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December 2014

哈佛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塔爾.班夏哈:成功不會給孩子一輩子的快樂

今年四十二歲(編按:2014年為43歲)的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在哈佛大學開設的「正向心理學」名列哈佛史上最受歡迎的課程,選修人數超過一千四百人。這堂人生的「幸福學」,在網路上造成轟動,全球網友瘋狂下載。

因為大學時代個人的不快樂,讓他開始投入研究「如何可以更快樂?」在正向心理學領域中,他整理出許多具體的研究結論,可以幫助自己變得快樂,因此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並練習實踐。

班夏哈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他觀察到,現在各國人才的最大危機就是:年輕人的憂鬱和專業工作者的崩潰,教育必須「停止製造單面向人才」。

班夏哈離開哈佛大學,二〇一〇年在以色列的賀茲利亞學院創立梅堤夫中心(Maytiv Center),以正向心理學的研究和發現為基礎,發展幼兒園到中學老師的師訓課程。因為班夏哈發現,科技和都會型態的經濟發展環境,讓下一代孩子憂鬱的比率愈來愈高,學習「快樂」必須愈早開始。

六月份,班夏哈接受《天下雜誌》邀請來台灣演講。《親子天下》專訪時,他提到「當爸爸」這個角色是他人生中最困難的挑戰,比擔任哈佛大學教授或五百大企業執行長的顧問還要難。他從一個三個孩子的父親和心理學者的角度,給父母和老師許多誠懇的建議。

Q:從什麼開始,你對研究「快樂」產生興趣?

A:當年在哈佛大學念資訊系的時候,我不快樂。那時我是個專業的壁球選手(贏過全美賽冠軍),讀最好的大學,成績很棒……過去所學到的一切都告訴我:「我應該很快樂!」但是,我不快樂……

那時,我迫切想知道:「為什麼我不快樂?」「如何可以變快樂?」後來轉去念心理系,這段找答案的歷程學到第一個重要的功課就是──「你有多成功」和「你有多快樂」是沒有必然關係。

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我的老師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做的研究:追蹤大學教授得到終身教職的快樂程度。在美國,擔任大學教授最重要的就是拿到終身教職。因為在頂尖大學的教授,若是不能升遷就得離開,所以能夠拿到終生教職就是學術界最大的成功。這個研究追蹤了許多教授「得到」或是「沒得到」終身教職半年後和一年後的心情。結果發現,在事過境遷一段時間後,這些教授心情上快樂的程度竟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得到時的狂喜和失去時的谷底低潮都會過去,學術事業上的成功,對於人生長期的快樂是沒有影響。

另外一個是非正式的研究。我問修我課的學生:「拿到哈佛大學入學通知書那一天,心情是否超級開心?」一千多位學生幾乎所有人都舉手。我又問他們:「在拿到入學通知那一天時,你相信會繼續快樂一輩子的請舉手。」幾乎一千個學生都繼續舉著手。我又問了第三個問題:「今天很快樂的舉手。」結果,幾乎多數人的手都放下來了。

這些學生從小聽到的事實就是如此:現在辛苦一點沒有關係,只要等你進了第一志願夢想學校,你就會快樂,一切都沒問題,人生就無憂無慮。你會得到很好的工作,進入第一志願的公司,一輩子就高枕無憂……

但事實不是如此,八成的哈佛學生都曾經歷焦慮和憂鬱。世界各國的青年憂鬱比率都在成長。中國也公開呼籲,要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這很不尋常,顯然嚴重到一定程度。許多人仍然相信成功會帶來快樂,但卻不是如此。

Q:為什麼你沒有繼續留在哈佛大學教全世界最聰明的學生?卻選擇回到以色列設立師培中心,專門用正向心理學來訓練中小學的老師?

A:為了更快樂!可以和家人有更多時間相處。

當孩子誕生後,我經歷了為人父母的許多挑戰,第一次知道我必須要學這麼多事情。當父母是我人生中最困難的挑戰,這工作比起為《Fortune 》雜誌五百大企業當顧問和在哈佛大學當教授都還要困難。

很可惜,沒有一所學校教我們怎麼當父母,我們可以到學校學管理、法律和學當老師……卻沒有地方學習當父母。其實,在正向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中,有很多研究結果是可以幫助我們當一個更好的父母和老師。父母應該要知道這些資源、獲得這些工具。

Q:父母對你影響很大嗎?

