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6 September 2012

探索自己的靈魂


別像裁紙機一樣,要定義你自己的本質。──沙特

沙特用「存在先於本質」來說明這個觀點。他的意思是,你跟那些根據預設的目的(本質)所製造出來的東西不同。當你來到這個世界(存在),你什麼都不是,直到你定義自己是什麼。

你和裁紙機不同,它設計的目的是用來裁紙,但你並沒有任何天生預設的目的。你的本質是你沒有任何本質,除非你設定自己的本質。如果你不想結婚,想當個單身漢;如果你不想生小孩,而想把時間和金錢花在別的地方,這是你的個人選擇。人類沒有什麼命中注定的本質,要求你一定要這麼做或那麼做。社會制度是人為的產物,而不是上天的命令。

當然,信仰虔誠的人會插嘴,人類的本質不是上帝預設的嗎?就像工程師設定裁紙機的本質一樣?沒錯,沙特會這麼回答。但首先,你必須接受上帝是造物主的說法,而這仍然是你的選擇。你有選擇的自由,但這是你個人的決定,所以你依然要對它負責。只有當你說「我不得不結婚,或是不得不過這樣或那樣的生活不可」時,你才會活在虛假的生活中。你不一定要相信有一個上帝存在,命令你完成這些任務。

沙特認為,你也不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的!相反的,是你創造了自己的上帝。這真是褻瀆神明的說法,對吧?沒關係。你還是可以相信上帝並承認你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宗教的觀點不會否定你有自由意志。決定權在你身上。對於自己的生活,你是否希望擁有更大的掌控權,一切操之在你。

幾年前,我曾在一所大學的女性課程裡教過一群「失業」的家庭主婦。這些女人不是新寡就是中年離婚,子女幾乎都已成年,所以一想到自己不用再扮演人妻或母親的角色,她們就會感到極度焦慮。這些女人的世界觀都很類似。每個人都認為,當妻子或母親是女人的天職。這種性別角色在她們的心靈以及日常生活中是如此根深柢固,以至於她們從未質疑。對她們而言,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就跟二加二等於四一樣,根本不用懷疑。但懷疑卻是這些女人必須做的事,如果她們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的話。

課程到了最後,有些女人終於明白,原來她們所扮演的角色其實是社會替她們選擇的。現在,她們終於有機會重新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套句海德格的話,這些女人現在有機會「把她們迷失在『他人』之中的自我找回來」。這些女人必須正視自己的不安。她們終將一死的命運赤裸裸地擺在面前。這是一個嶄新的人生階段,這也正是她們為自己做抉擇的機會。而這個選擇必然會影響她們,但這是她們自己的決定,而不是一些無名的群眾為她們所做。

套句沙特的話,這些女人必須透過為自己的真實存在做決定,來重新定義她們的「本質」。對她們而言,她們的存在先於本質,而不是本質先於存在。她們必須運用她們的意志力去改變她們終生扮演某種角色的慣性,而這些符合傳統的角色正是她們從小在社會化過程中被灌輸的。

你也有能力去檢視並改變你在社會化過程中所接受的角色。與其跟著潮流走,一事無成,更有甚者,每況愈下,不如自己決定下半輩子要怎麼過。你可以跳下流行的列車,自己當司機。你是否對某些事情感到沮喪,卻不是很清楚原因?你是否覺得無力掌控自己的人生?你是否覺得生活一成不變、無聊、無趣?你是否發現自己總是努力取悅他人,卻連一點自己的時間也沒有?你是否覺得自己所做的事,不管是工作上或社交場合裡,總是跟自己的本性格格不入?你是否發現自己被迫做某些事?你是否常常覺得不好意思說出真正的想法或感受,因為你會不自在?

這些可能都是你的「本質」需要接受校正的訊號。校正你的本質不需要大動作翻修,你可能只是追趕某種潮流而毫不自知,只因為那個模糊的、抽象的「他們」都這麼做。但這卻不是那個實實在在的你真正想做的事。探索自己的靈魂吧!不斷尋找,你終會找到答案。

(本文作者/伊利特.科恩)
(摘自/這麼想就對了:哲學家教你破除11種負面想法/心靈工坊出版)

Tuesday 25 September 2012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時至今日,成龍不光是功夫巨星,也是慈善明星。

有人問他:「藝人做慈善是不是為了做秀,有沒有假的?」

很尖銳的問題,成龍答得更乾脆:「有!我就是從假的做起的。」坦誠得讓人吃驚。

成龍剛出道時,給別人做武打替身,高風險低收入,還被人瞧不起。忽然一朝成名,片酬從3,000元猛漲到480萬,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一夜暴富」。幸福來得太快,那時他才二十出頭,以前過慣了窮日子,一下子有了這麼多錢,都不知道該怎麼花?他一口氣買了七隻不同品牌的世界名表,一個星期有七天,正好每天換一隻。然後,他天天呼朋喚友,喝酒唱歌,挖空心思向別人炫富。名氣越來越大,很快有人邀請他參加公益慈善活動。

他說:「我不去,沒時間。」的確沒時間,他白天要拍電影,晚上要喝酒跳舞,自己都忙不過來,哪有閒工夫管別人的事。

對方說:「我們都安排好了,不要你做什麼,只要你去就行,就一天時間,而且對你的形象和電影都有幫助。」 好說歹說,總算勉強答應。

那天的活動是看望殘障兒童,看到成龍出現在眼前,孩子們都高興透了,大聲喊著他的名字。

助理告訴孩子們:「成龍大哥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在想著你們,他昨天晚上沒睡覺,今天就抽空看你們來了。」別人把他捧得越高,成龍就越心虛,他本來是不願來的,昨晚沒睡覺其實是在舞廳過夜。

「成龍大哥還給你們帶了禮物呢。」孩子們立刻歡呼雀躍,成龍卻傻了,都是別人事先安排好的。他根本沒想過要帶禮物,甚至不知道禮盒裡裝的是什麼?  

