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8 November 2014

如何明心見性?

聖嚴法師開示【生命泉源 】

惠能大師謂惠明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又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即於此言下大悟。

這是說,六祖惠能傳承五祖的心法之後,即離開五祖道場,去了嶺南,而五祖座下有位將軍出家的弟子惠明,追著惠能想把法搶到手,惠能跟他說:「你既為求法而來,那麼,心中的一切念頭皆應放下,不可向外攀緣,不要思量或善或惡,當這時候,看看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惠明用了這個方法後,當下就開悟了。

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練習,當境界在面前出現時,心中不要產生喜歡不喜歡、好或者不好、愛或是不愛等的反應,當作跟你毫不相干看待。事實上,未悟的人,當你的念頭認為已是如此這般地不去管它時,你已經在管它了。不過,若經常用這樣的方法練習,即使未必能夠開悟,你的煩惱總會減少很多的。

(二)如何能明心?

〈懺悔品〉中告訴我們有兩種方法,能夠達到明心的目的:

1. 修五分法身:

· 修戒──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

· 修定──覩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

· 修慧──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修眾善法,自心無礙,心不執著。

· 修解脫──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

· 修解脫知見──自心亦不沉空守寂,並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2. 修無相懺悔:

從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愚迷等罪,悉皆懺悔。

從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驕誑染,從前所有驕誑等罪,悉皆懺悔。

從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嫉妒等罪,悉皆懺悔。

如果修了五分法身的法門,還是不能明心,便是因為罪障太重,所以要修無相懺悔法門。

《六祖壇經》告訴我們,要不斷地使自己的心,對於善惡的境界,盡量不以自我的觀點或自私自利的立場,產生反應。當你生起愚迷心、憍誑心、嫉妒心時,要不斷地懺悔,願這種種的念頭不再生起,不再用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心,去判斷它、執著它。

(三)如何能見性?

· 〈坐禪品〉云:「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

又云:「對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又云:「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 〈般若品〉云:「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令得見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又云:「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

又云:「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以上都是教我們如何能見性的辦法。

本文摘自《禪鑰》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9380915

Monday 17 November 2014

受苦如中箭,不受第二箭

■黃佳卿

佛陀是如何看待抱怨呢?
當舍利弗成了被抱怨的對象,他如何因應?
讓我們從佛典故事中學習智慧,
來化解「抱怨」,讓身心更和諧。
------------------

舍利弗面對抱怨之道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擁有人人讚歎的謙虛、忍辱力,當他被人抱怨時,是如何應對的呢?南傳《法句經.第7阿羅漢品》提到,在一次的結夏安居後,每位阿羅漢都向佛陀告假,離開祇園精舍,各領著隨行眾出外遊方;佛陀指派舍利弗擔任僧伽的指導人,所以比丘們在離開之前,也會向舍利弗告假。舍利弗也會向每一位比丘問候,一一叫出他所認識的比丘的名字。

其中有一位比丘,以為舍利弗認識他,應當知道他的名字。當舍利弗沒有叫出他的名字時,一股憤恨油然生起,正巧舍利弗經過這位比丘身旁時,衣角碰觸到他,更使得比丘備覺委屈,因此一狀告向佛陀說:「世尊,那舍利弗真傲慢!以為自己是大弟子,竟敢打我一記耳光,差點就毀了我的耳朵;而且打了我之後,連道歉也沒有就自己外出遊方了。」這位比丘不僅向佛陀抱怨舍利弗不叫他的名字,還加油添醋,誣陷了舍利弗。

佛陀請人將舍利弗叫到面前,詢問是否如告狀的比丘所說的情形,舍利弗並沒有立即否認這項指控,而是心平氣和地說:「世尊,一位堅定持戒並且就身觀身的比丘,如果有對不起其他比丘的行為,不會不道歉就逕自離去。」

舍利弗接著說:「我的內心平靜無瞋,就像大地一樣,當美麗的花朵綻放時,沒有喜悅的感覺,糞穢堆在上面,也不起憤怒。」舍利弗一連用九種譬喻,說明自己的德行,大地也因為他說出真實的言語,而震動了九次。