A:是的。父母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他們教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家庭和關係的價值。這兩件事是幸福人生最重要的部分。身為子女我們也從不懷疑自己是他們生命中最珍貴的。

他們非常認真看待我的夢想。在我小的時候,不管我展現的是對於縫紉、體育或是學業上的興趣時,他們總會全力支持。但他們有一個堅持是,當我們決定開始學新的東西,譬如樂器,就必須至少學一學期。他們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小孩也必須展現負責和堅持的態度。

我的母親是中學生物老師,在課堂上,她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老師,但幾乎所有學生都把她當做第二個母親。我從父母身上體會最深的是,能夠把紀律和尊敬,邊界和自由結合得最好的,就是最好的父母和老師。

現在,我自己是爸爸,深深體會當父母很不容易,天天會犯錯。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他是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當我大兒子四歲時,那時家裡也有了老二,我告訴這位專家,真希望四年前兒子誕生時,就已經具備現在當爸爸的一切經驗和知識。因為若是這樣,我就不會犯這麼多錯。朋友告訴我:「沒關係,因為你會繼續犯其他的錯……」?

Q:你在師訓中心,接觸中小學老師的經驗中觀察,現在當老師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A:最大的挑戰是,現在整個教育系統關注的焦點太單面,都只聚焦在「學業成績」。這當然是很重要的事,但是當成績變成「唯一」評量學校和老師的面向,當大家都假設在這面向努力,可以保證你進入頂尖大學、獲得好的工作、賺大錢、保持長遠的幸福……這是完全錯誤的假設。

事實上,研究發現:幸福的學生,才會變成更好的學生,可以更專注、更有創造力。這就是為什麼必須要把正向心理學放在教育裡,而且必須愈早開始愈好。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當年在賓州大學開設正向心理學課程時,他先問上課的學生一個問題:「你最希望你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多數人的答案是:「幸福快樂、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個性有彈性、能面對挫折困難等等。」

接著,他又問了第二個問題,現在的學生在學校會學到什麼?答案是:「數學,地理,語文……」?

你是不是也發現,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和我們讓他們學什麼,幾乎沒有重疊的部分。學習語文、數學、歷史都很重要,但是,讓學生有更好的能力可以探索和享受生命也很重要,學校關心的焦點不應該只有學業。

因為學業的成就可以量化評量,所以現在的學校學習都過度偏向這個面向。

Q:比較好的教育應該是怎樣?

A:全人教育包括了五個面向:精神靈性、體能、智慧、人際關係和情緒,要追求幸福的人生,必須是這五個層面的全面關照。

精神和靈性層次不一定是宗教,也可以是教孩子怎麼追求一個有意義的生命。情緒是要學會怎麼面對生命中的挫折,培養彈性。每一個層面都很重要,都必須要學習。但是除了知識的學習外,我們很少教給孩子其他面向的經驗和工具。

而且,學校追求短期的績效,讓人擔心的是,在知識面向的投入,其實現在也走錯方向。根據研究,現在每個人在電腦網頁上平均每頁只停留七秒,這樣短的時間根本不夠深入了解資訊。若長期下來,我們沒有機會讓大腦練習深度的理解和專注的思考,沒辦法慢慢的讀一首詩,未來也就很難和人發展深度有意義的關係。

Q:為什麼現在會有這麼多學生憂鬱?

A: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運動。以前走路活動機會很多,現代生活愈來愈便利,早上開車上學,整天坐在電腦前,餓了叫外賣,不再需要去外面覓食打獵。當我們不動,付出的不只是身體健康的代價,還有心理健康的代價。

憂鬱的另外一個主因是愈來愈少和人有真實接觸的機會。臉書上一千個朋友比不上和一個真正的朋友深入對談。很多研究顯示,面對電腦的時間愈多,快樂愈少,因為實際生活會愈來愈寂寞。有人以為擁有一千個臉書朋友會減少寂寞,其實反而更寂寞,寂寞是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Q:下一代孩子要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A:最大的挑戰是他們將會二十四小時和科技連接,這代表更少機會和真實世界互動。研究顯示,現代孩子的同理心比起二十年前的孩子明顯下降。為什麼?想想同理心是如何發展?必須經歷和朋友或是手足一起玩、一起打架、拌嘴、和好……這樣的歷程。同理心必須在親密接觸中形成,無法在我們幫朋友按讚的時候產生。我覺得臉書很棒,但有時我們必須和科技適度切斷,才能和「人」真正建立關係。

Q:父母可以做什麼?

A:最能有效預測孩子未來能否擁有幸福的關鍵是:童年時是否常常和父母一起用餐。

家庭裡的餐桌時間,往往就是分享的時間、也是最好的教育時間。

我們家有一個傳統,就是每星期五,我的三個小孩和祖母一起晚餐的時候,都要分享一件開心的事情或是一件自己做的好事。

剛開始也會覺得找不出好事講,但全家都會一起認真做這個分享,從祖母開始都會仔細思考。後來形成一種家庭氛圍,我的小女兒每週都會很認真的想,有哪些開心的好事,週五可以和祖母分享,這也改變了她看事情的角度。

是的,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很忙。那我會問這些父母,早上起床會不會每天刷牙?為什麼?這麼忙為什麼還要天天刷牙,因為這是優先的事。

