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4 January 2022

性空唯名,指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實樣態

/ 開仁法師

印順導師分大乘佛法為三類,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和真常唯心系。《般若經》、中觀學派就是性空唯名系,還包括龍樹系統的論。

站在法性的立場,一切法的本質就是空性,所以,性空唯名這個語詞,性空是重要的關鍵。

唯名就是唯假名,假名是指概念法。我們凡夫不懂得性空的真相,所了知、感受到的,很多都是概念。概念會誤導我們去造作貪瞋癡,所以要知道它是不實在的,能夠辨別這些,慢慢地就可以在緣起法裡面看到真實法。

瞭解了性空唯名的含義後,整個中觀的思想大概就掌握了。

「性空唯名」這個「性」,梵文dhammatā,就是法性的意思。萬金川老師的解釋不錯,他說法性就是事物存在的真實樣態。

這個色身,我們習慣用男女老幼、胖瘦美醜這些一合相的概念去分別,其實本質是四大所組成,只是一層外皮包著一堆器官組織的有情物,死了之後,這個看似實有的生命體就分散掉了。要瞭解色身是四大所成,可以把眼睛閉起來去感受,這個身體現在坐在椅子上,腰能夠挺直實是靠風大的支撐。念頭只要放鬆,腰就沒有力又彎下來。只要作意讓風大起作用,腰就自然能夠挺直。但是沒有透過學習,是不知道的,認為這個色身是實在的。

學了四大、心、心所法就能夠發現,四大如果不調會影響感受、心。有了這個認知,會想辦法把佛法中道的觀念,在自己產生煩惱之前去如理思維。比如坐了兩個小時,腰酸背痛了,要動一動,要休息。這個就是懂得去跟四大相處,懂得緣起。不會調整就白白增加很多苦受。

所以,性空唯名的這個「性」——事物存在的真實樣態,就是諸法最究竟的本質——無常、苦、無我性,就是空性,沒有不變性。

同時,瞭解我們的色法、心法、心所法之後,要把中觀、緣起的道理用上去。不管是法性、假名還是中道,全部都是可以運用的道理,這些名相不是理論,不是哲學,是可以運用的。

學習佛法,學習中道,不只是要瞭解畢竟空、緣起假名這些名相,更重要的是有方法透過這些名相瞭解自己的身心。不能總是被外在的一合相所安立的種種概念迷惑,那就沒有辦法看到法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