每個孩子都得到了禮物,一一上來跟他說:「謝謝!」看到那一張張稚嫩而又純真的笑臉,他忽然感到無地自容,自己明明欺騙了這些孩子,換來的卻是最真誠的回報。他不敢暴露心思,只好把假戲繼續演下去,裝著表情自然的樣子,接受孩子們的道謝。

「你想我那時有多壞!」 許多年後,成龍這樣解剖自己。

那天臨別之時,一個孩子拉著他的手問:「成龍大哥,明年你還來嗎?」 他說:「我來」。

第二年,他帶上了精心準備的禮物,如約而至,欠了一年的心債總算了償。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每次都有嶄新的體會,成龍就這樣走上了慈善道路;當他第一次很不情願地參加慈善活動時,本以為是一場很快就會結束的做秀,沒想到竟成了一生的事業。這些事,他自己不說,永遠沒人知道;說出來,我們對他的敬佩有增無減。

《資治通鑑》記載魏安麓王問孔斌:「誰是天下高士?」

孔斌說:「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話,魯仲連勉強能算一個。」安鰲王卻不贊同,說:「魯仲連老是強迫自己做一些不願做的事,無非為了做給別人看,此人表裡不一,不是真正的君子。」

孔斌的回答很經典:「作之不止,乃 成 君子。」

管他真心還是假意,只要這個人不停地強迫自己做好事,慢慢地習慣成自然,到最後弄假成真,就成了真正的君子。孔斌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人有時會誤入歧途,也可以誤入善途。做一件善事,不見得非要有多麼高尚的動機,哪怕是做秀,那也是善良的秀。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只要你去做,就比那些袖手旁觀說風涼話的人高尚得多。

成龍說:「在我做慈善的過程中,一些人也慢慢教會了我如何做人。」

好人不是聖人,也會不斷成長,需要自我完善的過程。對他們多一些寬容和鼓勵,少一些苛責,這樣好人才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給別人一個做好人的機會,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功德無量。

https://blog.xuite.net/ccymcw99/divinelove/109913789

《大愛劇場》沙巴取景《雨露》啟播


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屬下的大愛台去年拉隊來到沙巴開拍戲劇《雨露》,如今已經在大愛台的八點檔《大愛劇場》啟播了。

《雨露》是敘述來自台商劉銘達及簡淑霞的真實故事,夫妻倆從台灣遠赴馬來西亞創業,落地生根24年,後因認識慈濟,將慈濟慈善志業在馬來西亞加以推動,進而發展成至今30個分會、支會、聯絡處的龐大慈善志業聯絡網,深耕慈善與人文教育。

該劇共有40集,當中將有30集的畫面是在大馬取景拍攝,遍及吉隆坡、馬六甲、古晉及沙巴等,將大馬的明媚風光及樸實的風土民情呈獻給全球觀眾,觀眾除了可以看到本地志工熟悉的身影,也可看到多位大馬演員扮演劇中的主要角色。

沙巴劇情部份主要講述亞庇慈濟成立的緣起,以及在哥打馬魯都與必打士村落及學校做義診、學童教育和發放。

該劇男女主角由來自台灣的演員蘇炳憲與方文琳,分別飾演劉銘達及簡淑霞角色。

證嚴上人成立大愛台是為了淨化人心,希望以大愛感化世界,讓世界亮起來。

已成立14年的大愛台是由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是一家不收商業廣告的公益電視臺,資金來自慈濟環保志工從事環保資源回收所得及善行人士的捐款。

《大愛劇場》是以真人真事改編的連續劇,已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電視頻道,并跨越國際,全球除了南北極、中非、巴西外,其他地區都可觀賞到大愛臺制作的清流節目,它是以慈濟志工提供的真實故事題材而拍攝,至今已制作了180多檔的電視劇,深獲好評,多次獲得臺灣金鐘獎,并登上八點檔收視率的前三名。

《雨露》是大愛劇場首次到馬來西亞取景,主題曲由大馬創作歌手易桀齊擔綱製作。

敬請大家不要錯過,每晚鎖定大愛台的八點檔《大愛劇場》;在觀賞《雨露》劇情的當兒,大家也可看到本州熟悉的秀麗風景與樸實民風的親切感。

· 新聞稿

Monday 24 September 2012

為甚麼哈佛永遠都是全球最好的大學?

沒有哪個國家的哪個行業可以像美國的高等教育那樣主導全球。以上海交通大學公布的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為例,前20名中有17所來自美國,其中哈佛大學以絕對優勢雄踞榜首。

對於這一現象,傳統的解釋是:美國的財富、龐大的人口、充足的研究資金、廣泛的私人慈善活動、吸引全世界學者的能力。但這些解釋還不夠。儘管美國擁有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其GDP只佔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人口更是只佔全世界的二十分之一。對研究的支持也不是只有美國在做。

像法國、德國、日本甚至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大國,也應該出現在全球大學排行榜的前段班。然而這些國家充其量只是個別大學能夠勉強上榜。

事實上,這些國家缺乏最關鍵的那塊拼圖:美國對高等教育的創新治理機制。

哈佛大學是1636年由麻薩諸塞灣殖民地(Massachusetts Bay Colony)當局建立的公共機構。它對麻州的價值,可以從美國獨立後1780年起草的州憲法中一窺端倪。這部憲法有專門的條款規定哈佛大學的功能和邊界。

當校友主宰麻州立法機構時,哈佛獲得了支持和照顧。但是,在19世紀40年代,由愛爾蘭土豆飢荒導致的大量移民,改變了麻州的人口結構,民粹主義者控制了立法機構。

哈佛幾乎是立刻受到口誅筆伐,人們認為它太過精英主義、太排外、太昂貴。甚至哈佛大學的課程也受到挑戰。在此後20年中,麻州以拒絕出資和阻撓教授任命等方式,不斷影響哈佛大學的運作。這類行為的高峰在1862年,立法機構駁回了哈佛的校長任命議案。

哈佛大學對此的反應是,要求被置於「常規政治衝突和變化之外」,交給「真心真意心繫教育的校友手中」。1865年4月29日,這一方案勉強獲得了麻州法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Court,該州兩大立法機構之一)的批准,其中努力不懈的遊說活動,以及哈佛校友在南北戰爭中的傑出貢獻所贏得的聲望居功厥偉。至此以後,哈佛董事會就一直由校友控制。

受哈佛成功的啟發,其他大學——從耶魯大學和威廉瑪麗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開始——也採取了類似行動。這被長期擔任哈佛校長的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稱為「正宗美國做法」,不但成為私立大學的標準模式,也為密歇根大學、普渡大學等院校所效仿,甚至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和杜克大學也採取了這一做法。

如今,在位居廣受關注的《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大學排名20強的大學中,有19所是由校友控制的(以校董事會人數超過半數為標準)。唯一例外的是加州理工學院,其校友佔董事會的40%。在前五名大學中,三所(哈佛、耶魯和哥倫比亞)完全由校友管理,其餘兩所(普林斯頓和史丹福)校友掌握著90%的控制權。即使是在普渡(90%)和密歇根(63%)這樣的公立大學,也是校友占主導地位。平均而言,美國前100名大學(包括公立和私立)校董事會的校友代表比例為63%。

總體而言,校友在校董事會優勢越大,學校排名越靠前,區分度越高,捐贈基金規模也越大。畢竟,沒有哪個群體能夠像校友那樣關心學校的地位,母校排名的起落決定了校友社會地位的沉浮。

事實上,校友最有動力慷慨解囊資助母校,也最有動力更好地管理母校。他們熟悉母校,因此也最適合擔任母校領導人。通過校友網絡,董事會成員能夠迅速收集信息,即時作出反應。

所有偉大的大學都是非營利組織,以提供高等教育為創建目的,能使全社會都受益。但美國大學創造了一條新路。在歐洲,非營利的大學融入了競爭的益處。沒什麼報酬可以拿,並不會削弱校友主導的董事會藉著聘任傑出教員、錄取傑出學生、爭奪體育和藝術榮譽等方式競爭社會地位的動力。