我們必須把孩子當做我們生命的優先,每天回家一起吃飯時,把電話、email關掉,專心一起享受。尤其是假日時,多花時間和家人朋友相處,深度的交流。因為從大量研究看到,擁有好的家人、朋友的健康人際關係,才是形成長期幸福最重要的關鍵。

本文轉載自親子雜誌 作者:陳雅慧

相關書籍:

幸福的魔法:更快樂的101個選擇


哈佛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塔爾.班夏哈 他在哈佛的公開課程-幸福課,全球瘋狂下載 繼紐約時報暢銷書《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後,最新力作! 如果人生是一篇樂章,我們選擇的每個行動,都會決定如何觸動奏出永恆樂章的琴弦。 班夏哈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他的「正向心理學」與「領導心理學」課程,是哈佛最受歡迎的課程,修課人數創紀錄。他在哈佛大學的公開課程,全球瘋狂下載! 班夏哈深信正向心理學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提升社會的幸福感。心理學研究指出,幸福快樂有40%取決於我們的選擇;人可以選擇思考的方式,我們選擇做什麼、選擇看事情的觀點,直接影響我們的感受。 這本書不是討論道德選擇、不是重大決策的工具書。班夏哈用淺顯易讀的故事,以及他蒐集多年的近百位領域名人面對生活大小事的智慧,幫你留意生活中每分鐘、每一天,都在做選擇,累積起來,就是我們的人生。

關於作者:

塔爾‧班夏哈


班夏哈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擁有哈佛大學組織行為學博士學位,他的在哈佛開設的「正向心理學」及「領導心理學」,名列哈佛史上最受歡迎的課程每學期選修人數達 1400 多人,超過學生總數的 1/4。他的課程上傳成為哈佛網路公開課程「幸福課」,全球瘋狂下載。 你無法想像,他患有注意力缺失症(ADD),年輕時希望成為職業運動員,卻因受傷粉碎夢想,還被劍橋博士班開除,而且是那年唯一一位。 班夏哈說30歲之前的他,是最不快樂、最不幸福的代表;
現在,卻是聞名世界的幸福代言人!

http://books.cw.com.tw/blog/article/414
http://books.cw.com.tw/blog/author/78

Friday 26 December 2014

建立團隊中的和諧關係

■ 文/聖嚴法師

在團體裡工作,工作的成效建立在人員間的關係,關係和諧,工作才能進行順利,我提供「行事六要領」做為參考。

一、堅守原則

所謂「原則」,指的不是個人的原則,而是整個團體的原則。我們每個人都有發揮自己才能、意見的空間,但必須在整個團體的大原則之下去發揮,才不會失之偏頗。

也就是說要講究「整體感」,而這整體指的是整個大環境、大方向、大原則。個人是整體中的一員,應學著配合整體,一起來推動。不能因個人因素而要求整體來配合你。好比一排木頭綁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其中有根木頭自認是整體之首,要求整排木頭跟著自己跑,這樣是錯誤的,這是「個體」而非整體。因此,個人有所要求時,應考慮是否合乎整體原則。

除了團體中的大原則外,各單位也應有其個別的原則、政策,甚至是個人負責的某部門的某項工作職務也應有其原則,但是要以不違背大原則為前提。但「子法不離母法」,就好像國有憲法,其下有種種法令,皆以不違憲為原則。因為要堅守原則,工作才能掌握得好。

二、充分授權

這是指上下之間的關係。在上位者必須充分授權,以方便下屬行事,否則事事指揮、干涉,下面的人遇事無權處理,會造成事情停滯,效率不彰。至於下對上,則應事前請示,事後報告。然而充分授權後,並非完全不管,仍要常常關心、督導,這樣才能維持工作品質,不會發生結果與預期不符的情形,而有木已成舟,挽救不及的遺憾。

三、尊重他人

人與人相處要相互尊重,常常心懷感恩,即使上對下也要心懷尊重。尊重並不是同情,而是:第一、尊重對方的想法、意見和人格。如果不許對方有意見、想法,會讓對方在工作上無法產生成就感。所以,不要堅持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只要不損害整個團體,能把事情完成即可。第二、尊重他人的能力。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基本能力都不一樣,各有高低,不能要求每個人都相同,或者和自己的能力一樣。即使有人表現得不夠理想,但既然已錄用他,仍然要保持尊重。雖然對方的工作態度和我們不合,但我們千萬不可以惡言相向,這是基本人格的尊重。

四、關懷對方

這裡指的不僅僅是工作的關懷,情緒、身心、家庭等皆需要適當的關懷。隨時主動去關懷他人,見到有人悶悶不樂,給予一點慰問,也許對方的心結就會打開。而主管對於職員的情緒應有所注意,並加以主動關懷,而且應該要普遍地關懷,不能只關懷其中一、二位,否則可能會造成其他人內心的不平衡。