詆毀舍利弗的比丘,受不了良心的譴責,立刻跪在佛陀面前,承認自己的惡心與惡行。佛陀於是請舍利弗原諒這位比丘,舍利弗雙手合十回答:「佛陀,我真心地原諒這位比丘。假如我有冒犯的地方,也希望比丘能原諒我。」

面對他人的抱怨和指責,舍利弗不以憤怒和瞋心回應,心如同大地,寬容地涵納一切,佛陀因此作偈,讚歎舍利弗的心性就像門柱一般安穩,也像一池清淨的靜水、沒有污泥的池塘,內心保持祥和寧靜,也就不會因外境的變動而有苦受。

抱怨命運的比丘

南傳《法句經.第21雜品》提到一則故事,在十月和十一月的月圓之夜,印度毗舍離燈火通明,人們聚在城裡高歌、跳舞,歡欣慶祝節慶。這時候,一位比丘從城外遠眺城裡的熱鬧景象,突然感到一陣落寞,心中對出家生活生起不滿。他喃喃自語著:「再也沒有人的日子過得比我更糟了!」護守森林的護法聽見喟嘆,立刻出現在比丘面前說:「在地獄受報的眾生羨慕天神的生活,同樣的道理,城裡的人們也會羨慕在林中清淨修行的比丘。」聽完,比丘頓時明白,生活中沒有究竟的滿足,無須抱怨自己的人生; 接著便懺悔自己起了退心。

隔天清晨,比丘前去向佛陀頂禮問訊,佛陀向他開示,出家和在家的生活各有苦處,一切眾生都還在生死輪迴的苦中,你當觀想世間的無常變化,精進修行,不要在輪迴中一再受苦了!

受苦如中箭,不受第二箭

遇到不順意的情況,身體已經生起苦受了,如果還心懷怨嘆與抱怨,等於是向自己射出了第二支箭。在《雜阿含470經》,佛陀於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蘭陀竹園,向諸比丘提問:「一般人有樂和苦的感受,也有不苦不樂的感受,比丘們!你們也有樂的、苦的、不苦不樂的感受,你們的感受和一般人的有什麼不同呢?」以此指導弟子正念覺知諸受,而不被貪、瞋、癡煩惱所牽絆。

佛陀解釋,一般人面對身體上的苦受時,心裡往往產生憂愁苦惱、口出怨言,甚至憤怒、失去理性。這時,正有二種受交相增長,不僅身體受著痛苦,內心也在受苦。佛陀比喻這樣的情形,就像一個人中了一支箭後,接著又中第二箭,受著雙重的痛苦。

佛陀接著說:「凡夫在歡樂時就耽溺於享樂,受到貪欲煩惱的驅使而不自知;痛苦時則忿忿不平,被瞋恚煩惱所綑綁而不自知。對於樂受和苦受的生滅變化、味著過患,以及出離之道等,無法如實知見,所以當生起不苦不樂受時,同樣也會被愚癡煩惱困擾著。」

佛陀的阿羅漢弟子和一般人一樣,身體也會有苦受,但他們覺知苦受時,不起憂悲、瞋怨、迷亂等不平衡的心理。阿羅漢只有一種感受,那就是身覺知苦,而心不生瞋怨煩惱。同樣地,阿羅漢只有身體覺知苦受、樂受、捨受,內心沒有被貪著、瞋恚、愚癡煩惱繫縛;就像一個人中了一箭後,不再向自己補第二箭。(圖/菊子)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84&ClassType=1&CommId=5785#3

Wednesday 12 November 2014

把錢捐給慈濟就不管了,算不算做善事?

作者/陳宜伶

是否,曾經一提到慈濟,眼前就會浮現慈濟長者喜樂親切的笑容?曾幾何時,再提起慈濟,腦海裡只浮現「排擠其他慈善機構資源」、「搶奪窮困者拾荒收入」、「破壞生態環境的大財團」等負面形象?是否,身為慈濟人是一種無上榮譽,能獲得安心的踏實感?雖問心無愧,卻不曉得自己為什麼要背負社會大眾對於慈濟決策的撻伐?身為慈濟人的家人,看到他們一向毫不懷疑默默付出,我不禁要問,慈濟人的「慈悲願力」,在當今複雜社會結構下,能否真正有效轉換成對社會大眾有益的慈善志業?

