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4 June 2024

何谓知言

南懷瑾


“何谓知言?”曰:“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孟子這裡說:凡是說話有所偏頗的人,他一定有所掩蓋,有不清楚之處,所以一聽到這偏一邊的話,就知道說話的人,思想被蒙蔽了,是被利祿之類的欲望,或別的什麼問題矇蔽,腦子不明智了。這就是「詖辭知其所蔽」。換言之,思想有了偏見或成見,他說的話也就有所偏向了。

「淫辭知其所陷」,所謂淫,就是過分、囉唆、多餘,有些人說話囉唆,說得過分或太多,就知道這些人有所陷──心理不健全。頭腦健全的人說話都很清楚、簡潔。比如說,過分誇張的形容,也是「淫辭」的表現。

「邪辭知其所離」,許多人說話不依正理,可是他也有他的一番歪理。世界上歪理千條,正理只有一條。說這種歪理的人,思想就離了譜。同時,這一「離」字也可以說是離間之離,凡是從事挑撥離間者,必有一番歪理。

「遁辭知其所窮」,所謂「遁辭」就是逃避之辭。譬如問某人某事辦好沒有,他不說辦了或沒有辦,只說這事如何如何,這就是他忘了辦這件事,他所說的一大堆如何如何,都無非是遁辭而已。說遁辭的,就知道他已無他話可說,理也窮了。大家都有這個情形,自己沒有理由、無話可說了,找個話來說,作為逃避,所謂「顧左右而言他」。因為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認錯是需要勇氣的,沒有這個勇氣,所以下意識地找個遁辭來敷衍。

人們說話方面的問題,孟子大致歸納成這四種類型。有人只有一種,有人四種都有,孟子這裡所概括的,差不多把所有說話的毛病都包括進去了。

這也是屬於相法,看相的方法,言語、心態在鑑人之學上,都屬於內五行,不是用眼睛看得出來的,但是關係非常重大。當年革命時期,有些革命前輩屬於領袖型的人物,當他一開口講話時,就是領導人的那種氣度,條理清楚,乾淨利落,他一句「就是這樣」,語氣一出,聽話的人好像魂都沒有了,就跟他走。尤其是孫中山先生,原來反對他的人,一聽了他演講,就轉變為信仰他、擁護他。

許多人喜歡辯,辯到最後理窮時,遁辭就來了。其他幾種說話態度也是如此,只要聽他的話,就可以知道他的思想以及行為如何。

/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講述《#孟子與公孫丑》章句上╱ p. 161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73740227552716&set=a.70298874796120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