另外,大家也不要「撒嬌」或耍花樣,故意引起別人來注意自己、關懷自己。大家同在一起共事,應該是主動關懷他人,不增加別人的煩惱,並懂得「把煩惱消歸自心」,最好是自己就能解決自己的煩惱和問題。

五、主動溝通

無論上對下、下對上,平行之間都要主動溝通。在此特別強調由「自己主動」溝通,而非等待、等著別人來與你溝通。主動與人溝通時,最好自己先有腹案,想好該如何做,預先設想可能遭遇到的困難,並擬好解決或替代方案。如果只是丟個難題要別人做,這樣不但事情做不起來,也容易產生是非。而當事情無法獲得解決時,就很容易對環境產生不滿,覺得處處障礙,心裡痛苦,甚而相互懷疑,如此一來,整個團體便不能和諧融洽。

想要完成任務,一定要採取主動、尊重的態度與人溝通。那麼如果遇到挫折,無法跨越時該怎麼辦呢?有時並非環境不通,而是自己不通,這時候就該「山不轉,路轉」;如果還是不通,那就「路不轉,人轉」;如果還是行不通,最後還有一個法子,那就是「人不轉,心轉」。行不通的原因,有可能是想法、企畫的本身不可行,這時自己的觀念就要改變,心改個方向就好了。不要心有不甘,一直執著原來的想法。

即使到了上天下地、左右全無路時,還是有一條路—死路一條,死路也是路啊!天無絕人之路,既然老天要我死,也只能如此了;能夠勇敢面對現實,心也就不會感到那麼痛苦。

六、隨時檢討

所謂「檢討」,是檢討「自己」,不是檢討別人。無論是溝通不良、工作不順利、別人待我們不好,甚至把責任推給我們,都要檢討自己,是不是自己有什麼過失才會造成這種情形。如果一再自我檢討、努力與對方溝通,仍無法改善,可以反應給主管知道,如果主管也不認同你,無法解決你的問題,那麼就請諒解對方、接受對方吧!畢竟都是一起在團體成長的同事。

我們應隨時檢討自己的工作品質、工作成果。完成一項工作後,要開檢討會以謀改進,但是不要變成人身攻擊,否則下次便沒有人願意與你合作了。我們應該要多讚歎、慰勉他人的付出、貢獻,並針對缺點來做檢討。

(選自《帶著禪心去上班》)

Friday 19 December 2014

佛教徒!你為什麼不生氣?

《慈悲革新號》專欄文章

作者:王振威


好友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帖關於附佛外道極度猖狂的新聞,然後他問:“佛教徒啊,你們是不是該生氣了?”- 我覺得蠻有意思的,既耐人尋味,也頗引人深思。不久後就立刻有佛友留言: "如果連佛教徒都生氣的話,那就無可救藥了!”

言下之意,似乎“生氣”對佛教徒而言,是一件避之唯恐不及的罪大惡極之事,佛教徒絕對不能生氣,不應生氣,也當然沒有生氣的機會和權力。

我看完之後,不禁深思:這看起來“充滿佛意”的句子,是不是也有著需要釐清和深入探索其真實義的地方?

而我的回應是這樣的:

“不管是不是佛教徒,正常憤怒的表達(不是發洩)是非常重要的 - 這叫 “健康的情緒管理” - 否則都是自欺欺人的壓抑、反常和顛倒。如果以為“NoFeeling” (無感無受) 才是解脫,那才是真的無可藥救。若是这样,菩薩道的自度度他,就根本沒有通過文字語言、行為動作來表達的可能性了。

一點“火氣”也沒有的話,這不是修證,這是槁木死灰。”

我想,真正沒有脾氣的人應該只有兩種:一種不是常人(非正常人,毫無情緒之喜怒哀樂),另一種也是“弗人”,也即是已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毫無煩惱掛礙的大覺者-也即是“佛”了。

你我皆凡人,何德何能可自稱為佛;但又非殘缺無能之輩,所以也絕對不能妄自菲薄,逃避這一“大哉問”的挑戰。但我們又怎麼可能一開始就從“不生氣”下手來達致“毫無煩惱” 的境地呢?我覺得那是一種“從一開始就不可能”的目標和妄想。“不生氣”是我們最後修證的目標,而不是倒果為因,將之視以為是下手的地方和修學的基礎。

關於嗔怒的正確觀點應該如此地建立起來:

1.佛教徒不應該認為“不生氣”就代表修行,因為那會落入壓抑、逃避和眼高手低的修行陷阱;

2. 面對不公正、不公義的事情,佛教徒也應該恰當地、坦蕩蕩地面對自己的怒氣和煩惱,然後再來進一步地去轉化和提升;

