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8 July 2023

大马联邦形成的前因后果

/ 孙和声


1963年7月9日,英国、马来亚联合邦、北婆罗州(今沙巴)、砂拉越与新加坡在伦敦签了一份马来西亚协议(MA63)。这份协议共有11条款,其中包括:正式肯定了马来西亚联邦的成立;这协议将在1963年8月31日生效;惟因故展延到9月16日;本协议用马来文与英文书写,惟发生争议时应以英文本为准等。

只是,这协议中并没说明东马两州与西马11州的地位关系,即并没说明这个联邦是由马来亚联邦合(共9个州)、沙巴邦、砂拉越邦与新加坡邦,4个邦组成。

实则,大马联邦宪法第一条表明,这个联邦诸州包括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州、霹雳、玻璃市、沙巴、砂拉越、雪兰莪与登嘉楼。从联邦宪法来判断,显然是把沙砂两州等同于西马11州等同视之。

尽管如此,联邦宪法中对沙砂两州有附加条款,实这两州享有比西马11州更多权利与权力,如在移民、语文方面享有更多自主权,在财政上,沙砂两州也拥有更多收入来源,如服务与销售税,这使得沙砂的年度预算收入远高于西马各州,特别是砂拉越的年度预算收入可高达百亿令吉,远高于有500多万人口的雪州。

显见,大马式联邦体制中,各州的权力与权利并不一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当然由于大马是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可称之为行政国,中央的权力与权利是远高于各组成的州。通常情况是,以财政为例,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是大体上各占一半,而大马则是中央占约80%之高。

之所以,也不难理解,因为大马约170万公务员中有约90%属于中央,如教育、公共卫生、军警人员均属于中央所管。这就使得地方各级政府在多方面高度依赖中央,也受制于中央,特别是西马的11州。

为何要组成大马来西亚(Greater Malaysia)联邦?原因当然是多重的,惟最重要的因素是为了阻断共产主义的扩散,这既有国际上的冷战格局因素也有特殊国情的因素。

虽说马来西亚联合邦在1960年便宣告结束紧急状态,可在新加坡与砂拉越,左翼思想与运动依然颇盛,特别是新加坡。1959年,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赢得了51席中的43席,可说是大胜;只是,人民行动党内部却有严重的分歧,最终左派人员出走与一些左派组织与政党组成社会主义阵线(简称社阵,大马也另有劳工党与人民党组成的社阵),势力非同小可。

李光耀派系自认未必能在来届大选中胜出,便想借用联邦的力量来干掉左翼力量。1963年2月2日也确用内安法来把左异领袖、干部一网打尽(称为冷藏行动,Operation Coldstore)。出于这一考虑,李光耀便积极游说东姑组建大马联邦。

本来李光耀派系就有意要与马来亚合并;只是由于东姑考虑到新加坡人口中有75%是华族,若合并那么华族人口便会超越马来族,这就使得东姑不愿与新加坡合并;后来,李光耀与英殖民政府又考虑到把东马两州与汶莱引进来;一来可围堵共产主义,二为可冲淡华族的人口优势变成土著人口略高于华族近5%。这就使得东姑心动。

毕竟,东姑也不想看到马来亚的南端出现一个东方的古巴。在李光耀的催促下,东姑终于在1961年5月27日在新加坡的一个记者会上发表了马来西亚计划。这个谈话一发表,李光耀便马上附和,汶莱苏丹开始时也赞同加入,只是后来在1962年因汶莱人民党发动起义,被英殖民政府镇压后,便改变主义。

汶莱的人民党要求的是由汶莱、北婆罗州、砂拉越与印尼部份的婆罗州共组成一个婆罗州联邦;在沙巴,开始时卡达山人的领袖不赞成,后不反对;砂拉越的情况主要由华族组成的左翼政党人联党(1959年成立)激烈的反对,主张砂拉越应自己独立;惟砂拉越华人公会(SCA)则支持(多为商人);砂拉越的伊班族领导层开始时也不赞同,后不反对;而砂州的马来族则表示支持。

本来东马的土著领袖是颇担心他们的领土、文化、语文信仰等会受到威胁,可后来英人促成一个马来西亚团结谘询委员会,邀请各方代表参与讨论细节,也在这个基础上设立政府间委员会(IGC)或简称联络委员会,从中提出了诸如东马两州适用的20点。在相当程度上,缓和了东马人的担心。据此,最终各方便决定了马来西亚协议。

在这过程中,也有不少反对声音,特别是来自左派的抗议与反对。马来亚、沙巴、砂拉越、汶莱与新加坡的反对阵营还在吉隆坡召开了五邦会议。

大体上言,左翼工人认为,马来西亚计划是种新殖民主义,也是当权派用来干掉左派的阴谋。因此,左派极力反对这计划。

为此,新加坡曾在1962年搞了一个假公投以合法化这计划。说假公投是因为,这个公投不是赞成或反对马来西亚计划,而是必须加入马来西亚,人民只能选用什么方式加入,而不是要不要加入;在马来西亚,民众甚至是各州政府也没有发言权,一切由联盟(由巫统、马华与国大党组成)的领导层说了算,以至于吉兰丹要告东姑,指这是个不合法的计划;只是以败诉告终。

按理说,马来亚联合邦要扩大,应取得各成员州的同意才可;只是,联盟领袖不管这个,自作主张“为民做主”。可以说,在西马与新加坡这是个缺乏民主性的计划,有民主赤字的缺点。这也是民主的一个同意对效益的自相矛盾,如欧盟也是如此。

至于沙砂两州,英殖民政府与联合国曾派调查团去做实地调查,结果是说,多数人赞同加入联邦;只是有人认为,这些调查工作或其成员并不是中立的。因为,英殖民政府在展开民意调查前,已有了预设立场。学者詹运豪便持有这种看法。

不管如何,从结果论来看,马来西亚的形成的确成功阻断了左翼与共产主义在本区域的扩散。新加坡的左翼领袖林清祥便因此被“冻结”(关进监狱)起来了,成了李光耀眼中的流星。砂拉越的激进左翼虽也展开武装斗争,可最后依然无成,最终回归主流社会。

从输赢的角度看,东马人多会认为西马是这个计划的赢家;因为,西马中心的联邦政府拿走了许多东马的资源收入,如石油;而东马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西马。当然,联邦政府也会说,砂沙也得到中央的不少援助。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mingjia/2023/07/03/57714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