慈濟在成立初期,有其明確的公益目標,就是募款興建偏遠地區醫院。在證嚴上人精神感召及師兄姊努力下,成立了慈濟醫院,善款也有了穩定來源。之後,志工不斷加入,使慈濟基層以慈善理念為核心,形成系統性的志工團體。雖然醫院成立,目標達成,但慈濟已不再像一般公益團體一樣,有特定的服務對象及捐助計畫。善款不斷增加和志工團體擴大的結果,慈濟必須增加它的業務範圍。但經重新調整後,慈濟有了更大卻更模糊的公益目標,加上商業經營手法介入,形成慈濟的階級制度,卻也逐漸偏離宗教信仰核心,決策流程也變得不透明,無法真實反映基層聲音。

身處看似組織陣仗龐大,目標多元的大型公益團體,慈濟人應該思考「捐錢就是做善事嗎」、「捐助者都知道他們的錢用在哪裡嗎」?事實上,慈濟後來發展出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包括慈善、醫療(如慈濟醫院)、教育(如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慈濟中小學)、人文(如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大愛電視、經典雜誌、檀施會、慈濟月刊)、國際賑災(如援助川緬)、骨髓捐贈(如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環保(如慈濟環保站、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社區志工(如慈濟各分支會所)等。

其實,只有「慈善」和「國際賑災」兩項,屬於有具體公益目標而且沒有營業收入的慈善事業。剩下的志業,其營運方式與一般非營利機構運作方式相似,皆有自我營利之能力,只是營利盈餘不會分配給機構擁有者或股東。而社區志工,是推展慈濟運作的骨幹,影響慈濟文化甚深,是自發性極高的團體,是慈濟基層最重要組成。因各項志業的財務及運作方式,劃分得極為模糊,使得有心人在灰色地帶有操弄空間。

1995 年以前,非營利組織因為不須申報所得稅,經常成為企業逃漏稅負的避風港。1995年修法後,非營利機構必須申報所得稅,但「宗教團體若無任何營業或組織收入,僅有會費、捐贈、基金存款利息,且其財產在一億元以下得免申報」!這也是我之前說為什麼善款越來越多時,慈濟一定要擴大業務不然就得申報所得。但慈濟後來擴大的業務很多,並沒有特定公益服務對象,以及規畫公益服務項目。大多只是為了服務慈濟組織成員本身。再者,財團法人的盈餘雖然不分配給股東,但可以轉投資其他「營利事業」。因此,非營利事業之盈餘被利用來轉投資其他營利事業的可能性非常高,雖然目前在台灣不違法,但此舉已違背「非營利事業」的本質!

現在,再想想,「捐錢就是做善事嗎」?如果捐給沒有資金匱乏問題,或沒有明確公益業務計畫的慈善組織,多餘的善款可能被拿來擴張另一種業務(如購買土地)。如果你捐錢給一家自己就能賺錢的企業,你會覺得自己是在做善事嗎?如果沒有,為何你會覺得捐錢給慈濟是做善事呢?很明顯,在慈濟的組織架構下,宗教招牌是被拿來掩蓋「善款作為其他用途」的最好擋箭牌。甚至,某些非營利事業在實質上很難被稱做慈善事業,因為他們並無特定受助對象,與改善社會問題的計畫性目標,並在企業目標的追求中,仍以利潤為主要營運目的,所以在資源回收過程中,才會出現與窮苦人爭生計的爭議。

除了作為規避稅賦之用,慈濟龐大的組織架構有許多容易遭人利用的模糊地帶。如果慈濟是宗教團體,事情就簡單了,因為大家捐錢是心甘情願的,是信徒自己認為捐錢可以獲得上天保佑(就像佛光山一樣),所以這樣的核心理念並沒有欺騙的問題。又如果慈濟是一個單純的慈善募款團體,這也簡單,因為捐錢的人都有權檢驗他們的捐款用到哪裡去,因此慈善團體都應該清楚公開帳目,接受社會檢驗,負起社會責任。但麻煩的是,慈濟用慈善的名義向社會募款,但因又有宗教的成分在裡頭,而宗教傳授人們應該順服,那些阿公阿嬤都是相信證嚴上人的,他們不會去過問錢的去處,再加上慈濟以傳銷的方式招募會員,龐大的會員數量形成一個「內部經濟體」,隨便出個什麼產品就會有一定的銷售數量。更慘的是,慈濟的階級制度建立在「捐款金額數量」而非道德修行層次,這樣的制度,讓有心人更容易滲入慈濟,利用眾多人士的善心,利用慈濟眾多的免費人力,利用慈濟這龐大的經濟體,利用證嚴上人的號召力與慈悲,漂白他們賺來的錢。