藉著校友向非盈利機構注入競爭,是正宗美國做法的例子。希望與美國大學一爭高下的國家應該借鑒一下。

撰文者:梅塔

沙輪達拉·拉伊·梅塔是艾哈邁達巴德印度管理學院訪問教授,杜克大學杜克公司教育中心學術主任。

Friday 21 September 2012

煩惱與習氣

人都會有煩惱,當成為習慣後,煩惱的感覺就漸漸不存在了,只會留下煩惱的現象,也就是習氣。例如一個視錢如命的人,看到了錢就如飢如渴,一看到鈔票就想要佔為己有,這種飢渴的感覺就是煩惱。如果一個人經常有這種飢渴的感覺,看到錢就想拿,而且完全不理會是不是該拿,這時已經變成是一種貪的習氣,而不是貪的煩惱,所以習氣和煩惱是不太一樣的。

煩惱不但會傷害自己,有時也會傷害別人。如果煩惱生起的時候,不表現出來,也許別人不會受傷,卻會傷害到自己,讓自己很痛苦。例如一個單相思的男孩,心裡總是想著喜歡的女孩,但是對方根本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而男孩的內心卻在煩惱。他雖然沒有傷害到其他的人,卻已經傷害到自己。或者說,這個男孩不管對方愛不愛他,總是追著對方不放,把別人煩得痛苦極了,讓對方覺得像是一條甩不掉的蛇,這樣影響到別人,使別人受到傷害,也是帶給別人煩惱。

而習氣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自己並不覺得在傷害人,也不覺這是煩惱。例如有一些人,和他一起吃飯時,他會習慣地看看別人的碗裡究竟吃些什麼,看得別人很不舒服;或是不管別人的感覺,咳嗽的時候不捂嘴巴,甚至對著人一邊談話一邊咳。他並不知道這些行為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因為他是無心的,所以不覺煩惱,而他的無心卻傷害到人。這種讓別人討厭的無心怪習慣,就是習氣。

習氣重的人,經常讓人感到討厭;但也有一些習氣,反而讓人覺得有趣。像達賴喇嘛來訪時,他在公共場合常常一邊講話,一邊拉拉衣服或是摸摸鼻子,小動作滿多的。他不管別人的感覺怎樣,但是因為是從達賴喇嘛的身上表現出來,反而讓人覺得很可愛。

有一次我在台北的國父紀念館演講,因為衣服穿得滿多的,覺得很熱,當下我也不管別人感覺怎麼樣,就說︰「對不起!我很熱。」然後就把外袍脫掉,現場的聽眾則覺得這位法師很自在、很親切。雖然我沒有像達賴喇嘛那樣灑脫,但是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在身體癢的時候,強迫自己不管它,或是不去抓它。身體癢的時候當然可以抓一抓,坐太久也可以動一動,不需要什麼事都一板一眼的,因為這樣也是一種痛苦。

人所表現出來的習氣,有的很可愛,有的卻讓人討厭。因此習氣是必然的,但還是要注意自己是在什麼樣的場合、是什麼樣的身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否則自己沒煩惱,卻造成別人的煩惱,那就不好了。

/ 聖嚴法師
摘自<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法鼓出版社發行

是自信還是自負?

人幾乎都有自負、自滿的心,佛教稱之為「慢心」,也就是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這樣的人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是把別人看得過低,就是把自己看得過高,因此很容易傷害到他人,而成為彼此的負擔。

人之所以會自負,是因為他自恃在某方面比別人還好,譬如才能、知識或人品,因此在對待別人時,自然而然就表現出傲慢心來。如果他又很受其他人的肯定,並且不斷有機會往上陞遷,那麼他就會愈來愈傲慢。但是人畢竟不可能永遠往上爬,即使一直往上爬,也總有個頂點,等爬到頂點時,一定會往下坡走。因此,自負對一個人並不好。

然而有慢心的人,常常並不自覺。雖然有很多煩惱,可是不知道這些都是慢心所引起的,譬如他們常覺得自己是自信而不是自負,其實兩者是不同的。自信是說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明白自己有多少才能、能夠做些什麼事、達成什麼樣的任務。而自負是自認為有這樣的能力,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做到。

我在東京時,曾經遇到一位從台灣來的朋友,他是政治大學畢業的。他的同學有人做官當到次長,甚至是部長的,因此很感慨地對我說:「法師,您曉得嗎?我很倒楣啊!時不我與,時運不濟,好運彷彿總臨不到我頭上,所以我在東京只能放棄努力,乾脆隱姓埋名了。」他因為眼看著同學、同輩的事業都很得意,而產生一種失落感,其實這就是因自負所引起的失意。

如果是自知而自信的人,就不會這樣想了,他們會說:「我有做這種事的能力,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能做得很好;假使沒有機會的話,也沒有關係。因為這不是我能力的問題,而是因緣不成熟的關係。」或者說:「有什麼事我就做什麼事,不一定要做部長,我做別的事一樣可以做得很好。」所以,自負和自信之間還是有差別的。

因此,察覺慢心的關鍵,就在於是否存有比較的心。一般來說,慢心是自以為比別人高一等的人才會有,就像有的人會將事情的成功歸功於自己,而將失敗歸咎於別人,認為做不好,都是因為別人拆自己的台。

其實覺得自己比別人不好,心理所產生的不平衡和失落感,也是慢心。要知道,事情的成功是需要很多因緣來促成的,不一定全都是自己的功勞。因此,對任何事情我們應該抱持是不是由我來做都好的態度,如果不能做這件事,也可以改做其他事。能夠如此,就能保持心裡的平靜和平安,也就不會起慢心了。

本文作者/聖嚴法師

摘自<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法鼓出版社發行

培養三個正向習慣

操練你的正向氣旋,包括正向思考、正向感覺、與正向行動。安全感來自於一種信心,相信明天會更好,而這種相信,會免除恐懼,繼而帶來快樂好心情,好心情通常就會遇到好運氣。

我相信個人、企業、國家都有一股氣勢,抱怨是一種負向的氣,信心是一種正向的氣。如果一個人或企業遇到不順心的事而怨天尤人,就會進入負向的循環。如果對未來仍充滿信心,就會進入正向的氣旋。因為好運改變了人們的心情,繼而會遇到更多的好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好運連連」。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國家或媒體唱衰未來的經濟,人民怎麼會對大環境產生信心。我們對政府有信心,政府就會愈做愈好。投資不也是如此。有財務行為學家認為股票市場常常反映的不是真實的財務狀況,而是一群投資人貪婪與懼怕的心情組合。經濟面不見得好,如果投資者有信心,股票還是會上升,然後經濟就真的好了。反之,當經濟面好轉,如果懼怕的心理造成了信心危機,股市就會應聲而倒,真正的不景氣就會來臨。