3. 不是不能生氣,而是應該要適時、適量、適地的表達心中對不公不義事件的看法和回應;若能將之化為自利利他的行動,那就是更好不過了。

4.不必視嗔怒為毒蛇猛獸,依據大乘佛法“煩惱即菩提”的修心見地,佛教中有許多可轉化嗔怒的法門可讓我們去修持的。

5. 佛法的修持和開悟,若想從“活動”的層次提升至全民的覺醒“運動”,是需要一團熱烈的火焰在背後推動的–這種勇猛精進的熱忱和果敢,多少和對社會不滿、對現實有所要求的烈火雄心有關,而這也一定多少帶有一些“佛都有火”的叛逆和火氣。

我曾在一場和大學生的分享會上提及“宗教內改革”的契機和必需。其中我提出了“心靈革命的ABC”,也即是:

A (Awareness) –因事情之觸發而有所覺知、覺醒;

B (Basic Consensus) - 對“下一步行動”有所共識,,建立起集體認知、認同感與共鳴;

C (Critical Mass that brings Creative Change) - 當越來越多人對此共識產生集體共鳴並達到“決定性的大多數”時,充滿創意的改變便會自然發生。

宗教的制約、傳統的束縛、搪塞的答案,一而再、再而三地綁架了我們的自我覺醒和智慧的正念。

台灣的太陽花學運事件,不明就裡的某法師將之視為“內鬥”,並對大學生們說:“請先把書讀好,將來如果選上總統,就可以改革台灣了!”–結果引來某網友充滿禪意的回應:“那您是不是也該先成佛後,才向我們好好地說法?”碰了一鼻子灰後,其實遭受最大負面影響的,當然是整體佛教的形象、格局和攝化眾生的話語權了。

(我們又到底從中學到了什麼?)

善於慈善救濟的某國際佛團,先前也因為餿水油事件,罔顧事實和群眾的安全,只顧一味地以“我們的真,就是愛與善”來忽悠和消費信徒們的單純和信心;並永遠以一以貫之的“不碰政治”的逃避手法,對應負起的責任和擔當閃爍其辭。其有意將事實數據漂白且合理化的作法,也其實與佛法“不害”(Ahimsa)、“不欺”、“不妄”的智慧精神,相差甚遠矣。

(我們是否更應該以“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精神,來公正不阿地給與客觀但嚴正的指正和批判呢?)

而趁此教內修證不明、見地混亂、領導無能的昏暗時期,附佛邪道當然亦乘勢應運而生,從燒小房子的心靈法門,到最近連明星藝人都將之視之為“佛”的神秘教主“妙禪”,乃至風行於本土的盧勝嚴、清海、金菩提等等等等,到處都是滿天神佛、群魔亂舞;亂象紛紛,總是弄得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想要真正修行以安身立命者,難道唯有望天長嘆,無可奈何乎?!

(佛教界的言論自由度、輿論影響力、道德勇氣、危機處理能力、領導魄力與決斷力–難道已一無是處,無可仰賴乎?!)

在教內教外都充斥著許多怪力亂神、光怪陸離且又層出不窮的一件件醜聞及不幸事件的當兒,我們難道一直必須噤若寒蟬,毫無火氣地逆來順受,毫無主見地把妥協當忍辱,把吃虧當佔便宜,把愚昧當虔誠,把簡單膚淺的“想好事、說好話、做好人”當作唯一不可違背的人生圭臬和修行標杆呢?我們又幾時才能真正地“以法為師,以自為光”?又如何當個真正的菩薩勇士,給自己和別人的煩惱來個迎頭痛擊的逆襲和充滿勇氣的“大勢至”回應呢?

而能夠為我們帶來痛定思痛的回應的大前提,就是我們必須對此事有所感觸,或落淚,或生氣,或煩憂–然後進而為之受到感召、啟迪和醒悟;總之不是一句“佛教徒不應該生氣”就能輕輕帶過,然後就裝作一切事情都未曾發生那般地–繼續過我們那種自欺欺人,卻又以一大堆堂而皇之的佛理(如慈悲啦、感恩啦、要不斷散發正能量啦)來掩飾偽裝的“不食人間煙火”的修道生活。

不慍不火者,我們固然可以加以欣賞、隨喜且讚歎。但在我們這個快速成長、資訊發達的21世紀,我們需要的更是有擔當、有勇氣、有改革信心的菩薩勇士。

且讓“叛逆的佛陀”成我們全新的修行範本和公式,也讓我們的怒氣顯化為怒目金剛明王–外現忿怒,內含慈悲;去為傳統的修行角色和定位,注入一點點改革的清涼意味,彰顯剛正、正直、堅勇不阿的莊嚴自性和和本地風光。

佛教徒們!您現在可以生氣了唄?