雖然慈濟在政策上引起許多社會爭議,但帶給慈濟最多正面形象的,其實是最不需花錢且自發性極高的社區志工。這些人除了協助訪貧救難以外,另一個更實質的意義,是志工彼此相互關懷所建立起來的情誼。例如,很多經濟狀況不佳的老人家,努力付出勞力做環保,在過程中與其他志工相互扶持,雖然沒有錢拿,卻依賴著彼此友情,而得到苦境中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因此,我不會說慈濟是一個完全被錢汙染的慈善團體,但絕對是一個極容易被資本主義者利用的慈善團體,只因為它龐雜的組織系統、不透明的決策流程與帳務系統、升等制度偏離慈善初衷、管理與運作未引進專業人才。特別是決策流程有可能只依賴高層(如百萬榮董)而缺乏專業意見,也無法加入慈濟基層的多元意見,使得決策在違背社會正義時無法得到適當修正。

為了不讓廣大基層慈濟人付出的努力,因錯誤決策而付諸東流,或許該是慈濟將其龐雜的組織,改革成更有明確營運目標與營運組織架構的各別志業體了。如「助貧、國際賑災」明確定義為向大眾募款的慈善事業;「環保、醫療、教育」等則以社會企業作為營運架構目標(須有解決社會問題之功能並兼顧利潤分配正義);「佛學教育」部分,則以宗教形式營運。

不管慈濟要如何定義,都應讓各事業體有明確的營運目標、準則與公開清楚的帳務,避免有心人操作。當然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反思慈善的意義與創新改革的方式。慈濟初期的社會形象是由廣大基層所建立,許多活動也是由下而上發起,因此高層的決策流程應更加公開清楚,並允許基層的多元意見進入決策圈。

http://npost.tw/archives/12749

Tuesday 11 November 2014

提昇人的品質

聖嚴法師開示【生命泉源 】

人的品質,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氣質。氣質是可以改變的,有的人小時候土頭土腦、傻裡傻氣地不懂事,年紀漸長,經過教育的薰陶及社會的歷練,氣質就變好了。改變人的氣質,就是提昇人的品質。

如果學佛以後跟學佛以前相較,人品氣質沒有改善,言行舉止沒有檢點,思想觀念沒有提昇,便是枉費學了佛。學佛以後,應該以佛法的威儀、禮儀、行儀來自利利人,不應該再有自傷傷人、自害害人的行為。身口如此,心念也應如此。

身為佛教徒,就要對自己的家庭、社會、國家、所有的人類,乃至一切的眾生,負起責任。我們有權利生存在世間,更有義務和責任來幫助世間、改善世間。

如果成為佛教徒以後,有人看到你便說:「幾年不見,怎麼你的性格和氣質好像和過去不一樣了,這一定是有道理的,為什麼?」

這時候你應該告訴對方:「阿彌陀佛!沒有其他的原因,只因為我皈依了三寶,做人應當先學會自利利他的。」

所謂自利利他,例如要提昇人的品質,應先從自己開始,進而再幫助他人提昇他人的品質,自利又利他。

又,與人相處之時,要想自利,應先利他,這之間是有互相關聯的。在家裡,如果對自己的家人態度改善,家裡的人也會受到你的影響而有所改善。自己能和顏悅色,處處以禮相待,時時關懷他人,以成全別人作為成全自己的心態來處裡事務,周圍的人也都會受到影響。我們要學習佛法的慈悲,開發內心的智慧,健全自己,協助他人,為全體而顧大局,敦品勵學,奉獻自己而盡心盡力,溫厚謙恭。