如果信心是一個正向的氣,那麼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都應該積極培養正向氣旋。具體而言,正向氣旋包括正向思考、正向感覺、與正向行動三個習慣。

■ 正向思考

正向思考:人類有一種「墨菲定律」,就是愈擔心的事情,就愈會發生。去除擔心的良方之一,就是信心。人沒有辦法改變事實,但是人們有能力改變心中的意念。每天早上都跟自己說,這將會是快樂的一天,困難都是會被克服的,同事都是在幫助我的,我有很多優點,我是幸運的。凡事都有正反兩面,看重自己所擁有的,就是一種正向思考。

■ 正向感覺

感覺是一面鏡子,反映目前生命狀態,我們應該細心體會生活中每一種喜怒哀樂的感覺。感覺也有負面與正面,生活中有令人生氣的事,也有感動人的事。不要放大負面的感覺,要練習回憶與延續快樂的感覺。想想看今天有什麼感覺?如果都是負面感覺,就要提醒自己是否在思想與行動上也太過負面。

■ 正向行動

如果回想過去都沒有正向的感覺,那就嘗試做一些讓自己有正向感覺的行動吧!像是做一些好事、捐錢給需要幫助的人、向周圍的人說謝謝、多講別人好話與優點、撿撿垃圾,去公園散步,對人微笑等等。想想過去做了哪些正向的好事與善事,善有善報,許多正向行動會藉由影響你正向的態度與思想來回報你呢。

信心是種習慣,許多時候夾雜著對上帝的感恩,相信這一切後面都有上帝的美意,更能快樂與正向的面對人生。(原載於《經濟日報》副刊 2009.11.04)

(本文作者/盧希鵬)
(摘自/大排長龍更快樂: 快樂經濟學的50堂課/天下雜誌出版)

Wednesday 19 September 2012

你選擇餵養哪一匹狼?

在911攻擊之後幾天,有一個故事開始廣為流傳,道盡我們的兩難之境。有一位美洲原住民的祖父跟孫子談到世界上充斥的暴力和殘酷,而那些又是怎麼造成的。他說,就好像有兩匹狼在他的心中打架,有一匹狼滿心報復和憤怒,另一匹則充滿智慧而仁慈。年輕人問祖父哪一匹狼會贏得心中之戰,祖父回答說:「我選擇餵養哪一匹,哪一匹就贏。」

所以,這就是我們的挑戰,我們心靈修行的挑戰和世界的挑戰──要如何訓練自己現在就餵養好狼,而不是等以後再說?我們如何召喚內心的智慧來分辨什麼有益,什麼有害?什麼會升高攻擊性,什麼能揭露善心?目前全球經濟低迷,地球的環境岌岌可危,戰爭開打,痛苦高升,現在正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在自己的生命裡跨出一大步,盡一己之力來反轉情勢的時刻。即使給好狼一點小小的餵養,都有幫助。我們都同在一艘船上,過去如此,現在更是如此。

所謂跨出一大步,意指我們對自己並對地球下定決心──決心放下舊有的怨氣,不再躲避讓我們感覺不自在的人們、情況或情緒,不再依附舊有的恐懼、封閉的心靈、鐵石心腸、猶豫不決。這是我們信任自己有本初善(basic goodness),這地球上所有兄弟姐妹也有本初善的時刻了;這是我們培養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掙脫舊有的固著,做出睿智選擇的時候了。我們做得到!就在此時此地。

我們可以透過每天的待人接物來幫助自己學習。我們跟不喜歡或不認同的人說話時──也許是家人,也許是同事──我們往往花很多的能量送出憤怒。儘管我們對自己的怨恨和自我中心再熟悉不過了,但那並不是我們基本的天性。我們基本上都能打斷舊有的慣性,所有的人都知道仁慈多麼能療癒我們,愛多麼能轉化我們,放下舊有的怨氣多麼輕鬆。只要稍稍轉換一下觀點我們就會認識到,別人發脾氣、說不厚道的話,跟我們自己做這些事是出於同樣的理由。只要有一點幽默感,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的伴侶、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同事把我們逼瘋,正如同我們把別人逼瘋是一樣的。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第一步是對自己坦誠。我們大部分人都很會強化負面傾向,堅持自己是對的,結果憤怒之狼越來越兇狠,另一匹狼只能在旁用乞憐的眼神望著。但是,我們不必卡在這種生命狀態之中。當我們感到怨恨或是其他強烈的情緒,只要認識到自己的情緒激動起來了,當下就可以自覺地做出選擇:要攻擊?還是冷靜下來?簡單說就是,到底要餵養哪一匹狼?

(本文作者/佩瑪.丘卓)
(摘自/不被情緒綁架: 擺脫你的慣性與恐懼/心靈工坊出版)

Friday 14 September 2012

去我執我慢 精進增長無量智慧

證嚴上人慨嘆,最怕的是富有的人放大自己,放大自己的人會起驕傲心。

「佛法裡有所謂『七慢八憍』,我慢會生七種慢心,驕傲會起八種煩惱,我慢與驕傲是無明、愚癡的罪源。大家既然跟師父有緣,與我有志一同來慈濟付出,若習氣不改,這一輩子就白白過了,沒有真正踏上菩薩道,只是懂得要造福,沒有智慧。」

「慈濟人有許多的不同,方法不同,見解不同,脾氣不同等,合起來要做一件事情,難免彼此會有磨擦,一磨擦,就起煩惱心。很可惜的就是為善而煩惱,雖然做很多好事,但內心充滿懊惱、充滿瞋恨,這樣就變成人間的阿修羅或天堂的阿修羅。」

上人言及對於弟子的幾種心情。「不能理解彼此之間起摩擦。開始時,很需要有人跟我們一起做事,帶到哪一個人很優秀、很突出,帶的人卻有煩惱。又要培養人、又怕人比自己高,這樣的心態會很煩惱。其實你有多高,你才能提人多高,因此別人提升,就表示自己也有那份能耐。所以,對於這種耐不住別人成就的心態,我很不解。」

「再來是不捨。如各位是從臺灣到大陸去從商的人,時間都非常寶貴。大陸土地廣袤,一旦發生災難,受災的人多,你們要勘災、救災,還要兼顧志業、事業、家業,多辛苦啊!師父很不忍心。但『辛苦』卻正像一陣風,就如大風吹空稻穀般,無明風會把無心的人吹走,留下來的都是實心的種子,所以對於每顆種子我都很珍惜。」

上人言及,不忍心慈濟志工把寶貴時間挪出來做慈濟後,居然在過程中,還有人我是非的煩惱。「看大家這麼辛苦,做到後來,菩薩做不成反成阿修羅,真是不忍心。願意付出時間、付出心力,怎麼那念我慢、我執不破呢?」

「破掉我執就不會驕傲,不會有我慢、無明,就能成就眾生。其實,成就大家就是成就自己,這就是智慧。所以,慧從善解得自在,跟人相處如果沒有善解,絕對不會自在。」一分精進就能增長無量的智慧,如果沒有付出的辛苦,絕對無法體會人世間那份清淨、智慧的力量。

※本文摘自:《證嚴法師衲履足跡》 二00四年‧春之卷

Wednesday 12 September 2012

為什麼有人到處跑道場?