Monday 15 December 2014

誠之情誼人間祥兆 教之慇實造福富足

【證嚴上人12月13日臺南歲末祝福上午場開示】

「『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這二句話就是慈濟人今年要努力的方向。人與人之間要『誠之情誼』,彼此關懷、互相的祝福,自然地我們的社會就能得祥兆;教育也很重要,不是在學校的才是教育,人與人之間無不是在互相教育,所以要『教之慇實』造福富足,這是我們今年人人都要努力的方向。」

證嚴上人行腳第十三日,上午於臺南靜思堂主持臺南首場歲末祝福,共有近二千七百人參加,其中待授證之慈誠委員有一百二十三人。開示中,上人除了以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教示人人「誠」與「教」的重要外,也立即勉勵新授證的委員慈誠,要珍視自己的使命與在慈濟的每一天。

開示在佛眾生悟 啟發悲心覺有情

「各位菩薩,你們胸前所戴著這一條是什麼?(眾答:佛心師志。)是啊,『佛心師志』,每一位授證的人都要有『佛心師志』。佛陀是大慈悲心,不忍眾生在苦難中,為一大事因緣而倒駕慈航,他來人間總是一個目標--啟發眾生這一念覺悟之情。」

佛陀、聖人是已經覺悟的智者,那凡夫呢?「那是迷啊。在迷途中的凡夫,真的是苦不堪,所以佛陀來人間一個目標,就是要來啟開我們眾生迷茫的心門,讓我們從這一分迷茫的心走出來,能成為覺有情人。所以我們常常說佛來人間『開示悟入』,其實『開示』在佛,『悟入』在眾生,眾生要覺悟,就要入佛陀所說的法。要法入心,以佛陀的慈悲,開啟我們的心門,以佛陀的智慧,開啟我們的迷茫,讓我們轉迷為悟,在人間覺悟,即使碰到任何事情,總是輕安自在。」

有捨方能有所得 轉迷為悟不受苦

去迷啟悟的人生真的能做到嗎?上人舉一臺南實例,且即是當日一早才發生的事情。

一早,臺南志工陪同許銘權師兄的父母前來會見上人,許銘權長期在新化環保站付出,對於環保站的裡外大小無不用心。今年(2014年)8月,環保站規畫設立停車場,許銘權思忖著做法,由於手邊工具不足,許銘權只好返家取件,沒想到,就在回到環保站的路上,他卻意外發生車禍。

「送到醫院,可是已經回生乏術了,醫生宣布要拉回來的機會不高,父母親還有太太、子女們立即趕到醫院,慈濟人一直到晚上才接到訊息,趕緊趕到醫院膚慰這一對的父母。許居士的父親已經心痛的很難支持下去,可是媽媽(許林靜)反而來膚慰、安慰我們慈濟人,她說要救,盡量要救,假如是救不來,也應該要捨,『我們捨,我的兒子才能得。』你看這一位媽媽是多麼有智慧!」

許銘權是家中獨子,心善又孝順,但面對無常,家人轉念的大智慧,讓上人感恩與讚歎,特別是這分媽媽心,「她心頭的一塊肉,但是醫生說救回的機會渺茫,她聽清楚了,馬上就說,那這樣子我們就要捨,我能捨他才能得,讓他趕快再來人間,就是這樣乾脆俐落,這就是智慧。人生的親情,媽媽父母心,她可以從悲傷轉為智慧,讓孩子的身體能去做能救人的人,她說器官能捐的都捐,所以他器官也捐了,這都是有聞法,心中有法,她就可以及時轉迷為悟;假如一直沉迷著,這對自己總是在沉迷中,這樣的苦不堪,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走出來。」

從父母到妻兒,一家人化悲傷為祝福,再加上法親們的陪伴,許銘權成為大捨菩薩,用身體濟度病苦的人。

順應人生的法則 放下心胸展開闊

除了許銘權,上人也提及日前於大林慈濟醫院往生的梁金塗。梁金塗肝癌多年,但仍勇於承擔志業,他心中已有準備,若是生命的最終一刻來時,也要無罣礙地不讓家人與上人擔心。

「因緣就是這樣,他等到師父到大林,常住師父們也已經到了,常住師父去探望法親也有看到他,在病房跟他說話,就這樣,話說完了,他就這樣放下了,就往生了,這是前天的事情。他的人生已經結束,又換了一個新的身體再來。他的師姊還帶著微笑,昨天一大早就來跟我說,他都跟師兄師姊們鼓勵,難得人身來到人世間,能有佛法聽,人人要把握機會,好好的聞法、身體力行……這一生中,他從走入慈濟,總是方向正確,那樣扎實,慈濟的事,他沒有一次沒有跟上的,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菩薩。」

人生難得,更需把握精進,梁金塗的用心感動了家人、激勵了法親,上人讚歎這就是覺有情的菩薩,有愛的能量,做覺悟的有情人。上人感歎,人生大自然法則,那一天總有一日會來,「既來之,則安之,他們的開闊心胸,就這樣放下了!」