但是成為佛教徒,並不是叫我們做鄉愿、做爛好人、做傻瓜,佛法的目的是在利益眾生,而真正地利他,是要使得頑者廉而懦者立,感謝恩人,寬恕仇人;學習賢人,救濟苦人;調伏狂人,感化惡人;慰勉失意的人,關懷受難的人;把懈怠的人勸導成精勤的人,使凶狠的人轉變為慈悲的人。用種種恰到好處的方式來幫助他人,使得在我們環境裡共同生活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利益。這才是真正自利利他的人,也才是真正品質高尚的人。

﹉﹉﹉﹉﹉﹉﹉﹉﹉﹉﹉﹉﹉﹉﹉﹉﹉﹉﹉﹉﹉﹉﹉﹉﹉﹉﹉﹉﹉﹉﹉﹉﹉﹉
學佛以後,應該以佛法的威儀、禮儀、行儀來自利利人,
不應該再有自傷傷人、自害害人的行為。身口如此,心念也應如此。

﹉﹉﹉﹉﹉﹉﹉﹉﹉﹉﹉﹉﹉﹉﹉﹉﹉﹉﹉﹉﹉﹉﹉﹉﹉﹉﹉﹉﹉﹉﹉﹉﹉﹉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8827499

Friday 7 November 2014

觀自在菩薩

聖嚴法師開示【生命泉源 】

菩薩


菩薩是發了菩提心,以慈悲廣度眾生的人。菩薩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廣度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並且感謝眾生而不求回報;鼓勵眾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參與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薩。

一個禪的修行者必須先發菩提心,修行是為了使眾生得到利益。這最初、最早所發的菩提心,叫作初發心,發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轉,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發心。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發菩提心,修行不會得力,容易著魔,對其身心都有損害。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強調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會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薩要斷煩惱,增長智慧,不能僅靠打坐,要努力廣度眾生,智慧的增長才踏實。僅靠打坐,僅以禪定的力量產生的智慧,在遇到複雜的人際關係時,便產生不了應對的力量。唯有以實際的磨鍊,面對各種善惡不同、形形色色的眾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實而因應有方,這才是菩薩的智慧。所以菩薩於六波羅蜜中特別重視精進和智慧,精進才能斷自己的煩惱,產生了智慧,才能廣度眾生。
精進波羅蜜是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為第一,精進度眾生的方法有四︰1.已造的惡業趕快斷,2.未造的惡業永不造;3.未生的善業趕快生,4.已生的善業要增長。前兩點是使眾生離苦,因為造惡業會得苦果,後兩點是使眾生得福報及安樂。這四個方法加起來就是「慈悲」;悲心使眾生離苦,慈心使眾生快樂。悲能拔苦,慈能與樂,就是慈悲,沒有慈悲心不能稱之為菩薩。

自在

自在是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

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

菩薩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乾淨俐落,不要拖泥帶水。受施時就坦然接受,以廣度眾生為回報。布施時就慨然布施,不求回報。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損失,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對眾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觀自在

觀世音菩薩的梵文Avalokitesvara,翻譯成中文叫觀世音或觀音。觀自在就是把觀音的法門修行成功了的功能。觀音菩薩先是以耳根聽外來的聲音;再向內聽,聽無聲之聲,達到六根互用、六根清淨,對其境界不產生執著,所以叫作觀自在。

任何修行的方法都叫觀,有對外觀及對內觀,也可直接觀空、觀無。此處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觀空、觀無、觀不動性。觀是要通過六根用心來觀。譬如,觀呼吸是我們的身體在呼吸,但是要用我們的心來觀;作不淨觀,觀的對象是皮囊身體,但還是要用心來觀。所以雖然是以六根加六塵作為觀的對象,但實際上一定是用六識的心在觀。也有用心觀心,像貓捉老鼠的修行方法,看看自己的妄念而不用六根六塵。沒有身體的人是無法修行的,在三界之內的眾生,只有人可以修行,雖有部分神道、天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能聽法,也能接受佛法,但因為六根不具足,力量用不上,所以不能修行,故說「人身難得」,應要好好珍惜。

修觀一定要用六識、六根、六塵。就是參禪、參公案、參話頭,也要用到六根。大菩薩沒有一定的身體,卻由於處處都是他的身體,也無一物是他的身體,所以能夠觀自在。

觀自在的意思有二︰一是對自己已度一切苦厄,已經修行成功了;二是無處在無處不在,無處不能顧到眾生。《心經》中所講的觀自在是第一種意思。

摘自法鼓文化出版「心的經典:心經新釋」

http://blog.udn.com/arongshu9/18756946

Monday 3 November 2014

我可以因此責怪佛陀嗎?

