
以夢境來比喻,想像你在夢中,剛開始你在一座高山上,一轉眼你又在小時候的老家,接著又出現在一艘飛船裡看著銀河旋轉。整個夢中,你感覺自己在移動,但實際上你一直都躺在床上,僅是你的意識在不同的象徵場域中流動。這些場域由你的內在信念、情緒、記憶與創造力交織出來。在夢裡你不會問:「我怎麼從老家瞬間到了火星?」因此空間只是一種意識的表象組織方式,是我們經驗內在的變化時,外在顯現的偽裝形式。
賽斯說,真正的透明不是能看穿,而是能穿越。所謂的空間和所謂的物質本質是能量。真正的移動是意識焦點的轉換,而非空間上的行走。我們常被教導到達一個地方需要時間,但那只是我們習慣的物質性的信念。
當你明白空間是幻象後,你將逐步鬆動這些舊信念:我要很努力、很久,才能達到理想生活;我與某人之間的距離太遠,無法溝通或和解;我受限於某個地方或環境。其實改變意識焦點、信念與能量對準、你創造那個「地方」來學習與體驗。
而第五次元空間,並非只是高維度的物理空間,其實是一個非空間化的意識場域,它是內在宇宙的顯現層。其中不存在這裡或那裡,而是以強度、價值、質地來定位。空間只是是一種感知上的錯覺罷了。
空間不是真正「在那裡」的東西,而是我們怎麼感知能量流動所構成的一種結構化經驗。換句話說,我們不是活在空間裡,而是活在意識的結構中。空間是經驗的形式,而非實體的容器。我們不是活在宇宙中,而是宇宙活在我們的意識中。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4501612672785008&set=a.66811490989478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