受啟悟行菩薩道 一生無量善成林

人間菩薩,人品典範,佛陀的開示,慈濟人悟行於菩薩道,而海外志工們也不斷要將此法髓入法入行。上人提及泰國叻丕府衛生署署長鄒文良,幾年前放下身段默默地在精舍隨師學習,將所看到的醫療人文、慈善精神帶回泰國,用心帶動人醫,他先將稻種贈與女監,再由女監贈給慈濟,並在大愛農場與醫師們親耕,收成了,再回到女監煮熱食給受刑人們。

「這故事是繞一大圈,是學了我們大林的院長,他(泰國叻丕府衛生署署長鄒文良)是向農委會申請種子,然後送給受刑人,由受刑人再送給慈濟,由慈濟再送給醫生,醫生再去種,種了以後再割,割了再送回去給監獄,院長和大家再進去煮飯給這些受刑人。這樣的愛,都是在說法,讓這一群女受刑人很感動,大家都知道過去的錯誤,出獄了以後,都重新做人,很感人!」

上人讚歎,鄒文良師兄聽到、看到,回去後就用心做到,這分以傳法為使命的堅定與信心,傳承的就是慈濟的法髓。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如今全球九十個國家地區有慈濟人濟助付出的行動,人人的覺悟善行都是愛的見證。

莫忘受證初發心 入人群救拔眾生

「有災難的地方,慈濟人走入去救拔眾生的苦難。我們剛剛也看到,光是(2014年)一年中,從第一個月到第十一個月,印尼、泰國等等一直看到非洲,一、二十分鐘的時間,一閃動就過去了,你們都可以上網舊法新知。」

舊法要新知,還要發心立願,祈禱與點燈前,上人再次叮嚀,授證是慈濟路的開始,菩薩道上要堅定更要發大心、立大願,不斷步步前行。

「今天受證,不要忘了今天的發心,過去是見習培訓而已,今天才是真正的開始,是你們走入慈濟的第一步,十戒要守好。『佛心師志』,佛陀的慈悲心,師父的菩薩道,你們一定要跟著,一起走入人群救拔眾生。這就是我們從今天開始的使命,了解嗎?(眾答:了解。)新的一年即將來臨,請大家要用感恩心,感恩過去平安過去,用虔誠的心迎接未來。從今天的這一念心,到這一輩子都不要忘掉。可以嗎?(眾答:可以。)祝福大家,新的一年事事如意!」

http://tw.tzuch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832%3A2014-12-14-03-56-16&catid=59%3Adaily-speech&Itemid=576&lang=zh

Wednesday 10 December 2014

溝通的方法

聖嚴法師語錄

當煩惱現前之際,
不是和煩惱對抗,
而是用慚愧、懺悔、感恩的心來融化它。《法鼓晨音》

 ■ 聖嚴法師

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除非你想成為與世界隔絕的人,把自己關在一個獨立的空間裡,不想和任何人接觸,也不想請求任何人幫忙,那才不需要與人溝通,否則都免不了要與他人溝通。

溝通很重要,可是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一般都會選擇與自己比較契合的人來往。總認為反正不和某某人來往,不和某某人談話,一樣會有其他朋友,一樣可以過日子。於是就開始有所分別這個人是我的朋友,那個人不是我的朋友;或是這一班人都是壞人,我不願意和他們做朋友。

像這樣的人,在腦子裡已經設定好標準,認定了某些人不夠朋友,或不是朋友,或是這些人都是出賣他、要佔他便宜的,甚至覺得別人的水準太差,不夠資格做他的朋友。這種不願雙向溝通的人,要和他交朋友是很難的,因為,溝通一定是雙向的,如果是單向就不能稱做溝通,因為根本無從溝通起。

照常理說,只要不是惡友、損友,交朋友應該是多多益善,但如果任憑你如何努力,對方還是不願接受你,仍然對你有敵意,那就不用再努力,只有暫不往來了。因為你不一定非得和他做朋友不可,何況是他不願意和你來往,不願意接納你,如果你執意要和他來往,不但你很痛苦,他會更痛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是無可奈何的。不過,即使如此,也不要把對方當成敵人,心裡還是要把他當成朋友。

這就是佛法中所謂「默擯」的方式。「默」是沉默,「擯」就是驅逐,意思是他不生活在我的範圍裡,我也不生活在他的範圍裡,彼此互不干擾、涉入。因為既然沒有辦法溝通,那就不需要再強求了。尤其是當對方無理取鬧、不可理喻,你和他有理也講不通時,那只有用默擯的方式。可是等他回心轉意後,還是要將他視為朋友,不要因此而把他當成十惡不赦的人。