為什麼有人會到處跑道場? 原因有很多,先分享一個很常見的因素。

有些人加入慈善或修行團體,期待能進入一個都是好人的人間淨土。但很快的就發現自己失望了,怎麼會碰到那麼多討厭的人呢?所以就從一個修行團體跳到另一個修行團體,但永遠找不到理想的淨土。

所有的人都只是我的鏡子,當我有無法接受和喜愛的自己時,一定會遇到我不喜歡或不接受的‘壞人’。例如,我無法接受自私的自己,那我眼裡一定會看到許多自私的人。討厭愛生氣的自己,那我也一定會常碰到愛生氣的人。所以只要我還存有批判及分別心時,我一定無法遇到都是好人的團體。

心不淨,哪裡都不淨。心淨即國土淨。

 · 徐瑞雲

Monday 10 September 2012

植物和动物都是生命,为什么佛法鼓励吃素不让吃肉?


问 : 佛法中视万物都是平等的,那动物和植物也都应该是平等的,动物是生命,植物也是生命,可是为什么修行佛法鼓励吃素不让吃肉?还有,我很爱吃肉,想学习佛法,该怎么办?

答:佛法中视万法的确是平等的,但是你有些错解了这个平等的意思,所谓的平等,指的是万法皆从心识流出,一切贵贱等级都是虚幻不实在的。

讲的直白一些,意思就是说,万法,比方说树木、山河、大地、猪、狗、牛、羊、人等等,从哪里来的呢?

从我们的八识中流出,那么一个人一旦证悟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再去追求种种的名闻利养,一个花椰菜和一位总统,在他心中的地位是一样的。

既然道理明白了,地位是一样的,那么就面临两中状况了:

1. 如果你真的明白这个平等的道理,准备涅磐了,比方说已经涅磐的过去诸佛,或者小阿罗汉,那么,他们的生命已经进入另外一种形态,别说是肉或者蔬菜,就连空气,他也不用吃了,所以,谈不上什么吃肉或吃菜的问题了。

2. 如果这个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还没有真正体证到,比方说,明白了果汁是甜的,但是还没有喝到,或者,明白了道理,也体悟到了,但是他却没有涅磐,还要再把这个道理告诉不明白的人,比方说,再来的佛菩萨、阿罗汉,示现成譬如说鱼篮观音、布袋和尚等形象来度化众生的,他就要适应世间的道理了。

世间的道理是什么?就是因果,因果也包含了科学,所以,下边就从科学和佛学来说说菜和肉的区别。

1. 科学来说,菜属于植物,而植物是没有神经系统的,因此,不会感受到疼痛和恐惧的情绪,如果有人问,你怎么知道?那么建议你一定要看看初中的生物课本,对于植物是怎么定义的,就不会再问一些匪夷所思的问题了。

另外,还有很多植物,本身就是一季的,你不去收割它,它也会在成熟后死亡,比方说白菜、小麦,再者,还有水果,它不会因为你吃了它一颗苹果,而导致整棵苹果树痛苦的死亡,相反,苹果成熟之后,你不去摘它,它自己也会掉下来是不是。

再看看动物,你拿把刀杀它,它马上恐惧嚎叫,甚至身体里分泌出一大堆毒素来,并且它确实的会感受到一系列无法容忍的痛苦。

最后,如果你想不明白,那么可以去看看屠宰场和割麦场,哪个比较惨烈血腥一点,就会明白了。

2. 佛学来讲,动物属于正报,植物属于依报,也就是说,一个人,下辈子有可能变猪变狗变蝴蝶,但绝没有可能变成一颗白菜,所以,这些白菜什么的,里边并没有能够感知痛苦的中阴身来投胎,也就根本谈不上痛苦,反而,它们都是随着你的业而转变的,比方说,你喜欢布施冰激凌,那么,很有可能,你就感得投生在清凉的森林的果报;如果你总是带给人烦恼,你就可能感得投生在沙漠的果报。

这就是菜与肉的区别,一定要明白。

最后,你说你爱吃肉,呵呵,这个不是问题,很多素食者之前都是爱吃肉的,包括我自己。

建议你有空去看看屠宰场,那样可以大幅度降低你对肉的兴趣,如果还不行,可以去吃一些有机素食,味道和肉差不多的,如果还不行,那就先吃着,注意多放生,等到你放生放到一定程度,你的慈悲心真正长养起来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再想吃肉了。

(顾问团万如法师作答)

Friday 7 September 2012

為什麼會起退轉心?

現在很多學佛同學退轉,這是正常的。

一千個人學佛,裡頭有一、二個不退轉就了不起,所以退轉是正常現象。

他為什麼會退轉?那個人為什麼不退轉?這是佛家講的,你有沒有嘗到­法味。沒有嘗到法味,學的時候學得很辛苦,學的時候有很多問號在裡面,遇到挫折退心是很正常的現象。

那麼學,學了他不退心,他能一直堅持下去,他嘗到味道了。怎麼樣才能嘗­到味道?古人講得很多,講得很簡單,講得很明白,愈是重要的東西愈簡單。你看《三字經》上就三個字「貴以專」,世出世間法都重視這個原則。

專,在佛法講是三昧,你學《無量­壽經》專,一心定在這上,你得的是念佛三昧;學《華嚴經》,一心定在華嚴裡面,得華嚴三昧。

所以你一定要記住,佛在《般若經》,就是在《金剛經》上所講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法門沒有指定是哪個法門,換句話說,這個法門就包括一切,包括一切佛法,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包括其他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全在裡頭。他沒有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世法例外,他沒有這個說法;沒有這個說法也包在裡面。

我們想一想,如果我把心放在《論語》上,一心專注在那裡,能不能開悟?能!一個道理。古時候,這是老師教學­,因為那個時候師生關係跟現在不一樣,那個時候真的有師生關係,現在沒有了,師道沒有了。老師對學生是負責任的,負責任要把學生教到開悟,這個老師才算盡責;但是學生要不­能配合,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師資之道,在現在社會上沒有了。

《論語》可以開悟,可以得三昧,可以開悟。基督教的《新舊約》能不能開悟?能。《古蘭經》能,哪個經典都­可以,哪一部典籍都一樣,只要你真正懂得「專」,專攻一門。

· 淨空法師

當你刻意選擇正面思考的時候……

當你正忙著實踐「正面思考」時,你知道等量的「負面思考」一樣纏著你不放嗎?因為這是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當你關注在某一極端時,另一個極端的能量也同樣在那等著你,不會因為你不去理它而不存在。