/ 化十

有些事,不知該從何說起。

台灣頂新事件,因為魏應充是慈濟人,把台灣慈濟也牽連在內,或也無可厚非。

卻何以也會“延燒”到海外?那就叫人想不明白。

說“延燒”,是因為這裡也有一小部份人忙著轉載台灣的相關網路文字,并以此事喋喋不休地數說著慈濟的不是,好像要慈濟負完全責;當中竟然不乏資深的學佛者,在未查證單憑網路文章人云亦云及道聼塗説情形下也參與一份,那就叫人跌了眼鏡。

這些人平時就看慈濟不順了,發生此事後,還不乘機緊咬著不放?

之前只聽說文人相輕,難道佛門弟子也相輕嗎?

當然我可以選擇相信學佛者也是凡人一個,有那樣的舉動并不稀奇,同樣的原理,慈濟人也都是凡人,團體里良莠不齊,爲什麽對慈濟人的要求就特別高呢?

當然這并不表示慈濟人就不必要求自己,反之更應該時時自我反省,警惕自己,不要因為自己的言行而為這個團體帶來惡名。

有些人的確是以加入慈濟為榮,本身又不求上進,因為一個人,而讓整個團體蒙污,實在不應該。

在台灣,閱讀了那些攻擊慈濟文章,我得到的結論是,那些幕後人物,其實只有一小部份人,這一小部份人有來自它教,也有來自佛教者,他們不爽慈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台灣善款“有80%給了慈濟",造成本身的“來源不足”。

說穿了,就是“眼紅”慈濟吧了,但爲什麽不探討一下爲什麽那麼多人喜歡捐款給慈濟呢?或也檢討自己一下爲什麽募不到款呢?

普通人有這樣的心態,我還可以接受,但若身為法師者也同樣攻擊另一個佛教團體,那我對這位法師的看法,肯定大打折扣。

不要說一個佛教團體,就算是另一個宗教團體,也是不應該。

上星期,有位法師在自己的臉書上“責問”慈濟,說他那個地區自發生大水災以來,“一向打著災區第一先到口號的台灣藍衣白褲慈善組織,已過了兩個星期,爲什麽不見你們的出現?”

他又說,“當其他國家發生災區,你們們就拿著箱子到那裡募捐,新聞打著大大,今天我們發生大水災,至今未見你們幫忙?”

雖然慈濟人已經答覆,說在水災發生第二天即前往勘災,并在確認災民名單後做了關懷與發放。這位法師仍在第二天重複指責。不知是何居心?

(其實我也心想,那他有沒有去關心那些災民,尤其是在他那個地區的災民呢?)

這位法師其實也認識慈濟人,為何在未瞭解事實情況下即在臉書上公開責問慈濟,讓不明者信以為真?

這些人因為台灣一位魏應充而大事鞭撻慈濟,我可不可以根據同樣邏輯,因為這位法師還有其他學佛者的言論而抨擊佛教怪責釋迦牟尼佛呢?當然不可以,我也不會,因為那根本是兩回事啊!

爲什麽這些資深佛弟子不明白呢?

http://l.facebook.com/lsr.php?u=http%3A%2F%2Fd0912604293.pixnet.net%2Fblog%2Fpost%2F332164880-%25E3%2580%2590%25E6%2594%259C%25E6%2589%258B%25E9%2580%25A3%25E5%25BF%2583%25E8%25AD%25B7%25E6%2585%2588%25E6%25BF%259F%25E3%2580%2591%25E5%259B%25A0%25E7%2582%25BA%25E9%2597%259C%25E5%25BF%2583%25E6%2589%258D%25E6%259C%2589%25E7%2596%2591%25E5%25BF%2583-%25E9%25BB%2583%25E6%2580%259D&ext=1414989147&hash=AcnDS1dDo7uFaMS5aJESS0u1kh_nn-yo7wYSBP6fNgzUrQ