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人生最後的一年 他如何面對一切的終結》
西元1100年六月,也是北宋哲宗元符三年,蘇東坡終於被赦免了,結束流放,離開海南島儋州貧困無米之地,北返回鄉。
已經65歲的他,身上當然沒有什麼盤纏,先乘了一艘破船,到了廣東,想回成都。
從嶺南到海南島的七年流放,摧殘了這位千年一遇的大詩人。66歲,不過隔赦免一年又一個月,他病倒了,得了一個病叫熱毒症,十天左右,走了,走得安安靜靜,沒有千人相送。
最後,葬於今天河南平頂山市郊縣小峨眉山。
新加坡大學教授衣若芬教授為了撰寫《陪你去看蘇東坡》,特別跑到東坡最後閤眼的住處。
當年才剛剛結束流放沒多久,想必是個破房子,何況已經過了一千年。
有些人啊,生前過得風風光光,死後寂寂寥寥,所以轉眼成空,變成人生常態:死了,什麼都沒有了。
蘇東坡死前的舊破屋在常州,死後,傳説卻愈來愈多。還有個詩意的名字:「藤花舊館」。這其實是到了明代,才有的名號。傳說東坡先生曾在此手植紫藤,他一生最後一個月居住於此。
住此地時,他已知道自己來日無多,思念的親人也來不及見最後一面,一方面感嘆「此痛難堪」,一方面也坦然面對死亡。「大患緣有身,無身則無疾」。
一代書畫詩宗師,就此面對人生盡頭,吐了最後一口氣,不求神咒,不怨命運。
靜靜悄悄地從世間消失。
直到北宋亡了,南宋常州知州,一個小官,緬懷起了他,才在蘇東坡最後斷氣的住宅遺址,建東坡祠,塑東坡像⋯⋯元明時代這裡又改名為東坡書院。愈來愈轟轟烈烈。
蘇東坡教我們看破君王之道,識清權力之途,明白人生逆境如何沒完沒了,知道此刻得意不過一時。最後坦然接受窮、接受困、接受親骨肉離散,以及接受死亡。
蘇東坡教我們看破君王之道,識清權力之途,明白人生逆境如何沒完沒了,知道此刻得意不過一時。最後坦然接受窮、接受困、接受親骨肉離散,以及接受死亡。
那就不只是一套屬於中國的特殊價值,而是全人類都需要的智慧。
當代的我們,渴望成功的慾望太強,以為命運之門應該為人人而開。若失敗了,必有結構性的不平。
讀讀蘇東坡,他人生成名那麼早,但機運也那麼短。一次被陷害:不夠,還有第二次,還有第三次。等皇上終於赦免,死神不肯赦免他:而且,很快地降臨。
少年行樂處,原是為了離人照斷腸。
人生無再多,酒醒南望,一切已隔天涯。
蕭蕭晚雨悟東坡,明白此生何必、何必,太強求。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67599182065149&set=a.40650054484168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