《名望、財富與野心》講得很好:「正面思考並不是讓你轉化的技巧,它是一種選擇模式,對於覺知毫無助益,它反對覺知,因為覺知永遠不會做選擇,它純粹只是壓抑你性格上負面的部分,把負面壓進無意識裡,把有意識的頭腦與正面思考掛鉤,但無意識比有意識的頭腦力量更大,是九倍大的力量,它也許不會以舊模樣出現,而是以全新面貌顯現。」當我們越努力選擇「正面思考」,負面的力量隨侍在側等著反撲,一旦遇到讓自己不舒服的人事物,就會心生反感、厭惡、嫌棄、躲離,於是負面的情緒就升起了……周而復始,這就是造成痛苦與挫敗的原因。台灣歌手賴佩霞在演講時也提過類似的概念:「燈光會照出你的陰影,當你站在越亮的燈光下,你的陰影就越黑,也就是說當你越成名,你的陰影就越明顯,如果你壓抑了,你就會更痛苦!」

《祕密》說:「當你刻意把焦點放在你想要的事物上,開始散發出美好的感覺時,吸引力法則就會予以回應。」當你「選擇」了想要的事物,自然在同個層次上,就會有「不想要的事物」如背後靈、如影隨形般地離不開你的創造範圍,因為正負乃一體兩面。再加上你「開始散發出美好的感覺」時,相當你開始發起了一個正在向上的情緒波,當它是波,它就一定有起有伏地開始運行,一旦能量波下行,你就開始沮喪不快樂,擋都擋不住。

我看到不少靈修者,甚至是教導「如何運用吸引力法則正面思考」的靈修老師,身邊都有一個很負面悲觀、疾病纏身的伴侶或愛人,他們的「正面思考」絲毫改變不了伴侶,但愛情讓他們離不開這些伴侶──這正是因為我們在二元性的地球,有光的地方一定有黑影,一個銅板兩面是無法割離的,一個越光明,另一個就越黑暗。當他們越努力只選擇「正面」,對等的「負面」就會直接進了他的家門躺在他枕邊,躲都躲不掉。

越想躲避的議題,包括討厭別人說哪些負面的話,這些話往往就是由最親密的家人、朋友、愛人當你面直接說給你聽,你無法把他們列為封鎖的黑名單,或是絕交,更不可能斷絕親人關係。所以直接面對,把被勾起的情緒議題做最徹底的清理,直到有一天,沒有任何人事物話語會勾起你的憤怒、不快時,以前會惹你火大的話現在都能穿身而過不留痕跡時,你就過關了。就像如果你想要終止一場乒乓球賽,你不回應對方的球,球賽就停止了。

(本文作者/李欣頻)
(摘自/為何心想事不成/平安文化出版)

Wednesday 5 September 2012

梁文道:一個賣國賊和他的國家

【蘋果日報/新世紀】日本成人電影演員蒼井空退休之後,發現自己在中國很受歡迎,便在微博上頻頻向中國影迷示好,反應相當不錯。直到前陣子倫敦奧運,她替中國健兒打氣,才真正遇上了挑戰。不少網友覺得她身為日本人,卻為了中國市場出賣祖國,反過來給中國人喊加油,是很不愛國的表現;他們直呼她「賣國賊」。

被人罵「賣國賊」,問題就真的很嚴重了,因為這三個字在中國所有罵人的話裡,大概可以被列入最具貶義的那一等。然而,它在公共言談出現的頻率又似乎有點過高,高到貶值的程度。你批評中國的政治模式,當然會被一些人罵做「賣國賊」;你拿外國護照,卻跑回中國拍愛國電影,自然也有機會當上「賣國賊」;甚至你說中國羽毛球隊不該在奧運讓賽,在某些人看來,那還是一種「賣國賊」。

「賣國賊」的普及,也恰好反證了我們中國人對「愛國」的尊崇與執著。

沒錯,愛國的確是今日中國人最欣賞(至少在口頭上)的美德之一。想當年有官員為了讓全體港人放心回歸,直言稱「黑社會也有愛國的」,可見愛國之德甚至足以蓋過不少非法行為。我還聽過有人如此稱讚一名女士:「她長得不好看,粗魯不文,而且性格有問題,但她真的很愛國。」

而每次聽到「賣國賊」這三個字,我都會想起一個令人着迷的人物,在我看來,這個人才稱得上是貨真價實的賣國賊。

潘恩(Thomas Paine),可能是世界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公共知識份子。大家知道他,是因為他寫過《常識》,據說當時每一個華盛頓將軍率領的士兵的背包裏頭都有本《常識》,堪稱美國獨立戰爭的聖經。但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潘恩的身份─他其實是個英國人。

美國獨立之後,潘恩的生活並不如意。和那個年代的所有知識人一樣,他的興趣廣泛,除了哲學與政治,他還喜歡橋樑工程,並且設計了一款新型橋樑。可惜美國和法國的興趣都不大,客氣接過他的草圖,就沒有什麼下文了。為了實現他的新夢想,趁着回英國看望母親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建橋方案送到英國皇家學院。這段經歷是每一本潘恩傳記裏頭都會提到的小細節,不值得大書特書。

可是等一下,他回英國?在他成功鼓吹美國獨立之後?他怎麼回得了國?他又是怎麼回去的呢?我再翻那些傳記,都沒有提到其中波折,似乎這根本不是個問題。反而大家都詳細描述了他回國之後的風光,說他和布萊克(William Blake)等人成為好友,是倫敦文人圈子裏的紅人;又說他在當年最流行的報刊上寫文章,成功出版《人的權利》第一卷。直到法國革命快要爆發,這位一輩子和革命脫不了關係的狂熱份子才又渡海出國。

英國政府之所以受不了潘恩,是因為他後來鼓吹共和,建議一套由累進稅支撐的社會福利主義,獲得英國本土庶民的熱烈廻響,還啟發了愛爾蘭的獨立運動。雖然白廳以煽動叛亂的罪名把他告上法庭,但從未執行法庭的判決。他們沒有捉他入獄,也沒有讓他神秘失蹤,更沒有讓他「被自殺」。相反地,他們的絕招是找人在媒體上和他筆戰,鼓動百姓對他的仇視。

儘管如此,我還是找不到任何有關潘恩從美國回到倫敦的過程之風波的記述,因為當時的確沒有什麼風波。且容我做個或許不太恰當的類比,說明其中詭異。這就好比一位大陸文人跑到台灣鼓吹台獨,而台獨又真的搞成了。事後他回北京定居,天天泡在「七九八」,有空就給《新京報》寫點東西,讓三聯書店出書。終於政府還是得找他麻煩,因為他不只呼籲廢除一黨專政,還建議西藏乾脆獨立共和。迫於無奈,政府發動《環球時報》批判這個不像話的賣國賊,讓憤青天天罵他,直到他自動棄國流亡……。

這不只是心態和文化的差異,也是具體歷史處境與時間距離的差異。我目瞪口呆地讀着潘恩那不可思議的遭遇,卻碰上那些傳記作者平淡自然的筆調冷冷,於是讀出了這許多謎樣的差異。

Tuesday 4 September 2012

如果靜坐四十九天就可以讓人成佛


深層溝通與靈魂對話

當喬達摩‧悉達多王子,離家出走,一直到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後,他成佛了,許多的佛陀傳記內容中都寫下這些過程。問題是這四十九天,喬達摩‧悉達多王子做了什麼?如何做?怎麼做?才能真正的証悟成佛?如果只單靜坐四十九天就可以讓人成佛的話,還是難以置信!