另外還有一種方式是試探,幾次試探後或許會發現,也許是因為你的方法、心態或言語讓對方誤會,以至於他無法接受。這時你必須先調整自我,調整到對方能夠接受的程度為止,但不能把自己完全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否則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場與原則,連一般人也沒辦法接受。你可以試著想辦法先適應對方,將自己的一部分改變,經過多次的適應調整,最後也許對方會回心轉意,願意主動或被動的與我們接觸。

無論我們採用什麼方式溝通,都要明白,溝通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只靠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所以除了要敞開心胸接納別人外,對於他人剛強、抗拒的心,也要用慈悲心來軟化它,這樣才能達成真正有效的溝通。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9557255

Thursday 4 December 2014

先搞清砂沙怎降了級

· 詹雪梅‧

砂拉越和沙巴是馬來西亞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若從國家發展和現實利益考量,無論是當權者或希望當權者,應當都會認同。攪亂大馬領土版圖,對現有任何政黨皆無益。畢竟繼續在舊遊戲規則下較勁,要比開闢新戰場容易。大張旗鼓搞砂獨和沙獨,還是無法預見成果的高風險投資。

505民聯沒換成政府,其中一個被看清的事實是東馬依然是國陣的定存州。沒有東馬,大馬已變天。在這層面上,東馬選民掌握了全馬的命運,但參組馬來西亞至今51年來,砂沙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嗎?

馬來西亞成立時草擬的憲法第二條文闡明,聯邦是由馬來亞半島(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和登嘉樓)、婆羅洲(沙巴和砂拉越)及新加坡3方組成。但在1970年代,憲法第二條文改為聯邦是由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沙巴和砂拉越13州組成。修憲後少了新加坡,砂沙則從和半島平起平坐的“組成伙伴”,“轉變降級”為附屬州。

一些覺得砂沙受盡委屈的砂沙人士,把怒火直噴中央,其實有些失焦了。在為砂沙抱不平時,我們起碼該先問問,關係砂沙地位的憲法條文是何年何月、在甚麼情況下被修改?若是國會中通過,共獲得了哪些砂沙國會議員的贊同和附和?如果這樣的“轉變”是附合程序的,即表明當年的砂沙人民代議士,代表砂沙人民同意了“降級轉變”。若是代表們把我們應有的權力和權益拱手相讓,大方送上,我們怨不了中央政府。

即使我們現在認為前人做了錯誤的決定,卻不可能坐時光機,回去那個可以改變歷史的時刻。但我們必須回頭查找,可以告訴我們真相的檔案資料,反映事實的白紙黑字。發火要找對人,平反要找證據。不知史,無以言。

若沒有弄清楚砂沙當年的參組實況,也不知道砂沙是怎麼從“伙伴”變成州屬,便貿然的高喊砂獨或沙獨,會把自己和東馬都陷入不堪之地。主張砂沙獨立,以及巫統祭出煽動法令,或許將是惡性循環的開始。在砂沙獨立課題上,大家各有不同觀點,但絕不能以和平、和諧為代價。

(星洲日報/筆下真情‧作者:詹雪梅‧《星洲日報》砂州新聞編輯)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4878?tid=37#ixzz3Ksjrkwdo

Monday 1 December 2014

隨相而離相

聖嚴法師開示【智慧語錄】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每一天的作息之中,一定會跟身邊的人事物發生互動關係。有了互動,就免不了生出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得意的時候,沾沾自喜;失意的時候,就消沈頹喪,這是一般人的反應。可是,如果我們有智慧,可以洞燭這些喜怒哀樂的來源,不過是一種粗糙的、表面的心理反應,我們的情緒,就不容易被這些外在的現象所牽動。

佛法的智慧告訴我們,當在處理生活上各種大大小小的事件時,只要自問已盡力排除個人的好惡偏見,並且也已經盡一切努力,做最適當的選擇,就可以心安理得了。至於選擇之後的成敗得失,不必耿耿於懷,這就是所謂的「隨相而離相」。
我之所以特別強調「盡力排除個人的好惡偏見」,是因為一般人很容易以自己的立場、好惡,來對某件事下判斷;因此,不免在取捨、應對之間,引起許多煩惱。依自己的偏好和習性做判斷,往往是一股衝動,缺乏反觀自省的工夫,通常也顧不了是不是有後遺症,當然就後患無窮了。

因此,做事之前,先要求「盡人事」,就是隨相,也就是隨緣,已經盡了力,成敗在天,勝不驕,敗不餒;也不爭功諉過,那就是「離相」。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所以,隨相需要智慧,離相,也需要智慧。

不過,這個修養的境界,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達到的;一般平常的人,多半還是隨著外在的環境而悲喜交加。倘若能把隨相離相當作修養的目標,就可以時時拿來提醒自己。那麼,不論悲或喜,都不會太過沈溺,縱使跌倒了,也會趕快爬起來,不至於一蹶不振。

摘自《人行道》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9419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