要不我們也各自找一顆菩提樹,好好坐個四十九天,甚至四十九個月,比他還久,都沒關係,只要這樣就可以成為佛陀,大家絕對願意,但相信沒有用,因為方法不對,這不是靜坐時間長短的問題……。

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難免會有一些不當的行為,形成內心的罣礙,一旦罣礙產生了,心中有了負擔,必須隱瞞這件事情,不但無法面對別人,甚至無法面對自己,這樣的心靈狀態,稱之為「業種」。佛家對業種講得很直接,表達得一覽無遺,就是過去我的所作所為,心中的罣礙,會來妨礙到我現在及未來的生活,這種罣礙形成的障礙,便稱為「業障」。

一個靈魂,怎麼會投胎成這對父母的小孩?通常過去這對父母,一定是跟這個孩子有因緣種的產生,透過今生的方式,來得到一種回饋跟補償。所以因緣種也會讓我們對某些人產生好感,或者是特別的因緣,比如夫妻、至親至愛的人,都是因為有因緣種的牽繫。

我們的一生過往當中,包括累世、累劫所發生的所有的善惡、對錯、體驗經歷過的所有事件,都形成了心靈檔案、資料,在唯識學稱之為「種子」,這種儲存過往的檔案資料,便是「心靈種子」。

人有八個不同的心靈機制結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頼耶識。這八大意識,前面五種識比較容易了解,是肉體的感官功能,眼睛所看到、耳朵所聽到、鼻子所聞到、舌頭所嚐到、身體所能碰觸到、感覺到的,都是我們肉體的功能。

第六識為「意識」,接受前五識的資訊,來做結論決定。第七識「末那識」,是一種執著於所見、所聽、所聞、所儲存的各種檔案資料,會以為這就是「我」,因此而產生了「我執」。第八識「阿頼耶識」,在古梵文裡是「藏」的意思,就如同我們電腦一樣,會儲存這部電腦所有的檔案資料,包括過去到現在,所輸入的任何檔案資料,都會儲存在這個電腦的記憶庫。

我們的心靈種子,是一切業力寄託的所在,前六識所輸入進來到第八識的資料,猶如種子一樣會儲存在內,就像電腦的記憶庫所貯存的檔案一樣,只要指令條件符合了,這個資料隨時都可以提取出來。問題來了,第八識所儲存的資料,第七識會把這些種子的執著,當成是「我」,誤以為是自我的實體,所以不管這些種子是好、是壞、是善、是惡,都會當成是我──我這人天生就是這個樣子!因此造成許多人,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為,固執、甚至是非不分,生活常常被這些誤認的種子及心識的狀態所影響,而且不自知、不自覺。

這好比電腦檔案裡的病毒,電腦本身是無法判讀的,只要符合某種情況,電腦會以為這些病毒的檔案是正常的資料,並且執行這個資料,導致電腦當機或毀壞。人也是一樣,在心靈所儲存的種子,也會在某個因緣條件俱足之下,會被第七識的功能叫出來執行,而這個人就陷入了非理性的狀態,無法判別跟分析,甚至有的人會做出不可思議的行為,或是產生身體疾病,這就是唯識學所說的心靈狀態。

只要指令下對了,電腦的檔案不管存放多久都會被叫出來,同樣人類的心靈種子不管存放多久,溝通指令用對了,一樣可以叫出來清除掉。因為我們累世儲存了這麼多的檔案,而這些檔案,會在所有因緣條件都具足情況下,必定被引爆出來。因此,很多身體的疾病,是來自於心靈的問題,當心靈有一些執著存在,這想法停滯了,內心便有個罣礙。而這些罣礙點沒有解套的話,那麼不久之後,就會在肉體出現疾病的果相。也就是說疾病是果,心靈才是因,要解決疾病的果,必須要回溯過往,找到真正的因才對。

【作者簡介】林顯宗

•「唯識深層溝通」技術/創始人。
• 淨觀心靈唯識科學研究機構/執行長。

你不必受苦受難,也能上天堂

要是沒有東西使我們陷溺在物質層次,那到底是什麼障礙了我們?為什麼我們對結構那麼地緊抓不放?為什麼我們如此執著於自己的振動頻率?為什麼我們害怕改變?

空性的層次

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從最高的層次看起。在這個例子裡,用穩定這個字眼來探討眾生間的互動關係可能最為明確。在空性的層次,絕對的穩定當然存在,因為一段關係的組成份子在意識上的開放程度越一致,這段關係的穩定度就越高。不過,當碰到頻率比我們高或比我們低的生命時,我們就會覺得不安穩和不確定。一段不穩定的關係,基本上可能朝兩種方向發展,一是變得越來越穩定,直到頻率一致為止;二是逐漸分道揚鑣。當別人的頻率與我們不一致時,我們通常會覺得不舒服。當對方的頻率較低時,我們通常會試圖把他們拉上來。但要是對方的頻率較高,我們通常會設法把他拉下到我們的層次。

因此,在幫助別人時,你真正要處理的其實是對方想把你給拉下來的那股出於潛意識的自然衝動。要是別人這樣對你,你該怎麼辦?最好的方法是,繼續傳遞愛的能量,心中不要有任何抗拒。

就算對方一再想拉你下去,但當他發現你怎麼樣都不肯下去時,他就只好把自己拉上來,調整到你的頻率。儘管如此,若你發現對方只是千方百計想把你給拉下去,你當然有權力決定結束你們的關係。別再眷戀,也無須內疚,事情本該如此發展。任何會令你感到害怕的東西,裡頭或許都隱藏了開悟的線索。它或許暗示著,你太執著於結構了-不管是心理的、物質的,還是社會的。執著與抗拒,表面上看來或許不同,但本質上並無二致。

這就是為什麼,在遇到高靈時,我們通常會感到恐懼,而不敢開放自己的心。我們以為,心中的恐懼是在暗示我們應該收縮意識,但它其實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已經太過收縮了。善行義舉,如果是出於衝動,通常會帶來不愉快的下場。許多衝動的情緒會產生,原因都在於我們對他人的地位做了錯誤的假設。各位應細心檢查,自己的情緒從哪裡來,往哪裡去。當我們在「幫助」那些我們認為較為弱勢的人時,我們可能會從中享受到某種自由感、權力欲或樂趣;相反的,當我們碰到比我們強勢的人時,我們可能會感到恐懼、鬱悶,而心生退縮。

推與拉之間的張力

眾生平等的原則,是一個安全的指南,它可以提醒我們不要用優越的心態去面對弱者,也不要自我設限地用敬畏的態度去看待比我們優秀的人。

要對治這些推與拉之間的張力,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平等心去看待所有人,及所有你認為活著的眾生。要是你發現自己和他人有什麼不平等之處,你應該看得更深。當某某人展現出超高的智慧或天分,創造出偉大的畫作,甚至寫出了像這本一樣的書,千萬別因此就認定對方擁有比你更高的潛力。要知道,他做過的每一件事,你也辦得到。此外,不要對他過度崇拜,那只會拉開你們之間的距離。讓他做自己,愛他如你的兄弟,欣賞他創造出來的東西,用平等的態度對待他。

另一方面,要是有人表現出病態、瘋癲或墮落的行為,或經歷巨大的痛苦、無助或絕望,千萬別因此就認定他的潛力遠低於你。要知道,任何你做得到的事,對方也做得到。別盲目認同他或把他的行為太過當真。讓他做他自己,待他如親兄弟,對他懷抱慈悲,用平等心對待他。要知道,他是有能力把自己拉出困境的,而且只要他願意,他絕對可以提升到另一層次。不要表現得你比他優越,因為你並不比他優越,你們倆是平等的。總之,愛這個人,別在意他犯了什麼罪。

當別人跟你發生衝突時,他其實不是在針對你,而是在表達他的痛苦。不過記住,並不是所有受害者都是無辜的-從業報的角度看,沒有一個受害者是無辜的。但這不代表我們就不應該幫助他們,畢竟,我們會跟這個人產生關係,代表這是命中注定,於是,我們如何對待他們,也將決定我們未來的業報。

要是我們依然相信有人比自己高等或低等,我們就會更容易執著於目前的振動頻率,緊抓著那些讓我們覺得舒適的人事物不放,深陷在自己的觀念、情緒模式、工作和自己的身體裡動彈不得。在提昇意識層次的過程中,我們會覺得很不踏實,要是害怕這種不踏實感,我們便會害怕改變。

反之,要是你體認到沒有人比自己高等或低等,並根據這樣的體會來做人處事,你就自由了,因為不管處在什麼層次,你都會覺得平靜安詳、踏實自在。有個很簡單的方法,能減輕我們在物質層面所遭受到的痛苦,也可以提升我們的靈性悟境,那就是:不要抗拒。

(本文作者/賽迪斯‧葛拉斯)
(摘自/你不必受苦受難,也能上天堂/世茂出版)

⊱作者簡介⊰ 賽迪斯‧葛拉斯(Thaddeus Golas)

一九二四年生。雙親皆為波蘭後裔。曾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退役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取得文學士學位。畢業後進入出版業工作,擔任過校稿、編輯、業務等職。經歷過三段婚姻。在嘗試迷幻藥的過程中,因多次體嚐悟境,遂決定撰寫本書《你不必受苦受難,也能上天堂--新時代運動之父的懶人開悟法》。此外還著有《愛與苦》(Love and Pain)、《宇宙飛機場》(The Cosmic Airdrome)、及自傳《懶人的一生》(The Lazy man's Life)。

Monday 3 September 2012

許瑞雲:世界不公平,我好生氣

慈濟師姊希望我能跟更多人分享她的經驗。

慈濟師姊問:我的會員剛旅行回來,跟我不斷的抱怨她一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有多不公平,有多讓人生氣等等,我聽了頭好痛,就告訴她“妳不要再說了好嗎?那麼多負面的能量轟炸的我頭好痛哦。”

會員聽了很不高興,反問我,妳是慈濟委員,不是就是要陪伴我、聽我訴苦嗎?我就告訴她 上人說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哪有什麼好抱怨好生氣的呢?我的會員聽了更不高興。我該如何處理呢?我會員的抱怨真的讓我的頭好痛哦!

答:您的頭痛不是因為會員的抱怨所引起的負能量,而是您對她的抱怨產生了抗拒、憤怒、批判的心念,才引起頭痛。當會員抱怨時,您不斷的在心裡批評她,討厭她的抱怨行為,所以頭就開始痛了。如果聽到他人抱怨,我們不去抗拒、批判、或討厭他人的行為,那股負面能量就不會跟我們共振,也不會影響我們。如果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同理對方的痛苦感受,送祝福給對方,希望對方能早日脫離這比較、計較所帶來的痛苦,那我們會產生正面的能量場,不但幫助自己也幫助對方。

所以不是某人讓我很頭痛或生氣,而是我讓我自己很頭痛或生氣。

話說回來,同理對方不代表我們認同對方的行為,而是我們知道對方因看事情沒有足夠的智慧和慈悲,所以會引來很多痛苦的想法與做法。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也有不同的習性,所以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也會從不同的事件中得到應有的學習與成長。

聽到他人抱怨世界的不公平時,我會先同理及尊重他痛苦的感受,再與他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看法。宇宙其實很公平,我們會得到所有我們投到宇宙的一切。該我們的跑不掉,不該我們的多爭也無益。同伴被升等商務艙而我卻沒有,這也不見的不好。人生每個人的福報不一樣,現在少花一些福報,以後還有得花,多享用福報,福報享盡了,苦也接著來了,不一定就好。更何況,出去玩搭飛機只是交通工具而已,我們把所有的專注力都放在不愉快的事件上,哪能夠享受到旅遊所帶來的喜悅呢?

最近有個病人與我分享,他說當他一年前第一次因身體很不舒服來看病的時候,我曾經勸過他,不要跟家族的親友爭奪財產鬧到想上法庭,該他的別人拿也拿不走,不該他的,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搶到了,以後也會由其他的因緣失去,還會失去親人的愛與支持,實在得不償失,所以要儘量跟家人結好緣,凡事隨緣自在。他有聽進去了,放棄與家人爭奪吵鬧。他說老天真的很公平,雖然財產少分了,但往年他所種植水果,每年颱風都會受到很大的打擊,收成至少都少掉一半以上。但今年雖然有嚴重的颱風掃過他的地區兩次,但是他的水果奇蹟式的幾乎完美無缺,只有掉了幾顆而已,所以他今年大豐收,收入大大的增加數十萬!完全彌補了他缺少的那一部分的財產,而且與兄弟沒有因財產而翻臉,還是能和睦相處,所以他真的很感恩。

宇宙是一個很大的能量場,凡我們投向宇宙的,終將以不同的方式或形式回到我們自己的身上。所以當我們受到表面上看似不公平的待遇時,不用急著抱怨,應仔細思考自己是如何創造這樣的因緣呢?如果不喜歡現在所得到的結果,我可以如何創造不同的因緣來改變未來的結果呢?例如:想要得到更多的愛,我得要先把愛給與更多的人;想要得到平安,我得要幫助更多人得到平安。我要先在宇宙的銀行裡投入我想要的東西,才能夠拿回來。就如同我們如果沒有在銀行存任何錢,但老想要有錢或跟銀行要錢,那是不可能的。

http://happy1013.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